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倔强(jué jiàng) B. 箴言(zhēn yán) C. 蜚声(fēi shēng) D. 徜徉(cháng yáng)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经过这次培训,他的业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B.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值得一读。
C. 他虽然年过花甲,但仍然精神矍铄,精力充沛。 D. 由于天气原因,比赛不得不推迟。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是: 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是: A.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C.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 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C.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 一日看尽长安花。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 A.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D.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是: 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二、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1-14题。
《春》 朱自清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1.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春天怎样的情感?
12.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13. 文中“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句话,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