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护士2014年11月下旬刊 ..49.. 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依从性的影响 石 琼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对本科室脑卒中偏瘫患者 早期良肢位摆放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制定对策、运用PDCA循环的原则实施对策和效果确认,分析比较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良肢 位摆放的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及医生对护理效果满意率等情况。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及医生对护理 运用品管圈活动能较好地提 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活动前,偏瘫肢体并发症发生率较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 关键词:品管圈;脑卒中;良肢位;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4)11—0049—03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性质的人 病专科为主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脑卒中是本科的常见病和多 员,自发组织形成的小组,采用持续改进的运作方式,可在一定程 发病,偏瘫是脑卒中发病后最常见的后遗症,良肢位摆放是脑卒 度上降低错误的发生率和提高工作效率【1】。本院是一所以脑血管 中患者早期最基础康复治疗的方法之一。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 抗痉挛模式的出现,保护肩关节以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 工作单位:422001邵阳 湖南省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一种治疗性体位日。在临床中很多因素影响患者与家属对早期良 石琼: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长 肢位摆放的依从性,导致患者偏瘫肢体出现相应的并发症,严重 收稿日期:2013—12—20 影响患者的康复预后。怎样提高患者及家属早期良肢位摆放的依 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或病情稳 到提高。 定的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治疗更宜个体化,一般可将血压降至130/ 3.2本县交通不便,就诊看病很不方便,再加上患者经济状况不 80 mmHg以下;脑卒中后的高血压患者一般血压目标为140/90 好等原因,导致部分患者自行停药。要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必 mmHgt21。出院后让患者定期监测血压,一般情况下指导患者每天 须不断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31。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对提高患者的 早、晚各测量血压一次,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并记录下来,方 服药正确率有很大的帮助。本院针对这180例病例做了单独的随 便复诊时作为医生判断的依据,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 访登记及跟踪记录,发现对患者实施出院后的药物指导及健康指 2.4心理指导:对患者进行有效心理评估,评估患者是否存在精 导并了解患者自行测量血压的情况,及时更正患者不正确的服药 神压力,指导患者有效放松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告知患者精神因 习惯及血压测量方法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及服药的正 素也是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之一,指导患者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确率。 2.5加强出院随访:出院后1周、2周、1月、3月、半年定期对患者进 3.3本县人口过多,青壮年外出务工,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行随访,评估患者出院后的药物服用正确率及依从性,了解患者 薄弱,还要承担孙辈的抚养工作。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提高可以减 的药物服用情况、血压控制情况、自行监测血压的情况,及时给予 少原发性高血压对患者的心脑血管及全身多个脏器的损害,提高 正确的指导方法,提高患者出院后的药物服用正确率和血压控制 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 率。 4小结 3讨论 提高患者的服药正确率及药物依从性不仅局限在住院期间, 空巢老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低跟患者的服药 要使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控制,除了住院期间加强指导和健康教 习惯、依从性、经济状况、文化教育程度、自理能力相关,患者的服 育外,还应对患者出院后的情况进行追踪和指导,建立高血压患 药正确率和患者药物依从性互为因果,互相影响。良好的药物依 者单独的出院随访登记本,对患者出院后血压控制的情况做详细 从性可以提高患者药物服用正确率,患者的服药正确率提高也可 记录,评估出院后患者的服药正确率和药物依从性,从而使患者 以使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得到很好的维持。所以,有效地对患者的 的血压控制延伸到院外,提高空巢老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生存 基本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估,实施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加强出院随 质量。 访的有效率和实时追踪出院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可以有效地提 高患者服药的正确性,提高血压控制有效率。 参考文献 3.1本县农村60岁以上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空巢老人文化教育 l祝雪花,余昌妹,姜文莉,等.