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 Sep. 2011 V01.24 No.3 第24卷第3期 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问题探讨 刘敏英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贵州贵阳550004) 摘要: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提出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 教学必须把实践性教学放在重要地位,并提出了实现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目标的途径。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高职高专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549(201I)03—0070—03 Study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Western economics Liu Ming—ying (Guizhou commercial college,Guiyang,Guizhou 550004)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lent—taraining goal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s well as the curriculum characteristics of western economics,this thesis proposed the view that practical teaching must put o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west- ern economics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Meanwhile,the approach attaining the goal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western economics was proposed. Key words:Western economics;Practical teaching;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一、西方经济学教学应把实践性教学放在重 要地位 能力,以实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 (二)经济学课程的特点要求经济学教学必须 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 导意义 西方经济学(以下简称经济学)教学的实践性 问题的重要性源自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和经 济学课程的特点。 (一)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决定了经济学 教学必须把实践性教学放在重要地位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 管理、业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 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它强调 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 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 能力和基本技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 养,应当将高职高专教育看作是一种能力性和技能 性教育。教师在使学生接受良好的知识性教育的 同时,应该特别重视理论与实际的结合,采取多种 实践性教学形式,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 接触,努力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高职高专学校的经济学教学,主要是讲授西方 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部分。而《微观经济学》是一 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从理论性看,它 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厂 商理论和要素理论等非常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多种 复杂的模型,理论性非常强。从实践性看,微观经 济学理论对消费者、企业以及的决策行为都具 有指导作用。因此,微观经济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 强的学科。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微观经济学》, 就是要学会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经济 行为。因此,从经济学课程本身的特点来讲,经济 学教学更应该突出实践性,也就是必须突出理论的 实际应用。 总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学课程的 特点都决定经济学教学必须把实践性教学放在重 要地位,教学中必须在强调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 收稿日期:2011—06—20 作者简介:刘敏英(1957一),女,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教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西方经 济学教学。 ・70・ 刘敏英:关于《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性教学问题探讨 加注重实践性教学。也就是说,微观经济学的教学 既要强调基本理论的系统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 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 的基础上,能够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真正懂得经 济学理论,并学会运用经济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经济学教学中,也采取了很多诸如案例 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 力,但是,教学的结果是学生应用理论分析经济问 题的能力并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实 际教学中,教师还是更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性 教学,或者是重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是由于另 一些教学环节配合不到位和实践性教学措施不成 熟,使教学的良好愿望无法实现。因而,要使学生 真正掌握好经济学原理,必须把实践性教学放在相 当重要地位,并且要采取有效措施,使实践性教学 环节取得实效——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二、实现实践性教学目标是切实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济学的实践性教学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 经济学原理,对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或模拟情景做出 分析、判断和推理,提出富有建设性的建议过程。 这一教学环节实施的目标结果,是培养和提高学生 应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有赖于教学多环节的有效配合和实践性教学实 施措施的有效性。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 现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目标。 (一)重视课堂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懂得经济学理论, 为经济学实践性教学奠定扎实基础。重视实践性 教学环节,并非忽略其他教学环节,尤其是教师的 课堂授课环节,它是实现实践性教学环节至关重要 的一环。因为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很多基本概念 和基本原理都需要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才能 理解。试想,在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都没有 弄懂的情况下,谈对经济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那是 不可能的。为此,教师必须首先在如何使学生“懂 得”理论的问题上下工夫,必须在授课环节采取多 种教学方法,使经济学理论由抽象变为具体,由复 杂变为简单,由晦涩变为通俗,使学生真正学懂经 济学理论,从而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使学生“懂得”经济学理论,首先,教师在 课堂上阐述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时一定 要做到通俗易懂。微观经济学对于高职高专的学 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许多概念都从未听说 过,教师如果单纯讲理论,学生就会因为理论的枯 燥和抽象而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教学结果必定是学 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似懂非懂。因此,教学中 教师应以浅显、生动的语言和案例讲清楚基本概念 和基本原理,或者从一个现实问题开始,然后通过 深入浅出的经济学分析,使学生学懂理论。