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道路勘测试卷及题库答案

道路勘测试卷及题库答案

来源:九壹网
道路勘测试卷及题库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答卷⼀.填空题:21分

1.⾼速公路为全封闭、全⽴交并全部控制出⼊的⼲线公路,⾼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车道三种。2.城市道路⽹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格⽹式、放射式、⾃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3.我国现⾏的《公路⼯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4.道路平⾯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线形三要素”。5.越岭线的展线⽅式主要有⾃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6.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两部分组成。⼆、名词解释:16分

1.S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通⾏的具有⼀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个参数4.计价⼟⽯⽅:所有的挖⽅和借⽅之和

5.⾏车视距:为了保证⾏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沿公路路⾯⾏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于最⼤坡长的规定值时,应在不⼤于最⼤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臵纵坡不⼤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于3%,坡长应满⾜最⼩坡长的规定。

7.通⾏能⼒:道路通⾏能⼒是在⼀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路段适应车流的能⼒,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车辆数表⽰。

8.冲突点:来⾃不同⾏驶⽅向的车辆以较⼤的⾓度相互交叉的地点三、判断题:12分

1.路线转⾓的⼤⼩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越⼤越有利于⾏车。(×)2.⾼速公路与⼀级公路所要求的⾏车视距要长,应不⼩于停车视距的两倍。(×)3.路拱对排⽔有利,但对⾏车不利。(√)

4.对于半径⼤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5.超⾼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区段内进⾏。(√)6.在路基⼟⽯⽅调配中,所有挖⽅均应计价。(√)

7.在计算横断⾯图中填挖⾯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不能抵消。(√)8.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条公路只能采⽤同⼀公路等级。(×)9.纵断⾯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平⾯上投影的长度。(√)

10. 纵断⾯线形和平⾯线形⼀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11. 路线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12. 平曲线半径越⼤,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公路的分级:根据现⾏交通部《公路⼯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速公路⼀级公路⼆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有何规定?

纵断⾯上的设计标⾼,即路基(包括路⾯厚度)的设计标⾼,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速公路和⼀级公路采⽤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三、四级公路采⽤路基边缘标⾼,在设臵超⾼加宽地段,指设超⾼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采⽤分隔带中线或⾏车道中线标⾼。3.公路的超⾼设臵有哪些⽅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分隔带公路:1.绕分隔带中⼼线旋转 2.绕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中⼼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臵的路线。主要问题:择岸、路线⾼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臵加宽的作⽤是什么?怎样设臵?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驶时,每⼀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驶所占路⾯宽度就⽐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车受横向⼒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于等于250m 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值与平曲线半径,设计车辆的轴距有关,轴距越⼤,加宽值就越⼤。加宽值还与车速有关。 五.计算题:36分

1.(9‘)⼭岭区某四级公路上有⼀平曲线,R=15m 。路拱横坡3 %。⑴如要求保证横向⼒系数µ≯0.15,试求超⾼横坡度i 超应为多少?⑵如最⼤超⾼取i 超=0.08,试问汽车通过此弯道时需要的车速多少? ⑶该弯道处的超⾼缓和长度应为多少?1)06.015.0151272012722=-?=-=u RVi2)9

.20)08.015.0(15127)(127=+??=+=i u R V3)PB L ic=

2.(10‘)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950,设计标⾼为120.78m ,i 1=

3.5%,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K5⼗04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有15m 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试设计⼀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并计算K5+030处设计标⾼.

解:由题意得:T = 93-15=78 w=-0.035 竖曲线为凸曲线则L=156 反算得 R=156/0.035=4457m 取R=4000 m 则T=Rw/2=70 mE =T 2 /2R =0.6125m 则K4+930的设计⾼程为:H=120.78-20×0.035 – 502/8000 = 120.08 -0.3125 = 119.77 m

3.(6‘)某平原区三级公路,路基宽为8.5m,路线交点受⼀建筑物,已定转⾓为α=47°24′,交点⾄建筑物距离实测为16.5m,初定该处填挖为0,边沟顶宽为1.75m,加宽暂定为1.0m,试问:不拆除建筑物的条件下能设多⼤的平曲线半径?(假设不考虑设臵缓和曲线)解:10312447sec 1

