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参政会的造句是: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在大多数国民党员把持操纵之下,通过了和十一中全会大体相同的对共决议案。
国民参政会的拼音是:guó mín。词语解释是:抗日战争时期由各抗日党派代表组成的国家最高咨询机关。参政员由国民政府遴选产生。但实际上国民党员占大多数,中国共产党的参政员仅七人。参政会对国民政府的政策措施没有约束力。1938年,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此后三届参政会会议均在重庆召开。1948年3月,国民参政会宣布结束。⒈抗日战争时期由各抗日党派代表组成的国家最高咨询机关。参政员由国民政府遴选产生。但实际上国民党员占大多数,中国共产党的参政员仅七人。参政会对国民政府的政策措施没有约束力。1938年,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此后三届参政会会议均在重庆召开。1948年3月,国民参政会宣布结束。网友释义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设立的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最高咨询机构。1938年7月成立,汪精卫任议长、张伯苓为副议长。根据国民政府公布的《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国民参政会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国民参政会设参政员200名。共产党参政员有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林祖涵(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七人。国民参政会自1938年7月成立至1948年3月结束,总共开过四届13次会议。1938年7月,第一届第一次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召开。一届一次会议结束后,参政会迁往重庆,蒋介石任议长。1941年3月二届一次参政会后,中间党派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为..。
国民参政会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点此查看国民参政会详细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由各抗日党派代表组成的国家最高咨询机关。参政员由国民政府遴选产生。但实际上国民党员占大多数,中国共产党的参政员仅七人。参政会对国民政府的政策措施没有约束力。1938年,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此后三届参政会会议均在重庆召开。1948年3月,国民参政会宣布结束。⒈抗日战争时期由各抗日党派代表组成的国家最高咨询机关。参政员由国民政府遴选产生。但实际上国民党员占大多数,中国共产党的参政员仅七人。参政会对国民政府的政策措施没有约束力。1938年,在武汉召开第一届国民参政会,此后三届参政会会议均在重庆召开。1948年3月,国民参政会宣布结束。
二、网友释义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设立的各党派参政议政的最高咨询机构。1938年7月成立,汪精卫任议长、张伯苓为副议长。根据国民政府公布的《国民参政会组织条例》,国民参政会有听取国民政府施政报告、询问、建议之权,但所通过的决议案对国民政府并无强制执行的权力。国民参政会设参政员200名。共产党参政员有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林祖涵(林伯渠)、吴玉章、董必武、邓颖超七人。国民参政会自1938年7月成立至1948年3月结束,总共开过四届13次会议。1938年7月,第一届第一次国民参政会在武汉召开。一届一次会议结束后,参政会迁往重庆,蒋介石任议长。1941年3月二届一次参政会后,中间党派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为...
三、关于国民参政会的成语
参参伍伍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秉政劳民 蠹政病民 拥政爱民 愚民政策
四、关于国民参政会的词语
国民参政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