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真空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来源:九壹网


ICS

QB Q/CDT-IPSPC 1001.Q23—2004 天津大唐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真空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版次 修 改 记 录 00 页码 日期 修改人 审核人 批准人 2004-09-01发布 2004-12-01实施 天津大唐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 Q/CDT-IPSPC 1001.Q23—2004

目 次

1 目的 ................................................................................. 1 2 适用范围 ............................................................................. 1 3 作业条件 ............................................................................. 1 4 风险分析/危害辨识 .................................................................... 1 5 用工人员组织 ......................................................................... 2 6 窗口计划 ............................................................................. 2 7 备件和工具明细 ....................................................................... 3 8 检修项目及工艺流程 ................................................................... 4 9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 5 10 质量记录 ........................................................................... 13 11 试验报告 ........................................................................... 16 12 完工报告单 ......................................................................... 17 13 转动设备品质再鉴定记录表 ........................................................... 19 14 设备检修不符合项目处理单 ........................................................... 20 15 业主检修经验反馈 ................................................................... 21 16 承包商经验反馈 ..................................................................... 22 17 其他 ............................................................................... 23

I

Q/CDT-IPSPC 1001.Q23—2004

真空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 保证真空泵检修符合检修工艺质量要求、文明生产管理标准。

1.2 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质检人员确定必须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天津大唐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六台真空泵检修工作. 3 作业条件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真空泵停电,办理检修工作票。

作业组成员了解检修前真空泵的缺陷。

作业组成员了解真空泵的运行状态及小时数。 清点所有专用工具齐全,检查合适,试验可靠。

参加检修的人员必须熟悉本作业指导书,并能熟记熟背本书的检修项目,工艺质量标准等。 参加本检修项目的人员必需安全持证上岗,并熟记本作业指导书的安全技术措施。 准备好检修用的各易损件,及材料。

开工前召开专题会,对各检修参加人员进行组内分工,并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 风险分析/危害辨识

4.1 真空泵检修总危害辨识:

4.1.1 参加检修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达到上岗条件。 4.1.2 真空泵与所有系统完全解列,内部无压力。

4.1.3 真空泵解体、检修、试验和抽穿转子时严禁损伤设备及其部件。 4.1.4 严禁携带工具以外的其它物品(如金属性物品或锋利物品)。 4.1.5 作业组成员的着装要符合工作要求。

4.1.6 所带的常用工具、量具应认真清点,绝不许遗落在设备内。 4.1.7 各作业过程作业组长要进行安全交底,做好危险预想。 4.2 解体阶段的风险分析:

4.2.1 严格执行<电业工作安全措施>. 4.2.2 起吊搬运小心谨慎,以免损坏设备.

4.2.3 拆下的所有冷却水管口及油管口要用塑料布包好.。

4.2.4 拆下的零部件应整齐地放在工作胶皮上,不准与地面直接接触,并用塑料布或再生布盖好。 4.3 抽、穿转子及起吊端盖阶段的风险分析:

4.3.1 电动葫芦起吊,必须有专业人员指挥、监护。 4.3.2 起吊重物前检查起重工具是否符合载荷要求。 4.3.3 起吊物件要绑扎牢固、起吊平稳。

4.3.4 抽、穿转子时,认真检查间隙均匀,防止定转子互相碰撞、摩擦。

4.3.5 转子吊出后,要放在枕木上,,转子放稳后要用蓬布将转子盖好,并用封条封好,等待检修。 4.3.6 现场设专职安全监护人。

4.3.7 作业时,其他闲杂人员不得入内。 4.4 检修阶段的风险分析:

4.4.1 每天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向工作班成员及民工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工作结束后,总结当天的安全工作情况

1

Q/CDT-IPSPC 1001.Q23—2004

4.4.2 真空泵进行内部检修时,严格执行检修工艺规程和真空泵内部进出制度,保证检修工作顺利进行。

4.4.3 在检修中使用扁铲、铁丝、锯条等时要时刻注意不能将断头迸入真空泵内部。 4.5 回装阶段的风险分析:

