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岩质陡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治理方案探讨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童主壬墨墨..舅. 妻..要. ……………………………………………………~………………….. 国 岩质陡高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治理方案探讨 王建钧曹净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岩质陡高边坡,因其缺乏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即使经过传统的加固措施,却因暴露于地表,受到 风吹、日晒、雨淋等各种破坏性侵蚀作用,表层岩石很容易降低强度,发生剥蚀脱落,降低边坡稳 定性,危及工程的安全性。工程实践证明,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复杂,而且绝大部分因素是动 态的、变化的,因此滑坡灾害也是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系统论述了岩质陡高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 法,例如刚体极限平衡法,数值模拟方法,理论研究与试验研究方法以及遗传进化法,工程地质分 析等其他研究方法的应用和特点。针对岩质高边坡的特点,探讨了岩质高边坡的治理措施,介绍 了一些新的边坡治理技术。高边坡治理既要注重稳定性,还要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关键词 岩质陡高边坡稳定性极限分析植物护坡 岩体稳定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荷载 构造的斜分条及不等距分条,使各条块尽量模拟实 下,岩体不产生破坏性的压缩变形、剪切滑移和拉张 际风化岩体;2)可较详尽地模拟侧面节理、断层造 开裂¨ 。在各种荷载作用下,岩质陡高边坡稳定性 成地滑体强度特点;3)滑体滑动时,不仅滑动面上 是岩土工程和地球环境工程中十分关心的问题之 的各种力到达了极限平衡,侧面也到达了极限平衡。 一,其主要研究内容有:1)各种荷载如何作用于边 极限平衡法也有很大的缺陷,主要它是人为假 坡,即荷载作用力的计算;2)边坡发生失稳的位置, 定滑动面,且不能研究山体变形和破坏的过程,不能 即边坡破坏面的位置及形状;3)在各种荷载作用下 、很好的满足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求 J。 边坡是否会发生失稳,即判断失稳的可能性;4)边 坡失稳的结果,即永久变形或永久位移的计算。 2数值模拟方法 数值模拟方法是解决工程实际力学问题的有效 1极限平衡法 手段,已被学术界和工程界广泛认可作为一种力学 极限平衡法是通过分析边坡的潜在滑动面上的 状态的分析工具,在岩石力学与工程中的应用和推 荷载和抗力的平衡状态来定量评价边坡稳定性,其 广具有广阔前景。 基本思路是 J:假定岩体破坏是由于滑体内滑动面 (1)有限单元法: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有限元 上发生滑动而造成的,滑动面上土体服从破坏条件, 法,是将所研究的区域划分为有限个小区域,即单 假设滑动面已知,其形状可以是平面、圆弧面、对数 元。单元与单元之问仅在指定点处相连。在离散化 螺旋面或其他不规则曲面,通过考虑由滑动面形成 的模型上,对单元逐个地进行分析,再将各单元组合 的隔离体的静力平衡,确定沿这一滑动面发生滑动 到一起进行整体分析,然后结合要求计算位移(或 时的破坏荷载。 应力)边界条件,按结构分析中的位移法(或力法) 岩质边坡的失稳大都是沿着各种软弱结构面发 求解各节点处的位移,进而求出各结点的应力、应变 生的。滑体在滑动过程中侧向节理面也常发生相对 及所研究区域的屈服区。边坡稳定性分析时结合岩 滑移,而且侧向(竖向)节理面并不总是垂直的,就 体结构特征,对每一滑动面给出其在每一单元内的 像传统条分法那样。这时,应用传统条分法已不再 长度、倾角、粘聚力、内摩擦角及边坡饱和时每一单 适合,Sarma博士针对节理岩体边坡失稳这一特点, 元内的水位值。利用有限元分析结果,由每一单元 提出并推导了适应这种特点的Sarma分析计算方 的主应力计算出滑面上每一单元的剪应力及正应 法,参考文献[2]总结了这种方法的特点:1)可根 力,再用摩尔一库仑破坏理论确定整个滑面的稳定 据滑体的地质特性、结构面构造,对滑体进行按节理 系数 j。有限元方法的应用,能比较好地解决岩体 [收稿日期]2007—5—15 5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ii il ;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W…OR…LD…V…OL:.一Io..¨|N..o一..1.2. 率影响最大。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获得了输入加 应力变形分析巾的非线性、非均质和复杂边界条件 等困难,在处理边坡稳定分析中开辟了新的途径。 (2)离散单元法:离散单元法由Cundall于 速度与输出加速度之间的传递函数关系式;通过输 入加速度和输出加速度作用时间关系求得了块体累 1971年首次提 的。其基本原理是假定岩体由刚 积位移的表达式。计算表明块体剪切位移随着荷载 频率和静态安全系数的增加而减小,按计算公式得 到的相对位移和试验实测的结果非常一致。 性块体组合而成,以 个刚性块体的运动方程为基 础,建立描述整体运动状态的联立方程,求解后便呵 以得到块体的运动参量。这种方法适合于碎裂介质 边坡,且容易考虑不同时刻的块体受力条件,也适合 于随时问变化的动态荷载输入¨ 。一般来说,边坡 4其他研究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处理边坡系统本 变形都具有大变形和非线性特征,在进行边坡的变 形与破坏机制研究时,最有效的研究方法之一当属 离散单元法。 (3)快速拉格朗日法(FLAC法):各种数值计 算方法在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近几年虽有 很大地发展,但这些方法其理论本身以及采用的算 法都有着各自的局限性。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都有 小变形的假设。近几年发展起来地快速拉格朗日法 (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简称FLAC 法)则是较好的吸取了其他数值方法的优点并克服 其缺点而形成的一种新数值计算方法 J。FLAC法 基本原理类同于离散单元法,但它却能像有限元那 样适用于多种材料模式与边界条件的非规则区域的 连续问题求解。在求解过程中,FLAC又采用了离 散元动态松弛法,不需要求解大型联立方程组,便于 计算。另外,FLAC法不但能处理一般的大变形问 题,而且能模拟岩体沿某一软弱面产生滑动的变形。 FLAC法能针对不同的材料特性,使用相应的本构 方程来比较真实地反映实际材料地动态行为。 FLAC法还可考虑锚杆、挡墙、抗滑桩等支护结构与 围岩的相互作用。 3试验研究 众所周知,岩石试验是岩石力学的基础,是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样,在工程地 质力学领域内,模型试验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 此外,在地震条件下采用试验研究的手段也是较为 合理和有效的。 参考文献[6]为了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边坡 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状态,对岩石边坡问题作了简 化模型的振动台动力试验。对于模型的夹层效应、 空间作用、荷载的频幅特性与历时特性等都做了试 验研究。滑动块体产生的累积位移,不仪与台面输 入加速度大小、荷载频率和持续时间有关,而且还 法向应力和坡面倾角有关。其中坡面倾角和荷载频 R 身多种参量地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遗传进化法、神经 网络法、模糊测量理论、灰色系统理论,反分析法等 理论直接运用到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已积累了 丰富的经验,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另外采用工程 地质分析原理以及各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研究也能够 满足工程需要。 (1)工程地质分析:岩体的地质条件,特别是岩 体结构与岩体稳定性密切相关,此外,岩体结构决定 岩体的变形破坏机制和力学介质类型,影响着岩体 的工程力学性质,从而控制着岩体的稳定性。文 7j 中涉及边坡的工程地质分析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于 边坡的研究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2)多种方法相结合研究:采用2种或2种以 上方法分析同一问题,可以相互对照、相互验证,具 有良好的互补性,可以更好地提供参考或依据, 文 指出:尽管这种方法增加了工作量,而且有时 候甚至难以把握方法的优劣,但是这种研究问题的 手段由于其利大于弊而被广泛采用。 5 岩质陡高边坡的设计和防护措施 岩质陡高边坡的防治措施由稳定措施、防护措 施和报警措施或者足这些基本措施的组合构成,参 考文献[2]给出了其程序图(图1)。 (1)开挖及其各种设计内容:从改善岩质陡高 边坡稳定性出发,采用开挖法既是为了减少促成破 坏的下滑力,又可以是清除可能引起边坡破坏(即 岩崩和滑坡)的不稳定的或潜在不稳定的部分。为 此可通过下列途径使边坡稳定:1)清除不稳定的或 潜在不稳定的物质;2)放缓边坡;3)边坡上方减 重;4)在边坡中设置平台。 