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来源:九壹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主题阅读

功名难夺报国心(节选)

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有3位科学家功不可没。他们是:詹天佑、冯如、谭根。他们的一生是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一生。

1903年,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工程面前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当他决定铁路要在尽是悬崖峭壁的关沟地区通过时,外国人惊奇地说:“中国能修筑关沟段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呢!”但是詹天佑终于用成功的事实回击了他们的嘲讽。

勤杂工出身的冯如从小就胸怀大志,1910年,27岁的冯如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参加了国际航空比赛,战胜众多强手,荣获国际飞行协会颁发的优等证书。

与冯如同时代的谭根于21岁时就自己制造了水上飞机,在万国飞机制造大会上赢得了金牌。有一次他驾机飞越菲律宾的一座著名火山,被公认为“执全世界飞行家之牛耳的人”。

他们三人不畏艰险,登上了科学的高峰,他们用自己不凡的业绩显示了我们民族的聪明智慧,使自命不凡的外国人也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是有才能....的。

中国人不仅有才能,还很有志气,不仅爱科学,而且更爱自己的祖国。 京张铁路建成后,美国某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领仪式。这时,詹天佑肩负着修建川粤汉铁路的重任,便毅然谢绝了那所大学的邀请。

冯如在科学上获得成就后,外国人曾经以重金聘请他。可是冯如却说:“我衷心希望把自己菲薄的才能贡献给祖国。”为此,他在1911年将自己在美国创办的飞行器公司迁回广州。

年轻的谭根也始终不为名利所诱。1915年,他抱着宏大的志向,从美国回到广州开办航空学校,只是由于当时的,他才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

今天有些人所缺少的正是他们的这种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他们只看到国外的高薪和优厚待遇,从未想过为祖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有人虽然拥有某种知识和专长,却把它视为获得个人地位和物质享受的资本。在他们看来,与其在国内艰苦奋斗一辈子,还不如趁早到国外享受生活。

詹天佑、冯如、谭根在我国科学史上是永远值得记载的先驱。他们那种..“功名难夺报国心”的崇高品格,至今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选文有删改)

1.【理解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自命不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先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体感知】默读选文,说说“功名难夺报国心”这句话的含义,以及它

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理解】读下面的句子,联系选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并填空。 (1)当他决定铁路要在尽是悬崖峭壁的关沟地区通过时,外国人惊奇地说:“中国能修筑关沟段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生呢!”

引用外国人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外国人对中国工程技术人

员的轻蔑和__________,也说明了修筑关沟段铁路__________。 (2)可是冯如却说:“我衷心希望把自己菲薄的才能贡献给祖国。”

引用冯如的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冯如__________的决心。

4.【议论方法】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又分别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论点一:中国人有献身科学的精神和专业领域内的才能

列举事例:(1)詹天佑在面对修筑京张铁路的艰巨工程时勇挑重担,用成功的事实回击了外国人的嘲讽。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举事例:(1)詹天佑为修建川粤汉铁路谢绝了美国某大学的博士学位授

领邀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介绍的顺序是( )。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材料一】人工智能(英语缩写为AI),亦称机器智能,指由人制造的机器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由约翰·麦卡锡在1956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人工智能就是要让机器的行为看起来像是人所表现出的智能行为一样。这个定义后来又扩展为机器像人一样理性地思考和行动。也就是说,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是建构能够跟人类类似甚至超越人类的推理、认知、规划、学习、交流、感知、设计、使用工具和操控机械等的能力。

如今,人工智能早已渗透到各个产业中,为不同岗位的人们带来了诸多便利,像微软小冰等智能聊天功能,新闻阅读软件智能化的推送功能,还有自动驾驶技术,等等。

【材料二】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参与了有关人工智能的讨论,如物理学家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自行启动,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竞争,最终将被超越。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特斯拉公司总裁马斯克则表示:“如果不能战胜人工智能,那就加入他们。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最佳结果就是共生,即人类自身转变为人工智能。”然而,这些讨论都或多或少脱离了我们的现实。霍

金等人虽然很聪明,但他们毕竟没有亲自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

【材料三】AI画家“夏语冰”开个展

美术学院2019届硕士毕业生中,有一位叫夏语冰。2019年7月13日,夏语冰以画家身份在美术学院举办个人作品展。不过,夏语冰并非现实中的真人,而是微软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机器人。从刚开始画得很丑,到慢慢提升画技,夏语冰作为一个“画家”成长的过程,就像追求艺术的人类一样,经历了一个漫长、痛苦、艰辛的过程。经过22个月的学习培养,夏语冰的绘画作品,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准,因而它被破格批准化名“夏语冰”,参加美院研究生的毕业画展。 1.【提取信息】材料一主要介绍了( ) A.人们对人工智能的不同看法。 B.如何发展人工智能。 C.人工智能的定义及运用。 D.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

2.【整体感知】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很快,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B.人工智能的确有诸多优势,但它一旦脱离人类的控制,也可能会威胁人类。

C.相比马斯克,霍金比较悲观,他认为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D.“夏语冰”开个展,说明人工智能超越了人类,与其竞争,人类已失去

优势。

3.【语言运用】目前,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看法并不统一,请根据上面的三则材料,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人工智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单元主题阅读参

类文阅读

1.自以为很了不起,不平凡。文中指那些外国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中国人。 走在前面引导的人,文中指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人。

2.含义:像詹天佑、冯如、谭根三人,面对名利的诱惑,他们无动于衷。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并将自己的才能奉献给祖国。启发:这种爱国之情和报国之志令人敬佩。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勤学爱国的学生。

3.(1)嘲笑 任务艰巨 (2)立志报国

4.论点一:(2)勤杂工出身的冯如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在国际比赛中获胜。 (3)谭根21岁时就自己制造了水上飞机,在万国飞机制造大会上赢得金牌,还曾驾机飞越火山。 论点二:不为名利所诱的品质 (2)冯如拒绝外国人的重金聘请,还将在美国创办的飞行器公司迁回广州。 (3)谭根不为名利所诱,从美国回到广州开办航空学校。 A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1.C 2.D

3.示例:发展人工智能是时代和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我们要正确认识它,合理发展人工智能,对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应保持警惕。与人类相比,人工智能机器人欠缺了最重要的原创力和情感,所以它只是人类的最佳助手,而非完全取代人类的存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