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獭嘲 囊 _・ 基于场所理论的历史地段RBD建设研究 ——以成都锦里为例 赵海荣 (山两火同大学商学院,L【I西大同037009) 【摘要】 历史地段RBD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裁体,与其旅游、休闲、娱乐、和购物功能结合起来,已成 为城市新的要素空间。文章基于场所理论,构建了历史地段RBD的建设的各种要素一建筑风貌要素、空间 格局要素、文化活动的要素、传统生活方式要素的塑造 通过分析成都依附于武侯祠的HRBD一锦里.指出 场所理论在设计ItRBD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历史地段RBD; 场所理论; 建筑风貌:锦里 【中图分类号】 FU984.18 【文献标识码】A 的特定 域,是城市游憩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本文所 研究的是RBD rj|一种类型即历史地段RBD(HRBD)。本文 l历史地段游憩区的概念与研究进展 1.1城市RBD的研究进展 城市RBD目前是城市旅游的研究热点,一・些学 已经 从定义、类型、功能、形成机制、演变、夺问结构等, 面已经作 定义为依托富有历史文化价他的地段或街区,辅以其它地方 特色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完善而逐渐形成的供本地居民 或旅游有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等特定 域,是城市游 憩功能的重要绀成部分。 了研究,俞晟、何善波认为城市RBI)的卒问主要表现形式 !…… 。张品,杨红烈对RBD具有的功能做f 分析 …… 。卞显红、张树夫把城rli RBD的旅游购物功能和城 2场所理论及应用研究 2.1场所理论 市休 功能,专门对城市的RBD的旅游功能作r /A-40 ̄’ , 吴必虎认为RBD的形成必须以游憩中心地为挞础,形成一 定规模门槛人口和吸引范罔 ..RBD的实证讲究相对于理 场所理论义被称为场所感精神。它是于1980年由挪威 建筑理论家克 斯汀・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一书 中提 的。场所就是人们所存在的特定空间。场所精神指 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 论研究来讲成果较多。嗣内的学者^诗韵、保继刚对广州 RBD的形成过程、形成机制、对城市发展(城市商业、城市游 憩、城市交通和城市地域空问)的影响作r分析 。吴郭 泉,张衫,刘水良分别对桂林、成都、广州I叫E泉路的RBI)进 行了研究 。 本文在界定历史地段ltBI)慨念的越础上,基于场所删 情感体验过程,以及对这种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描述。它是 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的一 种场所感 ” 。 一诺氏认为,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因素同特定的人 论对历史地段RBD的建设作了研究, 1.2概念的界定 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了场所所在城 市地 :的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特征等内涵。这些丰富的空 问表现形式又成为本地人深藏在记忆和情感中的“家同”,可 以产生精神一}:的归属感 诺氏的场所理论足创造柯意味的场所,帮助人们柄居, 所谓“历史地段”是能够集中反映城市自然景观演变、历 史文化发展、社会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精神的,并包含着城 市的历史的特色、特质和景观意象的地Ⅸ.足城市的价值与 城市人的心理归宿要素。离开这个历史地段这个城市的个 性化属性就没有了 如北京故宫 L海豫网、成都的文殊 院、武侯祠等。RBD的概念=I:1970年由Stands field和Ric— ker在研究旅游Ⅸ的购物问题时,为描述这类旅游地的结构 和功能特性 先提小的,他们给RBD的定义是:所谓的JIBD 就是季节性涌入城市的需要、城市 内集rfI布置的饭 、娱 但是中引到历史地段商业游憩区的建设中,就是要求这个特 定的场所以 富的物质与非物质空间表现形式,使城市居民 唤起心灵深处“情感家吲”的认同,肯定当地的传统历史文化 的含义, 时使外地的游客获得独特的、难忘的、真实的经历 和体验。 此,在历史地段RBD靠勺建设中要重视物质与非 物质方 的场所感的塑造 . 2.2基于场所理论下历史地段RBD的构建要素 乐业、新奇物和礼品商店的衡区..Smitlt则认为RBI)足建立 在城镇与城市里,有各类纪念商 、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 摊档等高度集『fJ的组成的一个特定的零僻商业 。闭内学 者保继刚、古诗韵定义的tlBD是城市『fl以游憩与商业服务 为主的各种没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 聚 [收筠日期]2010—0l一20 [作者简夼]越海弓乏(1979~),女,硕士,助教,研究方向 为遗产保扩与旅游开发、旅游文化。 