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3期 浙江畜牧兽医 37 猪的常用疫苗及选择、使用方法 陈明洪 (四川省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种畜场,四川南充637131) 中图分类号:¥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7307(2014)03~0037—002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 间,接种剂量,免疫途径(皮下、肌内、口服、滴鼻、胸 原体)及其代谢产物,经加丁 (培养、浓缩、脱毒、杀 灭),使其失去原有致病性而仍保留良好抗原性,能 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用于预防疫病 的一类生物制剂。 目前在猪病防控中普遍使用的疫苗有活苗(弱 毒苗)与死苗(灭活苗)两大类,又可细分为单价疫 苗、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基因缺失疫苗等。 1常用疫苗 1.1 细菌活疫苗 目前,常厢的有仔猪副伤寒活疫 苗、仔猪大肠杆菌K88、K99基因工程活疫苗、败血 性链球菌病活疫苗、多杀性巴氏杆菌病活疫苗、支原 体肺炎活疫苗、猪布氏杆菌病活疫苗等。 1.2病毒弱毒疫苗 目前,常用的有猪瘟弱毒苗I (俗称脾淋苗)、猪瘟弱毒苗n-(俗称细胞苗)、猪繁 殖与呼吸综合征弱毒苗、猪伪狂犬病弱毒苗、日本乙 型脑炎弱毒苗、猪传染性胃肠炎一流行性腹泻二联 弱毒苗等。 1.3细菌灭活疫苗 目前,常用的有猪链球菌双价 灭活苗、副猪嗜血杆菌病灭活苗、猪支原体肺炎灭活 苗、猪萎缩性鼻炎灭活苗、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灭活 苗、仔猪大肠杆菌病三价灭活苗等。 1.4病毒灭活疫苗 目前,常用的有猪蓝耳病灭活 苗、猪伪狂犬病灭活苗、圆环病毒病灭活苗、猪口蹄 疫0型高效灭活苗、细小病毒病灭活苗等。 2免疫接种的准备工作 2.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免疫接种前必须制定 科学的免疫程序,从猪场实际生产出发,考虑本场常 见疫病种类、发病特点、既往病史、当地疫病流行情 况、受威胁程度,结合猪群种类、用途、年龄、各种疫 病的抗体消长规律及疫苗性质等因素,制定适合本 场实际需要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包括:接种猪类别,疫苗名称,免疫时 收稿日期:2013-11.26 腔、穴位等),每种疫苗年接种次数,疫苗接种顺序, 间隔时间等。免疫程序一经制定应严格按要求执 行,并随抗体检测结果,疫病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调 整。免疫程序切忌照搬照抄、一层不变和盲目频频 改动。 2.2疫苗选择 一是选用疫苗应有针对性。不能见病就用疫 苗,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增加猪只免疫系统负担,造 成免疫麻痹。一般来讲,免疫效果不佳或可通过药 物保健进行防控的普通细菌性疾病,皆可不必用苗。 免疫接种应将防控重点放在传播快、危害大、难控制 的重大动物传染病上,如猪瘟、蓝耳病、伪狂犬、口蹄 疫、圆环病、支原体肺炎等。 二是灭活苗、弱毒苗的选择。灭活苗与弱毒苗 各有优缺点。如果本场尚无发生该病,只受周边疫 情威胁,一般应选择安全性好、不会散毒的灭活疫 苗;否则应选择免疫力强,保护持久的弱毒疫苗。弱 毒疫苗有强毒、弱毒之分,原则上应先用弱毒,后用 强毒。 三是毒(菌)株的血清型选择。有些传染性疾 病的病原有多个血清型,如口蹄疫(有7个不同血 清型和60多个亚型),猪链球菌(1~9型为致病性 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有15个不同血清型)。各 血清型之间的交叉免疫保护很低,如果使用疫苗毒 (菌)株的血清型与引起疾病病原的血清型不同,则 免疫效果不佳,可引起免疫失败。选择疫苗时,应选 择当地流行的血清型,在无法确定流行病原血清型 的情况时,应选用多价苗。 2.3疫苗的采购、运输和保存疫苗应在当地动物 防疫部门指定的具有《兽药经营许可证》的兽药店 购买,所购疫苗必须具备农业部核发的生物制品批 准文号或《进口兽药注册证书》的兽药产品批准文 号。