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办幼儿园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民办幼儿教育是我省幼儿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截止2006年,全省共有民办幼儿园871所,在园幼儿82485人,占全省幼儿园在园人数的40%,民办园的办园质量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省幼儿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为了解我省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我省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建议。省教育厅组织省教科所、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06年10月至12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对民办幼儿园的专项调研工作,现将整个调研工作的具体结果做如下汇报:
一、 基线调研工作的基本程序 1.调研对象及范围
本次调研范围为全省十四个市州,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注册并获得办园资格的民办幼儿园。
2.调研工具
为保证本次调研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及实践中的操作性,便于数据收集与统计,调研人员事先组织学习《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民办幼儿教育机构调查问卷》、《民办幼儿园教师调查问卷》、《民办幼儿园家长问卷》以及对相关人员进行调研的访谈提纲,为调研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3.调研原则与方法
坚持全面性与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采取问卷调研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调研方式。省教育厅对14个市州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对民办幼儿园进行专项调研的通知》(甘教基【2006】49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问卷调查,从面上整体了解全省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状况,同时为了掌握典型案例,又对一些民办幼儿教育发展速度较快、数量较多的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先后在白银市、庆阳市、平凉市、兰州市四个市抽取了24所样本园,样本园中包括城市的、农村的、办园条件好的、中等的、较差的各类典型性样本。
实地调查采取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访谈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园长、教师、家长,进入幼儿园查看办园条件、随班听课等多样化的形式,了解实际情况,力求调查结果真实、客观、有效。 4.调研情况
(1)此次调研工作共收到全省45个县区上报的《民办幼儿园机构调查问卷》285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教师问卷》1209份,其中有效问卷901份;《家长问卷》1950份,其中有效问卷1502分。
(2)收到临夏州、嘉峪关市、平凉市、天水市、张掖市、甘南州6个市州教育局提交本地区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现状的文字报告。
(3)实地调研白银市靖远县6所、平凉市崆峒区4所、华亭县3所、庆阳市西峰区5所、兰州市城关区6所,合计24所民办幼儿园,实地抽样幼儿园涵盖了城市、农村,有办园条件好的、中等的、一般的。
5.数据统计
本次基线调研工作所收集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报告中引用的数据是经数据统计后得出的。
二、基于调研的现状分析
1.对《幼儿教育机构调查问卷》的分析
本次调研共收到全省十四个市州《民办幼儿园机构调查问卷》285份,其中有效问卷250份,占实际问卷的87.8%。以下是对问卷所涉及的内容经数据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结果。 (1)教师基本情况 ——教职工人数比
内容 年 合 管理人员 计(人) 人数 % 专职教师 人数 % 保育员 人数 % 保健医 人数 % 3.6 3.4 工勤人员 人数 % 2005年 2260 2006年 2338 371 16.4 1457 .5 352 15.6 82 382 16.3 1534 65.6 339 14.5 79 291 12.9 301 12.9
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2005年2006年人员管理教专职师保育员保健医工勤人员
