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章:认识大洲
1. “亚细亚”和“欧罗巴”是亚洲和欧洲的名字。 2. “亚细亚”的含义是东方日出之地;“欧罗巴”的含义是西方日落之地。
3. 亚洲和欧洲的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
4.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
5. 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6. 亚洲面积约4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
7. 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
8. 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是: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9. 亚洲有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也有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
10. 亚洲和欧洲地形差异:
亚洲 高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高原、山地 欧洲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小 平原 平均海拔 相对高对 主要地形 11.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
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亚洲都分布有世界上各种气候。
12. 北半球的“寒极”是西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小镇奥伊米亚康,这里曾经观测到-71℃的低温。
13.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性特征显著;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14. 亚洲冬季风的源地是寒冷干燥的西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夏
季风的源地是湿热的太平洋和印度洋。 15. 夏季风主要影响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16. 亚洲河流的两大特点:①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内流区面积十分广大。 17. 亚洲中部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是世界上两条著名的内流河。
18. 欧洲河流的特点:①水流缓慢;②河网密布,水量丰富;③河流短小。
19. 多瑙河和莱茵河是欧洲两条著名的国际性河流。 20.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2000年总人口达36.72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60%。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21. 2000年,欧洲有7.27亿人口,居世界各大洲第三位。 22.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一个洲,也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
23. 回答问题: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地区种植水稻有哪些得天独厚的条件?
答:①处于季风区,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多位
于冲积平原上,土壤肥沃;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24. 亚洲现有1000多个民族,约占世界民族总数的一半。
25. 亚洲既有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如中国、印度等,也有日本、韩国等单一民族国家。 26. 欧洲现有70个民族。
27. 欧洲多数国家民族构成比较单一,如德国、波兰等,民族构成比较复杂的国家有俄罗斯、瑞士等。
28. 亚洲现有50个国家,人们习惯上将亚洲分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指的是西西伯利亚地区,属于俄罗斯)、东南亚、中亚6个地区。
29. 欧洲目前有40多个国家,从面积和人口来看,除俄罗斯外,绝大多数属于中等或中等偏小的国家。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30. “阿非利加”是非洲的名字,意思是“阳光灼热”。 31. 非洲位于东半球的西部,地跨赤道南北。
32. 它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与直布罗陀海峡与
欧洲相望,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长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3. 非洲有54个国家,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
34. 二战前夕,非洲只有埃与、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3个国家。
35. 非洲高原面积广大,海拔在500~1000米的高原面积占全洲面积的60%以上,被称为“高原”。 36. 非洲的山脉分布在的西北和东南边缘。 37. 非洲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38. 非洲东南部从北向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
39. 非洲的最高峰是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5米。 40. 非洲西北部除边缘的阿特拉斯山脉外,大多都是海拔较低的高原和盆地。
41. 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盆地,赤道从其中间穿过。 42. 非洲东部有一条世界陆地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43. 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约占全洲面积的25%。
44. 非洲是世界上干旱区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45. 非洲75%的面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绝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气候普遍暖热,因而被称为“热带”。 46. 非洲热带草原的面积在各大洲中最大。
47. 非洲的气候特点:①气温高;②干旱地区广;③气候类型以赤道为界线,成南北对称分布。
48. 非洲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多样,被誉为“丰饶”。
49. 金刚石、黄金、铬铁矿、磷酸盐等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世界前列。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50. 非洲动植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都
是热带雨林地区的名贵树种。
51. 非洲还是咖啡、枣椰和油棕等作物的原产地。 52. 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数量和总类都居世界首位。
53. 2000年,非洲有7.94亿人口,总数仅次于亚洲,居世界第二位。
54. 多年来,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各个大洲。
55. 非洲粮食作物中玉米的种植面积最广,是农村居民的主食;小麦和稻米不能自给,需要靠大量进口。
56. 非洲的出口经济作物有咖啡、可可、花生、棉花、棕榈油和剑麻等。
57.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
58. 回答问题:美洲为什么又称为“新”?
答:500年前,生活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居民,几乎不知
道美洲的存在。直到“地理大发现”结束了亚欧与美洲之间的隔绝,是新发现的,因故而得名。
59.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60. 穿过白令海峡的三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俄罗斯和美国的国界线。
61. 中美地峡指的是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陆地,被称为中美洲。
62. 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其次是美国。
63. 加拿大和美国曾经是英国和法国的殖民地,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两国通行英语,但加拿大有一部分居民语。
. 回答问题:人们通常把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称为拉丁美洲,为什么?
答: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历史上长期受西班牙和葡萄牙的
殖民统治。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而这种语言都源于拉丁文,故把该地区称为拉丁美洲。
65. 北美洲位于西半球北部,面积2400多万平方千米,在各大洲中居第三位。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66. 北美洲平均海拔较高,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
列带:①西部是高大的山系;②中部是广阔的平原;③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67. 北美洲不少湖泊是冰川作用的产物。 68. 格陵兰岛(世界第一大岛)上80%目前仍覆盖着厚厚的冰层,是除南极洲以外,冰川分布最广的地区。
69. 北美洲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70. 北美洲大部分地区位于温带,以温带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热带范围相对狭窄。
71. 回答问题:为什么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仅限于北美西海岸的狭长地带?