这样做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加强学生 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其次,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代 化教学手段,通过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在具 体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知,使学生饶有 兴趣的学习和理解经济学原理;最后,教师还可以 用案例解释原理,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总之, 经济学教师只有做到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才能使 学生学懂经济学原理,为实际应用原理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师必须重视和搞好案例示范分析教 学,让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出来 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对所应用的案例进行示范 分析。教学实践证明,经济学理论抽象难懂,有时 即便教师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使学生理解了理论, 但如果没有联系实际的示范分析教学,学生也未必 或者至少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经济问 题。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对所讲 的案例进行完整的合乎逻辑的示范分析。通常要 进行的步骤有:引导学生阅读案例;确定所需解决 的问题;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 的方案.列出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比较并评判各 种方案,最终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并阐明理由,提供 必要的依据加以说明。教师按照以上步骤把整个 案例分析过程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逐步“学 会”如何分析问题。这对经济学实践性教学目标 的实现至关重要。 (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措施必须切实可行, 行之有效 要达到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当鼓励学生 在学懂理论的基础上,学会“运用”经济学的基本 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 知此事要躬行”。不对学生进行“运用”理论的训 练,学生就只能停留在“听懂了,但不会做”的阶 段。因此,教师必须在授课环节结束后,实施实践 性教学环节时采取有效的实践性教学措施,给学生 更多接触实际从而提高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解决 现实经济问题能力的机会。可以说培养学生实际 应用能力,教师必须扎实做好以下工作: .71.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9月 第一,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案例必须具有典型 性。案例分析是微观经济学课程实践教学活动的 重要性形式,为了使这一教学环节目标得以实现, 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案例往往 是多种知识的交汇点,应用到教学中最有助于说明 复杂深奥的道理。教师绝不能随意选择一个案例 了事。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展开思维想象空间, 结合理论对案例进行深入剖析。因此,教师必须根 据“少而精”的原则选取案例,避免较为肤浅的案 例。只有经过精心设计的案例才是深入理解理论 知识、提高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 径,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模拟实践情景。通 过设置一定的场景,为学生提供“真演实练”的现 场,从而为学生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 在讲消费者均衡条件的公式时,为什么消费者实现 效用最大化非要做到MUX/PX=MUY/PY呢?可 以假设一个商场购物情景:进了商场,琳琅满目的 商品呈现在你的面前,你需要的商品没有打折,而 你不需要的商品却打折力度大,这时在你手里的资 源不能更改的前提下,你如何购买才能获得最大效 用。同时还专门提供了各种商品的价格和边际效 用。通过模拟实践教学为学生创设购物、消费和生 产环境和实践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 计算,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演绎,从而帮助学生理解、 掌握课堂教学内容,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 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讨论。课 堂讨论能使学生更加深刻、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经济 学的基本理论,提高运用所学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 决经济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早已运用于经 济学的教学中。但是,由于受教学时间的,每 次讨论的时间短并且讨论过程设计不是很周全,所 以,讨论环节多数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因此必须对课堂讨论进行精心设计,有组织、有计 划地进行。要首先选定并公布讨论的题目;然后介 绍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提示;第三步分组进行讨 论,必须要求每个同学都要发言,并做好记录;第四 步小组总结发言;最后,教师一定要认真做点评。 只有扎实的做好每一步,才能使课堂讨论取得真正 的实效。 第四,建立新的以注重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成绩 评定方法和试题结构——充分发挥考试的指挥棒 作用。学习《微观经济学》的目的不是死记硬背基 -72・ 本的概念,重要的在于对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根 据实践性教学目标,对学生的考核应该更加注重其 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 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平时成绩的评 定方法以及考试的方式方法必须把学生引导到自 觉培养和锻炼应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上来。笔者认为成绩评定方法仍可以是平 时成绩占40%,学期考试成绩占60%。但是这里 需要进行改进的是无论是平时成绩的评定还是学 期成绩的评定都必须以学生对案例分析和问题的 讨论成绩为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训练题可以 让学生自己通过课外做实训手册解决)。尤其是 在学期试题结构的设计上应加大学生应用能力的 考核,特别是加大案例分析题的考核,其分值可在 60—8O分之间,这种成绩评定方法和试题结构,才 会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自觉学习理论,自觉培 养对经济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好习惯,最终成为具 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合格的高职高 专应用型人才。 当然,实践性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 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可以到企业参观学习,使学生 充分了解企业生产的现实,这种形式可能会受到很 多条件的制约,但是通过邀请知名企业家到校举办 讲座,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企业生产和技术、市场 结构的认识,这种方法实现的可能性更大;另外,通 过暑假社会实践,使学生了解社会经济生活,在社 会实践中理解理论、应用理论,进一步提高学生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 总之,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课程的教学,不 仅要重视学生理论素质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实践 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在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上下大力气,以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具有较高素质 的高职高专人才。 参考文献: [1]黄犁.课堂实验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 用[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2]钟世洪,廖作鸿.我国制度下的西方经济 学教学改革[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5). [3]关海玲,金波.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的 建议[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2). [4]张吉国,司彩云,韩汝青.多媒体与西方经 济学教学[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5, (4). [责任编辑:韩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