我们对近两年的民办幼儿园教职工人数进行统计和比较,从整体人数上看没有明显变化,从各类人员结构比例分析,专职教师占整个教职工人数的65%左右,其次是管理人员占16.4左右,由于民办园的特殊性,小中型园的园长也是带班教师,只有大型园的园长才做专职管理者,所以专职教师和管理人员这两组数据有交叉现象。保育员比例较少是因为仅存于大型(6个班以上)幼儿园中,且每班也做不到两教一保的配班标准。多数民办园投资者注重经济回报,急功近利,
一般由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幼儿的教育和保育工作,高强度的劳动和长时间的工作占用了教师的大量时间,这种工作安排使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去备课、钻研、思考有关幼儿教育理论方面的东西,到其他园去观摩学习的机会很少,长此以往,民办幼儿教师的水平得不到更大的提高,影响师资整体水平。保健医的数据是从问卷反馈中获取的,在实地调研中却没有发现有专职保健医。相对而言工勤人员所占比例较大,这些人员主要包括厨师、门房保卫人员、司机等。
——教师学历
内容 合计 年 (人) 本科以上 专 科 % 中(幼)师 人数 % 高 中 人数 % 初 中 人数 % 人数 % 人数 2005年 2260 79 3.5 427 18.9 1037 45.9 296 13.1 146 6.5 2006年 2338 78 3.3 465 19.9 1070 45.8 296 12.7 146 6.2
120010008006004002000本科以上专科中(幼)师高中初中2005年2006年
从教师学历结构分析,两年中教师学历无明显变化,中师或幼师毕业的占整个调查人数的45.9%,专科学历占19.4%,高中学历占13%,这部分教师多集中在县市一级的民办园中,初中学历仅占6.3%,这部分教师主要集中在农村乡村一级民办园中。
整体看教师学历层次是达标的,但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教师专业能
力不强。
(2)幼儿园基本情况 ——办园规模
内容 年 合计 2个班以下 3—4个班 5—9个班 10个班以上 % 园数 % 园数 % 园数 幼儿数 园数 % 园数 2006年 259 33525 59 22.8% 113 43.6% 75 30% 12 4.6%
民办园的办园规模2个班以下的幼儿园人数一般在90人以下;3—4个班的幼儿园人数一般在90—140人;5—9个班的幼儿园人数一般在140—270人;10个班以上的幼儿园人数一般在270人以上。2个班以下的幼儿园大多集中在农村,10个班以上的幼儿园主要分布在城市公办园数量不足的地区。
——幼儿园设施
桌 子 椅 子 键盘乐数(张) 数(把) 器(台) 16938 43170 1422 电 视 录音机 (台) 1350 幼儿图 书(本) 120211 教师参 考书 (本) 16342 总数
这次问卷调查园有259个,班级数9565个,幼儿总数33525人,教师人数2338。从以上数字分析,在幼儿园桌椅较富裕,键盘乐器和电视、录音机缺少,虽然幼儿图书生均3.6本,但几乎全是幼儿教材人均一套,教师参考书也多是教材配套的参考书,教师专业用书或杂志却很少,幼儿园图书品种单一,领域狭窄。
——幼儿园中的幼儿用书
选项 没选择 有教材 无教材 其他 .00 1.00 2.00 3.00 Total 人数 2 233 12 2 249 百分比 .8 93.6 4.8 .8 100.0 有效百分比 .8 93.6 4.8 .8 100.0
250200150100500人数有教材无教材
从问卷反馈和实地调研结果分析,94%的幼儿园都有幼儿教材,教材版本多样,选用出版的教材最多,但教材的质量和内容令人担忧。小学化的教学内容与教材质量低下有直接关系,加之教师对教材的甄辨能力有限(认为教材上的内容都是正确的)和受其他因素的制约,是直接导致幼儿园教学内容小学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幼儿入园年龄
2岁以下占0.4%2-3岁占12.9%3岁以上占83.9
从以上图中可看出民办幼儿园招收的幼儿大多数年龄在3岁以上,12.9%年龄在2—3岁。
——幼儿园收费(元/月)
16014012010080604020050元以下50-100元100-150元150-200元200元以上人数
从民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看,与公办幼儿园比较收费相对较低,每月收费在50元以下的幼儿园占绝大多数,其次月收费在50—100元之间,收费较低这也是家长愿意送孩子上民办园的原因之一。
——幼儿在园时间(时间/天)
6050403020100人数6小时7小时8小时9小时10小时
从图中分析幼儿在园时间8小时居多占21.3%;其次为6小时占20.9%,这类幼儿园多为农村园,幼儿一般9点到园3点左右离园,自带干粮,幼儿园提供饮水;在园时间9小时以上者为城市幼儿园,家长双职工较多,民办园为这类家长提供了一定的方便。
(3)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况
——教研活动
园本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形式:“相互观摩”占24.5%,“教师讨论与反思”占26.9%,“集体学习”只占6.8%,教研活动的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强调教研的有效性和教师间相互交流及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
—— 一日活动主要形式
