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组织结构和战略关系文献综述

组织结构和战略关系文献综述

来源:九壹网
组织结构和战略关系文献综述

作者:白玉

来源:《管理观察》2020年第35期

摘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商业管理环境,关于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社会实践的应用上都有所发现。那么二者到底是谁更决定谁,还是相互牵制和影响呢?本文对组织结构和组织战略的基本内涵,战略和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进行了综合论述。

关键词:组织战略;组织结构;复杂环境;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组织结构和组织战略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发展和演变。在过去的研究中,部分学者认为组织结构受到了组织战略的重要影响,而有的学者认为是组织结构在影响着组织战略。在不同的环境背景,谁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不是完全绝对的。而且随着环境越来越复杂,他们甚至没有谁领导的关系,而是彼此之间相互协调发展。通过文献综述,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组织结构确定所选择的策略;二是影响组织战略设置结构;三是结构与关系协调策略,观察两者之间的关系。 1 组织结构与战略的基本内涵 1.1 组织结构的定义

对于一个组织而言,组织结构表现为其内部一套稳定的形式化关系系统,与规章、职务以及权利关系等保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阐释了工作的安排方式,各个人员都被分配了相应的权利和职责,同时能够进行有效内部协调的机制(Jones,1995)。组织管理结构是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的运筹理论体系,是实现发展战略的手段。要想实现组织目标可以通过合理安排组织结构,使战略和组织结构紧密配合。 1.2 组织战略的定义

组织战略决定了公司的长远目标以及勾画公司的战略远景,对于企业针对目标所采取的行动和方针及其资源如何有效配置,需要对企业的组织战略进行着重分析和讨论 (Chandler,1962)。在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以及资源的有限性,关于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应用到企业当中来应对变化的环境,提高企业的发展动力、调整企业结构及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新思路,组织战略给出了满意的答卷。为了更好的应对新时代所带来的外部环境巨变,企业要想求得生存而必须采取相应的竞争行动,就需要制定详细、精密的战略(王青,2014)。战略目标定位是战略驱动科研管理组织企业发展的逻辑核心。如何实现战略定位有效驱动组织战略,(张晓

东,2016)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分别是战略的持续性、适用性和執行力,发现科研组织关键驱动要素就是企业战略,对此构建战略驱动发展的保障体系。 2 组织结构决定了战略的选择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拉里·E·格雷纳(Greiner,1972)有关言论支持了结构决定战略。在其论述当中指出,组织结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且变化是内部和外部压力的回应。后者认为这是一个企业组织管理内部的权力结构的类型分析,以及由此产生的战略领导形式对组织战略突击的选择和组织完成选定的突击战略的能力方面都有相当大的影响。对于为了组织制定组织战略和设计结构,前者必须是一个优先事项,情况是“本末倒置”不会出现。因为社会组织发展战略管理实施的成败,直接受制于企业内部是否拥有完善的组织机构与之匹配。要想开展和实施组织战略并且提供可靠帮助,企业必须具备良好适应性的组织结构(戚安邦,2004)。在现如今的环境下相比于结构形式,企业更加看中的是其能够发挥竞争优势和灵活的竞争策略。企业应该具备灵活的动态机制能力来创新组织结构和升级结构形式,进而完善组织设计(张一楠,2011)。

随着外部经济市场和内部运营机制的不断变化,组织战略来组织相应的结构,结构进而支持战略从而在实施中发挥强有力的作用。调整后的策略更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文化更广泛的传播。组织管理结构进行设计约束或着目标和战略,而在对发展目标进行制定的过程当中,企业所采取的方式会直接给其战略实践带来重要影响。调整文化和战略,使企业能够最大化发展(王青,2014)。内部规则的模块化结构的整体组织结构设计的机构在其五个模块的重要作用就是整体组织结构的关键才能保证有效地执行。让更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充足的时间接近业务线来为企业发展提供更专业的支持(王璐,2017)。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企业正式启动工作之前,需要澄清该组织的结构定位的基础。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定位清晰的组织结构(符靖,2018)。进入新时代后,为了迎合经济市场的需求,而产生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方法——灵活的管理,注重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积极性,对生产管理进行创新以及优化。如何让企业屹立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将是一场精彩的博弈(陆畅,2018)。 3 组织战略影响了结构的设定

简单的战略发展不需要太复杂的结构设计形式,这样既合适又合理,不会导致出现数据冗余,还能便于操作和企业管理。随着组织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正规化,战略需要也较为丰富、灵活。我们知道,一个组织如何制定战略不是凭空想象,而是针对其组织结构的特征而定。有些公司在改变了产品系列以后,也推进了其组织结构的更新和升级,只能和部门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通过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竞争战略影响社会组织结构。对应于企业的战略选择的不同内部特征也有差异。例如,如果可以采取企业成本管理领先发展战略的话,员工是没有进行自主决定权的,但是在企业或者领导管控范围内进行一般性活动是可以的。这样

