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读后感
担任教师工作几年来,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期间,最关注的是学生学习教育、纪律教育、卫生教育、安全教育,鲜有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平时也偶尔翻翻“普通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等书籍,但在工作期间,很少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对个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体到学校教育,即学生的自我完善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之外,还要保持心理及健康。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育。而中学期间刚好是一个人青春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此时我们老师能掌握一些青春期学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的矛盾性、青春期的认知发展、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青春期的心理卫生等内容,那就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积极的、健康的引导作用。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除了要研究教材教法、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提升业务能力外;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也是我们教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和中介,只有加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才更有可能培养学生坚强不拔的意志,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正因如此,并结合繁昌县教育局关于开展“师德•读书•成长•理想”征文活动,我阅读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它明确阐述了在青春期阶段,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
此外又由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他们还会产生一定的逆反情绪。作为一名老师,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应做到:尊重中学生自主要求,尊重他们所需要的隐私权,倾听他们的意见;以友相待,和中学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与他们交流思想,以朋友的关系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指导;引导中学生正确接纳自己的变化,正确对待自己成长、发展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总之,阅读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它告诉我们老师应掌握一些与学生交流的技巧;了解学生学习障碍、行为障碍、情绪障碍的特点与成因,并能更好地对他们进行不同辅导与教育。
正如书中所说“在鼓励中长大的学生,他学会了自信;在公平中长大的学生,他抱有正义感;在宽容中长大的学生,他学会了耐心;在赞赏中长大的学生,他学会喜欢自己;在爱之中长大的学生,他会爱人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