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社区护理需求 程度普遍偏低,对有关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相关健康宣教知识掌握 的调查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6,21(15):6970—6972. 力低,严重影响到患者服药的正确性和依从性。所以,对患者的高 2 刘力生,吴兆苏,朱鼎良.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M】.第3版.北 血压药物按照服用时间及长短效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识,可以提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5—37. 高患者的服药正确率。根据出院随访及跟踪的结果显示,患者对 3 陈芳.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J].中外 颜色的记忆力好的多,我县农村的空巢老人中文化程度较低,这 医疗.2011,8(A):150=151. 种方法对提高药物的服用正确率有一定的效果,血压的控制率得 , (本文编辑:张和群阮叶) .50. T0DAY NURSE,November,2014,No.11 从性是医护人员常常深思的问题。2013年6fl本科运用了品管圈 方法对该问题进行讨论分析,遵循PDCA循环原则实施对策,取得 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 2.1活动前后患者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比较情况,见表1。 表1 活动前后患者良肢位摆放依从性比较例(%) 1.1一般资料将2013年3月~2013年5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本 科室收治的41例脑卒中偏瘫急性期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5 例,女性l6例;平均年龄62.7岁;脑梗死27例,脑出血14例。将2013 年6月 2013年8月开展管圈活动后本科室收治的42例脑卒中偏瘫 急性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8例、女性l4例;平均年龄64-3 岁;脑梗死30例,脑出血l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 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2活动前后患者偏瘫肢体并发症发生比较情况,见表2。 表2 活动前后患者偏瘫肢体并发症发生比较例(%) 1.2.1成_ ̄QCC活动小组本科于2013年6月成立品管圈小组,由 本科室6名护士组成,其中主管护 ̄ilil名、护师3名、护士2名,由领 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圈长。 1.2.2选定活动主题小组成员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多个可实 行的主题,结合科内实际情况,通过重要性、迫切性、可行性等比 较、讨论分析,确立Qcc主题为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摆 放依从性,圈名为“行动圈”,并设有圈徽。 1.2.3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2013年3月一2013年4月为现状调查 和分析时期,圈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讨论,将脑卒中偏瘫患者良 肢位摆放中所碰到的一些问题及依从性差的原因进行分析,见图 1。 2.3医生对活动前后患者护理效果比较情况,见表3。 表3医生对活动前后患者护理效果比较例(%) 患者陪 陪护不重视 专 医务 健康粤教不当 一 患陪人员知识不足 临床经验不足———— l 3讨论 工具使用不合理— 督查力度不够——7, 心理状态 3.I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减少了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护 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患者康复的进程,在神经内科显得尤为 重要。在“品管圈”活动中,护士主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 放加强巡视,及时纠正错误体位并对患者及家属予以指导,将该 设备设备桌齐全 f 评估不足 /\意识障碍 7\语 障碍业陪3l不劐位 / \ } .. 类患者的良肢位摆放纳入特殊内容,在特殊志上记录, 班次之间进行床头交接。圈内制定的每一项措施均由品管圈成员 疾病1.2.4对策拟定肢体 她障碍 图1 影响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依从性的因素 专人负责检查,针对患者良肢位摆放的落实情况,建立品管圈督 查记录本,将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月例会中进行讨论分析限期 整改。通过该活动的开展,使护士能认真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护 理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积极落实科室各项护理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科室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提高护士 工作积极性及执行力;开展专科知识、良肢位技能培-01I;加强宣传 力度、设置宣传栏和发放良肢位健康教育单;根据良肢位规范要 求制作各个关节位置的良肢位靠枕;对患者进行早期心理干预等 对策。 工作流程及圈内制定的各项措施,护士执行力得到有力提升,从 而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1.2.5对策实施与检查确定对策后,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 3.2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融洽了护患关系,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 5W1H分析法制定对策实施计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进行效 果确认追踪,每周召开1次分析会,用PDCA原理针对活动中存在 的问题循环讨论分析以达到持续改进。 