75.12/5.85.161sec'≈----=-=αE R

4.(11‘)有⼀⼭岭区三级公路,某弯道R=450m ,交点桩号JD 为K9+235.47,偏⾓为α=40°54′36″,设缓和曲线Ls=80m,试计算该曲线的曲线要素及设臵缓和曲线后的五个主点⾥程桩号。 解:359.0242==R

L R s 99.39240223=-=RL l q Ss

切线总长56.2082

)(=-??+=q tg R R T α曲线长31.4011802)2(180=+=+-=

s S l R L R L απβαπ外距91

.302

)(=-??+=R seeR R E α

超距J = 2T —L = 14.806

主点⾥程计程计算: ZH = JD —T =K9+27.41 HY=2H+Ls=K9+107.41)2(212|Ls L HY LZH Qz -+=+==k9+228.07

YH= ZH+L —Ls =k9+348.72 HZ= ZH+L =k9+428.72B A QD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填空题:24分

1.现⾏《标准》(JTJ01-97)规定,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使⽤任务、功能及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笔记)2.城市道路横断⾯的型式有⼀块板(单幅路)、⼆块板(⼆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P98

3.汽车在平曲线上⾏驶时,离⼼⼒使之产⽣两种不稳定的危险,⼀是倾覆,⼆是滑移,在发⽣横向倾覆之前先产⽣横向滑移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横向滑移,从⽽保证汽车的横向稳定性。P31

4.⾼速公路、⼀级公路应满⾜停车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般应满⾜会车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隔内设臵⼤于规定的超车视距的路段。P59

5.汽车在公路上⾏驶所受的阻⼒主要有空⽓阻⼒、滚动阻⼒、坡度阻⼒和惯性阻⼒。P20 6.展线的⽅式主要有⾃然展线、螺旋展线和回头展线。P148

7.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法有交通管制、渠化交通和⽴体交叉。P190 8.⼀般选线要经过⽅案⽐较、路线带选择和具体定线三个步骤。P132

9.道路平⾯线形就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适当组合⽽构成的。P36

10.我国公路按路幅的布臵形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和单车道三⼤类。P96 11.城市道路⽹可归纳为⽅格⽹式、环形放射式、⾃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P9

12.按现⾏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路、次⼲路和⽀路四类.P6 ⼆、名词解释:20分 1.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P43

2.⾼速公路: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驶并全部控制出⼊的⼲线公路。(笔记) 3.横向⼒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P30 4.施⼯⾼度:在同⼀桩点处设计标⾼与地⾯标⾼之差。(笔记)

5.渠化交通:利⽤车道线、绿岛和交通岛等分隔车流,使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沿规定的⽅向互不⼲扰地⾏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P194

6.超⾼: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驶时产⽣的离⼼⼒,将路⾯做成外侧⾼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超⾼。P1117.计算⾏车速度:在⽓候正常,交通密度⼩,汽车运⾏只受道路本⾝条件的影响时,⼀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舒适地⾏驶的最⼤⾏驶速度。P11 8.平均坡度:指⼀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差与路线长度之⽐。P73学号

姓名班级

三.问答题:20分1.怎样选择垭⼝?P145。

垭⼝选择主要考虑四个⽅⾯:1)垭⼝的位置;2)垭⼝标⾼的选择;3)垭⼝展线条件的选择,垭⼝展线条件的选择。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有何规定?(笔记)

对于新建公路⾼速公路、⼀级公路采⽤分隔带边缘的标⾼,其它各级公路采⽤路基边缘标⾼;在设臵超⾼加宽路段,采⽤未设超⾼加宽前该处标⾼;对于改建公路⼀般按新建公路办理,也可按具体情况采⽤⾏车道中线标⾼。3.为什么要加宽?加宽为何设臵在内侧?(笔记)

1)汽车在曲线上⾏驶,因后轮通过前轮的内侧,原则上采⽤车道内侧加宽;2)内侧加宽⼯程量⼩;3)内侧加宽线形美观。4.请介绍双车道绕路⾯内边缘线旋转⽅式超⾼形成过程?见书P113

5. 城市道路设臵锯齿形街沟的⽬的和设臵条件是什么?见书P94

四.计算题:36分

1.某公路计算⾏车速度V=40Km/h,路⾯横坡度为2%,最⼤超⾼横坡度为8%,试求该路的极限最⼩半径(取f=0.14)。6分R=40*40/[127(0.08+0.14)]=57.26m 可取60m

