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位于宝鸡市扶风县以北约10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这座唐代的“皇家寺庙”,因安置了佛教界至高圣物——佛祖释迦牟尼的“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如今的法门寺分为两部分:唐代风格的旧址建筑群(法门寺院和珍宝馆)与令人争议的新建文化景区。你可以从旧址买票入内,也可以在新建的文化景区西侧的山门广场买票进入。
作为游客,如果想看遍法门寺的全部珍宝,那么旧址的法门寺院内的地宫、珍宝馆以及文化景区内的合十舍利塔等这三个地方都要走一遍,因为三枚“影骨”(用玉石按照真骨的形状和大小而特制的,起到保护真骨的目的)存放在地宫中;出土的唐王朝皇室供佛的珍宝,在珍宝馆内展出;而最为珍贵的“佛指(真身)舍利”,则被安放在文化景区最东侧的合十舍利塔内,这座新建的建筑,某年不幸的被评为十大最丑建筑之首。
如果你是从文化景区西侧的山门广场进入景区,那么呈现在你眼前是长约1公里的佛光大道,大道两旁站立着十尊闪耀着金光的巨大菩萨雕像,大道东侧的尽头就是合十舍利塔,大道上有观光车可以乘坐,30元往返,招手即停。佛祖指骨舍利,只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周末和重大节假日才对外放开放。
文化景区的西南边就是法门寺院和珍宝馆。寺院内的真身宝塔下,就是发现“佛指舍利”的地宫,如今在地宫中可以近距离观赏三枚“影骨”。从地宫出来,你还可以在清净的寺院中随意逛逛,寺院中有钟鼓楼,大雄宝殿和放生池等,都是典型的唐代风格建筑。
在旁边的珍宝馆(也称博物馆)内,展出了地宫出土的文物精品。你能够观赏到唐皇室供佛的上百件珍宝,件件都让人为之惊叹。其中有:安放舍利的八重宝函、十二环锡杖、纯金塔、汉白玉灵帐、秘色瓷、皇帝使用的茶具等等。这些珍宝有的是用纯金打造,有些珍宝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有的是全世界仅有的,体现了当时唐帝国的极度富有和皇室礼佛的一片诚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