选项 没选择 集体教学 分组活动 自由活动 .00 1.00 2.00 3.00 12.00 13.00 23.00 123.00 Total 人数 2 88 80 5 39 6 5 24 249 百分比 .8 35.3 32.1 2.0 15.7 2.4 2.0 9.6 100.0 有效百分比 .8 35.3 32.1 2.0 15.7 2.4 2.0 9.6 100.0 问卷反馈虽然显示幼儿园教学活动仍以集体教学为主,分组活动为辅。但在我们实地调研的课程安排中发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均是集体活动,识字认字、拼音教学、数学加减混合运算、珠心算和神末珠心算充斥课堂,“小学化”教学倾向非常严重,缺乏游戏活动。
——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
120100806040200人数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
从调查数据看民办幼儿园能按要求每天保证幼儿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但在具体时间的分配上不是很科学合理,下午户外活动的时间较多。
(4)卫生保健
——保健医缺乏。办园规模在5个班以下的民办幼儿园,根本没有保健医也无应急药品和常用药。办园规模较大的园虽有兼职的保健医,但不是专业人员,幼儿园备有常用(退烧、外伤)药品。
——保健制度不健全。没有卫生保健制度,也无专人负责卫生保健,但有日常的卫生评比制度。
——幼儿体检。虽然有幼儿体检制度,但体检是在幼儿入园一周或更长一段时间后,由幼儿园联系当地的保健站进园统一给幼儿作常规性体格检查(肝功、身高、体重),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
——卫生、饮食状况差。95%幼儿园无幼儿专用厕所,在农村旱厕和简易厕所居多,在城市民办园水冲式厕所成人化(便池过宽、台阶过高),有的厕所离活动室过远(在楼下或后院),厕所极不卫生也不安全,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在大多数园普遍存在没有流动水洗手装置,对幼儿也无饭前便后洗手的要求。
凡是日托园负责为幼儿提供膳食的,克扣幼儿伙食费,伙食质量
差成为普遍问题。
(5)民办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009080706050403020100缺乏合格教师上级不够重视人数
经费有限条件简陋其它
园长在回答“对目前民办园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一问题时,39%的园长选择 “经费有限办园条件简陋”,他们认为在督促投资者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应提供一定的支持,捐赠一些幼儿玩教具等是非常必要的。24.5%的园长选择“缺乏合格教师”,由于投资者减少投资成本,给教师的工资待遇较低,这也是导致幼儿园招不到合格教师原因之一。
(6)教育部门对民办园的支持情况
问卷统计反映85.1%的园长认为教育行政部门能经常来园指导工作,但在实地调研中大多幼儿园则反映教育部门支持关心不够,教育部门的指导也仅仅是例行一年一次的“年底工作检查”,民办园平时处于一种无人问津的状态。
2.对《教师调查问卷》的分析
本次调查回收教师问卷1209份,其中有效问卷901份,占整个调查问卷的74.39%,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教师队伍基本现状 ——教师年龄结构
500400300200100025岁以下26-30岁31-35岁36岁以上
人数
民办幼儿园教师队伍年轻化,25岁以下教师占调查人数的52.6%,26—30岁教师占调查人数的30.3%,31—36岁教师占调查人数的8.4%,36岁以上教师占调查人数的8.3%。从年龄结构可见,民办幼儿园教师82.9%年龄在30岁以下,教师队伍年轻有活力,但年轻的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
——教师的职称结构
无职称 占70.8%小幼高级 占1.7%小幼一级 占7.1%小幼二级 占2.9%在这次民办幼儿园901名调查人数中无职称的教师638人,有职称的教师114人,其中小幼高级教师15人,小幼一级教师人,
小幼二级教师35人,有职称的教师大多数是年龄偏大或幼儿园管理者,他们是退休后被返聘到民办幼儿园的,职称已由原单位解决。
——教师待遇(元/月)
工资待遇
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200元以下200—400元400—600元600—800元800元以上人数
从问卷反馈的信息显示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整体偏低,而收入较低的群体,却是工作量最大的一线教师,收入在600元以上者,一般都是工作时间五年以上的教师和园级管理人员。当问及民办幼儿园教师工资保障情况时,91.6%的教师反映能按时领到工资,由此可见,民办幼儿园教师虽然工资偏低,待遇不高,但绝大部分还是有保障的。 “评优选先”
民办幼儿园教师参加市、县组织的“评优选先”情况:有488名民办幼儿园教师选择能参加“评优选先”,占调查民办幼儿园教师总数的54.2%,有363名教师选择不能“评优选先”,占调查民办幼儿园教师总数40.3%,50名教师未选择,占调查民办幼儿园教师总数的5.5%。
未选择 占5.5%能 占54.2%不能 占40.3%
(2)教师培训
从反馈的问卷中发现有教师培训计划的园占85.5%,无计划的占
13.7%。选择每年培训一次的占39.8%,2次的占34.5%,而14.9%的人没有回答。但在实地调研中了解到真正有教师培训计划的民办园很少,因教师培训涉及到经费问题,所以投资者只图眼前效益不愿出资培训教师。农村园教师又太少,实行一园一人包班制,无法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教师参加园本培训的占33.1%,县(区)教育局培训的占27.5%,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题讲座或参加公办幼儿园的观摩教学活动,随意性较大,但对培训效果72%的教师选择满意。