参考文献[8]给出了在挖台阶,清除和平整及 爆破等施 [中对岩质高边坡的适用性,设计要点和 易发生的问题(表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岩土工程界 第 0卷 第t2期… … … 班场条件:斜坡的角瞍,I锸度;  l1:程地质}¨ 岩石的尺寸;岩 崩落到线蹈 的轨迹;衙瘿的维护措施  l}  ll { 稳定 去 防护疗法 l预报方法  i{  {z : } § 开挖,剥除和整 改线,拦戡坡, 电剐,电栅栏 摊水,喷射 拦截沟和护 与防护相结台 混凝1.,扶聚或 道,修整水沟 捎{ 墙,扶 或 铡熊嘲盖,拦 捎{l|墙, 石锚 玎网,拦石栅 拴,岩销和锚忤 卡兰,拦石墒, 销I捌粱和墙,锚 藩# 棚和隧道 索墙和捆扎 图l边坡处理方法程序 表I 施工方法的选择及其工程影响 拖1 疗法 实用性 没 {‘要点 盏麓 氅 挖台阶 减小岩快掉下根据边坡彳牛部边坡顶部后移,增加 量,减少张裂位的岩性调整开挖量和仞期费用, 缝、危岩和维台阶的高度和增加绂弃 和弃渣场 修费用 坡度 清除和 陡峻边坡的基确保经验技术清除一f:作缓慢而删断 平 小l养护法 水平高 爆破 快速开挖 爆破孔的形成降低 体稳定性,显 和药量要适 著增加上程费f{J (2)加阎措施:岩质边坡之所以失稳,一般认为 足由 r岩体下滑力增加,或是山于岩体抗滑力降低。 因此,岩质边坡的加固措施要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实 际情形米改善边坡的稳定系数 。加固边坡的方 法很多,为lrl小使岩体强度降低,可用排水和戗流方 法使水不进入边坡岩体内。 边坡形态的处理,可将失稳边坡上部岩体减载, 也n『在脚部加载,造成下滑力降低。有时将边坡 部的岩体挖去部分,而回填:f边坡脚部。切忌在临 界稳定的边坡脚部开挖。 边坡局部岩体欠稳叮用锚杆(索)将其加固,但 锚杆(索)的锚固部位必须又牢固的硬岩。 ’ 挡墙建筑有时用来增加边坡稳定性。挡墙基础 的设置部位应放在可能滑床之下。高边坡或大的失 稳滑体,其推力比较大,墙身需要加厚加宽。 用抗滑桩加吲岩质边坡,也是为了减少失稳岩 体下滑力的作用。在这类加固工程中,多采用钢筋 混凝土桩或钢轨混凝土挖孔桩。 大多数边坡在破坏之前,其顶部出现了拉伸裂 缝,而剪切破坏面可能使从这些拉伸裂缝的根部开 始,或者至少是与之相连。因此,如果能够防止拉伸 裂缝出现,就能增加边坡的稳定性。 ≤ 此外,要特别注意边坡内的断层、软弱夹层或破 碎带等。它们通常构成边坡的滑床或边界,对于它 们,要设法加固。 对岩块流动及岩层曲折来说,可采用灌浆方法 来改善其内部稳定状态。灌浆时,要保持低压灌注, 使张开节理都被浆液填满,增加岩体的强度和稳定。 (3)崩塌落石的防护:近几年来,一种全新的 SNS(Safety Netting System)柔性拦石同防护技术在 我国水电站、矿山、道路等各种工程现场的崩塌落石 防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 。SNS系统利用钢 绳网作为主要构成部分来防护崩塌落石危害的柔性 和高强度,更能适应抗击集中荷载和高冲击荷载。 当崩塌落石能量高且坡度较陡时,SNS钢绳网系统 不失为一种十分理想的防护方法。SNS系统包括主 动系统和被动系统两大类型。被动防护系统是一种 能拦截崩落的岩块、以具有足够高的强度和柔性的 钢绳网为主体的金属柔性栅栏式被动拦石网。整个 系统由钢绳网、减压环、支撑绳、钢柱和拉锚5个主 要部分构成。与传统的拦截式刚性建筑物的主要差 别在于系统的柔性和强度足以吸收和分散崩岩能量 并使系统受到的损伤最小。该系统既可有效防止崩 塌灾害,又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原始地貌和植被,保 护自然生态环境。 (4)环境绿化护坡:绿化护坡又称植物固坡 [12]。主要是利用植物来改善边坡岩土层地质状 况、减少水土流失,提高边坡稳定性,同时还能改善 生态环境和地区小气候。因此,绿化护坡同时兼有 稳定防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功能。对岩质边坡 来说,采用植物护坡的方法其作用不仅在于能减弱 岩石风化和雨水冲蚀,其绿化边坡、改善环境的意义 远大于改善边坡的稳定性状况。由于岩质边坡部具 备植物生长的土壤,无法在坡面上直接栽种护坡植 物,解决的方法又两种:1)在}昆凝土坡面上挂三维 网固定土层并喷播草籽;2)在混凝土坡面浇筑隔梁 固定土层并栽种小灌木、漫藤植物。 6 结语 (1)影响岩质陡高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复杂,边 坡治理埘边坡地质体的认识不够或者忽视岩体结构 的决定性作用,将会导致治理工程的失败。 (2)岩质陡高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多种多 样,各有其优点和缺点,设计时要注意合理地选择。 同时,许多新的方法随着理论技术的发展不断出现。 (下转第62页) 5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WORLD VOL.1O.No.I2 ___…………一… ………_~ …_一● 一…_……_一_……_一…一一…………… _一……… ………… 一… 折线拐点前部分即可。经推导,该类土拐点前P—S 曲线方程如下: s=试验所得到的变形模量 较理论值卢E 高。统计 出辽阳各种土的物理及力学参考指标,对于某种特 ( ) (P≤Pk) (4) 定土, 。、 。、P。、P 这4个参数应为定值,只要知道 其物理、力学指标,就可以基本推断出它的螺旋板载 荷试验P—S曲线形状;由等效变形模量公式可知: E。