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筑,第32卷,第3期,2015年3月 Zhejiang Construction,Vo1.32,No.3,Mar.2015 超大跨度过河管廊吊装施工方案浅析 Analysis on the Hoisting Construction Programme for the Large—Span River Corridor 杨先坪 YANG Xianping (杭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2) 摘要:在某钢厂高炉建设中,高炉的油、水、气等多种介质的输送管线跨河道敷设,设计通过长约56 m的钢结构管廊横跨河 道。过河管廊由型钢制作,截面尺寸5 m x4.42 m,总重82.5 t。今主要介绍利用“浮船”作为河道内的临时可移动支撑点,合理使 用多机抬吊,解决大跨度构件尤其是跨河道构件的整体吊装难题。 关键词:管廊;起重吊装;多机抬吊;浮船 中图分类号:TU758.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707(2015)03—0028—04 1工程概况 根据设计资料,管廊横跨河面宽度约49 m,两 端支撑点为柱顶标高+11.000 m的钢结构支架,管 廊与河道水面净空约14 m。管廊由型钢制作而成, 纵梁为H450×250×9×14,斜杆为双肢L110 X 8, 管 截面尺寸5 m x 4.42 m,长度56 m,总重约82.5 t。 河道水深约10 m,中间没有工作面进行现场拼接作 图1工程平面位置图 业,因此不能采用分段吊装。经现场实地考察,结合 吊机性能参数,采用250 t吊机作为主吊装设备,停 位河道右侧;130 t吊机作为辅助吊装设备,停位河 道左侧。250 t吊机利用河道右侧空地进行整体拼 装后,在河道中设置“浮船”作为可移动支撑点,通 高度1l m,构件几何尺寸较大。一般采用抬吊,需 在河道中间设置临时支撑点便于移动钢丝绳绑扎 点,具有较大吊装难度。 (3)多机抬吊危险性大,选择绑扎位置和吊点 时,应对两台吊机进行合理的荷载分配,否则极易出 现吊机倾翻、折臂等事故。 过吊机起重臂移动,将管廊自右向左整体水平平移; 平移至左侧130 t吊机起吊范围内后,两吊机抬吊, 将构件吊装到位。平面位置图见图l…。 3 施工方案 3.1 施工准备 2 工程难点 (1)管廊跨河道,两支架之间缺少现场拼装作 业面,无法采用整体提升或分段吊装。 考虑交通运输因素,管廊采取厂房分段制作,现 场拼装的形式。现场吊装前做好场地平整,管廊现 场拼接场地及左、右两侧吊机停位区域铺塘渣、垫钢 (2)钢结构管廊跨度56 m,总重约82.5 t,安装 收稿日期:2014—03—11 作者简介:杨先坪(1982一),男,湖北建始人,工程师,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 第3期 杨先坪:超大跨度过河管廊吊装施工方案浅析 29 板,确保吊机停位稳固牢靠。对吊索具进行检查,严 禁使用有缺陷的工器具 。 在管廊自右向左平移过程中,由于管廊长度和 250 t吊机起重臂长的原因,需要将管廊临时放置并 移动至对岸130 t吊机的起吊范围内,同时更换钢丝 绳绑扎吊点,这需要一个可移动的临时支撑平台。 用240 t浮船的性能参数及经验数据,承载50 t情况 下浮船吃水1 1TI左右,临时钢平台采用H200×200 型钢制作,尺寸为长×宽×高=5.5 m×4 m×5 m, 平台顶部放置4根枕木作为管廊的支撑点 。 采用抬吊,吊机承受的荷载分析是关键问题,吊装 作业前必须重点考虑吊机的轻重技术参数,否则将导 致安全事故。根据安全规程,抬吊过程中,单机承载不 得超过吊机最大起重量的80%,以本次施工的主吊装 通过借鉴类似吊装方案,采用可自由移动的浮船是 比较安全、经济的方法,即在合适排水量的船上设置 临时钢结构平台,作为管廊一端的支撑点。根据所 设备250 t吊机为例,其技术参数(部分)见表1。 表1 2511 t吊机技术参数表(部分) 3.2 现场吊装 根据现场情况、管廊长度及吊机起重限载,需通 过三步将管廊吊装到位。 3.2.1 开始起吊 G=82 5t 第一步利用250 t吊机和50 t吊机,将管廊向河 图3管廊受力平衡图 道中心方向平移,浮船停位于距河右岸8 m位置,吊 装示意图见图2,管廊受力分析见图3,现场吊装图 见图4。吊机起吊至管廊端头超出浮船中心约3 m, 此时250 t吊机作业半径12 m,起重臂长25.9 m,根 据技术参数表查得该工况下吊机最大起重量为69 t。 尾部50 t吊机作业半径3 m,吊机承重31.2 t。起重 数据见表2。 。 3。 \ 图4吊装第一步现场图 表2吊机承受荷载表 河道 因f 管廊支架f』 l56 000 图2 吊装第一步示意图 第3期 杨先坪:超大跨度过河管廊吊装施工方案浅析 31 计算得出:F25o=48.1 t,F5o=34.4 t 本项目的现场吊装作业,由于构件尺寸大且跨 <69 t× 根据表1的数据可得,F 。=48.1 t 80%=55.2 t,满足安全要求。 越河道,没有中继的拼接工作面,考虑吊机成本、安 全施工等各方面因素后,采用的多机抬吊、浮船配合 的施工方案。经实践证明安全可靠、经济可行,对类 4 结 语 现场即将吊装就位的管廊见图10。 似的钢结构安装及起重作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及市政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 罗顶瑞,吕嘉宾.起重工技师培训教材[M].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2006:175. [2]尹显奇.钢结构制作安装工艺手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 社。2006:5. [3] 郭正兴.土木工程施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图lO 吊装就位的管廊 (上接第27页) 载力提高幅度为58.1%,侧阻力提高41.5%,端阻 力提高159%;SZ2桩极限承载力提高幅度为60. 6%,侧阻力提高43.8%,端阻力提高159%;注浆 后,测试曲线走向变缓,荷载相近的情况下桩端位移 明显减小,桩端刚度得到了提高。从注浆前测试曲 线上下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表明下荷载箱的上 下两段桩的承载力极不平衡,即桩端阻力远小于桩 4 结 语 测试结果表明:在本工程的地质条件下,以卵石 层为持力层,采用后注浆工艺可大幅提高桩端阻力, 并有效提高桩侧阻力;对卵石层和中细砂的侧摩阻 提高作用要明显好于黏土和粉质黏土层。注浆后单 桩承载力完全可以满足工程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发 现,本桩基方案相较于穿透卵石层以中分化凝灰岩 为持力层的长桩,在施工成本和施工工期上均具有 较大优势,把试验结果应用于桩基优化设计中,可显 著提高工程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 曾章海,胡春华,陈进华.自平衡测桩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 侧阻力,表现出明显的摩擦型桩的特征;注浆后可发 现下荷载箱的测试曲线趋于对称,说明注浆后桩端 阻力大幅提高,使桩的端承力作用更加明显。 对于本工程桩基持力层的选择,根据测试数据 表明注浆后SZ1和SZ2的承载力都高于9 600 kN, 均可满足本桥梁工程单桩承载力的要求,且注浆后 SZ2的实测承载力要大于SZ3。其中SZ2桩端进入 卵石层20 m并后注浆,桩长60 m,施工时间为2 d 一用[J].中国水运,2010,10(6):79—80. [2]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JTG 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 与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3] 刘杰,赵灿.双荷载箱下自平衡测试结果转换方法探讨[J].低 温建筑技术,2010(10):68—7O. [4] 浙江大合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DB33/T 1087--2012基桩承载力 自平衡检测技术规程[S].浙江:浙江工商大学出舨社,2012. [5] 戴国亮,龚维明,程晔,等.自平衡测试技术及桩端后压浆工艺在 大直径超长桩的应用fJ].岩土工程学报,2005(6):690—694. 根桩;而SZ3桩端穿透卵石层,进入中风化层,总 桩长71 m,施工时间为4 d一根桩。对比两者的混 凝土用量及注浆量发现,SZ3比SZ2的资源消耗及 工期都大大增加,严重影响工程综合效益,而SZ2在 注浆后的承载力完全可以满足桥梁的桩基设计要 求,因此优先选用卵石层作为持力层,采用后注浆技 术的钻孔灌注桩为本工程的最优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