(3)教师对幼儿园管理的评价
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人数很规范比较规范一般
问卷反馈认为幼儿园的日常管理 “很规范”、“比较规范”的教师占调查教师总数的91.6%,选“一般”、“混乱”的教师占7%,从民办幼儿园教师角度评价民办幼儿园的内部管理还是比较规范满意的。
(4)家园联系
民办幼儿园的“家园联系”多以家长接送孩子时与老师进行交谈或以“家园练习册”来沟通,与家长联系的主要原因是孩子有事才必须联系的,平时缺乏与家长的交流。
3.对《家长调查问卷》的分析
本次调查回收《家庭调查》问卷1823份,其中有效问卷1502份,
占回收问卷的83%。
(1)入园幼儿家庭基本情况 ——幼儿家庭的城乡分布
在1502位被调查的幼儿家长中,农村、城市所占比例如图所示,
城市 712人 占47.4%农村 790人 占52.6%
民办园中农村家庭的幼儿居多,这与幼儿园收费相对低廉有直接关系。
——家长职业 如下表
家长职业 有效值 无效值 公务人员 自由职业 农民 工人 总计 System 总计 频数 304 433 569 193 1499 3 1502 百分比 20.2 28.8 37.9 12.8 99.8 .2 100.0 有效百分比 20.3 28.9 38.0 12.9 100.0 被调查家长中有国家工务人员(党、政机关干部、教师、军人等)、工人、农民、自由职业者,其中以农民为主占37.9%,其次为自由职业者占28.8%。
——家长受教育程度 如下图
500450400350300250200150100500小学位72. 48% 位348.232%专86.22 40%7位36 .424%9位15 .610%初中中 高或者中大专本科以上家长文化程度
从以上图中反馈的信息,被调查的家长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初中文化程度居多,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念和态度上更强调幼儿园的“老师多给娃娃教写字、算术”, 是他们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主要目的,这也是在实地调研中家长普遍反映的问题。
——家庭年人均收入
家庭年人均收入 有效值 无效值 总计 1000元以下 1000-2000元 2000-3000元 3000-40000元 4000-5000元 5000-6000元 6000-7000元 8000以上 总计 System 频数 313 293 229 276 195 53 57 24 1440 62 1502 有效百分比 21.7 20.3 15.9 19.2 13.5 3.7 4.0 1.7 100.0 从以上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家庭中,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家庭占55.5%,在这些低收入家庭中城市占37%,农村占63%;年人均收入4000-7000元家庭占34.9%,是被调查家庭的1/3;年人均收入
8000元以上家庭占5.4%。
分析以上问卷结果可以看出:进入民办幼儿园的幼儿家庭各个行业、各种文化程度及不同的收入的家庭都有,民办幼儿园为家长和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满足了家长们的不同需要。
(2)送幼儿上民办幼儿园的原因 ——“送孩子上民办幼儿园的原因” 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出现频次最高的四项是:
选项 教育质量高 离家近 收费合理 接送时间随意 频次 387 319 188 154 频率% 25.8 21.2 12.5 10.3 从以上问卷结果看出:选择送孩子上民办幼儿园的原因是“教育质量高”这一选项占被调查人数的25.8% ,其中农村家长占69.5%,而城市家长选择这一选项的只有30.5%。这说明:农村幼儿家长认为幼儿园的教育质量高,自己的孩子能在幼儿园接受正规的教育,比家庭教育的要好,因为他们自身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被调查家长37%的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中,农村幼儿家长占到95%),深知文化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因此把学文化、受教育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尽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够成才。所以在经济比较贫困的情况下能送孩子上幼儿园,对幼儿园还是抱有比较高的期望值。而城市幼儿家长选择“离家近”、“收费合理”、“接送时间随意”这些选项的分别是68%、62%、.5%,高于农村幼儿家长。也说明城市幼儿家长选办幼儿园从自身的职业角度考虑的多一点,主要看是否 “离家近”、“收费合理”、“接送时间随意”,在接送时间和离家远近上能给自己带来便利。
(3)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你对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满意程度
选项 满意 不满意 频次 1407 91 频率% 93.7 6.1
——你的孩子喜欢上民办幼儿园吗?
