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九壹网
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封娟

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20年第11期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开展绘本阅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英语绘本作为一项重要的补充材料,将其与教材整合,提升阅读教学效率,是大多数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结合英语教学实际,以课内教材为依据选择相关的课外绘本,并以词汇、句型、语法为整合点,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单词,在真实情景中掌握句型,在自主阅读中掌握语法,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42-02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锻炼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英语绘本图文并茂、短小精悍,是学生喜爱的阅读材料,也是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当前,越来越多的教师将英语绘本引入课堂,将其作为阅读的补充材料,展开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活动。但受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以及学校英语课时少、课内教材局限性大等因素的影响,绘本教学无法顺利开展,导致学生的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词汇、句型、语法为整合点,有效展开英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绘本教学的有效性。 一、运用思维规律记忆单词

“若没有语言和语法,还能简单传达一点点信息,但要是没有词汇,那么什么信息都传达不了。”这句话是国外著名语言学家George W. Wilkins在《语言教学中的语言学》提出的教学理论,由此可看出,词汇在语言构成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英语绘本教学中,学生面对庞大的词汇量难免畏惧。因此,教师要充分掌握词汇的规律性与系统性,将的、零散的词汇合理地串联起来,构建语言思维,使学生从复杂烦琐的语言现象中脱离出来,轻松愉快地学习词汇,提高阅读效率。

例如,学生到四年级时已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对词汇的认知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选用绘本《The Magic Key》作为词汇的补充教学。该绘本主要讲述Chip睡醒后,发现床边有一个小箱子正闪闪发光,他看着箱子说“It’s magic!”,然后跑到Biff的房间叫他一起看这个箱子。他们打开箱子往里看后,异口同声地说:“It’s magic!”原来箱子里有一把会发光的魔法钥匙,他们拿到钥匙后,发生了一系列奇妙的故事。这一绘本有着神秘奇妙的故事情节,加上每个故事都配有精美的背景图片,学生看后喜爱不已。此时,教师可以趁机紧扣题目关键词“magic”进行教学。

环节1:Avideo about magic

教師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魔法表演视频,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魔法的神奇,营造出奇幻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对魔法表演的喜爱。 环节2:Looking for magic words

在学生阅读绘本后,教师可以通过师生问答、同桌讨论、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magic”的意义,然后让学生找出一些具有魔法效应的单词,并相互补充组成一个完整的单词。在找单词的过程中,学生乐此不疲,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多个有关魔法的单词,如pop+corn=popcorn,home+land=homeland,book+shelf=bookshelf,black+board=blackboard等。通过寻找单词这一环节,学生在无意间中发现原来有些单词是可以组合或者分解的,从而被英语单词的魅力所折服。

对学生而言,英语阅读教学仅限于课本认知和单词操练,难免有点枯燥。记忆单词不应该只依靠孤立记忆,而应该通过整合归类,找出或发现单词规律,然后运用感官进行记忆。语境是学生熟记单词的最佳平台,因此教师要积极联系实际语境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从学生词汇学习的需求出发,选取合适的绘本进行教学,并不局限于故事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其暗藏的教学价值,把整合词语的构词规律呈现给学生。同时,教师融入绘本故事背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单词的现象,总结规律,再通过讨论发现更多相似的词汇,促使学生深入体会合成的意义。这样教学打破了传统教学固有的模式,不仅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还能为其今后学习合成词打下基础。 二、巧用绘本情境掌握句型

Michael Lewis作为语块教学法创始人,曾发表过著名教育言论:“人们使用语言其实就是在运用一些已事先编制好的语块。语块是依据一定语法规则编制而成的语言单位。”在英语阅读中,学生要掌握的语块就是基本句型。但是,基本句型不是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的,过多的背记反而更容易使学生失去语言自信,抑制其创新思维的发展,进而导致课堂出现“伪交流”现象。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引入绘本教学,善于整合课内外各类句型的相通之处,并适当引入情境,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增强情感体验,逐步掌握句型的应用。