4.5.1 真空泵回装前,应全面检查真空泵内部的所有检修工作全部结束,所有部件检修全部合格,内

部卫生全部清理干净。

4.5.2 真空泵回装时,认真检查真空泵内部无任何异物。

4.5.3 真空泵回装时,认真检查汽机、热工、保护专业的所有相关工作应全部结束,并通知相关部门

或班组。

4.6 真空泵文明施工作业措施

4.6.1 严格按《电气设备检修工艺规程》和《维修作业技术标准质量验收记录》开展工作。 4.6.2 现场检修全部按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标准进行。 4.6.3 所有工作必须坚持“四不开工、五不结束”。

4.6.4 现场和工具柜工具、零部件放置有序,真空泵拆下的零部件必须用塑料布包好并作好记号以便回装。

4.6.5 真空泵工作区域卫生干净、整洁,每天开工和收工必须打扫一次卫生。 4.6.6 工作结束应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真空泵本体和检修零部件整洁干净。 4.6.7 因跑、冒、漏、滴影响工作环境及现场卫生后,必须及时清理。

4.6.8 所有检修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严禁工作现场打闹、嬉戏等造成不良影响事件发生。 4.6.9 严格真空泵本体进出制度。

4.6.10 当天检修任务结束后一定要用专用蓬布苫好,并将检修所用照明电源断掉。

4.6.11 所拉检修临时电源、水管等一定要横平竖直,保证整洁、美观。组织及人员分工: 组织措施

4.6.12 在配合抽、穿转子的过程中,设组长一名,各作业人员必须听从组长统一指挥。 4.6.13 各小组织成员,按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得随意离开检修现场。 4.6.14 在抽、穿转子前召集所有成员召开现场会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6.15 (略) 5 用工人员组织

在真空泵检修的整个过程中抽、穿转子是整个作业过程中的重点,要求所有作业人员要高度重视,精力要高度集中,不得出现一丝失误,为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精心组织合理分工。在抽、穿转子的过 5.1 组织措施

5.1.1. 在配合抽、穿转子的过程中,设组长一名,各作业人员必须听从组长统一指挥; 5.1.2. 各小组织成员,按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不得随意离开检修现场; 5.1.3. 在抽、穿转子前召集所有成员召开现场会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1.4. 真空泵抽、穿转子必须由车间领导组织协调; 5.1.5. 所有在场的工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5.1.6. 抽转子时,车间专工必须在场监护;

5.1.7. 抽、穿转子的整个作业过程,必须由专业工龄在5年以上的专业起重工统一指挥,一切工作人

员必须听从指挥;

所有的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准备就绪后方可进行工作。

6 窗口计划 见附件1

2

Q/CDT-IPSPC 1001.Q23—2004

7 备件和工具明细 一、材料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二、工具类 序号 三、备件类 序号 名 称 破布 石棉纸 塑料布 普通胶皮 砂纸 青壳纸 水砂纸 清洗剂 密封胶 生料带 氧气 乙炔 氧气带 乙炔带 煤油 油石 接电源线轴 名 称 内六方扳手 磁性表座、百分表 塑料布 扒轮 铜棒 梅花扳手 拆端盖专用支架 塞尺 拆轴套专用扳手 游标卡尺 游标深度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常用工具 起重工具 专用扳手 专用顶丝 物资名称 叶轮 轴 轴套 伐片 规 格 1-1.5 (6mm) (#0、#1、#2) DX25 (587、703) 规 格 公制\\英制 0——10mm φ20*200 φ40*200 12——32 200mm 200 200 0-25 300 规格型号 1.01 1.02 2.01 5.02 数 量 20公斤 10公斤 50公斤 50公斤 各20张 5公斤 20 10公斤 各10袋 10盘 2瓶 1瓶 50米 50米 10公斤 2块 1个 数 量 各一套 3套 10Kg 1套 各1根 1套 一套 一把 一套 1 1 1 1 1 1 1 1 数量 1件 1根 2件 2件 3 Q/CDT-IPSPC 1001.Q23—2004

遮断板 NU226滚柱轴承 NUp226滚柱轴承 5.01 12.01 13.02 2件 1件 1件 8 检修项目及工艺流程

8.1 泵的解体

8.1.1 拆除泵与电机联轴器罩,吊走电机。

8.1.2 拆除真空泵驱动端与热交换器、气水分离器连接的管道。 8.1.3 松开泵驱动端进、排气管口法兰螺栓。 8.1.4 测量泵转子轴承的窜动间隙,做好记录。 8.1.5 加热拆去泵联轴器。

