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文言文作文:爱,且放之束之

来源:九壹网

高中文言文作文:爱,且放之束之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爱之,则放之;“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爱之,必束之。放之而不束,行则有偏;束之而不放,行必成腐。故爱之,则放之且束之。

  放之而不束,自古有矣,只得其害。

  值卫桓公当位,有卫大夫石碏之子石厚,不以束,与桓公弟州吁为朋党,后叛,终斩之。

  桓公、州吁父在时,或劝其州吁,不听,终致乱。故曰:放之而不束,终非爱也,徒为害。束之,正也。行有过而加矩,思有邪则加励。放而不束,类食马也。放之于野而无教,动之以乱而不训,烈马也,难堪大用。

  束之而不放,是亦有矣,终为迂矣。迂者,腐也、惰也。

  时人获千里马,爱之,遂放之于厩,食之以鲜肥锦食,月不使一出,欲远行,已垂垂然老矣而不能行。

  马之行千里者,放之于厩,非无不可,食之以鲜肥之食,尚嘉,然月不使之出,则为害矣。故束之而不放,亦非爱矣,徒为害。千里之马所以为千里者,盖日行而使筋活骨健而不衰也,束其身,限其行,日加以锦食,是何异于彘乎?

  放之且束之,是为爱也。

  彼树也,任其生,风雨飘零,枝干盘曲,止于柴薪而已;加之以束,待其成,亭亭如华盖,方为大材。若年年风雨,顺曲而生,不加以正,庸也,焉可得栋梁邪?

  是故放之徒得其博,束以加之,身以正之,始得大爱也。

  观之今人,多缚于“爱之,则予之”之念,故慈溺后人,苟行有亏,数语而置之。殊不知,放之不束,殆矣。惩戒之不足,是必愈纵,他日必盛,终不改也;及日暮途穷,悔之晚矣。溯本其源,皆由放之而致。

  或独断专行,颐指气使,压抑所好,迫使而学,久之,人必心如死灰,身如槁木。溯本其源,皆由束之而成。

  由此观之,当放之且束之;不然,则必累及所爱,此不足称爱也。

  作者:31班 王林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