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间我也下工地进行了实践,看了基础桩的制作、检验、接桩、绑钢筋和混凝土的浇筑等。我观看了基础桩检验的整个过程,工地上对基础桩的检验的仪器是比较先进的,能够检验出大部分不合格的基础桩,其中主要是断桩和上部桩含泥量过大。断桩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冲洗液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防治措施主要是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灌注混凝土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泥桩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器在接近地面的时候,机器内混凝土大部分被注入到土层内,导致混凝土对下部桩的重压力变小,从而引起土杂质进入混凝土中,导致桩的承载力严重下降,必须予以处理。对泥桩的处理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挖掉上面的一部分,大概有一米,然后在上面进行接桩,接桩的过程就是桩的混凝土浇注过程。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感觉全身的细胞都在欢快不停的跳动着。我早早来到办公室,简单的整理下办公桌,就开始工作了。公司现在还没接什么新项目,除了复习之前的所学的内容,我还带了本书来看。来上班后,我体会最深刻的话,书到用时方恨少,让我刻骨铭心。虽然我是跟着师傅学习预算的,但是还有很多事都不了解,而我要多多了解其他方面,公司的一个基本运作这都是需要我花时间去了解。公司部仅仅有公路运算,还有投标,代理招标等等,平时上课有懂一点点,但是这要用起来是远远不够的。我上礼拜恃地跑到文化艺术中心的图书馆接了儿本书来看看,包括CAD建筑工程,工程招标投标与合同管理等等,有些内容确实被遗忘的差不多,现在要恶补回来。
在这里有小小的感慨,就是我在图书馆,那里有关我专业的书是一层层的厚,与我所学的对比下,我觉得自己上课学习的还是很不够的,我们学校也有一个图书馆,我回想起来我去图书馆的次数也是区区可数的。为什么当初在学校就没想过好好看书,非要等出来才’懂得“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真正涵义。人要灌入新的能源,而知识就是我们的能量,只有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际中去。而且,越深入的学习,越会发现自己不懂的地方越多,还有更多的内容要我们去学习。
这礼拜我还是延续上个礼拜的内容:学习算量软件同时计算师傅给我的气象局图纸。经过这个礼拜的深入了解我对软件有了进一步的体会,感觉软件比我们原来学校学习的软件操作更方便。
对于那份气象局的图纸由于图纸不全,我只是稍微的计算了一下,只是了解了大致的过程,和对软件的应用。虽然只是稍微的计算,但我还是有很多的收获,我懂得了建筑面积和平整场地计算的快捷方法。
转眼两个多月了,虽然也有收获,但离自己的目标还是相差很远,学到的仍然是一些空空的理论知识,虽然也能查一些旧的参考资料,但那些工程毕竟自己没有亲身经历,还是很期待能有一个自己经手全过程的工程经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