8.1.6 分别从两端拆卸轴承体盖板(12.04 /13.04)联结螺栓,卸下盖板。 8.1.7 分别拆卸轴承内圈定位圈的弹簧卡圈(12.07/13.07)。

8.1.8 松开两端轴承体内侧盖板(12.05/13.05)与轴承体联结螺栓。 8.1.9 拆下两端的轴承体(12.03/13.03),记录原先调整垫厚度。 8.1.10 用扒轮拆卸两端轴承(12.01/13.01/13.02)。

8.1.11 卸下两端的轴承内压板(12.05/13.05)及轴封圈(14.00/14.00)。 8.1.12 松开泵两端填料压盖螺栓(11.05/11.05)。

8.1.13 分别取出填料盒、平垫及填料(11.02/11.03/10.01/10.02)。 8.1.14 测量泵转子在泵体的总窜,做好记录。 8.1.15 用枕木将泵筒体垫放稳固。

8.1.16 拆卸驱动侧进、排气端盖(7.01)与泵筒体(6.01)联结螺栓(6.03)。 8.1.17 拆卸泵端盖与基础的固定螺栓,吊走泵端盖(7.01),进出仓板(3.01)。 8.1.18 窜出泵转子(1.01)。

8.1.19 拆卸自由端侧盖板(9.01),对内部遮断板、伐片进行检查。

8.1.20 将泵转子运回检修间,拆卸两侧轴套,卸下叶轮。(测量定位尺寸)。 8.1.21 打开气水分离器人孔门,进行清理检查。 8.1.22 拆卸泵自动补水、溢流阀进行检查。 8.1.23 拆卸热交换器进出水端盖进行清理。 8.2 解体部件的检查、测量

8.2.1 检查叶轮、轴、两侧泵端盖、气水分离器有无汽蚀、损伤,进行金属检查。 8.2.2 检查叶轮、两侧仓板、轴承体腔室、轴、轴套有无磨损。 8.2.3 检查两端轴承有无磨损。

8.2.4 检查两侧遮断板、伐片有无损伤。

8.2.5 分别测量轴与轴承、轴套、叶轮的配合尺寸。 8.2.6 检查自动补水、溢流阀。 8.2.7 轴测量弯曲度。

8.2.8 泵进气管喷水旋流器检查。

8.2.9 轴承体与轴承配合尺寸测量、测量轴承在轴承室里的窜动间隙。 8.3 泵组装

8.3.1 将叶轮回装在轴上。(校核定位尺寸)

8.3.2 将两侧轴套装在轴上,泵转子运至设备现场。 8.3.3 将泵转子窜入泵筒体内。

8.3.4 回装驱动端进排仓板、泵体端盖端盖 8.3.5 对称紧固泵端盖与泵筒体联结螺栓。

4

Q/CDT-IPSPC 1001.Q23—2004

8.3.6 紧固泵端盖与基座联结螺栓。 8.3.7 测量泵转子窜动量。

8.3.8 回装两端轴封水封环、平垫、填料盒、填料压盖。 8.3.9 分别回装两端轴承体轴封圈、轴承内压板。

8.3.10 回装两端轴承,待轴承冷却后,两侧均匀加满润滑脂。 8.3.11 回装两端轴承体。

8.3.12 回装驱动端轴承体外压盖。

8.3.13 将驱动端内压板与轴承体联结螺栓紧固。

8.3.14 紧外压盖螺栓,将外压盖、轴承体固定在泵端盖轴承支架上。

8.3.15 将自由端轴承内压板上弹簧装上,再旋紧压板与轴承体联结螺栓。 8.3.16 在驱动端架上圆表,将泵转子调至分中位置。

8.3.17 保持泵转子分中位置,测量自由端轴承体端面与泵端盖轴承支架端面的间距 8.3.18 数值,按此数值调整泵转子分中调整垫。

8.3.19 调整好垫后,旋紧轴承体与支架的联结螺栓。 8.3.20 回装轴承体外压盖。

8.3.21 根据向自由端半侧复测泵转子分中尺寸。 8.3.22 回装两端遮断板、伐片。 8.3.23 回装泵联轴器。

8.3.24 将泵电机回位,泵中心调整,回装联轴器连接套、传动柱销、联轴器罩。 8.3.25 回装泵与热交换器、气水分离器各个联结管路。 8.3.26 联结驱动端泵进、排气管法兰螺栓。