选项 喜欢 一般 不喜欢 频次 1083 232 186 频率% 72.1 15.4 12.4 从以上统计表看出:选择对民办幼儿园教育质量“满意”的占到93.7%,孩子们“喜欢”上民办幼儿园的占到72.1%。说明绝大多数家长们对民办幼儿园的满意度、孩子们对幼儿园的喜欢程度还是比较高的。家长对民办幼儿园教育满意程度高,也是民办幼儿园赖以生存的前提,但家长对幼儿园质量的价值判断与专业规范的办园性质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4)家长对民办幼儿园的评价
——您认为目前民办幼儿园的收费是否合理?
选项 合理 收费太高 频次 1146 353 频率% 76.3 23.5 尽管民办幼儿园在收费上参差不齐,但家长们对各自所上幼儿园的收费标准都可以接受,因民办园的收费相对较低(59%的民办园月收费50元以下),大多数家长认为比较合理。
——幼儿园每年是否给孩子体检?问卷调查显示:
选项 体检 频次 1206 频率% 80.3 不体检 288 19.2 80.3%的家长回答民办幼儿园每年入园都给孩子进行健康检查,但检查的时间安排不合理(见P10页)。
——幼儿园的伙食如何?孩子能否吃饱?
就幼儿园伙食情况,家长的满意度不是很高,只有5.3%的家长认为伙食“很好,孩子能吃饱”,而79.8%的家长认为伙食“一般,孩子能吃饱”,还有14.9%的家长认为伙食“不好,孩子吃不饱”。在实地调研中发现大多数民办园的伙食质量差。
(5)家长对民办幼儿园的建议
无论是城市家长、还是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早期教育都非常重视,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一个设施先进,教育质量有保障,具有人性化管理的幼儿园里迈出人生的第一步。他们对民办幼儿园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提高教师待遇,挽留人才。民办幼儿园教师频繁流动、更换,孩子们要不断适应新老师,不利于教师对幼儿的长期观察与教育,缺乏可持续性。
——科学、合理搭配饮食结构。注意伙食营养,增加伙食花样,提高伙食质量。
——拓展孩子们的活动空间。有些民办幼儿园活动场地小、活动设施少,玩、教具缺乏,无法正常开展室外活动,建议幼儿园扩大活动场地,增添玩教具。
——城乡幼儿园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城镇幼儿园收费偏高,贵族化倾向严重,成品玩教具多,自制玩教具少,不仅增加了家长负担,也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有些农村幼儿园园舍简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几乎为零。
——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环境。注意幼儿日常用品的管理,教室、
寝室的通风,被褥的晾晒,餐具的消毒等。好的幼儿教育环境,才有利于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严重,对幼儿文化知识的教育要求过高,民办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生活习惯和日常行为教育的培养。
三、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省公办幼儿园的数量尚不能满足适龄幼儿的入园需求,尤其在农村更为突出,民办园的发展有效缓解了这一供需矛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办幼儿教育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民办幼儿园的迅速发展,弥补了对幼儿教育事业投入的不足,使教育投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多层面选择教育的需求,扩大了教育供给,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民办幼儿教育已成为我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办与民办幼儿教育相结合,共同发展的局面初步形成。 这种发展趋势也符合甘肃省颁布的《甘肃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意见》提出的2004年—2007年我省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即逐步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上的倡导和支持使我省民办幼儿园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1. 为了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管理,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规范办学行为,各地结合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与规范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法规,具体出台的文件有: 平凉市:《平凉市崆峒区社会力量办学审批规定》、《平凉市崆峒区幼儿园管理办法》、《崆峒区社会力量办学(班)申办程序》 庆阳市:《庆阳市关于进一步改进与加强幼儿教育管理的办法》、《西峰区民办幼儿教育暂行管理办法》、《西峰区民办幼儿园管理细则》。 酒泉市:《肃州区民办幼儿园审批办法》。 白银市:《靖远县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
兰州市:城关区《城关区幼儿园注册登记办法》、《城关区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关于城关区小型民办幼儿园管理办法》、《城关区幼儿园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城关区民办幼儿园接送幼儿车辆的安全管理通知》。
