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操作准备 评估解释 (患者处) ↓ 接管试吸 ↓ 插管吸痰 ↓ 观察 ↓ 擦面听诊 ↓ 用物处置 ↓ 操作方法 ·报告:“老师,准备完毕,操作可能开始” ·护士:着装整洁,六步洗手,戴口罩 ·用物:电动吸引器(备安全瓶和储液瓶)、吸痰盘:有盖罐2个(放置无菌生理盐水)、无菌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弯盘、纱布、听诊器、电筒、消毒浸泡桶、手消液,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简易呼吸器 ·检查用物的有效期,检查管道连接是否正确,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 (口述:各项用物呈备用状态,在有效期内。吸引器管道瓶口连接紧密,无漏气,危重患者备开口器和简易呼吸器) ·查对患者床号、姓名 ·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呼吸状况:有无呼吸困难和发绀,SpO2是否下降(口述在86以下),有无痰鸣音(口述可闻及痰鸣音) ·查口鼻腔黏膜情况,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向清醒患者解释目的和配合事项 • 患者:头转向一侧,颌下铺垫巾,将弯盘置于颌下 ,纱布置于垫巾上 • 调节负压:成人0.04-0.053MPa,小儿0.02-0.04MPa机械通气患者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2min(口述给以高流量吸氧5L/分) • 取吸痰管,在包装顶端撕一小口,左手持吸痰管,右手戴一次性无菌手套,将吸痰管缠绕于右手,左手取吸引器与吸痰管连接,左手打开吸引器开关 • 持吸痰管吸取少许生理盐水湿润吸痰管前端,并查看抽吸负压 ·在无吸力状态下,当患者深吸气时,平稳迅速地将吸痰管插入,先鼻腔后口腔的顺序。吸完鼻腔后需要冲洗吸痰管,再次进入口腔吸痰。须完成2次吸痰循环,更换1次吸痰管。(吸痰前向患者解释“吸痰会有点呛咳,不要紧张”) ·插入深度: 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 经鼻腔插管深度20~25cm ·吸痰前嘱病人深呼吸,脚踩电动吸引器开关,放松吸痰管末端或堵住“Y”形管侧孔,旋转上提吸痰管以吸净分泌物,吸痰时间小于15s ·吸痰时观察痰液性状(口述痰液原颜色为白色粘稠痰)吸痰操作时注意观察心电监护器 ·观察患者呼吸改善情况,口述血氧饱和度在86,根据需要再次吸痰,口述痰液为白色稀薄痰。 ·有心电监护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SpO2情况(根据SpO2情况,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 ·冲洗吸痰管,使管壁无痰液附着,浸泡吸痰管,将吸引管头放于装有消毒液的小瓶内 ·关闭吸引器 ·擦净患者鼻腔、口腔及面部,撤除治疗巾、弯盘(必要时给低流量吸氧2/分) ·肺部听诊:痰鸣音减少或消失(未闻及痰鸣音、呼吸音清晰) ·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正确处置仪器 ·洗手,脱口罩 ·记录(痰液量、性状、呼吸情况) ·报告:“操作完毕”,计时结束。 记录
吸痰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1)插管时不能有负压,以免损伤呼吸道或口腔粘膜。 (2)若气管切开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
(3)吸痰动作要轻柔,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贮液瓶内吸出液超过2/3应及时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