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个人先进代表发言

来源:九壹网

  咸安区贺胜中学陈浩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作为教师代表在这里发言,我倍感荣幸!过去的一学年,我有机会参加了在湖北大学进行的为期三个月的国培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通过这次“国培计划”的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拓宽了学习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整个培训给了我很多的感悟和启迪。

  此次“国培计划”湖北大学聘请了许多在教育教学方面非常杰出的专家开设讲座,既有高校的专家教授,更有来自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和教研专家。专家们的报告,内容既深刻独到又通俗易懂、既旁征博引又紧扣主题、既发人深省又生动有趣。他们对教育的前沿引领,让人耳目一新、心生敬仰,让我经历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说实话,平时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忙于应付上课,难得有这样整块的充足时间来学习、交流和反思,这一次的培训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非常珍惜。专家、教授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可谓是异彩纷呈。

  湖北省武汉市教科院特级教师裴光亚教授在他的讲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探讨与教学改革》中,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来源、现状和成因作了精要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他根据多年的教育研究的经验,阐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对数学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对数学教学的理解”三个理解的观点。他说的“我们不能确信教学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我们又无时无刻不对教学抱有期望”体现了他对课堂教学理解的深入。

  湖北省教研室的数学教研员孙延洲老师主讲的《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探究》介绍了当前数学教学设计的几种主流模式,如顾泠沅的“诱导――尝试――归纳――回授――调节”模式,汪秉彝的“设置数学情境――联系实际应用――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模式,张奠宙的“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学生讨论、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模式,以及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等,并提出数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加强问题性、突出思想性、加强结构性、提高艺术性,为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

  湖北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的刘芸教授主讲了《中学数学教研论文的读与写》,她是原《中学数学》杂志的主编,经验非常丰富,她的讲解使我对教育论文的写作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以前写教育论文很少去思考论文的基本格式是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也不思考问题与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性;甚至

  首先就是确定一个题目,也不考虑题目是否新颖别致,然后就从网上下载一些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东拼西凑,再简单地加上一些自己的观点,这样一篇论文就写好了。听了刘芸教授的讲座后知道了教育论文写作的技巧和方法;知道了教育论文有哪些类型;知道了教育论文写作应该注意写什么;还知道了怎样修改自己的文稿;怎样投稿等等,对我的教研能力的提高可谓是大有裨益。

  当然,还有许多专家教授如何小亚、周远方、严启平、汪江松、刘合国、黄潮炎等。专家教授们独到的视角、深邃的思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将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去。

  下面我具体谈一下参加培训的体会和收获。

  三个月来国培学习,对我们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能力的增长,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觉得许多方面需要注意和提升。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课堂上,专家们精彩的讲座一次次激起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以前没有更好地了解现在教育的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的情况,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我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记得新课程改革刚开始时,要求教师要彻底转变观念,改变思想,但传统的观念与思想毕竟经历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淀,要想一下改变谈何容易!我和大多数教师一样,即使勉强接受新的观念与思想,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从内心里面其实是不大愿意的。因此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就出现了“课改呼声很高,改革效果不佳”的现象。经过培训学习,聆听了专家们的精彩讲座,通过与来自全省各地的同仁们的深入交流,我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刻地认识。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彻底完成教育角色的转化,变知识的传授者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其次,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平等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二、不断充电,更新知识。

  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我也懂得了只有不断地为自己充电,才能适应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大家都知道要想给学生一碗水你必须有一桶水,现在的一桶水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我们要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不断地反思,及时将自己的经验记录下来。在整理中思考,在行动中研究,这将是我必

  生追求的目标。学习不仅仅只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再次,在丰富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教学的需要,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最后,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扩大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及时了解专业领域以及其他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秉承终身学习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三、自我反思,以研促教。

  通过此次学习,使得我重新进行自我审视,让我进一步认识到:一节好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反思。要上好课,首先要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础;其次要关注知识的本质,注重思维方法的渗透,通过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学习的过程,建立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而达到灵活应用学科知识的目的,使学生在生活中真正体验和应用知识,体验学习的乐趣;三是要关注课堂,要倡导“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灵活而实际”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教法、学法,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四、克服倦怠,享受教育。

  在枯燥的教学环境中,抱怨远远多于收获。在不断的教学与工作中,我发现我的职业倦怠已经显现: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听了专家教授们的讲座,我突然发现面前有一扇敞开的门,那就是奋斗之门。只有不断超越,不断奋斗,我才能让希望变成现实,让无奈变成收获。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做一名专家型的教师,这是我今后奋斗的目标。我认为做教师是幸福的,我们应当以开阔的心境、愉快的心情看待自己的职业。从对工作目标的不断追求中培养自己的职业情感。而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带给你快乐、喜悦和成就感。正是在一次次成功的愉悦中,不断培养和加深对职业的情感,在工作中保持信心,端正态度,这样就能化沮丧、挫败为乐观、自信与成功,有效地克服倦怠心理,真正的做一名享受教育的快乐教师。

  新的学期新的起点,我们又将踏上新的征程。雄鹰用翱翔回报蓝天,骏马用驰骋回报草原。今后我会学以致用,把培训学到的新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让培训的硕果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大放光彩。

  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