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

一下数学第五单元教案doc

来源:九壹网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

教学计划

本单元主要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和它们的十进制关系,要求能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能看懂物品的单价,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人民币本单元 本单元包括:1、认识人民币:(1)人民币单位间的教学内的单位---元角分及它们的进率;2、简单的计算:容、地位、换算(2)元角分的叫法计算(3)元角分的减法计算。人民币是我国法作用 定的货币,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币,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1、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单元教学2、目标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 护人民币。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及简单计算。 教学难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熟记“1 元=10 角、1 角=10 分” 的进率。 点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景图。 2、组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多观察、多操作、多实践。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5、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 本单元主要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由于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和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是一样的,学生学过100以内数的读、写及大小比较后,再集中学习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就不会感到困难,反而更有利于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巩固。 1、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1课时 2、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1课时 4、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 1课时 5、单元测试 2课时 教学方法 学情分析 课时安排(6课3、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 1课时 时) 1

沙雅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课题 主备人 第五单元人民币的认识 1、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授课教师 萨拉木·亚森 备课组 成员 课型 学习 内容 新授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二次备课 教材第52页主题图及第53页例1、例2 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小面值人民币,能准确识别小面值的人民币(2)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2.过程与方法:通过购物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人民币的过程,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 活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认识小面值人民币 理解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引导探究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玩具熊,笔、橡皮、尺、练习本等。 每个学生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情境导入 1. 老师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师:猜一猜,用多少钱买来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钱?(请学生回答。) 师:好的,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教师边看边问: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问:“零花钱可以用来干什么?” 小结: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 工具 导 入 新 课 2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各种小面值的人民币。 2、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掌握1元=10角,1角=10分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例1,学完后完成相关的习题,并记录疑问。 三、自学检测 (1)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钱? (2)它是什么模样的? 四、合作学习 教学例2 学 习 过 程 (1)出示一枚一分硬币和一枚一角硬币。 (2)让学生观察后,教师提问:一个1角硬币可以换几个1分硬币?1角=10分 (3)出示10个1角的钱,一角一角地数,数出10角 用胶布粘连,把它贴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问:“谁知道10角和1元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推出1元=10角。(板书:1元=10角) (4)引导学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五、达标测试 1、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1题。 2、课本第53页“做一做”第2题。 六、课后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知道了1元=10角,1角=10分,还会用人民币购物,希望孩子们回家能跟妈妈一起去购物,做妈妈的小帮手。 七、作业 1.完成课本第55页练习二十二第1-3题。 2.完成练习册相应习题。 二次备课 3

扩展 备课 将3枚面值分别是1角、5角、1元的硬币每两枚组合在一起的钱数分别是( )( )( ) 认识小面值的人民币 板 书 设 计 1元 5角 1分 2分 5分 1元=10角 1角=10分 教 学 反 思 教研组长签字 集体备课组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4

沙雅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课题 主备人 第五单元人民币的认识 2、认识大面值的人民币 授课教师 萨拉木·亚森 备课组 成员 课型 学习 内容 教学 目标 新授课 课时 第2课时 授课时间 二次备课 教材第54页例3和例4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大面值人民币,进一步体会人民币的价值(2)使学生掌握较大面值人民币的十进制关系,能正确地认清币值2.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人民币的换算过程,体会人 民币在社会活动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节约用钱的意识。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并掌握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掌握人民币间的换算 引导探究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法 多媒体课件、学具币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 工具 导 入 新 课 情境导入 人民币就像一家人,它们不但有不同的面值,而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之间还有一些有趣的关系呢?它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人民币相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5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5元、10元、20元、50元和100元,学会兑换。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教材例3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相关的习题,并记录疑问。 三、自学检测 出示练习卡认一认大面值人民币 四、合作学习 2.教学例4 教师提问,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表示出来,然后填在书上。 (1)1张5元可以换几张1元? (2)1张10元可以换几张1元? 学 习 过 程 (3)1张2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几张50元? 五、达标测试 1、摆出下面的钱数。 8元6角 37元 79元3角 14元 2、 (1)l张5元可以换( )张一元。 (2)1张l0元可以换( )张l元。 (3)l张20元可以换( )张10元。 (4)1张50元可以换( )张l0元。 (5)1张100元可以换( )张10元。 (6)1张100元可以换( )张50元。 六、课后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1.完成教材54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二第4-7题。 二次备课 6

扩展 备课 可以有哪些拿法? 钱包里有一些10元、20元和50元的人民币,妈妈需要100元钱, 认识大面值人民币 板 书 设 计 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 一张5元可以兑换5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兑换10张1元 一张20元可以兑换2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兑换5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兑换10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兑换2张50元 教 学 反 思 教研组长签字 集体备课组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7