8.3.27 泵两端轴封装填料,调整填料压盖适中紧度。 8.3.28 回装泵自动补水、溢流阀。 8.3.29 回装热交换器进、出水端盖。

9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5

Q/CDT-IPSPC 1001.Q23—2004

真空泵检修质量验收记录

检修项目 检修性质 检修性质 项目负责人 质量控制点 (W、H) 检修执行 标准 大修 小修 待检点 (W、H) C1 H1、W1~2、C1~7 依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检修及更换标准、周期 安全措施完善 开工日期 竣工日期 计划工日 实际工日 检修周期 4年 1年 定额(人数×小时) 用工钳工:2 统计 焊工2 起重:2 技工:2 民工:5 实际(人数×小时) 钳工: 焊工 起重: 技工: 民工: QC 修后 承包商 监理 点检 验收日期 检修项目 分项 监督点内容 1、 办理工作票并认真检查安全措施的布置情况 2、 用警示带围作业区,作业区要铺设胶皮。 检修记录 材质、规格型号(或描主要备件、材料修前 述) 消耗 一、解体 6

Q/CDT-IPSPC 1001.Q23—2004

分项 待检点 (W、H) C2 监督点内容 拆除泵与电机联轴器罩,吊走电机。 拆除真空泵驱动端与热交换器、气水分离器连接的管道。 松开泵驱动端进、排气管口法兰螺栓。 测量泵转子轴承的窜动间隙,做好记录。 加热拆去泵联轴器。 检修及更换标准、周期 检修记录 材质、规格型号(或描主要备件、材料修前 述) 消耗 QC 修后 承包商 监理 点检 验收日期 7

Q/CDT-IPSPC 1001.Q23—2004

分项 待检点 (W、H) C3 监督点内容 检修及更换标准、周期 检修记录 材质、规格型号(或描主要备件、材料修前 述) 消耗 QC 修后 承包商 监理 点检 验收日期 分别从两端拆卸轴承体盖板(12.04 /13.04)联结螺栓,卸下盖板。 分别拆卸轴承内圈定位圈弹簧卡圈(12.07/13.07)。 松开两端轴承体内侧盖板(12.05/13.05)与轴承体联结螺栓。 拆下两端的轴承体(12.03/13.03),记录原先调整垫厚度。 用扒轮拆卸两端轴承(12.01/13.01/13.02)。 卸下两端的轴承内压板(12.05/13.05)及轴封圈(14.00/14.00)。 松开泵两端填料压盖螺栓(11.05/11.05)。 分别取出填料盒、平垫及填料(11.02/11.03/10.01/10.02)。 8

Q/CDT-IPSPC 1001.Q23—2004

分项 待检点 (W、H) C4 监督点内容 检修及更换标准、周期 检修记录 材质、规格型号(或描主要备件、材料修前 述) 消耗 QC 修后 承包商 监理 点检 验收日期 测量泵转子在泵体的总窜,做好记录。 总窜量用枕木将泵筒体垫放稳固。 1.0mm。 拆卸驱动侧进、排气端盖(7.01)与泵筒体(6.01)联结螺栓(6.03)。 拆卸泵端盖与基础的固定螺栓,吊走泵端盖(7.01),进出仓板(3.01)。 窜出泵转子(1.01)。 拆卸自由端侧盖板(9.01),对内部遮断板、伐片进行检查。 将泵转子运回检修间,拆卸两侧轴套, 卸下叶轮。(测量定位尺寸)。 打开气水分离器人孔门,进行清理检 查。 拆卸泵自动补水、溢流阀进行检查。 拆卸热交换器进出水端盖进行清理。 检查叶轮、轴、两侧泵端盖、气水分离 W1 C5 C6 9

Q/CDT-IPSPC 1001.Q23—2004

分项 二、解体部件的检查、测量 待检点 (W、H) 监督点内容 器有无汽蚀、损伤,进行金属检查。 检查叶轮、两侧仓板、轴承体腔室、轴、轴套有无磨损。 检查两端轴承有无磨损。 检查两侧遮断板、伐片有无损伤。 分别测量轴与轴承、轴套、叶轮的配合尺寸。 检查自动补水、溢流阀。 轴测量弯曲度。 泵进气管喷水旋流器检查。 轴承体与轴承配合尺寸测量、测量轴承 在轴承室里的窜动间隙。 将叶轮回装在轴上。(校核定位尺寸) 将两侧轴套装在轴上,泵转子运至设备现场。 将泵转子窜入泵筒体内。 回装驱动端进排仓板、泵体端盖端盖 对称紧固泵端盖与泵筒体联结螺栓。 紧固泵端盖与基座联结螺栓。 检修及更换标准、周期 检修记录 材质、规格型号(或描主要备件、材料修前 述) 消耗 QC 修后 承包商 监理 点检 验收日期 W2 C7 三、转子及泵体组装 10

