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年级数学知识点
伟⼤的成绩和⾟勤劳动是成正⽐例的,有⼀分劳动就有⼀分收获,积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学习也是⼀样的,需要积累,从少变多。下⾯是⼩编给⼤家整理的⼀些⼋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初⼆上学期数学知识点归纳三⾓形知识概念
1、三⾓形:由不在同⼀直线上的三条线段⾸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形。2、三边关系:三⾓形任意两边的和⼤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于第三边。
3、⾼:从三⾓形的⼀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间的线段叫做三⾓形的⾼。4、中线:在三⾓形中,连接⼀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形的中线。
5、⾓平分线:三⾓形的⼀个内⾓的平分线与这个⾓的对边相交,这个⾓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形的⾓平分线。6、三⾓形的稳定性:三⾓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形的这个性质叫三⾓形的稳定性。7、多边形:在平⾯内,由⼀些线段⾸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8、多边形的内⾓: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叫做它的内⾓。
9、多边形的外⾓:多边形的⼀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叫做多边形的外⾓。10、多边形的对⾓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线。11、正多边形:在平⾯内,各个⾓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12、平⾯镶嵌:⽤⼀些不重叠摆放的多边形把平⾯的⼀部分完全覆盖,叫做⽤多边形覆盖平⾯。13、公式与性质:
(1)三⾓形的内⾓和:三⾓形的内⾓和为180°(2)三⾓形外⾓的性质:
性质1:三⾓形的⼀个外⾓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的和。性质2:三⾓形的⼀个外⾓⼤于任何⼀个和它不相邻的内⾓。(3)多边形内⾓和公式:边形的内⾓和等于?180°(4)多边形的外⾓和:多边形的外⾓和为360°
(5)多边形对⾓线的条数:①从边形的⼀个顶点出发可以引条对⾓线,把多边形分成个三⾓形。②边形共有条对⾓线。⼋年级语⽂知识提公因式法
1.在运⽤提取公因式法把⼀个多项式因式分解时,⾸先观察多项式的结构特点,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个多项式时,可以⽤设辅助元的⽅法把它转化为单项式,也可以把这个多项式因式看作⼀个整体,直接提取公因式;当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是隐含的时候,要把多项式进⾏适当的变形,或改变符号,直到可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
2.运⽤公式x2+(p+q)x+pq=(x+q)(x+p)进⾏因式分解要注意:1)必须先将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且这两个因数的代数和等于⼀次项的系数.
2)将常数项分解成满⾜要求的两个因数积的多次尝试,⼀般步骤:①列出常数项分解成两个因数的积各种可能情况;②尝试其中的哪两个因数的和恰好等于⼀次项系数.3)将原多项式分解成(x+q)(x+p)的形式.(七)分式的乘除法
1.把⼀个分式的分⼦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2.分式进⾏约分的⽬的是要把这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如果分式的分⼦或分母是多项式,可先考虑把它分别分解因式,得到因式乘积形式,再约去分⼦与分母的公因式.如果分⼦或分母中的多项式不能分解因式,此时就不能把分⼦、分母中的某些项单独约分.
4.分式约分中注意正确运⽤乘⽅的符号法则,如x-y=-(y-x),(x-y)2=(y-x)2,(x-y)3=-(y-x)3.
5.分式的分⼦或分母带符号的n次⽅,可按分式符号法则,变成整个分式的符号,然后再按-1的偶次⽅为正、奇次⽅为负来处理.当然,简单的分式之分⼦分母可直接乘⽅.
6.注意混合运算中应先算括号,再算乘⽅,然后乘除,最后算加减.初⼆数学复习⽅法⼀、复习内容:第⼀章:勾股定理
第⼆章:实数第三章:位置与坐标第四章:⼀次函数第五章:⼆元⼀次⽅程组第六章:数据的分析第七章:平⾏线的证明⼆、复习⽬标:
⼋年级数学本学期知识点多,复习时间⼜⽐较短,只有三周的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应该完成如下⽬标:
(⼀)、整理本学期学过的知识与⽅法:1.第⼀、七章是⼏何部分。这三章的重点是勾股定理的应⽤以及平⾏线的性质与判别还有三⾓形内⾓和定理及其应⽤。所以记住性质是关键,学会判定是重点,灵活应⽤是⽬的。要学会判定⽅法的选择,不同图形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要⾮常熟悉,形成⼀个有机整体。对常见的证明题要多练多总结。2.第四五六章主要是概念的教学,对这⼏章的考试题型学⽣可能都不熟悉,所以要以与课本同步的训练题型为主,要列表或作图的,让学⽣积极动⼿操作,并得出结论,课堂上教师讲评,尽量是精讲多练,该动⼿的要多动⼿,尽可能的让学⽣⾃⼰总结出论证⼏何问题的常⽤分析⽅法。3.第⼆章主要是计算,教师提前先把概念、性质、⽅法综合复习,加⼊适当的练习,在练习计算。课堂上逐⼀对易错题的讲解,多强调解题⽅法的针对性。最后针对平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
(⼆)、在⾃⼰经历过的解决问题活动中,选择⼀个有挑战问题性的问题,写下解决它的过程:包括遇到的困难、克服困难的⽅法与过程及所获得的体会,并选择这个问题的原因。
(三)、通过本学期的数学学习,让同学们总结⾃⼰有哪些收获;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三、复习⽅法:
1、强化训练,这个学期计算类和证明类的题⽬较多,在复习中要加强这⽅⾯的训练。特别是⼀次函数,在复习过程中要分类型练习,重点是解题⽅法的正确选择同时使学⽣养成检查计算结果的习惯。还有⼏何证明题,要通过针对性练习⼒争达到少失分,达到证明简练⼜严谨的效果。
2、加强管理严格要求,根据每个学⽣⾃⾝情况、学习⽔平严格要求,对应知应会的内容要反复讲解、练习,必须做到学⼀点会⼀点,对接受能⼒差的学⽣课后要加强辅导,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平时多⼩测多检查。对能⼒较强的学⽣要引导他们多做课外习题,适当提⾼做题难度。
3、加强证明题的训练,通过近阶段的学习,我发现学⽣对证明题掌握不牢,不会找合适的分析⽅法,部分学⽣看不懂题意,没有思路。在今后的复习中我准备拿出⼀定的时间来专项练习证明题,引导学⽣如何弄懂题意、怎样分析、怎样写证明过程。⼒争让学⽣把各种类型题做全并抓住其特点。
4、加强成绩不理想学⽣的辅导,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对他们要多表扬多⿎励,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利⽤课余时间对他们进⾏辅导,辅导时要有耐⼼,要⼼平⽓和,对不会的知识要多讲⼏遍,不怕⿇烦,直⾄弄懂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