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数图形》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数图形的个数,使学生体会到按一定规律去数,就会不重复、不遗漏,让学生体验有序的数法,养成有序思考的习惯。
2、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有序思维。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数图形的方法,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前置性作业:
1、认真阅读课本第35页。
2、下面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画一画,数一数,算一算,把自己的数法记录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一副漂亮的图片,看,这是什么?
师:这座小房子上面,有哪些你熟悉的图形呀?
师:同学们的小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那你能快速的数一数,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吗?
师:图中的三角形有几个,同学们的意见不一样了,别着急,在学完今天的知识后,你肯定会知道答案的!这节课呀我们就来研究数图形的问题。(板书数图形)
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师:其实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瞧,这窗户上有吗?有什么图形?
那这里面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师:提的真好,那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解决吧!拿出老师发的前置性作业,一是认真预习课本第 35页,二是下面窗户上有多少个长方形?想一想,画一画,数一数,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现在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独立思考,完成前置性作业,一会我们进行小组交流。
师:好,老师看同学们都有答案了,那现在进行小组交流,组内成员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你一共数出来几个长方形,你是怎样数的,小组长组织好组内秩序哦,同学们,开始行动吧!
三、学生展示,共同建构新知
1、学生展示
师:上来的同学先说一说你一共数出了几个长方形,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数的,台下的
同学可要认真听哦,一会你们还要当小法官呢!哪位同学愿意先来试一试?第一位小勇士
师:看来同学们的答案有()种,…小法官们,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你们同意哪种答案啊?
师:同意有6个长方形的请举手,那么多同学同意6个啊?刚才说()个和()个的同学,你们同意吗?那你能说说你刚才漏数了那几个长方形吗?
师:数()个和()个的同学,都漏数了这样的由2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点的长方形。
2、探究数法,引出有序数图形
师:看来咱们同学都是合格的小法官,都判断出了窗户中一共有6个长方形,那咱们再来想一想,在数图形的时候,怎样才能不犯刚才漏数的错误呢?你在数的时候有什么好办法吗?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师:哪位同学愿意来说一说,你认为怎样数不容易出错呢?(生数,师用模型分类贴)
师:这位同学是这样数出的6个长方形,他先数的…又数的…最后数的…哪位同学的数法和他的不一样?请你上来交流交流。
师:哦,你是这样数的,很好请回去。同学们,比较一下这2种数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喜欢?。
师:看来同学们都喜欢这种从小到大的数法,也就是先数小长方形,再数由两个小长
方形组成的大点的长方形,最后数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最大的长方形,最后合起来一共是6个。(师生一起)
师:窗户中的长方形一共有这样3种,我们先分类,再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既不会漏数,也不会重复数,也就是不重复,不遗漏。(板书不重复、不遗漏)
3、课件演示,明确数法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脑小博士的演示吧!
师生:先数小长方形,有3个,再数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的大点的长方形,有2个,最后数由3个小长方形组成的最大的长方形,有1个,一共有3+2+1=6个。(师生一起)
师:像这样地分类地,有顺序的去数,就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有序地数图形的问题(板书补充课题)。看我们的同学多了不起啊,和电脑小博士想到一块去了,快为我们自己伟大的发现鼓鼓掌吧!
四、内化知识,解决问题
1、解决疑惑,呼应课前引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刚才的小房子图片吗?现在你还认为小房子上面有3个或者4个三角形吗?快用我们刚才学过的方法去数一数吧!
师:我想找个小老师,上台来带领大家一起数一数。
师:他先数的小三角形有3个,又数的中三角形有2个,最后数的大三角形有1个,这么快就掌握了新方法,真了不起,数三角形的方法和数长方形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有顺序的数。
2、深化知识
师:继续看下一题,数一数图中有多少条线段,这个题留给同学们课下解决。
五、课堂总结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索了数图形的奥秘,咱们这一群善于思考和交流的孩子们,现在谈一谈你的收获吧!
师:有序地数图形,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这个方法可以应用到不同的图形中,数图形可是一门大学问,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探究,你会发现更多的惊喜。
六、小组评比
师:好了同学们,你们这节课表现都特别棒,马上要下课了,而我们的小冠军也产生了,快来看看是几组呢?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好了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上到这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