Q/CDT-IPSPC 1001.Q23—2004

分项 待检点 (W、H) H1 监督点内容 测量泵转子窜动量。 检修及更换标准、周期 总窜量1.0mm 检修记录 材质、规格型号(或描主要备件、材料修前 述) 消耗 QC 修后 承包商 监理 点检 验收日期 11

Q/CDT-IPSPC 1001.Q23—2004

分项 待检点 (W、H) C8 监督点内容 回装两端轴封水封环、平垫、填料盒、填料压盖。 分别回装两端轴承体轴封圈、轴承内压板。 回装两端轴承,待轴承冷却后,两侧均匀加满润滑脂。 回装两端轴承体。 回装驱动端轴承体外压盖。 将驱动端内压板与轴承体联结螺栓紧固。 紧外压盖螺栓,将外压盖、轴承体固定在泵端盖轴承支架上。 将自由端轴承内压板上弹簧装上,再旋紧压板与轴承体联结螺栓。 在驱动端架上圆表,将泵转子调至分中 检修及更换标准、周期 检修记录 材质、规格型号(或描主要备件、材料修前 述) 消耗 QC 修后 承包商 监理 点检 验收日期 C9 12

Q/CDT-IPSPC 1001.Q23—2004

分项 待检点 (W、H) 监督点内容 检修及更换标准、周期 检修记录 材质、规格型号(或描主要备件、材料修前 述) 消耗 QC 修后 承包商 监理 点检 验收日期 W3 位置。 保持泵转子分中位置,测量自由端轴承体端面与泵端盖轴承支架端面的间距 数值,按此数值调整泵转子分中调整垫。 调整好垫后,旋紧轴承体与支架的联结螺栓。 回装轴承体外压盖。 根据向自由端半侧复测泵转子分中尺寸。 回装两端遮断板、伐片。 回装泵联轴器。 将泵电机回位,泵中心调整,回装联轴器连接套、传动柱销、联轴器罩。 回装泵与热交换器、气水分离器各个联结管路。 联结驱动端泵进、排气管法兰螺栓。 泵两端轴封装填料,调整填料压盖适中紧度。 回装泵自动补水、溢流阀。 回装热交换器进、出水端盖。 10 质量记录

13

Q/CDT-IPSPC 1001.Q23—2004

真空泵大修检查质量记录

10.1 泵解体测量项目:W1 泵解体测量项目 测量数据 标准 驱动端轴承窜动间隙 自由端轴承窜动间隙 泵转子中分 0.50mm 泵转子总窜 1.0mm 叶轮在轴上定位尺寸 检查负责人: 承包商质检员验收: 监理验收: 日期: 日期: 日期: 10.2 解体部件检查:W2 部件名称 磨损 裂纹 腐蚀 其它情况 修复说明 叶轮 轴 自由端轴套 驱动端轴套 自由端仓板 驱动端仓板 自由端泵端盖 驱动端泵端盖 自由端轴承体 驱动端轴承体 气水分离器 自动补水阀 自动溢流阀 自由侧遮断板 点检员验收: 日期: 14