20 四川I建筑第30卷6期2010.12 基于场所理论下历史地段RBD的构建要素见图1。 建 素 承载的历史文化的认识,也激发了游客的游览的兴趣。 2.2.4传统生活方式要素的塑造 如传统的居住文化、交通文化、休闲娱乐文化、传统小吃 文化等。从这些要素中体验我们祖先的生活方式。这些文 化在HRBD的再现,可以增加游人的体验感,创造良好的文 化氛围使游人在消费后,留下难忘的回忆,从而增加HRBD ,Ii活 建筑 要素 守问 格局 要素 传统 文化 活动 的吸引力。 錾素 方式 要素 3实例分析 成都历史地段RBD一锦里,是依附于成都著名景点武侯 祠,结合灿烂的巴蜀文化和三国文化的基础上修建的。锦里 是一条新建的仿古步行街,以三国文化为依托,以川西民居 建筑为特点,梳理成都千年的文脉,在新街中注入了古蜀文 化的精华,为武侯祠带来了新的活力。据有关机构联合评选 的全国的“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中,锦里榜上有名。2004 年10月,锦里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截至2005年11月,300多万人次游客涌入锦里,实现了3000 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提供了近千个工作的岗位。武侯祠博物 馆的固定资产从600万元飙升到3000万元,增值国有资产 已过亿元 。通过上述的分析,锦里的经营是成功的。其 丰婴 建筑 要素 篓 『l 篓箜fI蠢豢lf l薯 雯 fi等 篓蹇 篓薹 爱 蔫幕Il蒋嚣1l颜色』装饰 簧嫠 图l 基于场所理论下历史地段RBD的构建要素 2.2.1建筑风貌要素 在历史地段RBD的建设当中,建筑要满足现代商业购 物的需要,又要尊重历史地段的传统文脉。重视建筑的形 式、尺度、材料、颜色、符号及门窗、墙、的装饰。从而达到与 历史建筑形似和神似。除此以外,其辅助建筑要素街道家具 (凳、广告招牌、盆景、指示牌、垃圾桶等街头小品)及其他细 关键之~在于锦里场所精神的成功塑造。游人置身于锦里, 感受到城市历史传统地段所蕴涵的传统氛围,并依托这种历 史氛围创造有生命力的现代城市生活 3.1成都锦里的场所感的塑造 部建筑等处理方法也是一样。同样要体现传统古街的氛周。 2.2.2空间格局要素 3.1.1建筑风貌要素 3.1.1.1街道空间布局 要保留传统商业街空间尺度的特征。(1)街道的长度。 它是步行街空间形态的一个重要的组成的部分。步行距离 锦里的步行街全长350余in,宽2~4 m,占地面积 9 235 m。总建筑面积约6 520 nq 。街道的空间呈“步行 ,和步行时间过长会使人感到疲劳失去逛街的兴趣太短又会 降低商业街的经济效益,且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长度一般 街一广场一步行街一广场”布局(图2)。在街.广场.庭院等 基本元素中点缀有各种点状功能性设施如牌坊.诸葛井.牌 碣.桥等,从而完成整体商业空问的营造 。 在400~1000 111为宜,我国一些著名的历史地段RBD其街道 的长度大多在500 m以内。(2)街道的空间尺度大小和比 例。芦原义信曾经在《街道的美学》中提出,当街道的宽度与 两侧建筑的高度比值D/H>1时,随着比值的增大,两侧的 建筑呈游离状,进一步增大,街道就有种空旷、萧条感;当D/ H<1时,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接近之感;当D/H=1,高 与宽之间存在着一种匀称感 12]。(3)街道空间的组织顺序。 为塑造完整的商业空问,可以在线性空问划分功能区。如商 图2锦里街道空间 (图2来源赵瑞云・历史街区商业步行街传统特色营造一以成都 大慈寺历史街区商业步行街为例) 业街可采用松一紧一松~紧一松的布局。如西安书院门古 文化街。又如济南的泉东坊,借鉴济南的传统建筑园林手 法,以泉畔水巷、九曲廊桥、形成变幻的步行街空间。 2.2.3文化活动的要素 3.1.1.2建筑风格 建筑总体采用川西古镇的风貌特点。具体形式以明清 为主,街道的临街建筑采用相似的建筑形式,小面宽、大进 深、穿斗结构、青瓦屋面,具有典雅古朴、集中紧凑、富于变化 的建筑特色。在街道家具的设计中,如拱桥、围栏、竿桥、招 这里所指的经济活动是历史地段RBD,所反应的主题文 化的商业与民问的节庆活动。(1)商业活动涉及到手工艺品 的制作的加工,传统小吃。HRBD为传统商业习俗的展示提 牌、垃圾桶等都体现了传统的历史韵味。与锦里的定位相得 益彰。 供了舞台,使得传统的商业产品制作过程得以展示和供人欣 赏。(2)节庆活动。我国有着众多的悠久的传统节日,它们 也是刺激消费的大好时机,同时各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 3.1.1.3具有地域风格的色彩运用 锦里建筑屋顶基本采用小青瓦覆顶,墙体薄片青砖,并 用白石灰钩缝,古铜色桐油湛青色油漆打磨,使锦里的建筑 在色彩、青石板铺地质感上再现了成都传统建筑的风貌,具 有很强的亲切感.也与武候祠的景观相协调。使锦里的街道 节庆活动。在HRBD中上演这些传统节日也好,有着地方特 色的节庆活动也好,不但可以使得游客增加对游览HRBD所 四川I建筑第30卷6期2010.12 21 基本以青黑、灰白等冷色调为主,色彩较为浅淡,构成朴素的 基调和相对稳定的色彩风格。使锦里的街道景观与成都传 统街道在色彩上达成一致。在立柱、栏杆、门板、窗根雕花等 构件中,则采用了木黄、暗红等色彩。并将这些颜色统一到 原有的主色调中,突出地域色彩在整体街道空间中的主导 地位。 