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自主招生考试模拟试题理化试卷(含参考答案)

来源:九壹网
绵阳南山中学(实验学校)自主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理科综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0页即答题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2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K 39 Cl 35.5 Ca 40

第Ⅰ卷(选择题,共81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6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纸张着火 B.利用风力进行发电

C.夏天将西瓜榨成西瓜汁 D.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液氧

2.2011年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是“化学 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未来”。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有着重要作用

B.化学学科主要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物质的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C.化学学科肩负着开发和研究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重要责任

D.我们应该珍爱生命,化学学科是研究、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我们应该远离化学 3.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会损坏人体健康的是( ) A.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 B.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C.用霉变花生压榨花生油 D.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用盐腌制食品

4.当今世界倡导节约资源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①少用煤作燃料;②少用私家车、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③节约用水用电、选用节能环保家电;④开发新能源。其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有效措施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第 1 页

① ② ③ ④ ⑤

① 既可说明甲烷具有可燃性,又说明了甲烷是由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

②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又说明了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③ 既可说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又说明了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之比为2∶1 ④ 既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又说明了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⑤ 既可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6.下列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生铁和钢的性能完全相同 B.铁粉作双吸剂和铁生锈的原理相同 C.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D.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 7.根据下表中相关信息,判断出的元素名称不一定合理的( )

A. B. C. D. 常见元素的粒子结构或性质等信息 通常状况下其单质为黄色粉末状固体,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引起酸雨的物质之一 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且最外层有8个电子的粒子,其化学性质不活泼 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其单质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加压降温时可由无色气体变成淡蓝色液体 通常状况下其单质为紫红色固体,常用作导线,能置换出硝酸银溶液中的银 元素名称 硫 氖 氧 铜 8.在pH值为1的稀盐酸溶液中加入下列固体各2g,pH值变化最小( ) A.硝酸银 B.碳酸钠 C.氢氧化钠 D.氧化铜 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0.有A、B两种混合粉末,质量分别为m1,m2。A由CaCO3和KHCO3组成,B由MgCO3

和NaHCO3组成。将A、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均为w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已知:KHCO3+HCl=KCl+CO2↑+H2O NaHCO3+HCl=NaCl + CO2↑+ H2O) A.100m1 = 84m2 B.m1 = m2 C.混合物B中MgCO3和NaHCO3质量比可为任意比 第 2 页

D.混合物A中CaCO3和KHCO3质量比一定为1∶1

11.如图所示的每个图的下面是小明分别记录的测量结果.其中记录正确的是( )

电流表的示数是1.8A 木块的长度是3.8cm 温度计的示数是-3℃ 测力计的示数是2.3N A B C D 12.物理知识在平时的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们使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利用高压控制电路来控制低压工作电路 B.为便于把吸管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吸管插入端被削尖,这样可增大压强 C.医院里常用紫外线灯杀菌

D.飞机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不对称可以使飞机在飞行中获得向上的升力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常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温度低 B.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14.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能成“与物等大、倒立的像”;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的判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15.下列四组连线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科学家与其贡献 B.研究实例与其采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 沈括——惯性定律 研究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比较法 牛顿——地磁偏角 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控制变量法 焦耳——焦耳定律 研究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引入合力的概念——等效法 C.装置工作时与对应的能量转化 D.工作原理相同的设备或工具 干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体温计——寒暑表 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测电笔——验电器 发电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茶壶——船闸 16.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可以把远处的景物“拉近”进行拍摄,就是说,虽然被拍摄的景物与照相机镜头之间距离基本不变,但仍可以使底片上所成的像变大.关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 3 页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 17.握在手中的瓶子不滑落下来,这是因为( ) A.手的握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B.手的握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C.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大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D.手对瓶子的静摩擦力等于瓶子所受的重力

18.如图所示(俯视看)以速度v匀速运动的列车车厢里有一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减速行驶,向北转弯 C.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19.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甲∶U乙=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都是电流表,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 )

A.2∶1 B.3∶1 C.2∶3 D.1∶3 20.如图所示是电机示意图,对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正转到平衡位置 B.图中绘出的是直流电动机的示意图,线圈受到磁场的作用力而转动 C.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切割磁感线,线圈中产生电流 D.图中绘出的是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此时导线不切割磁感线,线圈中没有电流 21.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U变为U/3时消耗的功率变化了0.8W,当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2U 时,该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