一做比较,在差异化的战略过程当中,员工需要对新鲜事物进行不断的尝试,来迎合结构的灵活性和弹性,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程度。分析型战略的采用者需要在企业既定的环境下保持社会稳定,更需要在不断突破和创新上继续进行平稳健康发展。随着反应型战略的推进,管理者并不会对组织的方向和设计思路进行明确的规定(张海峰,2006)。组织战略是组织存在和运作的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也是组织正常运行的动力和约束。战略为组织结构演化提供方向,不断调整组织演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约束组织中的资源配置和经营活动朝着组织战略目标行进,组织结构的形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组织资源的方式和经营的绩效(阮平楠,2009)。从组织角度来讲,管理开发活动为管理创新和管理变革提供知识和技能,是组织变革的催化剂,因此,管理开发与组织战略的整合和对接,能够平衡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实现管理开发与组织发展的动态互动(刘佳,2011)。组织改变了支持创新和组织战略,战略创新和企业发展的发展是企业前进的发展的直接动力。为了让企业的投资行为更加有效,强化企业的管理进而获得经济利益,组织就应该不断创新其战略(王青,2014)。白思俊认为需要正确、客观和高效的战略作指导。如果组织企业的实际绩效低于其期望值的话,绩效与期望之间缺口呈现正向影响,组织发展战略管理变革的动态性和独特性与其也呈现出正向关系。当企业本身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性能,企业管理者应该关注如何解决当前问题,以弥补绩效差距(刘思宇,2017)。 4 组织结构与战略相互协调的关系

迈尔斯和(2003)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发现了战略和结构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一方面,结构适应战略,组织要高效率的发展,两者就必须适当结合;另一方面,结构制约战略。作者从组织战略视角出发,分析得出商业银行目前的组织结构还不能与组织战略相匹配,在制定组织战略的过程当中,不仅会受到商业银行组织结构类型和运作模式的影响,而且也可以反过来制约其组织结构类型和运作模式。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也会对其组织战略制定产生重要影响(杨德勇,2005)。如果影响战略和结构的相关变量表现出一定的变化态势的话,就需要及时的对战略和结构进行调整,于是(罗珉,2008)得出结论,对于组织的战略而言,它和结构之间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的进行着变化和互动。企业战略和组织结构相匹配,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在策略变化,组织结构效仿。随着战略的不断变化,应当将注意力放到组织的变化所带来的组织结构资源重新配置的问题之上,关于组织机制迁移集中的兴趣,组织结构势必会给其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和战略相比,组织结构一般会表现出的滞后性特征,为了推进组织目标的高效实现,在组织适应新的环境进而改变其组织战略以后,就必须要及时的对其组织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从而有效满足新的战略需求,再去实施新的战略,如果调整不及时,新的战略绩效目标无法达成。这种滞后期能否尽快缩短,组织结构调整和战略相适应,是不是越慢越不好,还是预留一定的滞后期作为缓冲,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阮平楠,2009)。针对苏宁云商O2O运营模式展开具体分析,着重论述了其在战略转型期间所开展的内部结构变革,并以相关理论为基础对互联网零售产业的战略与结构变动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传统零售产业的转型提供有效的借鉴和启迪(梁宇,2015)。为了确保企业在扩张和发展的进程当中能够尽可能的实现超大规模的经济利益收入,就必须要积极的开展兼并重组行为,从而使企业在规模和竞争力方面表现出较强优势(卢国彬,2016)。

5 结束语

管理者通过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组织战略,能够给其组织管理结构带来一定的影响。只有结构和战略相互匹配,才能成功实现业务目标。组织管理结构安排的合适与否会在一定程度压制着战略。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其组织战略不能和组织结构进行充分而有效的匹配,就会对企业的战略效果发挥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这也就意味着,企业在结构方面是否能够表现出重大的突破,目前的战略将会有显著的改变。组织管理结构与组织发展战略目标之间是否存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关系,从最初争论组织内部结构与战略哪一方更具有主导作用,到目前我国提出的结构与战略存在协同演进的动态关系。组织结构可能会带动战略,两者之间关系进行互动密切,从之前的不平衡逐渐趋于稳定平衡关系,只有通过相互作用影响、相互协调,才会给企业管理带来机遇。 参考文献:

[1]; 李亚光.“组织理论丛林”初探[J].现代管理科学,2018(8):115-117.

[2]; 白思俊,王续伯,李随科.战略导向下的项目组合管理模式与流程[J].项目管理技术,2015,13(1):9-14.

[3]; 王青.浅析企业机构变革与组织战略的关系[J].时代金融,2014(36):142-143. [4]; 张一南.高成长型高新技术企业组织战略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1(SA):73-75. [5]; 阮平南,任伟毛.制造企业战略管理有机模型探微[J].改革与战略,2009,25(3):51-54.

[6]; 王翔,李东,张晓玲.企业战略更新路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结构学派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7):118-122.

[7]; 羅珉.组织设计:战略选择、组织结构和制度[J].当代经济管理,2008(5):1-8. [8]; 何铮,谭劲松,陆园园.组织环境与组织战略关系的文献综述及最新研究动态[J].管理世界,2006(11):144-151.

[9] 张海峰.组织战略视角下的商业银行组织结构分析[J].财经大学学报,2006(4):45-50.

[10]戚安邦.论组织使命、战略、项目和运营的全面集成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3):110-113.

[11]罗辉道,项保华.行业结构、战略资源与企业业绩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1):43-45.

[12]Melissa. A. Schilling. The use of Modular Organizational Forms: An Industry-level Analysi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6).

[13]William Ocasio,John Joseph. An attention - based theory of strategy formulation: Linking micro - and macro- perspectives in strategy process[J].Advances inStrategic Management,2005,22(3):15-2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