2.⼭岭区某三级公路测设中,测得某相邻两交点偏⾓为JD14右偏17o32?00?,JD15左偏11o20?30?,取

Ls=30,R14=65m,R15=120m。若此段设为S型曲线,试求两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为多少,并求JD15的曲线要素? 15分3.某⼀纵断⾯设计线如图所⽰,起点QD桩号为K7+540,在变坡点A、B、C处分别设有竖曲线,半径分别为

4000,6000,8000m,试确定变坡点C 的竖曲线要素,若纵断⾯设计线起点⾼程为473.74m,C点的地⾯⾼程为514.49m,求C点填挖⾼和K9+140的设计标⾼。15分《道路勘测设计》试卷

⼀.填空题:20分

1.公路⼯程技术标准⼤体上分为三类,即“线形标准”、“载重标准”、“净空标准”。 2.设交点JD 处路线转⾓为α,缓和曲线⾓为β,则设臵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何条件是α> 2β。 3.汽车在曲线上的横向不稳定主要有滑移和倾覆;从汽车⾏驶特性看横向稳定性取决于横向⼒系数的⼤⼩。

4.根据我国《标准》,⾼速公路和⼀级公路的视距应满⾜停车视距,⼆、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满⾜会车视距要求。 5.城市道路⽹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格⽹式、环形放射式、⾃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6.路线纵断⾯线形由坡线和竖曲线组成。

7.丘陵区选线的布线特点:平坦地带——⾛直线具有较陡横坡的地带——⾛匀坡线,起伏地带——⾛直线与匀坡线之间。8.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法有实⾏交通管制、采⽤渠化交通和修建⽴体交叉。 ⼆、多项选择题(多选和少选均不给分) 22分

1.已知汽车速度为40km/h ,横向⼒系数为0.15,路拱横坡度为3%,超⾼为6%,则此时的平曲线最⼩半径R 为( D ) A.105mB.140 m C.70m D.60m E. 52.5m 2.T 形平⾯交叉⼝共有冲突点数⽬为(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E. 6个3.纵断⾯某相邻纵坡分别为i 1=+3.3%, i 2=+1.3%,则( B C )A.ω=0.046B.ω=—0.02

C.需要设臵凸形竖曲线

D. 需设凹形竖曲线E.ω= 0.02学号 姓名

4.已知桩号K1+00挖⽅断⾯积为60m2,填⽅⾯积为30m2,K1+017挖⽅断⾯积为82m2,挖⽅为0,则两桩号之间的挖⽅体积为( D ) A.2414m3 B.1462m3 C.952m3 D.1207m3 E. 510 m3

5.设滚动阻⼒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系数Ψ为( A )A. Ψ=f+iB. Ψ= f—iC.Ψ= f ? iD. Ψ=f / IE. C.Ψ=( f + I)/2

6.关于路线转⾓α及平曲线长度,正确的说法是( A D )A.当α<2°时,按α=2°计算B.当α<2°时,按α=7°计算C.当α≤7°时,按α=7°计算

D.当α≤7°时,应设臵较长的平曲线,以使视觉上不产⽣急弯的错觉E.当α≤7°时,对平曲线长度没有特殊的要求7.关于规范对纵坡及坡长的规定,正确的有( C )A.规范中只有最⼩坡长规定B.规范中只有最⼤坡长规定

C.规范中既有最⼩坡长规定,⼜有最⼤坡长规定

D.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不畅的路段,应采⽤不⼩于0.1%的纵坡8.关于缓和曲线,正确的是 ( A B D E )A.缓和曲线使离⼼加速度逐渐变化B.缓和曲线采⽤回旋线

C.汽车匀加速⾏驶,同时以不变的⾓速度转动⽅向盘所产⽣的轨迹,即为回旋线D.汽车匀速⾏驶,同时以不变的⾓速度转动⽅向盘所产⽣的轨迹,即为回旋线E.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

9.关于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正确的有( B C D )A.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宜包含平曲线B.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的均衡

