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高中数学教师说课稿范例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王荣)

【精品】高中数学教师说课稿范例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王荣)

来源:九壹网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课题: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教学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第一册(上)第一章:集合与简易逻辑

授课老师:乌鲁木齐八一中学王荣

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充要条件

2.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教学难点:关于充要条件的判断 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充分条件?什么叫必要条件?说出“”的含义 2。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q”及“qp”是否成立 (1)p:内错角相等q:两直线平行

(2)p:三角形三边相等q:三角形三个角相等 (二)授新课

1.(通过复习提问直接引入课题)充要条件定义:

一般地,如果既有pq,又有qp,就记作:pq。

这时,p既是q的充分条件,又是q的必要条件,我们说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

简称充要条件 点明思路: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不仅要考查pq是否成立,即若p则q形式命题是否正确,还得考察qp是否成立,即若q则p形式命题是否正确。 2.辨析题:(学生讨论并解答,教师引导并归纳)

思考: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 p:x是6的倍数。q:x是2的倍数 2) p:x是2的倍数。q:x是6的倍数

3) p:x是2的倍数,也是3的倍数。q:x是6的倍数 4) p:x是4的倍数q:x是6的倍数

总结:1)pq且q≠>p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2)qp且p≠>q则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3)pq且qp则q是p的充要条件

1 / 4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4)p≠>q且q≠〉p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强调: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不仅要考虑pq是否成立,同时还要考虑qp是否成立。

且p是q的什么条件,以上四种情况必具其一. 3巩固强化

例一:指出下列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

1) p:x>1q:x〉2 2) p:x>5q:x>-1 3) p:(x-2)(x—3)=0q:x-2=0

4) p:x=3q:x2=9

2 / 4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5) p:x=±1q:x2—1=0

解:1)∵x>1≠〉x>2但x>2x>1∴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2) ∵x>5x〉—1但x〉—1≠〉x〉5∴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3) ∵(x—2)(x-3)=0≠>x—2=0但x-2=0(x-2)(x-3)=0

∴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4) ∵x=3x2=9但x2=9≠〉x=3∴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5) ∵x=±1x2—1=0且x2=1x=±1∴p是q的充要条件 通过例一引导同学观察归纳:

当p、q分别从集A、B合出现时

若AB但B不包含于A,即A是B的真子集,则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若AB但A不包含于B,即B是A的真子集,则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若AB且BA即A=B则p是q的充要条件

若A不包含于B,且B不包含于A,则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总结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

方法1:考察pq及qp是否成立。即:判断若p则q形式命题及若q

则p形式命题真假.

方法2:集合观点

4拓展联系:

1) 请举例说明:p是q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p是q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p是q的充要条件

2) 从“充分而不必要条件”“必要而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中选出适当一种填空:

①“aN”是“aZ”的 ②“a≠0”是“ab≠0”的 ③“x2=3x+4”是“x=3x4”的 ④“四边相等\"是“四边形是正方形”的

3)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①“a>b”是“a2>b2”的充分条件 ②“a〉b\"是“a2〉b2”的必要条件 ③“a〉b”是“a+c〉b+c”的充要条件 ④“a>b”是“ac2〉bc2”的充分条件

2 / 4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点题:举反例在说明p≠>q或q≠>p时应用)

5巩固提高:(学生讨论,师生共同完成)

1) 若甲是乙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丙是乙的充要条件,丁是丙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问丁是甲的什么条件?

2)求证: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有两个符号相反且不为零的实根充要条件是ac〈0 3)已知P:1x1≤2 3q:x2-2x+1-m2≤0(m>0)

且p是q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点题:依据:若p则q命题与其逆否命题若q则p同真假,由qp且p≠>q,知pq且q≠>p)

6小结(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小结,教师补充完善)

1)充要条件:若pq且qp则p是q的充要条件

2)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不仅要考察pq是否成立,还要考察

qp是否成立

3)判断pq是否成立,

思路1:判断若p则q形式命题真假 思路2:若p则q形式命题真假难判断时判断其逆否命题真假思路3:集合的观点

7作业

习题1.81、2、3做书上 补充练习:

1 已知p是r的充分条件,r是q的必要条件,同时r是s的充分条件,q是s的必要条件,那么: 1)s是p的什么条件? 2)p是q的什么条件?

3)在p、q、r、s中哪几对互为充要条件?

2求证: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根为1的充要条件是a+b+c=0

3已知:p:3x4>2q:

1〉0则p是q的什么条件?

x2x23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