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闽南文化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闽南文化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来源:九壹网
闽南文化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

研究

摘要:新课改的背景之下,美术教育成为做好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注美术教育更注重美育、德育相关价值体系的融合,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有极大的帮助。按照义务教育的要求,教师要优化教学策略,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这是做好美术教育的核心,也需要教师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将地方文化更好地带入美术课堂,在这种模式之下,教师合理利用闽南文化资源,能够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构建多元化的美术课堂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闽南文化;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美术学习的关键时期,教师不仅要做好美术文化知识的讲解,同时也要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集体的积极情感,有序地推动小学美术教育工作。闽南文化有自身的特色性,在农耕文化、海商文化以及民间艺术表达方面,有自身的特色性。教师关注小学生的情况,有创意地在美术课堂之中融入美术文化,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目标,并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使得幼儿更好地传承以及发扬闽南文化。

一、闽南文化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

闽南文化有自身的历史发展特点,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本身对各种民族文化的好奇心、探索欲较重。教师要关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态度,注重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文化环境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并突出学校教育主导的地位,闽南文化资源融入课堂教学阶段,能够培养学生探索本土文化的热情[1]。相对于一般的美术作品,闽南文化能够更好地反映当地人民生产、生活等具体情况,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深厚。

小学生要理解地方发展情况,更好地感受历史以及文化特点,不仅要使用大段的文字符号,同时也要帮助学生,更直观、生动地了解文化。闽南从某种程度

上,能反映民间文化的特点以及内涵,在学生思想启迪以及文化历史发展阶段,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闽南文化更注重文化素养的展现,很少会涉及市场供给相应的价值观念。闽南文化之中的画作,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的情感共鸣,是提升学生民族自豪感的有效方式。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这种资源,用一种富有特色性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及感受闽南文化,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

二、小学美术有效应用闽南文化的策略

闽南文化的展现形式更丰富多样,且整体的种类繁多,能够从传统宗教信仰,到传统戏曲以及雕塑工艺等诸多方面,是常见的民俗活动形式。闽南民俗不仅有舞龙舞狮,还有踩高跷、大鼓等等,这些都是极为丰富有趣的文化资源,在美术课堂之中,教师做好欣赏教学、绘画教学,以及设置实践环节,能够将美术知识用一种更灵活的方式展现。

(一)使用工艺品文化妆糕人

妆糕人是古代的礼俗,是人们对天地鬼神崇拜所延伸出的一种工艺形式,在古代是祭品、节庆制作的非常特殊的工艺品。妆糕人制作主要是使用面团,通过搓揉的形式,捏造出不同的状态,以及展示不同人物、动物形象等等。教师在传统的美术教学阶段,可能更关注课本教材理论知识的讲解,引入妆糕人的工艺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厌学以及实践环节,让学生体会非物质文化技艺形式,那么学生在有趣的形象以及活动之中,不断的解锁传统工艺手法,而且在不断地研究以及制作阶段,学生能够感受其中的匠人精神,在活动之中,学生的传统美德逐步建立起来,而且能够体会地方民俗的优秀以及特色,在实践之中,对加强文化的感情逐步建立起来[2]。

教师设置妆糕人主体活动不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感受一些简单的图像或者形象等等,在妆糕大师傅的指导之下,学生能够感受到传统工艺品的乐趣。在过程中教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也可以推出创意性的教学环节,比方说使用当下流行材料,代替彩色的面团,那么学生便能够积极地开展创作活动,而且地方文化也能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帮助学生扩展自己的学习范围。

(二)传统戏曲文化布袋戏用于教学阶段

泉州有布袋戏,也称为提线木偶戏,是从唐朝末年流传至今的,一种大众较为熟悉的傀儡戏,早期的形成与祭祀、宗教等相关,直至宋朝时期在泉州地区广泛流传。这种富有乡土特色的布袋戏表演,教师合理用于课堂教学阶段,能够让学生欣赏人偶各种跳跃、打斗、翻腾等动作,而且教师设置实践环节,两名或者多名同学配合,能够实现亲密互动的目的,并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3]。教师使用一些常见的材料,诸如毛线、纸杯、木棍等等,加强合作互动,制作更精美的木偶,而后再创作一个小剧本,在班级里进行表演,教师在美术课堂之中,用一种创新形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布袋戏的快乐,而且学生彼此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这种美术学习活动之中,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应技能,而且能够很好地欣赏以及理解地方文化,通过这种多科学融合的实践形式,教师能够找到培养学生美术学科策略的方案,同时对培养学生传统文化兴趣也有积极意义。

(三)带入闽南特色景致,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在不同地区文化展现形式不同,且地方的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也有所不同。闽南地区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震撼,尤其是近年来各地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在闽南地区的景观推广、宣传等活动不胜枚举,诸如南靖土楼便是富有特色性的景观。南靖人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不能很好地开发以及利用这些资源,也会影响文化发展。所以在闽南文化之中,人文是文化的一部分,自然景观也是富有象征意义的传统文化,也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阶段,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并创新以及优化教学模式,丰富各类文化资源,并帮助学生扩展文化学习范围,在过程中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增强,还能通过闽南特色景观文化,在绘画创作方面,有新的思路。

三、结束语:

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教师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展现美术教育教学的影响力。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技能培训,同时也要融合素质教育理念,融入富有特色性的文化。教师应用闽南文化,加强小学美术教学,必然能够

重新界定美术教学活动,对发展教育教学事业也有积极作用,为小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丽娜图/文.闽南饮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少儿美术,2020.

[2]甘露.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闽南文化教育资源的探索[J].考试周刊,2020. [3]邱娜彬.闽南红砖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利用初探[J].学周刊:中旬,2012(1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