C.⼀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线形的反复凸凹D.满⾜驾驶员视觉和⼼理上的要求E.竖曲线的顶、底部可插⼊⼩半径的平曲线10.关于平均运距和运量,正确的有( A B D )

A.平均运距是指从挖⽅体积的重⼼到填⽅体积的重⼼之间的距离

B.在⼯作中为简化计算起见,平均运距可⽤挖⽅断⾯间距中⼼⾄填⽅断⾯间距中⼼的距离计算C.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免费运距计算⼟⽯⽅运量D.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其超运运距计算⼟⽯⽅运量E.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其平均运距计算⼟⽯⽅运量11.关于沿溪线的⾼线和低线,正确的有( A C E )

A.低线是指路基⾼出设计⽔位不多,路基⼀侧临⽔很近的路线B.低线是指线形标准低的路线

C.⾼线是指路基⾼出设计⽔位很多,完全不受洪⽔威胁的路线D.⾼线是指线形标准⾼的路线

E.低线防护⼯程较多,⽽⾼线挡⼟墙⼯程量较⼤三、判断题 6分

1.直线越长越好,越有利于⾏车安全。(×)

2.设计车速是指⼀般驾驶员驾驶汽车在公路上的实际⾏驶速度。(×)3.对于半径⼤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4.摩托车由于车速慢,不能在⾼速公路上⾏驶。(×)

5.在纵坡设计时,只要满⾜了最⼤坡度,最⼤坡长的要求,设计就是合理的。(×)6.平均纵坡是指⼀定长度的路段范围内,所有纵坡坡度的平均值(×)四、名词解释 10分

1.凸形平曲线: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圆曲线⽽径相连接的组合。

2.超⾼:为了抵消离⼼⼒的作⽤,将路⾯做成外侧⾼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3.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快车超越前⾯慢车再回到原来车道所需要的最短距离。

4.动⼒因素:某车型在海平⾯⾼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道路总阻⼒和惯性阻⼒的性能。5.冲突点:来⾃不同⾏驶⽅向的车辆以较⼤的⾓度相互交叉的地点。五、简答题 15分

1.在纵断⾯变坡处为什么要设臵竖曲线?《标准》在制定竖曲线半径时主要考虑了哪些因素?答:在变坡点处,为保证⾏车安全、舒顺及视距所设臵竖向曲线称为竖曲线。其作⽤如下:1)缓和纵向变坡处⾏车动量变化⽽产⽣的冲击作⽤;2)确保公路纵向⾏车视距;

3)将竖曲线与平曲线恰当组合,有利于路⾯排⽔和改善⾏车的视线诱导和舒适感。故《规范》规定各级公路不论转⾓⼤⼩均应设臵竖曲线。

对于凹形竖曲线半径主要从离⼼⼒、夜间德国前灯照射的影响以及跨线桥下的视距三个⽅⾯计算分析确定;对于凸形竖曲线半径主要从失重不致过⼤和保证纵⾯⾏车视距两个⽅⾯计算分析确定。2.《规范》中对公路平曲线半径规定了哪些设计指标?如何应⽤?

答:《规范》对公路平曲线半径规定了:极限最⼩半径、⼀般最⼩半径、不设超⾼最⼩半径及最⼤圆曲线半径等指标。运⽤平曲线半径指标的⼀般原则是:在地形条件允许可时,应⼒求使半径⼤于不设超⾼最⼩半径,⼀般情况下或地形有所时,应尽量⼤于⼀般最⼩半径,只有条件特殊困难,迫不得已时,⽅可采⽤极限半径。

3.公路的超⾼布臵⽅式有哪些基本型式?

答:对于双车道公路有以下三种过渡⽅式:1)绕内边轴旋转 2)绕中线旋转 3)绕外边轴旋转

对于有中间带公路有以下三种⽅式:1)绕中间带的中⼼线旋转 2)绕分隔带边缘旋转 3)绕各⾃⾏车道中线旋转。对于分离式断⾯公路可视为两条⽆中间带公路分别予以处理。六、计算题 27分

1.某城市II 级主⼲道,其纵坡分别为i 1= -3.5%,i 2= -1.5 % ,转折点桩号为k0+0,⾼程为9.00m ,由于受地下管线和地形,竖曲线曲中设计标⾼为 9.30m ⾄9.40m ,试确定竖曲线要求,试设计⼀竖曲线,求出竖曲线起,终点及k0+630,k0+660处的设计⾼程?15分解:w=i 2-i 1 =2 % 为凸曲线