沙雅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课题 主备人 第五单元人民币的认识 3、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 授课教师 萨拉木·亚森 备课组 成员 课型 学习 内容 新授课 课时 第3课时 授课时间 二次备课 教材第57页例5和例6 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的换算方法,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和计算(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总结能力2.过程与方法:经历人民币单位和角之间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进一步体会人民币人民 币在社会活动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培养学生节约用钱、爱护人民币的良好习惯。 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和简单计算 在熟悉人民币单位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引导探究法 活动体验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 工具 导 入 新 课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请来了你们喜欢的好朋友聪聪和明明,他们有一些问题不太明白,想问问大家,你们愿意告诉他们吗?课件出示 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硬币做什么?” 明明:“奶奶来了,我拿53角钱,想去买一些小吃给奶奶。” 聪聪:“拿那么多硬币,要是丢了一枚,怎么办?你们能帮帮明明吗?” 学生讨论并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将53枚硬币换成面值更大的纸币。 (板书课题) 8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计算人民币的方法。 2、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关于元、角的加、减法计算问题。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教材例5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相关的习题,并记录疑问。 三、自学检测 想一想: 18角=()元()角 65角=()元()角 3元8角=()角 8元7角=()角 四、合作学习 教学例6 学 习 过 程 出示例6挂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说一说,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 (1)5角+8角是几角?(5角+8角=13角)教师问:还可以怎样表示13角?教师板书:5角+8角=13角=1元3角。 (2)例6第二小题学生尝试完成,然后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3)例6第三小题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 教师强调:(1)元、角计算,只有在相同单位情况下才能相加,单位不同时,要先统一单位后再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注意单位,,如所求结果的单位是元,那么计算后一定要把单位不是元的换成“元”。 五、达标测试 1.课本第57页“做一做”。 第1题学生完成,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你是怎么想的。 第2题:学生先做,教师巡视,提问个别同学,集体订正。 2.练习十三第1、2、3题。 六、课后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9

二次备课 七、作业 完成练习册相应习题。 小花有9元钱,买护手霜用去了3元4角,买头绳用去了 扩展 备课 5角,她还想买个笔记本,笔记本的价格是6元。她的钱够吗? 板 书 设 计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1) 1元2角=12角 5+8=13 13角=1元3角 教 学 反 思 教研组长签字 集体备课组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10

沙雅县小学数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

课题 主备人 第五单元人民币的认识 4、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 授课教师 备课组 成员 课型 学习 内容 新授课 课时 第4课时 授课时间 二次备课 教材第58页例7 知识与技能:(1)运用人民币的知识解决在钱数限定的条件下购买物品的问题(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和策略的优化性2.过程与方法:经历商品买卖的过程,体会人民币人民币在社会活动和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 生有序思维及思维的广度和灵活性,进一步加强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掌握人民币单位元和角之间的换算方法和简单计算 在熟悉人民币单位之间进率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引导探究法 活动体验法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教学 工具 导 入 新 课 情境导入 小朋友们,相信你们一定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购物,在超市你们一定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商品,你们会认那些商品的价格吗?假如妈妈给你13元钱,你能正好把它花完吗?学生讨论并汇报。 (板书课题) 11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掌握从数学的角度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和验证结果。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学教材例7的相关内容,学完后完成相关的习题,并记录疑问。 三、自学检测 1、用13元钱正好可以买下面哪两种杂志? 2、仔细观察,你能从图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四、合作学习 (一)学生合作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 1、买一个圆形气球和一个心形气球,要多少钱? ( )角+( )角=( )角= ( )元( )角 2、笑脸气球比花形气球贵多少钱? 1元=( )角 ( )角—( )角=( )角 3、买一个笑脸气球和一个长气球,要多少钱? ( )元+( )元( )角=( )元( )角 (二)师生小结: 1、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 2、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减,要转化为相同单位后才可以相减。 3、元角分的加法计算,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分和分相加,满10分为1角,满10角为1元。 五、达标测试 完成课本第58页做一做 六、课后总结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七、作业 1、完成练习册相应习题。 2、练习十三的第4-8题。 二次备课 学 习 过 程 12

扩展 备课 小燕和小强有同样多的钱,小燕买一双袜子后还剩3元,小强买一顶帽子后正好用完。是袜子贵,还是帽子贵? 人民币的简单计算(2) 板 书 设 计 《我是小学生》 《卡通世界》 5 + 8 =13(元) 《画报》 《连环画》 6 + 7 =13(元) 教 学 反 思 教研组长签字 集体备课组长签字 教务主任签字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