这些管理办法和审批规定,对民办中小学董事会设置、财务财产管理、师资队伍管理等作出明确规范,对民办教育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措施,但没有涉及对民办园质量进行督导评估方面的内容。
2.在一些市州县正在初步形成一批教育质量较高、社会信誉较好的民办幼儿园。如:庆阳市星星幼儿园2006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一类幼儿园;兰州市城关区的锦华幼儿园、千禧幼儿园2006年被评为城关区一类幼儿园。一批办园条件起点高,师资水平强的民办园正在兴起,但这种实力过硬、在社会上有广泛影响并得到大众认同的民办园在整个民办幼儿园中目前只是凤毛麟角。
3.民办幼儿园对于公立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改革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民办教育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在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中,许多办学者、投资者积极筹措资金,不断改革人事分配制度,使办学机构有了很好的发展,这对公办幼儿园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冲击(有些地区明显存在“民进公退”现象,如庆阳市西峰区今年相继有3所规模大、信誉好、收费合理的民办园成立,使公办园生源面临危机)。
4.在制定管理办法理顺管理方面,兰州市城关区摸索出一套较为可行的管理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
1.有关民办幼儿教育发展的法规不健全,对民办教育的扶持力度不够。《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与实施四年来,虽然我省相继出台《甘肃省关于〈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实施细则(讨论
稿)》,《甘肃省民办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甘肃省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暂行办法(甘教厅发【2000】069号)》等具体指导意见和相关的配套,但对民办幼儿教育的管理和质量评估上仍未出台相关的,支持力度比较薄弱。
2.管理不顺,管理力量薄弱。存在着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违规审批、“批”“管”分离等现象。从管理而言,市、县二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力量更为薄弱,且绝大多数管理干部身兼数职,难以履行基本的管理职能。县市由教育局的职成科具体负责民办园的准入审批,审批后,民办幼儿园的业务由县市教育局基教科管理,审管分离是民办幼儿教育管理中存在的最大弊端,具体审批者不懂幼儿教育,加之把关不严,使审批与管理和业务指导严重脱节,幼儿园处于真空地带,自由发展。无证办学屡禁不止,一些办园条件差,不符合办园条件的幼儿园,不履行任何审批手续,擅自办园和招生,或者先办学后报批,由于没有执法机关的配合,仅靠教育部门又无力取缔,在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这一现象尤为严重,存在着许多隐患。
3.民办幼儿园自身发展面临着种种困境。
(1)幼儿园办园条件较差,难以保证开展正常的教学活动。办园规模小,条件简陋,大多幼儿园租用民房,教室面积狭小,光线不足,通风不畅,幼儿室内外活动空间狭小,室外活动场地普遍缺乏。图书资料缺乏,教学用具与玩具的种类和数量均不足,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2)幼儿园缺乏科学管理体系。没有长远规划,缺少基本的各种日常规章制度,常规管理存在随意性、盲目性;园长对园务管理不科学、不规范,以家长式、作坊式管理办法,居高临下,对员工进行强制性的管理。
(3)教育教学质量不高。教师无教案上课,课堂教学无目标,
随意性大,缺少必要的教师业务学习、教学研究制度,教师缺乏交流,教学方法简单,形式单一。教学过程存在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的选材上小学化(拼音、珠心算等),教学组织形式上小学化(排排座,满堂灌,课时安排与小学一致),提前识字、滥开英语课程。
(4)教师权益难以保障,教师流动性大。民办幼儿园招聘的幼儿教师一般是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待分配的学生和高初中毕业生,初中和高中毕业生经过短期的业务学习与培训后就走上工作岗位,由于教师工资待遇低,幼儿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根本就不愿意去应聘(最多也是在等待分配的过程中临时干一阵子)。被聘用的教师与用工单位一般不签订劳动合同,无任何社会保障。民办教师也没有资格参加职称的评定,评优选先的机会也是寥寥无几,造成教师敬业精神淡薄。
(5)幼儿园卫生、安全存在隐患。部分民办幼儿园安全意识淡薄,园舍存在安全隐患,消防通道不畅,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个别幼儿园未经许可擅自用车接送幼儿入园的现象大量存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室外大型活动器械陈旧,有的是低价收购的,没有适合幼儿的厕所,厕所简陋不卫生,没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幼儿园厨房卫生条件差,随意克扣幼儿伙食费,伙食差,幼儿基本的日常卫生饮水和营养无法保障。