A.1.6W B.3.2W C.3.6W D.7.2W

22.有n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一是把它们并联后再与R1串联接入电路中,如图甲所示;二是把它们串联后再与R2串联接入电路,如图乙所示.若电路两端的电压均为U,分别调节R1 和R2使所有灯都能正常发光,那么电路甲(包括R1)和电路乙(包括R2)所消耗的总功率之比( )

U U R1 乙 v B A 南 北

水平桌面,桌上有一静止小球A,突然沿图中虚线所示路线运动到B,这时列车正在( )

甲 R2 S · · · R1 · 甲 n

R2 乙

:1

A.n2:1 B. n:1 C.1:1 D.共15分)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 23.如图所示是胖子和瘦子两人用滑轮组锻炼身体的简易装置(不考虑轮重 第 4 页

和摩擦).使用时若瘦子固定不动,胖子用力FA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h.若胖子固定不动,瘦子用力FB拉绳使货物G匀速上升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A<G B.FA>FB C.胖子做功较大 D.两人做功相等 24.在两个相同的薄壁塑料瓶(质量忽略不计)内分别装入体积相等、密度为ρ甲和 ρ乙的两种液体后密封,再把它们放入两个装有水的容器中,处于如图所示状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

25.如图所示,水平的传送带上放一物体,物体下表面及传送带上表面均粗糙,导电性能良好的弹簧右端与物体及滑动变阻器滑片相连,弹簧左端固定在墙壁上,不计滑片与滑动变阻器线圈间摩擦.当传送带如箭头方向运动且速度为v时,物体与传送带发生相对滑动,当传送带逐渐加速到2v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和灯泡的亮度将( ) A.摩擦力变大 B.摩擦力不变 C.灯泡的亮度不变 D.灯泡的亮度变亮

26.化学实验桌上有一薄壁锥形瓶,经测量知道该空锥形瓶重0.5N,

底面积为50cm2,现向其中注入200ml水,测得水面距瓶底6cm,如图所示.设水对瓶底产生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瓶对桌面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则( ) A.F1<F2

B.F1>F2 C.P1<P2 D.P1>P2

27.设想从某一天起,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均减小一半,那么对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船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受到的重力将减小 B.船受到的重力将不变 C.船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D.船的吃水深度将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9分)

三、填空与解答题(每空2分,共22分)

28.(1)王军在听音乐时,耳机中的音乐声是由耳机膜片_______产生的. 王军不小心把一边耳机的线扯断了,而另一边耳机仍有声音,根据此现象可判断,两边耳机是_______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2)如图所示,均匀木板重40 N,木板上放重为60 N的台秤,台秤内放重力为300N的物体.整个装置用细绳通过不计重力的滑轮吊着,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台秤的读数为________N.

(3)如图所示,光滑曲面AB和CD的长度相等,曲面的两端点A和B在同一水平面上,C和D也在另一同一水平面第 5 页

A

B D

C

上,现有同一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分别从A和C出发,通过________曲面用时最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若考虑空气阻力(速度越大,空气的阻力越大),小球在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_______,它受的合力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5)坡长10m,顶端与底端高度差为6m,一个工人沿斜坡向上用150N的力将质量为20kg的货箱从坡底端匀速缓慢地推到顶端的过程中,对货箱做的功是_______J,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是________J,摩擦力是_______N.(g=10N/kg)

(6)如图所示,将绳子一端系在斜面顶端,使绳子绕过圆筒用力拉绳,使圆筒沿斜面匀速向上滚动.已知斜面高H=2m,长L=5m,圆筒的重力为1050N.若这个装置的机械效率为75%,则拉力F=_______N.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9.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顺序如图甲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_______g; (2)由三次测量结果可知,酱油的体积V油=_________cm3; (3)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油=_________kg/m3.

30.如图所示是“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实验装置,闭合开关后,铜棒ab、电流表、开关组成闭合电路.小明

次 数 1 2 3 4 5 6 7 开关 断开 闭合 闭合 闭合 闭合 闭合 闭合 磁场方向 上N下S 上N下S 上N下S 上N下S 上S下N 上S下N 上S下N 导体ab的 运动方向 向右运动 向右运动 向左运动 向上运动 向下运动 向右运动 向左运动 电流表指针 的偏转方向 不偏转 向左偏转 向右偏转 不偏转 不偏转 向右偏转 向左偏转 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表中. 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2)比较实验2和3(或6和7)可知:在磁场方向一定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 有关.