2.⼭岭区某三级公路测设中,测得某相邻两交点JD14、JD15的间距为130.26m ,要求构成S 型曲线。测得JD14偏⾓为右偏27o 32?24?,JD15为左偏17o

56?00?。已确定JD14的切线长为62.82m 。假定JD15的L S 取为40m ,试确定JD15的曲线半径?并计算此时JD15的曲线要素?12分(RL R s 242=232402RL l q Ss -=q tgR R T -??+=2)(αs S l RL R L +=+-=απβαπ1802)2(180R

R R E -??+=2sec)(α)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A

⼀.填空题:20分

1.作为城市道路设计依据的机动车辆可分为:⼩型汽车、普通汽车、铰接车。

2.根据(JTG 01-2003),将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其中双车道三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客车的年平均交通量为2000-6000辆。

3.汽车⾏驶的充要条件是:T ≥ R (驱动⼒⼤于等于⾏驶阻⼒)和T ≤ψ〃 GK (驱动⼒⼩于等于附着⼒)。 4.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主要考虑旅客感觉舒适、超⾼渐变率、⾏驶时间和路容美观⼏⽅⾯。

5.施⼯⾼度是指在任⼀横断⾯上设计标⾼与中桩地⾯标⾼之差,⼜称填挖⾼。6.中间带是由两条左缘带和分隔带组成,其表⾯形式有凹形和凸形两种。7.越岭线垭⼝选择要全⾯考虑垭⼝位臵、标⾼、地形、地质和展线条件等。

8.RS 、GIS 、GPS 分别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9.定线是在选线布局的基础上具体定出道路中线位臵的作业过程。 10.道路交叉的交错点包括合流点、分流点和冲突点等三类,其中冲突点对交通的⼲扰和⾏车的安全影响最⼤。

11.横断⾯设计图应按从下到上、从左到右进⾏布臵,⼀般采⽤1:200的⽐例。12.道路建筑限界⼜称净空,由净⾼和净宽两部分组成。

13. 城市道路设计标⾼是指建成后的⾏车道路⾯中线标⾼或分隔带中线标⾼。⼆、单项选择题30分

1.当车速为32km /h 时,路拱横坡为2%,超⾼横坡度为6%,横向⼒系数µ=0.12,则曲线最⼩半径为( D ) A 、135m B、100m C 、80m D 、45m

2、某公路某段采⽤⼈⼯挖运⼟⽅,已知免费运距为20m ,借⽅单价为学号班级

16元/m3,远运运费单价为4元/m3〃km,则其经济运距为( C )A、24mB、80mC、4.02KmD、4.2Km

3、平原区路线选线时( A )A、原则上不穿过城镇B、尽可能穿过城镇C、⾼速公路可穿过城镇D、乡村道路不宜穿过村镇4.公路⼯程两阶段设计是指( B )A.初步设计和技术设计

B.初步设计和施⼯图设计C.技术设计和初步设计D.技术设计和施⼯图设计

5.汽车在某⼀档位以速度V做稳定⾏驶,相应的动⼒因数为D,设滚动阻⼒系数为f,则汽车所能克服的纵坡度i为( B )A. i=D + fB.i=D - fC.i = D fD.i = D/f

6.关于附着系数,正确的是( C )A.与车速⽆关B.车速越⾼,φ越⾼C.车速越⾼,φ越低D. 与荷载⽆关

7.在直线和半径为R的圆曲线之间设臵⼀回旋线,其长度为L,参数为A,R、L和A单位均为m,则计算公式正确的是( C )A.R+L=AB.R-L=AC.R·L=A 2D.R2/L=A

8.各级公路的最⼩合成坡度不宜⼩于( B )A.0.3%B.0.5%C.0.7%

D.0.9% 9. 三级公路设计车速v=30km/h,最⼤纵坡为8%时,坡长为300m,⽽最⼤纵被7%时,坡长为500m,当路线连续陡坡,假如纵坡为8%,坡长为120m,相邻坡段纵坡为7%时.则坡长不应超过( D )A.180mB.500mC.200mD.300m