…由第一折线段 确定;与施加的荷载P成幂函 在该拐点荷载曲线段内,可在Mindlin解的基 础上推算出在半无限体内部 地基土在垂直均布荷 载作用下的等效变形模量 : 数关系。利用等效变形模量计算瞬时沉降一类弹性 Pd _(5) 公式时,等效变形模量非线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其中 为与试验深度和土类有关的系数(表1);d 为载荷板直径。S为与P(kPa)对应的沉降(mm)。 将(4)式代入(5)式得 E。螂=cEJ— . =cEJP(1一 ).P1. [1]钱家欢,殷宗泽.土工原理与计算.第二版. 京: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1996. [2]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地基及基础. I (6) 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 ) 通过对该场地试验数据分析,辽阳软土地区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M].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2.269—270. [4]张珊菊.地基变形特性及其在平板载荷中的应用[D].广东工 业大学,2004. r 性土4个参数取值: o=0 7~1 43; l=0 83~ 1.60;P :20~50kPa;P =70~95kPa。 [5] 赵俭斌.辽宁省区域性软土地基的工程特性及其影响[A]. 《新世纪新机遇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 册)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1.9. 3 结束语 结合实际,在辽阳地区,利用螺旋板载荷试验确 定地基土的变形模量 ,与理论上E。= 计算结 果比较接近;对于这类饱和粘性土和粉土,现场载荷 第一作者通讯地址:辽宁省辽阳市南郊街11号沈阳建筑大 学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11100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蔷 ; ≥ ; ; { 暑 (上接第59页) 交通出版社,2003. (3)根据滑坡发生的特点,要提高岩质边坡工 程的分析和设计水平,一定要加强对岩体工程性质 的研究和岩体结构的探测,将理论分析、室内外实验 和工程经验相结合,以监测为首,边勘察、边设计、边 施工、边监测。 张平,吴德伦.动荷载下边坡游动的试验研究[J].重庆建筑大 学学报,1997,19(2):80—86. 张倬元,王士天,王兰生.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北京:地质 出版社,1993. 亓军强,杨永兵,吴振君.岩质高边坡治理初探[J].桂林工学 院学报,2003,23(1):111—115. (4)边坡的治理不仅要注重稳定性问题,还要 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沈明荣.岩体力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张有良.最新工程地质手册[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 2006. [1]洪海春,徐卫亚.地震作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综述[J].岩体 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1):4827—4834. [2]崔政权,李宁.边坡工程一理论与实践最新发展[M].北京:中 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3]张磊,高文龙.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与治理方案探讨[J]. 电力工程勘测设计,2004,(1):16—19、 阳有奎,贺咏梅.斜坡坡面地质灾害SNS柔性防护系统概论 [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0,11(2):124—125. 张俊云,周德培,李绍才.岩质边坡生态护坡研究简介[J].水 土保持通报,2000,20(4):36—37. 第一作者通讯地址: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白龙校区建筑工程 学院研究生46 信箱 邮编:650224 [4] 孙维丽,陈征宙,邓立立,邓小鹏.岩质边坡稳定性有限元分析 [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27(1):65—68. [5]赵明阶,何光春,王多垠.边坡工程处治技术[M].北京:人民 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