Q/CDT-IPSPC 1001.Q23—2004

驱动侧遮断板 检查负责人: 承包商质检员验收: 监理验收: 点检员验收: 日期: 日期: 日期: 日期: 10.3 泵部件配合尺寸测量检查:W3 泵部件配合尺寸测量 外径尺寸 内径尺寸 配合间隙 标准 轴弯曲度 ≤0.03 轴与叶轮配合尺寸 轴与轴套配合(自由侧) 0.04-0.14 轴与轴套配合(驱动侧) 0.04-0.14 轴与轴承(自由侧) 0-0.02 轴与轴承(驱动侧) 0-0.02 轴承与轴承体(自由侧) 0-0.02 轴承与轴承体(驱动侧) 0-0.02 轴与联轴器配合 -0.02--0 驱动侧滚柱轴承 0.02-0.05 自由侧滚柱轴承 0.02-0.05 自由侧球轴承 0.02-0.05 检查负责人: 承包商质检员验收: 监理验收: 点检员验收: 日期: 日期: 日期: 日期: 10.4 组装数据测量:H1 组装数据测量 实测数据 标准 泵转子总窜 1.0mm 泵转子分中(自由侧移动) 0.50mm 自由端轴承窜动间隙 转子分中调整垫厚度 检查负责人: 承包商质检员验收: 监理验收: 点检员验收: 日期: 日期: 日期: 日期:

15

Q/CDT-IPSPC 1001.Q23—2004

11 试验报告

11.1 备品备件检验记录

JL-13-02 编号: 检查结果 序号 产品名称规格 检验内容 检查记录 检查人/日期 合格 不合格 16

Q/CDT-IPSPC 1001.Q23—2004

12 完工报告单

天津大唐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名称 工 作 负责人 完 工 报 告 单 检验级别 页: 设备编码: 版1 □A级 □C级 □D级 检修单位 一、 计划检修时间 年 月 日 时 至 年 月 日 时 实际检修时间 年 月 日 时 至 年 月 日 时 二、检修中进行的主要工作 三、检修中发现并消除的主要缺陷 四、尚未消除的缺陷及未消缺的原因 五、技术记录情况 六、设备变更或改进情况,异动报告和图纸修改情况 七、质量监督点执行情况 本项目设置H点 个,W点 个; 检验合格的H点 个,W点 个; 八、设备和人身安全情况 17

Q/CDT-IPSPC 1001.Q23—2004

九、实际工时消耗记录 锅炉 人数 工日 十、主要备品配件、材料消耗记录 名 称 十一、检查与检验意见 型 号 规 格 实耗量 备 注 热工 电气 焊工 起重 金相 保温 其它 小计 备注 检修工作负责人 □合格 □不合格 签名: 日期: □合格 □不合格 专业主管 签名: 日期:

监理监理负责人 □合格 □不合格 签名: 日期: □合格 □不合格 专业主管 □合格 □不合格 签名: 日期: □合格 □不合格 大唐盘电质检员 签名: 日期: 专业 签名: 日期: 18

Q/CDT-IPSPC 1001.Q23—2004

13 转动设备品质再鉴定记录表

天津大唐盘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设备编码: 设备名称: 1. 检修工作全部结束,可以试运行。 转动设备品质再鉴定记录表 工作负责人: 监理: 点检员: 2. 设备及附属系统符合运行条件。 运行值班员: 再鉴定专业负责人: 3. 全面检查记录表: 项 目 转 向 标 准 正 确 实测值 正确 1. ⊥ — 修2. ⊥ — 前 3. ⊥ — 4. ⊥ — 1. ⊥ — 修2. ⊥ — 后 3. ⊥ — 4. ⊥ — 电机: 风机: 电机: 风机: 不可以投运 □ 备 注 振动 1 2 3 4 测量垂直 及水平两M 方向(mm/s) 标准值按: 电机电流(A) 冷却水系统 电机和风机轴承 机械设备 轴承温度 驱动端 非驱动端 < 无泄漏 无漏油 ℃ ℃ 位置正确开关灵活 完整、准确 完整 合格 出口挡板和入口调节挡板 轴承温度和振动测点 风机保温 轴承油位及油质 控制与保护 结 论 可以投运 □ 工作负责人: 监理: 点检员: 运行值班员: 19

Q/CDT-IPSPC 1001.Q23—2004

14 设备检修不符合项目处理单

不符合项事实陈述 检修负责人(签字) 承包商负责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纠正、预防措施: 返工 返修 让步接受 纠正、预防措施意见: 报废 同意 不同意 设备部部长(签字): 设备部点检员(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纠正、预防措施完成情况: 检修负责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纠正和预防措施验证意见: 监理(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纠正和预防措施验证意见: 设备部点检(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20

Q/CDT-IPSPC 1001.Q23—2004

15 业主检修经验反馈

21

Q/CDT-IPSPC 1001.Q23—2004

16 承包商经验反馈

(由承包商填写)

22

Q/CDT-IPSPC 1001.Q23—2004

17 其他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