(6)资金短缺。教育投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资金短缺是目前私人独资型民办幼儿园发展的最大问题,也是改善办园条件,提高教学水平的最大障碍。为解决民办教育的资金问题,许多民办园除了靠自身投资外,只能依靠学费收入“以学养学”。所以怎样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成为投资者首先考虑的问题。
五、对策建议
民办幼儿园是幼儿教育改革中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
促进了办园的多元化,满足了人们的多种教育需求,激发了幼儿教育的竞争和发展。
1.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宏观管理,促进民办幼儿教育协调发展
(1)制订省级层面的民办幼儿教育发展指导意见。没有全省性的民办幼儿教育指导意见或管理办法,任由各地各显神通,将会使全省的民办幼儿教育发展陷入一个无序的状态,教育作为一个行业,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宏观的影响和支持,正因如此,制订省级层面的民办幼儿教育管理办法迫在眉睫。
(2)各地应依据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如《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民办教育促进法》等,依法对民办园进行宏观管理。对园长、教师的资格审查、师幼比例、教育的投入、教师的基本工资应有明确的规定。民办园的数量、规模要适应社会需求,防止在同一区域内相同类型的幼儿园过于集中。
(3)加强督导评估,促进民办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健全各类民办园的评估体系,培训一批合格的督导评估人员,对各类民办园定期进行有效的督导评估,其结果向社会公开,广泛接受社会支持与监督,使民办园沿着合法、科学、规范的轨道健康发展。
(4)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民办园教师的职称评定、在职进修、评优选先等均应按《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执行,此条例第十条规定:“社会力量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依法享有与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及其教师和学生平等的法律地位。” 民办园应按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定为教师办理养老和医疗保险,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5)教育部门要搭建公民办园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组织办得好的公办园免费向民办园开放,便于幼儿园之间进行观摩学习,让民办园在各种信息交流中寻找自身发展的新途径,要加强对民办园园长和教师的培训,并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2.逐步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民办幼儿教育良性发展
(1)端正办园方向,规范办园行为。民办园的管理者,应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确定办园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遵循《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引导幼儿通过活动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克服“小学化”教育倾向。
(2)改善办园条件。办幼儿园是社会公益事业,不能完全以盈利为目的,更不能以损害幼儿身心健康为代价,追求利益最大化, 幼儿园管理者要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教育经费的投人,努力改善办园条件,为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稳定教师队伍。在幼儿园改制过程中,教师的流动性较大,频繁的人员调换,会使幼儿园无法形成一个稳定的、具有长远目标的教师群体,对幼儿教育缺乏长远的规划。同时也会增加教育的运行成本和培训成本,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的重要人力资本,其队伍稳定与否,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提高教师社会福利待遇,提供多种机会让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满足教师不断进取的需求,以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
结束语:
整个基线调研工作已结束,总结整个工作过程,留有一些遗憾。 1.由于时间仓促,在设计问卷中对多选题的选项没有做限定,使统计结果较为分散。
2.各县反馈的问卷问题较多,有一人代笔填写多份(家长问卷尤为突出)、有的问卷印制不完整,选样覆盖面窄,代表性不强。
3.全省50%的市州没有提供文字报告,其余市州提交的报告又过于简捷,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本地区民办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优劣,缺乏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有关民办幼儿教育管理提供客观依据。
总之,民办幼儿园是顺应社会发展的新生事物,它所遇到或存在的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我们应关注它的发展并规范、研究它的成长,力求让民办园发展得又好又快。
执笔人:邓湘萍 何馨芳 马金玲 马晓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