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与管理

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与管理

来源:九壹网
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与管理

周利海;刘芳;蔡振华

【摘 要】以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图书馆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对加强师生沟通交流、缓解图书馆人力资源不足以及对学生完成学业和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的积极意义,指出图书馆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应合理设置助学岗位,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以实现图书馆与学生间的双赢. 【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22)003 【总页数】3页(P86-88)

【关键词】图书馆;勤工助学;心理疏导;双赢 【作 者】周利海;刘芳;蔡振华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G258.6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院办学规模的扩大,学院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多,图书馆业务量日渐繁重,尤其是为读者服务的一线岗位,出现了人员紧缺、人力资源严重不足的局面。为了更好地为全院师生服务,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困局,图书馆采取了在校大学生勤工助学的举措。勤工助学是指贫困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图书

馆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实现了图书馆与学生的双赢。[1~2] 1.1.1 桥梁纽带作用

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搭建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沟通的平台。与其他到图书馆借书学习的同学相比,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图书馆工作的管理者,也是图书馆的使用者。通过在图书馆工作,他们很容易了解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借还书流程,及时了解图书馆所到新书与杂志。通过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的宣传,其他读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3]

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也是在校读者,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课程与所处环境、年龄的不同,及时向图书馆老师反映情况,把在学生中了解的信息提供给图书馆老师,使图书馆老师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所在,并根据学生需要及时调整图书馆的采编计划,把图书馆经费用到“刀刃”上。学生工作者的加盟为图书馆开辟了一条能够最直接、最方便了解读者需求的渠道,同时为读者了解图书馆提供了一条途径,缩短了图书馆与读者间的距离。 1.1.2 缓解人力不足

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的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图书馆利用勤工助学学生替代专职馆员从事图书、期刊的上架、书库卫生的清理以及节假日图书馆的值班工作,不仅能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还能把专职馆员出来,使专职馆员能花更多时间从事进书、编目、参考咨询、公共服务、人员培训和电子图书馆开发等技术性工作,以便更好地为学院教学、科研工作服务。 1.2.1 对学生资助工作的作用

勤工助学体现了党和国家对贫困生的关怀,是学院将对贫困生的资助落到实处的重要措施。学院图书馆的勤工助学学生大多数为学生处推荐的贫困生,学院本着“以勤代补”的原则,在不影响学生学业的情况下,把勤工助学学生安排到各个岗

位。图书馆是学院勤工助学用工大户,图书馆勤工助学是学院资助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资助家庭贫困大学生的有效途径。每个月200~300元的收入虽然还不能让学生自食其力,但却足以让他们减轻父母的负担。 1.2.2 对学生学业的帮助

图书馆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既能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又为其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学生参加图书馆勤工助学,通过简单培训和工作人员的言传身教,很容易了解馆内藏书的具体位置,有何电子读物,如何利用,各个分馆的藏书特色及检索图书的基本知识等等。这对他们拓宽知识面、增长见识、快速获取信息和学好本专业知识都有很大帮助。 1.2.3 对学生今后工作的帮助

开展勤工助学从长远意义讲对提高大学生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勤工助学活动是一项经历时间长、内容比较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走向社会、参加劳动。图书馆勤工助学为大学生提供了在社会实践中磨练自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勤工助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人际交往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开展社会活动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在实践中发现自身价值,培养积极、乐观、自立、向上的人生态度。[4]

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主要集中在流通部和阅览部。图书馆勤工助学岗位、勤工助学工作量核定、岗位职责见表1、表2。

由于学院图书馆未实行借阅藏一体化,结构分散,因此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综合考虑开馆时间安排、人员缺口等情况,图书馆把一些工作相对简单、经过短期培训就能上岗工作的岗位让出来给学生。为使工作更加有序和相对稳定,图书馆尽量在每年新生入校后招聘一批新成员,做到一年一聘或一学期一聘,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

图书馆勤工助学人员的招聘主要以大学生资助中心推荐为主,图书馆老师简单的面试为辅,本着“特困生优先、低年级优先、先申请优先”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特长与专业安排上岗。例如电子阅览室应尽量招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使他们学有所用;流通部上书工作尽量由个子高的男生来完成;阅览室报纸、期刊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女生协助老师来完成。

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长效机制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才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了相关制度,图书馆各个部门才可以做到照章办事,勤工助学的学生也可以依章工作,岗位到人,责任到人。图书馆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以国家关于勤工助学岗位设定、最低工资标准等有关规定为依据,并结合学院实际。让图书馆管理人员与勤工助学学生都参与到相关规章制度的建设上来,这样才能使规章制度更切合实际。[5]

对勤工助学学生进行岗前培训,有助于他们及时了解图书馆的工作内容与方法,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图书馆工作中来。对勤工俭学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岗前培训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避免一些学生在遵守时间、按质按量完成任务方面出现随意性,培养其时间观念和工作责任心。

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年龄一般在18~25岁之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学习、生活和消费方面面临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压力。图书馆管理员既是图书馆管理者,也是在校教师,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发现勤工助学学生心理上的变化,及时对心理有变化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作为老师,要有更多的耐心、爱心,主动关心他们,体谅他们的心里感受;鼓励他们自强、自立,积极与同学交往,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健康的人生观和开放的心态对他们来说比物质更重要;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勤工助学学生明白勤工助学的意义不只在于能从一定程度上改善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使他们通过实际行动来克服困难,从而建立自己

的尊严和信心,让他们的人格朝着有益于身心、适应社会和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一直以来,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存在着不同岗位、相同工资的问题,这就造成了艰辛的岗位没人愿意去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图书馆应制定“奖励”制度,对工作积极、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对不同岗位给予不同报酬,充分调动勤工助学学生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总之,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实现了图书馆与学生之间的双赢,勤工助学为图书馆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为贫困学生创造了锻炼与减轻家庭负担的机会。实践证明,开展勤工助学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的服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展开,促进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相关文献】

[1]于江舟.浅谈高校图书馆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工作[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6):43-44.

[2]吴迪.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的公平性分析及建议[J].高教探索,2010(2):123-127. [3]叶柳青.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和谐管理工作初探[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32(2):66-67. [4]周芳,金贵兴.由勤工助学所引发的思考:试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5):145-147.

[5]吴湘宜.论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的开展与管理[J].考试周刊,2008(27):105-1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