4结论 通过分析锦里的成功的开发模式,我们可以看出场所理 论在历史文化街区的商、 开发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当 然在开发中我仃J要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地段注重表现不同 的“场所精神”。如果没有系统的分析周围环境及其他一些 相关的因素,一味为了使某空间具有某种主题的场所精神, 就会为“场所”而“场所”进行设计,这样就会使得设计陷入 3.1.1.4材料的选择 锦里采用了很多传统的建筑材料,例如术质的建筑门 一窗,以及用青砖砌筑的实体墙,用小青瓦覆盖的屋顶、用原术 种“述而不作”禁锏的设计理念中去。 制成的檐廊及廊下构件、用红砂石雕刻的栏杆和牌坊等 。 这些用传统材料制成的构件很容易就让人与记忆中的街道、 参考资料 建筑产生共鸣。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了玻璃、马赛克、混凝士、 f1]俞晟,何善波.城市游憩商业区(RBD)布局研究[J].人文地 各式彩灯等当代科技的新材料,回应时代的发展和地域性特 色的需要。在街道中注入了现代元素,使锦里能够适应现代 理,2003(4):10—16 2 张晶,杨宏烈.广州RBD的旅游景观特色评价[J].规划师, 建设的需要,也能更好地延续街道及建筑的地域性特征。 2002(J2):53—56 3.1.1.5构件的装饰 [3] 显红,张树夫.我圈城市游憩商业区的开发与发展[J].经济 锦里的建筑物从外墙到屋顶、门窗、雀替、撑拱等,都有 地理,2004(24):207—302 雕刻,如砖雕和木雕。雕刻的图案主要以民间传统的吉祥罔 [4]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案为主。如佛教中吉祥物的图案,山水风光等。丰富的图案 322——366 装饰了街道的立面 。在街道的装饰的构件中,传统的各 【5] 古诗韵,保继刚.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 种的彩灯也成为塑造锦里民俗场所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理科学,2002,22(4):490—496 3.1.2文化活动的要素和传统生活方式要素的塑造 [6 吴郭泉,程道品,吴忠军,等.桂林城市RBD开发研究[J].城市 锦里不仅在建筑及其空间格局上充分的体现了传统老 问题,2004(4):33—37 成都场所精神,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如,传统节日的庆祝、传 [7] 张彬.旧城改造中成都城市游憩商业区(RBD)[OL]建设http: 统娱乐休闲、传统生活场景的再现方面上也进行了精彩的设 ∥WWW.edchidu.cn尺度地产顾问 计(表1)。锦里将“建筑空间”与“人文环境”巧妙地融入历 [8] 刘水良,吴吉林,徐颂军.广州市北京步行街旅游形象策划 史地段RBD的整体氛围中,不仅对游客产生了很大的吸引 [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12):65—68 力,而且使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9] 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 会学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表1 文化活动的要素和传统生活方式要素 [10 古诗韵,保继刚.广州城市游憩商业区(RBD)的形成于发展 要素 具体类型 项目 [J].人文地理,2002,17(5):1—6 木器的制作、酿酒、蜀锦、布艺工艺、珠宝加 [11] 陈育霞.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和场所精神”理论及其批判 文 商业活动 工、彩陶加工、皮影工艺品、蚕丝被的制作、竹 化 编、葫芦画、蛋壳画、米粒微厕等 [J].长安大学学报,2003,20(4):30—33 活 [12]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动 游喜神方、灯会、民间婚礼、元宵灯会、三国文 2007:47 节庆活动 化节、端午节吃粽子、七夕情人节、中秋亲人 团聚赏月等 [13] 唐勇,刘妍,刘娜.成都锦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 居住文化 锦里客栈、隐庐、荚蓉邸 [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2006,14(3):76—79 [14] 赵瑞云.历史街区商业步行街传统特色营造一以成都大慈寺 交通方式 人力三轮、轿子 传 历史街区商业步行街为例[D].西南建筑科技大学,2009 统 休闲娱乐 诸葛连努、铁环、陀螺、皮灯影、姓氏寻根、猜 生 文化 灯谜、民间音乐戏曲表演 [15]张莺于.成都锦里街道空间地域性设计研究[D].成都:西南 活 方 传统手工 宝净斋交通大学。2009 、福晟坊、蜀中宝、锦里影像坊、品月 式 艺品商店 堂、清雅轩、百姓寻根堂、天艺馆、运鸿筷子 店、东清西韵 饮食文化 三顾园酒店、三国菜园、好吃街、各种茶馆等 22 四川建筑第30卷6期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