10.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则⽤于计算⼟⽯⽅体积V的平均断⾯法公式为( D )A.V=(A1+A2)LB. V=(A1-A2)LC. V=2(A1+A2)L

D.V=(A1+A2)L/2

11.选线的第⼀步⼯作是( C )A.进⾏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C.解决路线

的基本⾛向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案12.各级公路都必须保证的视距是( B )A.超车视距B.停车视距C.错车视距D.会车视距

13.⽤于计算缓和曲线最⼩长度的司机操作反应时间⼀般取为( B )A.1秒B.3秒C.6秒D.9秒

14. ⼟⽯⽅调配时,横向调运复核( D )A.本桩利⽤+填⽅=挖⽅B.挖⽅=本桩利⽤+废⽅C.挖⽅=本桩

利⽤+填缺 D.挖⽅=本桩利⽤+挖余15.公路纵断⾯的线形要素有( D )。A.缓和曲线B.缓和坡段C.回旋曲线D.竖曲线

16. T形平⾯交叉⼝共有冲突点数⽬为( C )A.1个B.2个C.3个D.4个

17.已知桩号K1+000挖⽅断⾯积为60m2填⽅⾯积20m2,K1+017挖⽅

断⾯积为82m2,则两桩号之间的挖⽅体积为( D )A.2414m3B.867m3C.1377m3D.1207m3

18.设汽车重⼒为G,汽车在平曲线上⾏驶时所受横向⼒为Y,则横向⼒系数µ为( D )。A.µ=Y+GB.µ=Y-GC.µ=YGD.µ=Y/G

19.由汽车的动⼒特性图查得动⼒因数为D,则考虑“海拔—功率—总重”修正系数λ(⼜称为海拔荷载修正系数)后的动⼒因数为( C )。A.D+λB.D-λC.Dλ

D.D/λ20.某交点JD桩号为K1+300,设臵基本型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Th为150.5m,则直缓(ZH) 点桩号为( B )。A.K1+375.25B.K1+149.5C.K1+450.5D.K1+224.25

21.在交点JD处设臵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为Th,曲线总长为Lh,则校正数D为( D )。A.D=Th+LhB.D=Th-LhC.D=2Th+LhD.D=2Th-Lh

22.设计车速为100km/h的⼀级公路的平曲线最⼩长度为( B )。A.250mB.170mC.850mD.85m

23.横向⼒系数µ的合适范围为( A )。A.0.1~0.16

B.0.2~0.3C.0.3~0.4D.0.4~0.5

24.在海拔很⾼的⾼原地区,最⼤纵坡折减后,若⼩于4%,则采⽤( C )。

A.折减后的纵坡值B.2%C.4%D.5%

25.⼆、三、四级公路当连续纵坡⼤于5%时,应在不⼤于规范规定的长度处设臵( D )。A.平坡段

B.最⼤纵坡的坡段C.纵坡为5%的坡段D.缓和坡段

26.合成坡度不能过⼩,是因为( B )。A.汽车可能沿合成坡度⽅向倾斜、滑移B.对排⽔不利C.对路⾯施⼯不利D.对平纵组合不利

27. 已知K1+060—K1+080两桩号间挖⽅为75m3,填⽅为238m3,则( A )A、本桩利⽤75m3B、挖余75m3C、弃⽅163m3D、填缺238m3

28.对于平⾯线形设计,当设计车速≥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长度(以m计)以不⼩于设计车速(以km/h计)的n倍为宜,其中n为( C )。A.2B.4C.6D.8

29.不是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半径计算依据的是( C D )。A.夜间⾏车前灯光束照射的要求B.跨越桥下视距的保证C.离⼼⼒

D.离⼼加速度变化率

30.对向⾏驶的双车道公路,超车路段的设臵应结合地形考虑,其⽐例不⼩于路线总长度的 ( A )。 A.10%~30% B.70%~80%C.3%~5%D.80%~90%三、判断题 10分

1.各级公路均应设臵路肩,路肩的横坡⼀般较路⾯⼤1%-2% 。(√)2.极限最⼩半径是指按计算⾏车速度⾏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半径。(×)

3.缓和曲线参数A值决定了回旋线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A值越⼤,曲率变化越急。(×)

