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1)
“全省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件”申报材料
成长路某某, 爱与法同行
西常小学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一、背景情况
法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人人懂法守法,我们的社会定会 是和谐的!要进行法治教育,必须从小抓起,让法律真正融 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学生又有自身的独特性:年龄 多集中在 7-12岁,这一阶段是一个人“三观”形成的关键 时期。目前,由于小学生自身辨别能力差、心理不成熟、法 律意识不健全,造成现在未成年人儿童的犯罪率逐年上升, 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所以对儿童实时进行 法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校是未成年人学习的首要来源,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 老师,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阵地。加强学校法治教育、改善 家庭教育方式,净化社会坏境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培养孩 子健康阳光心态的重要举措。
可是,在现行的教材中,专门针对法治教育的课时很少, 对法治教育的教育力度不够,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忽视对学生 法治观念的培养和树立。同时,现在有些任课老师自身的法 律意识淡薄,起不到较好的教育影响效果。大部分学校的法 治教育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很少有学校能让学生走出去, 这造成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脱节,学生只能 是被动守法,不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法治观念。父母的行为 习惯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
的认知,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
往往引导未成年人的心理发生偏差,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同时,从社会角度来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诸如网 络、毒品等的负面影响都会成为学校法制教育的强大壁垒。
二、主要做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学校从自身出发,紧密结合学生心 理认知特点,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对未成年的法治教 育有所创新。除了保证好课堂教育外,我们还坚持了“请进 来”、“走出去”的策略,让学生真正地、发自内心地去遵守 法律。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强学校教育——在校做个好学生 1.法治宣讲进课堂 我们学校充分利用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地方校本课程、 每周一下午的班队会等开展学法活动。增设相应的法治教育 课程,讲授内容涉及珍爱生命、遵守规则、保护自我、保护 环境、保障权益、预防犯罪等六大方面。每周安排 课时 学习法律法规,教学的过程更加注重案例与相关教材的配 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法制的积极性,真正把法治教育纳入 了学校教育体系,进入课堂主渠道。 2.法治文化进校园 针对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自创自编一些法治 教育节目,将法律“请进来”,让法律法规知识以法律小话 剧、故事汇等形式为学生所接受并践行。在学生进出的要道 放置法治宣传展板,让学生耳濡目染接受法治教育,将学校 打造成集专业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深受学生喜爱的
法治教育成长驿站。 3.主题活动宣传月 根据教育局的有关精神,我校把 5月、11月定为法治教
育宣传月。法治宣传教育月集中安排以下活动,法治专题讲 座、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以案,“我当包公”模拟判案、 小小辩论会、现身说法、法律知识问答竞赛、法治手抄报比 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青少年在寓教于乐的法治宣传中潜 移默化地接受法治的熏陶,学生兴趣盎然,学法、知法、懂 法、用法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普遍增强。
(二)改善家庭教育——在家做个好孩子 做好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家长自身 要增强法律知识,并起到良好遵守法律的模范作用 。我校在 宣传月积极开展了“我为爸妈律”的家庭活动,每个家 庭还自行制作了“学法心语”卡,并评出家庭“学习之星”。 这些活动有效地推进了法治宣传教育的深入开展,鼓励青少 年树立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抓好社会教育——在社会做个好公民 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学校教育外还需要“走出 去”,适当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我校在 5、11月两个法治教育 宣传月分别组织举行了“我是法律小记者”课外社会实践采 访活动,让他们不仅仅用头脑记忆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 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法治观念,并 内化为守法、的意识。
三、经验启示 法治宣传教育使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有了明显增加,学 法、守法、用法在全校师生中已蔚然成风。通过开展创建青 少年法治教育活动,提升了未成年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自 觉性,加强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确保了学校周围无滋扰、 勒索等事件的发生。达到了普及法律知识,教育学生从小学 法,懂法,用法,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共同 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美丽校园的目的。 在我们学校开展法治文化建设以来,史某某中心校领导给 予了肯定和支持,并希望我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不断开 拓创新,努力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创造新的经验和好的做 法。
报送单位:西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