例如,教学三年级下册Unit 6《What time is it?》的“Story time”板块后,学生已初步掌握“What time is it? It’s...o’clock”句型。基于此,教师可以选择与教材主题“time”相符的绘本《The old clock ’s new hands》进行拓展教学,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句型运用能力。该绘本主要讲述村庄里有一座古老的时钟,负责给村民们报时,深受村民们的喜爱。有一天,村里住进来一条蛇,但村民们都不喜欢它,只有古老的时钟愿意和它做朋友。后来,村里发生了一场暴风雨,老钟的时针坏了,不能再继续为大家报时,老钟心里十分难过,这时蛇自告奋勇帮助老钟每天为大家报时。根据故事情节,教师将教学分成两个片段。

片段1:将故事分为三个小部分,分别是蛇来之前,老钟报时;暴风雨来了,钟不能报时;蛇帮助老钟,成为指针,老钟能继续报时。每播放一部分,教师就引领学生进入绘本呈现的情境中,邀请学生分别扮演老钟、村民、蛇三个角色,在情境交流中应用“What time is it? It’s...o’clock”句型进行交流,以巩固教材句型,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每个人物的内心活动。 片段2:故事中提到“One day, a snake appeared. Nobody liked the snake. Nobody talked to the snake”,但没有解释理由,这让人感到疑惑:“大家为什么不喜欢这条蛇呢?”教师让学生带着“Why don’t people like snakes?What do people say when snakes help people?What does the snake do?”等问题阅读和思考,并展开合理想象。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分别扮演蛇和村民,让学生自由交流,使其更深切地感受人物内心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挖掘文本的内涵。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绘本创设情境,为学生搭建与文中人物交流的桥梁,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绘本阅读。在不同的故事情境中,运用同样的句子可以表达不一样的情感,其含义也不相同。最后,教师充分抓住文中的留白部分,引导学生自由合理地想象蛇与村民的对话。学生的想象力极其丰富,设计这个情境正好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确保学生在操练句型的同时深刻地领悟到应与人为善、知恩图报,这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利的。 三、以任务驱动学习语法

学生能熟练表达语言的前提是要掌握语法,而语法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实践证明,以任务驱动法对学生展开教学,不仅能为阅读教学提供原动力,还能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方式学习课文,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反复操练和实践目标语法,从而达到熟练掌握各种语法的目的。绘本教学本身具备语言简练、高频重复等特点,通常都是以一种语法开门见山地讲述故事。教师将绘本融入英语教学中,可为学生构建一个更为直观形象、生动有趣的平台,有助于学生高效地掌握语法知识。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Unit1《The king’s new clothes》后,大多数学生对该单元的过去式语法使用规则还是未能切实领悟,如果只是遵从教师强调的知识点“四会要求”,将加重学生对学习过去式语法的难度。因此,教师选择《Nobody Got Wet》绘本进行补充教学,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认识过去式语法。在开始阅读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以下两个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自行探究。

任务1: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in the story?

教师给学生布置这个任务,使其在任务的驱动下先自己阅读绘本,画出关于过去式的语块,如“pushed the boat out,Mum pulled Dad,Wilma pushed the boat,boat floated away”等。在绘本图片的帮助和引导下,学生可以读懂每个语块的含义,同时能从语块中总结出过去式使用的规律,即都是以ed(d)结尾。

任务2:What did people say on the boat?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并圈画出以下重点句型:“What a good job!Said Mum.”“Nobody got wet,Said Dad”.“Don’t let me fall in,Said Mum.”在學生圈画出重点句型后,教师带领学生诵读,并引导学生在诵读过程中模仿文本人物的语气、表情等,让人物形象更为丰富、生动。教师通过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明白“said”其实就是“say”的过去式,“got”是“get”的过去式,从而提高其对英语单词音、形、义的认知。

语法由于内容具有概括性,地位具有特殊性,因此常常让人望而却步。在教学语法中,教师若单纯地进行口头讲解,生搬硬套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将难以消化,往往“只见树林,不见森林”。因此,教师应多为学生设计适宜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并逐渐理解、掌握语法。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利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营造出热烈交流的氛围,使学生自行感受语法规则,发现语法规律,满足其内心应用目标语法的要求,也就是应用过去式语法的思维需求。

综上所述,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基于人的发展高度对课内外教材进行整合,着重从词汇、句子、语法三个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将绘本与教材整合,促使学生逐步掌握单词,通过适时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掌握句型,并恰当运用任务驱动法展开绘本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自主阅读中逐渐掌握语法。 (特约编辑 木 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