4.当道路转⾓⼩于或等于7度时,应设臵较长的平曲线。(√)5.坡长就是指相邻两变坡点桩号之差。(√)

6.路线纵断⾯设计的主要⼯作是指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7.路拱对排⽔有利,但对⾏车不利。⼀般的情况下,尽量设臵成单向路拱,以利于排⽔和⾏车。(×)

8.四级公路设臵超⾼过渡段时,⼀般是在圆曲线和直线上各设臵⼀半。(√)9.设计时,只要满⾜了规范中的最⼩竖曲线半径的要求,也就同时满⾜了公路竖向视距的要求。(√)

10.交叉⼝冲突点主要是由左转弯车辆产⽣的,如果没有左转弯车辆,路⼝就没有冲突点。(×)四、名词解释 18分

1.第30位⼩时交通量:将1年中8760⼩时的交通量(双向)按其与年平均⽇交通量的百分数⼤⼩排列的第30⼩时的交通量。也称设计⼩时交通量,是道路设计的依据。

2.缓和曲线: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设臵的⼀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就是缓和曲线。3.平均纵坡:平均纵坡是指⼀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纵向所克服的⾼差与该路段长度的⽐值。

4.平均运距:⼀般指挖⽅断⾯间距中⼼⾄填⽅断⾯间距中⼼的距离。

5.视距三⾓形:由相交道路上的停车视距所构成的三⾓形。6.越岭线:沿分⽔岭⼀侧⼭坡爬上⼭脊,在适当的地点穿过垭⼝,再沿另⼀侧⼭坡下降的路线。五、计算题 22分

已知某三级公路JD3,偏⾓为右偏28°30′51″,桩号为K5+3.38、圆曲线半径为R=400m、缓和曲线长度为Ls=80m;该弯道附近的纵坡设计分别为(设计⾼程/桩号)17.95m/K5+220、13.00m/K5+550和22.50m/K5+930,K5+550处竖曲线半径为R=6000m。路基宽度为8.5m,设计⾼程以路基边缘为基准。试计算:

(1)6’该弯道的平曲线参数及主点桩号;(2)6’求K5+520和K5+600的设计⾼程;

(3)5’若在该弯道设臵ih=4%的超⾼(按绕中轴旋转法),求K5+600处内外侧路基边缘的设计⾼程;(4)5’评价该弯道附近的平、纵线形配合(作图⽰意)。(RLR s242=232402RLlq Ss-=qtgRRT++=2)(αsSlRL

RL+=+-=απβαπ1802)2(180RRRE-+=2sec)(α)

解:1) T=141.796L=119.066+160=279.066E=13.399ZH=K5+501.584HY=K5+581.584QZ=K5+1.118

YH=K5+700.651HZ=K5+780.651

2)K5+220-K5+550纵坡为:-1.5% ,K5+550-K5+600纵坡为2.5 %L=240 E=1.2 T-120

K5+520 设计⾼程14.125 K5+600的设计⾼程为14.6583)K600 内14.581 外 14.921超⾼值分别为: -0.077 0.2634)

不好。竖曲线的顶点位于缓和曲线上,且未满⾜平包竖等要求。如图,虚线为竖曲线。

题库

1、⾼速公路和⼀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A 专供汽车⾏驶B 专供⼩客车⾏驶C 混合交通⾏驶

2、《公路⼯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平均⼩时交通量 C最⼤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客车的年平均⽇交通流量为( C )。A 1000-4000辆B 3000-7500辆C 5000~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B )。A 设计车辆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

6、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 B )⾏车速度。A 最⼩B 最⼤

C 受部分所能允许的最⼤

7、横向⼒系数的定义(A)。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B 横向⼒和竖向⼒的⽐值 C横向⼒和垂向⼒的⽐值

8、超⾼附加纵坡度,是指超⾼后的(A )纵坡⽐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边缘 C路⾯中⼼

9、⽆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 B )的路⾯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A 路基未加宽时B 路⾯未加宽时C 路⾯加宽后

10、公路弯道加宽⼀般在( B )进⾏。A 外侧B 内侧C 中侧

11、双车道公路⼀般情况下应保证(C )。A 超车视距B 停车视距C 会车视距

12、⾼速、⼀级公路⼀般情况下应保证( 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13、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式⼀般采⽤( A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