答:因为由于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
能到达西部沿海地区,在西部地区形成降水。
72. 有一条贯穿北美洲西部和南美洲西部的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
73. 北美洲西部有高大的落基山脉。
74. 南美洲西部也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全长9000多千米,是世界最长的山脉)。
75. 南美洲的地形特点是平原、高原相间分布。
76. 南美洲热带范围广阔,温带面积不大,寒带缺失。
77. 南美洲气候类型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分布最广。
78. 南美洲除高山地区外,最冷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最热月一般不超过28℃。
79. 南美洲大部分地区降水都在1000毫米以上,是世界最湿润的大洲。
80. 美洲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美国是当代实力最为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度发达,加拿大也是发达国家,其余属于发展中国家。
81. 墨西哥年产石油量在1.5亿吨以上,是西半球主要出口国之一。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82. 墨西哥是玉米的原产地,玉米是该国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国
被称为“玉米的故乡”。 83. 南美洲有13个国家。
84. 目前,巴西是南美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85. 阿根廷为重要的小麦出口国,牛肉、羊毛等畜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突出的地位。
86. 南美洲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 87. 比较南美洲和北美洲                 大洲 项目 面积 五带中的位置 最长的山脉 最长的河流 主要气候类型 面积最大的国家 主要人种 国家类型 北美洲 2400平方千米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落基山脉 密西西比河 以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温带性气候为主 加拿大 以白色人种为主 美国、加拿大是发达国家  南美洲 1800平方千米 大部分位于热带 安第斯山脉 亚马孙河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巴西 以混血人种为主 全都是发展中国家 第二章:了解地区
88.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 . 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
90. 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91. 马来群岛是散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2万多个大小岛屿的总称。
92. 马来群岛的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河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流湍急。
93.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被称为“火山国”。 94. 比较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地区 中南半岛 马来群岛 地形特征 山河相间 地势崎岖 河流特征 由北向南 短小湍急 95. 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
11月到次年的5月盛
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每年的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96. 马来群岛大多数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都有收获。
97. 中南半岛有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7个国家组成【顺口溜:越老柬泰缅马新】。 98. 东南亚处在亚洲与大西洋、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99. 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100. 马六甲海峡全长1080千米,呈西北宽、东南窄的喇叭形,水深25~150米。
101. 回答问题: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
答:①马六甲海峡是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②海峡底部较为平坦,海峡内风平浪静,有利于船只航行。
102.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103. 目前,泰国天然橡胶和棕榄油的产量、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104. 菲律宾是世界上出产椰子、出口椰油最多的国家。
105. 稻米是东南亚居民的主要粮食,也是传统的出口产品。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107. 石油和锡在东南亚的矿业中占突出的地位。
108. 印度尼西亚是著名的石油输出国,出产量居世界首位,出产石油较多的还有马来西亚和文莱。
109. 东南亚出产的矿砂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马来西亚的锡居世界第一位。
110. 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
111. 东南亚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与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区则人口稀少。 112. 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总人数在2000万以上。
113.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特别是福建(闽)、广东(粤)两省有大量人口“下南洋”【当时称东南亚为南洋】谋生。
114. 在国外取得了所在国国籍的人称为华人,还保留了中国国籍的人称为华侨。
115. 在新加坡,有98%的人说的是汉语。
116. 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的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
117. 南亚次又被称为“印巴次”和“印度次”。 118. 南亚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7个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顺口溜:南亚有七国,海上斯与马,内陆尼与不,临海孟印巴,相邻有四国,印不与尼巴】。
119. 南亚次上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5个国家和克什米尔地区。
120. 南亚的三大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恒河平原、德干高原。 121. 南亚地势是南高北低。
122. 南亚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可以分为三季 123. 南亚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湿热
106.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多雨);11至次年2月为凉季(凉爽宜人)。
124. 南亚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分布于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其次是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125. 南亚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发源地。
126. 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和不丹;印度教盛行于印度和尼泊尔;巴基斯坦、马尔代夫、孟加拉国等国的居民主要信奉教。
127. 南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人口约13亿,占世界人口的1/5强。
128. 南亚的7个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 129. 西亚被称为“五海三州之地”。
130. 五海指的是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阿拉伯海;三洲指的是亚洲、非洲、欧洲。
131. 中国古代著名的“丝绸之路”从我国西安出发,沿河西走廊出,经过中亚、西亚,最后到达欧洲。 132. 西亚气候炎热,沙漠面积广大。
133. 西亚在干旱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发展了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134. 以色列灌溉农作物应用最广的是喷灌和滴灌。
135.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叫两河平原,是西亚主要的灌溉农业区。
136. 一般把阿拉伯人占多数的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 137. 西亚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区之一。
138. 西亚是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教,麦加是教的圣地,麦加清真寺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 139. 西亚也是教、犹太教的发源地。 140. 三教圣地是耶路撒冷。 141. 西亚是世界石油宝库。
142. 西亚的石油产量通常占世界总产量的25%,通过波斯湾运出。
143. 西亚各国90%的石油供出口,出口量占世界的3/5。
七年级地理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144. 145. 146.
西亚的石油主要运往西欧、美国和日本。 西亚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沿岸地区。 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重要的产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