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
作者:陈俪 王倩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1期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34—02 随着大家对物质及精神需求的逐渐提高,我国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多。据权威部门调查,我国的产后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7%。其中,30%—40%患者的孩子因缺少母亲的关爱,出现营养不良、发育迟缓、情智启蒙起步晚,活动能力受影响等症状。产后抑郁症是一种非精神病性的抑郁综合征,是产妇分娩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它的主要表现为抑郁、脾气暴躁、疲惫、失眠、食欲不振、失去兴趣、焦虑、内疚、不能应付生活、担心自己或婴儿受到伤害等。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及婴儿的健康,而且还影响到婚姻、家庭和社会。产后抑郁症影响的不只是患者一人,对产妇产后抑郁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干预,全员动员关注孕产妇的生理、心理状态的变化,以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因此,对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帮助其做好适应性调整,使其恢复良好的心理和精神状态。 护理措施
1产前护理:在分娩前要了解产妇的精神状态,介绍相关的分娩知识和分娩过程,使产妇认识到分娩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对所要经历的痛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帮助产妇以积极心态迎接即将到来的分娩,消除紧张、恐惧、焦虑心理,安定情绪。
2住院期间护理:热情诚恳地接待孕妇入院,详细介绍主治医生、责任护士及病区环境。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证产妇充分的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打扰。
3生产时护理:分娩过程中护理人员严密观察产程进展状况,并在旁陪伴指导,给予安慰和鼓励,教会其如何在阵痛间歇中运用放松的技巧,消除其无助感,增强分娩的信心。必要时由家属陪伴,给予关怀和照顾,减轻孤独感,缓解紧张心理。及时补充易消化的食物和水分,减少产程中体力和精力的消耗。对剖宫产的产妇要做好术前心理护理产后抑郁的问题,减轻对手术的恐惧和担忧。
4产程后护理:胎儿分娩后,让新生儿与母亲接触,使产妇尽快适应其作为母亲的角色转变。给予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适当亲友的探视,护理工作尽量集中,提高效率,使产妇有充足的休息。给予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使产妇尽快恢复体力,对分娩经受了异常痛苦或有不良妊娠结局的产妇给予重点心理护理,注意保护性医疗,避免精神刺激导致产后抑郁。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知识宣教:初为人母,缺少经验。护理人员应指导产妇如何进行母乳喂养,讲授一些实用的育儿知识。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与孩子接触交流。休养中适度增加运动,学会深呼吸、听舒缓音乐等可以调整情绪,放松心情的事情。
6家庭支持护理:家人要营造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特别是丈夫的体贴、关爱,对预防产后抑郁症极其重要。
7社会支持:对于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产妇,采取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涵盖了生物、心理、社会、遗传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直接影响产妇和婴儿的身心健康,严重可影响婚姻、家庭和社会关系,因此,能否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控制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减少其对母婴及家庭的影响,是做好母婴保健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良英.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 [2] 何金兰,伍德凤.浅谈产后抑郁症.中原期刊,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