(3)比较实验2和6(或3和7)可知: . (4)此实验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__________法.在此实验的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重要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针对这个实验小明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他提出了“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磁场的强弱第 6 页

(1)小明分析得出:闭合电路中的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

有关”的猜想,除此以外你的猜想是: . ①写出验证你的猜想的主要步骤.

②你怎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五、计算题(共23分。解答过程中必须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1.(11分)如图甲是使用汽车打捞水下重物的示意图.汽车通过定滑轮牵引水下一个圆柱形重物,在整个打捞过程中,汽车以恒定的速度v=0.2m/s向右运动,图乙是此过程中汽车拉动重物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设t=0时汽车开始提升重物,忽略水的阻力和滑轮的摩擦,g取10N/kg.求: (1)圆柱形重物的质量; (2)圆柱形重物的密度.

32.(12分)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U0不变,初始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后电流表才有读数.且电压表读数U与x、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

U/V x P 1.40 1.35 1.30 0.20 0.15 0.10 1.50 0.30 I/A

电源 U0 图甲

R 1.20 0 5 10 x/cm

0 5 10 x/cm 图乙

(1)根据图象可知:断点位置在x等于 cm处,电源电压U0等于 V; (2)电阻R是多少?(3)从断点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为多少?该滑动变阻器电阻丝没有断路时的总电阻值是多少? 第 7 页

六、填空题(共50分)

33 (共14分)Ⅰ.模拟酸雨形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硫在单质气体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通常情况下C为无色液体,B、C、D是氧化物;E、F和X都是酸,G是白色沉淀。试填空:

(1)E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从化学的角度看问题。豆浆机由于快捷方便而进入千家万户。请根据图示回答:

(1)制作材料中属于金属或合金的是_________(选填一种物质编号),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选填一种物质编号); (2)制作手柄的塑料属于_________塑料(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3)豆浆已成为众多家庭的早餐饮品,以下是豆浆中一些营养成分的平均质量分数。请根据下表回答: 成分 水 蛋白质 1.8 脂肪 0.7 糖类 1.1 钙 磷 铁 0.0005 维生素A 0.015 质量分数/% 96.0 0.01 0.03 ① 豆浆中含有的微量元素是 ;②青少年缺乏 元素易患有佝偻病。③ 在豆浆所含的营养素中的 是供给人体能量最主要的营养素。 第 8 页

34(12分).溶液A和固体B发生如下一系列变化:

Ba(OH)2溶液

Na2SO4溶液

根据上述关系:

(1)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_ F (2) 写出①、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______ ② __________ 35(11分).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现欲测定其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Na2CO3+H2SO4 = Na2SO4 + H2O + CO2↑

通过实验测定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求得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进而求得碳酸钠在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F 稀硫酸 B C A 【实验装置】 碱石灰

碱石灰

鼓气球 浓硫酸

样品

【实验步骤】 D E ①如图连接装置(除B、C外)并加入所需药品。 ②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1)。(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 ⑧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④连接上B、C。

⑤打开分液漏斗F的活塞,将稀硫酸快速加入D中后,关闭活塞。 ⑥按动鼓气球,持续约1分钟。 ⑦称量并记录B的质量(m2)。(称量时注意封闭B的两端及E右端的出口。) ⑧计算。

(1)已知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则干燥管A的作用:

; 干燥管C的作用是 E装置的作用是 。 步骤③中鼓气的目的是 步骤⑥中鼓气的目的是 ; 本实验能否同时省略③、⑥两个步骤? ,原因是 。 第 9 页

(2)若所取样品的质量为5g,为确保实验顺利进行,分液漏斗F中至少要盛放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 mL,若m1为51.20g,m2为53.18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36(13分).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以便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加热,反应开始后,在装置尾部用一气球收集产生的尾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请书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____ 。

(2)某同学只利用一瓶气体样品通过以下实验证明尾气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1、取样于集气瓶中, 2、 3、 第 10 页

实验现象、结论 理科综合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6分)