选择性能稳定,价格适中,易操作,有一定知名 度的厂家生产,不要一味追求新的、贵的、包装精美 38 浙江畜牧兽医 2014年第3期 的及进口的疫苗。疫苗在整个流通环节中要完善冷 链系统建设,冻干苗应存一15 ̄C条件下运输、保存, 禁止反复冻融,灭活苗应在2~8(℃条件下运输、保 存,防止冻结。同时,避免光照和剧烈震动,减少人 为冈素造成的疫苗失效和效价降低 . 2.4针头、注射器具的准备哺乳仔猪(0~25日 龄)使用9×12(外径为0.9 mm、长度为12 mm)规 格针头,保育猪(25~70日龄)使用12×25针头,肥 育猪(71日龄至出栏)使用12×38针头,种猪免疫 使用16×38针头,要求针孑L无堵塞,针尖锋利无倒 钩。注射器官用10~20 mL规格,刻度要清晰、不滑 杆、不漏液。洗净后高压煮沸消毒20 rain,晾干 备用。 2.5猪群健康状况检查 疫苗注入猪体后需经一 系列的复杂反应,方能产生免疫应答。因此,接种前 猪群的健康状态尤为重要,接种猪只必须健康、无疫 病潜伏,对患病、体弱和营养不良猪只只能日后补 免。猪群在断奶、去势、运输、捕捉、采血、换料或天 气突变等应激诱因下,不利于抗体产生,不宜实施免 疫注射。接种疫苗前10 d,饲料中不能添加任何抗 菌药或抗病毒药物,可添加营养保健剂,黄芪多糖和 电解,以增强猪只体质,减少应激,提高猪群的 免疫应答能力。 2.6 小范围试用 中途更换厂家的疫苗及新增设 的疫苗,应选择一定数量的猪只先小范嗣试用,观察 3~5 d,确定无严重不良反应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推 广免疫接种。 3免疫接种操作 3.1 疫苗准备统计接种猪只数量,取 对应疫苗 量。详细阅读疫苗使用说明书,仔细检查疫苗名称、 包装、批号、牛产日期、有效期。严禁使用破损、瓶塞 松动、油乳剂破乳、失真空、变质疫苗。 3.2等温操作 为防止温差弓l起的疫苗效价降低 和猪只不适,冷藏疫苗应在室温环境下放置一段时 问,待恢复至常温后才能稀释(活疫苗)或直接注射 (灭活疫苗)。当环境温度超过2OqC时,应将疫苗放 入保温箱内,并放入冰块,保证疫苗操作期间的全程 温度控制。 3.3 疫苗稀释活疫苗应现用现稀释,一定要用厂 家提供的专用稀释液等量稀释, 配制后l h内为 最佳注射时问,最长不能超过3 h;灭活苗开封后限 当日使用,未用完疫苗应废弃。 4免疫接种的后续工作 4.1过敏反应疫苗对猪只属于 一种异物,个别猪 只会出现不良反应。因此,免疫接种后应仔细观察 猪只精神、食欲、饮水、体温、大小便等,对不安、精神 萎靡、食欲减退等轻度过敏反应,不必使用抗过敏 药,一般经1—2 d即呵自行恢复;对出现发抖、发 绀、口吐泡沫、呕吐、呼吸『木]难、倒地痉挛、休克等严 重过敏反应者,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注射液 (0.1%)1 niL,进行紧急抢救。 4.2防止散毒免疫接种T作结束后,一切器械Lj 用具都要严格消毒,剩余活苗、疫苗瓶等麻集中进行 无公害消毒处理,以免散毒污染猪场与环境,造成可 能存在的隐患。 4.3 免疫接种登记每次免疫接种后,应认真填写 免疫记录,完善的免疫记录包括:疫占名称、性质、免 疫日期、舍别、栏别、猪只年龄、免疫头数、剂量、疫苗 牛产厂家、有效期、批号、接种人员等。完整详尽的 规范性记录,可防止猪群免疫接种中町能m现的漏 免和重复免疫,有利于猪群免疫接种后的抗体检测 和生产管理软件的数据录入T作 4.4加强饲养管理,禁用免疫抑制性药物免疫接 种后应加强猪群的饲养管理,饲喂营养均衡、无毒、 无霉变的优质饲料,减少各种应激,增强猪只体质, 提高猪群抗病力和免疫应答能力,以利抗体的产牛。 免疫接种后10 d内要避免使用影响免疫应答的药 物和免疫抑制剂,如氟苯尼考、喹乙醇、磺胺类药、氨 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及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如 果免疫期间猪只发病应尽量避免采用上述药物治 疗,如必须使用则待病猪康复后l0 d补免 、 4.5抗体检测 根据免疫档案记录,2l l后应对 被免猪只按照一定比例采样抽血,进行 清学抗体 检测,根据群体免疫合格率和抗体整齐度,评估疫莳 接种效果。对免疫抗体不达标者要及时补免,补免 后仍不合格者应及时淘汰,以消除疫病隐患。同时 抗体检测也可作为评价疫苗质量好坏和修正、完善 免疫程序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