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阿房宫赋》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阿房宫赋》

来源:九壹网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选修《阿房宫赋》

教学目标:

1.感受课文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像、大胆奇特的夸张特点。

2.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3.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

学情分析:

学生的文言基础薄弱,积累的文学知识及词汇也较少,但是在新的教学模式中,逐渐对文言中的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们渐渐喜欢上了阅读,慢慢的开启了积累文学知识的按钮。我想,教师最大的乐趣,不是随手批就的百分试卷,而是看着学生如嫩芽破土般坚韧而努力的成长。

重点难点:

通过“赋”这种文体的学习,深入剖析作者写文的目的。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孟子曰:“民为贵,君为轻”,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不被人理解,可后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逐渐认同了他的思想。后来著名的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两次提及”国富民强,必以民为本”的思想,这在强大的唐王朝时期提及又是为哪般呢?我们就一起赏读这篇赋,了解其中的原因。

活动2【活动】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标注出生字。

2、学生自由读文,要求:不读错字,语意流畅,停顿有致。

3、抽查学生读文状况,有感情的朗读。

4、小组间相互抽查词句解读状况,遗留的词句共同在课堂上解决。

活动3【活动】课文内容探究

1、“赋”是一种文体,它的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从形式上看,它注重铺叙,语言华美,文笔绚丽,讲究韵律和句式,善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从内容上看,通过“体物”达到“写志”

的目的,那么本文所“体”何物,又是从哪些方面体现此物的?

自由讨论后明确:

建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宫室建筑(覆压三百余里„„而气候不齐。)

宫廷生活(妃嫔媵嫱„„有不见者,三十六年。)

财宝收藏(燕赵之收藏„„亦不甚惜。

被焚毁的原因(嗟乎!一人之心„„日益骄固。)

2、从作者用墨(或曰详略安排)来看,写建造只用了两句12个字,写焚毁只用了一句14个字,写被焚毁的原因也只数句而已,大量笔墨花在写宫室建筑,宫廷生活和财宝收藏上,为什么这样安排。

自由讨论后明确:极写纷奢。铺陈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有深度

3、本文的语言手法上有何特点,如何写“志”的

明确:

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押韵 (铺采摛文的体现)

六国之人与秦人对比,爱人者与不爱人者对比。(正反两反面)

毋使后人复哀后人(借古讽今,写作目的)

活动4【讲授】五、拓展延伸

从内容和写法上比较《阿房宫赋》和《过秦论》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活动5【讲授】六、总结全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更加深了对《阿房宫赋》思想内容的理解。并体会了文章的结构之巧和语言之美,“古来之赋,此为第一”的赞美确实并不过分,如此优美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背记下来,这将是我们人生当中一笔重要的财富。

活动6【导入】七、作业布置:

背诵课文

活动7【讲授】八、板书设计

铺采摛文: 宫殿建造过程

宫室建筑全貌

宫廷奢靡生活

阿房宫赋

侵占财宝珠玉

焚烧的原因

体物写志: 戒奢爱民

以史为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