1.A 2.D 3.B 4.D 5.C 6.A 7.B 8.A 9.B 10.C 11.C 12.A 13.C 14.D 15.B 16.A 17.D 18.A 19.D 20.B 21.C 22.B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3.BD 24.A 25.BC 26.BD 27.AD 三、填空与解答题(每空2分,共22分)

28.(1)振动,并联 (2) 200 (3) CD 由机械能守恒可知,CD段的平均速度较大,两段的路程相等,由t=s/v可得通过CD段的时间最短 (4) 减少,减少 (5) 1500,300,30 (6) 280

四、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4分) 29.(1) 47.4 (2) 30 (3) 1.11×10

30.(1)切割磁感线运动(或与磁场方向垂直的运动) (2)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或导体运动方向) (3)在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或导体运动方向)不变时,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有关 (4)转换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或动圈话筒) (5)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或切割磁感线的导体长度或导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①保持磁场强弱不变,让导体ab以不同的速度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大小。②如果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相同,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无关;如果电流表指针偏转幅度不相同,说明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其它答案也可) 五、计算题(共23分)

31.(1)由公式p=w/t=Fs/t=Fv得:汽车在CD段的拉力FCD=800W/0.2m/s=4000N(2分)

CD段是重物在水面上匀速上升,受拉力和重力,由二力平衡得:G=FCD=4000N(1分) 则:m=G/g=400kg(2分)

(2)同理可知:AB段是重物在水中匀速上升,汽车的拉力FAB=700W/0.2m/s=3500N(1分)

由力的平衡得:FAB+F浮=G,即F浮=G- FAB=4000N-3500N=500N(2分) 由F浮=ρ水gV物 得:V物=F浮/ρ水g=5×10-2m3(1分) 则:ρ水=m/V物=400kg/5×10-2m3=8×103kg/m3(2分)

32.(1)根据图象可知:断点位置在x等于5cm处,电源电压U0等于1.50V(2分) (2)当电流表读数为I1 = 0.15A时,电压表读数为U1 = 1.35V 则:U1 = U0-I1R 得R = 1Ω

(或当电流表读数为I2 = 0.30A时,电压表读数为U2 = 1.20V 据U2 = U0-I2R 解得R = 1Ω;也可由过断点后的其它电压、电流值计算得出) (2分) (3)当x = 5cm时,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1 U1 = I1 R1 得R1 = 9Ω(2分) 第 11 页

3

当x = 10cm时,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2 U2 = I2 R2 得R2 = 4Ω(2分) 故滑动变阻器滑动5cm电阻的改变量是△R = R1-R2 = 5Ω

所以从断点处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该滑动变阻器滑片P每滑动1cm的阻值变化是1Ω(2分)

故滑动变阻器没有断路时的总电阻值R总 = 9Ω+5cm×1Ω/cm =14Ω(2分) 六、填空 33.(共14分)

Ⅰ.(8分)(1) H2SO3 (2) S+O2

SO2

(3) SO3+H2O=H2SO4 (4) BaCl2+H2SO4=BaSO4↓+2HCl

Ⅱ.(1)c或e;b或d; (2)热固性; (3)铁;钙; 糖类(每空1分,共6分) 34.(12分)

(1) A:HCl B:BaCO3 C:CO2 D:BaCl2 E:AgCl F:Ba(NO3)2(各1分) (2) ① BaCO3 + 2HCl == BaCl2 + CO2↑ + H2O (3分) ② Ba(OH)2 + CO2 == BaCO3 ↓ + H2O (3分) 35.⑴ 每空1分

除去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进入B中影响实验结果 防止D中的水蒸气进入B中 用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赶走D中的空气

用除去二氧化碳的空气将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赶入B中 不能

反应前D中的空气里含少量二氧化碳、反应后D中残留二氧化碳均会造成结论偏差 ⑵ 每空2分 43.2 95.4% 36.(13分)

(1) 3CO + 3Fe2O3 (2)(共6分) 实验步骤 1、向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2分) 2、往步骤1中的剩余气实验现象、结论 集气瓶内的石灰水变混浊(1分),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1分) 集气瓶内出现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或气体燃 2Fe + 3CO2(3

分,没有条件扣1分)

体里伸入燃着的木条。(2分) 烧(1分),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1分) (3) 点燃(或在尾气出口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2分)

第 12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