士的信任度脑卒中患者因起病急骤、病程较长,患者常存在有 急躁易怒、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且依赖性强等消极情绪,患者家属 也深感身心疲倦,这是造成患者良肢位摆放依从性差的主要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圈员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患者的心理指导 1.3评价指标观察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 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患者偏瘫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及医生对护 理效果的满意度为评价指标。(1)依从陛:患者及家属能积极配合、 良肢位摆放正确有效为依从;(2)并发症:通过住院期间的观察及 出院后的随访评价两组患者肩关节半脱位、关节肌肉挛缩、足内 翻下垂等并发症的发生率;(3)满意度:采用QCCd, ̄g自行制定的 护理效果满意度调查表对品管圈的效果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 上,每天到床边与患者交流(如用有图卡片、写字板、模拟演示 等),不断从中掌握患者的病情、性格特征、生活现状、社会背景 等,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良肢位宣教,印制相 应的健康教育单并制作良肢位靠枕发给患者,以便患者及家属参 照执行,引导家属积极参与配合,对配合好的患者给予一定的奖 励,使患者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康复和锻炼,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由于护士的专科技能在品管圈活动中能帮助患者解决实 当代护士2014年11月下旬刊 一51一 ※外科护理 胸部护板用于单纯性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郑建兰 石爱丽 裴丽珍摘要 目的观察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对肋骨骨折患者的疗效。方法施恒炜 选择40例肋骨骨折患者,并随机分为护板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20例。护板组惠者采用胸部护板行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胸带或胸带加厚棉垫加压包扎等传统外固定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疼 痛指数(VAS)、住院时间长短。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板组患者疼痛强度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 胸部护板对肋骨断裂的区域有固定效果,可明显降低疼痛强度,并能提高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下床活动等行为,有利于患者的 恢复,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肋骨骨折的方法。 关键词:肋骨;骨折;胸部护板;疼痛;住院时间 中图分类号:l 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4)11—0051—02 肋骨骨折在闭合性胸部创伤中最为常见,其发生率占创伤住 院患者的4% 12%,占闭合性胸部创伤的55%tu。在肋骨骨折治疗 为护板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O例,分别采用胸部护板外固定(护板 组)和传统胸带外固定治疗(对照组)。护板组,男14例,女6例,年 龄34~8O岁,平均年龄(51.95 ̄13.37)岁;对照组,男15例,女5例,年 龄27~74岁,平均年龄(48.55 ̄14.86)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 一中,肋骨的固定方法通常分为保守方法外固定和手术内固定。对 于无需手术治疗的肋骨骨折,由于其胸壁完整性已经破坏,呼吸 受限,易造成相关并发症口。采取简单有效的外固定方法必不可 少。目前临床常用的外固定方式有宽胶布粘贴、加压棉垫和弹性 胸带等。本科于2012年2月一2013年8月对4O例肋骨骨折患者分别 采用胸部护板外固定和传统胸带外固定治疗,收到不同的效果, 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护板组护板组使用纳米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胸部护板(一 般由医生操作)。首先明确骨折部位,用医用酒精将要贴附部位的 皮肤擦拭干净,清洁面积略大于外粘贴胶布的面积,将胸部护板 真空包装放入70℃以上热水中3~5 min,使护板完全软化,取出真 空包装袋擦干,按剪切线剪开真空袋,取出产品,先用手背测试护 板温度,防止烫伤患者,揭去箭头处内层保护纸,箭头方向和肋骨 一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科于2012年2月~2013年8月收治40例肋骨骨折 患者。所有患者肋骨骨折均为外伤导致,均经过胸部x线或胸部CT 肋骨三维重建检查确诊有2—5根肋骨骨折。按照随机原则随机分 致,要求患者举起双手并吸气,将软化好的护板贴在骨折部位, 揭去外固定粘合层保护纸,固定好周边透气薄膜,待产品固化。胸 工作单位:310014杭州 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科 郑建兰:女,大专,护师 收稿日期:2013—12—06 部护板通常使用7 10 d,护板粘贴不紧密或者脱落时可重新更换。 1.2.2对照组 由护士按照传统方法根据患者胸廓大小选择合 适胸带,单纯使用胸带外固定或者胸带内放置加厚棉垫外固定。 行沟通、交流,得到了医生及时的指导与帮助,使问题在最短时间 内得到解决,良肢位的正确有效摆放防止了患者多种并发症的发 生,为后期康复治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医生对护理效果愈加满 际需求,使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信赖感明显增加,护患关系更加 融洽,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有了明显提高。 3-3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护士专科技能水平,增强了护士的 工作成就感科室选派圈内骨干参加康复培训班,制定规范的良 肢位操作程序,并请康复师在科内讲授良肢位的详细操作方法, 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及技术图解卡片,让科室每一位护士都能动手 意,护理工作得到医生的肯定,医护关系如“鱼水之情”有了很大 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刘佩芬,谢碧睛,苏慧芳.医院品管圈的团队结构与冲突处理行 为[J].卫志,2006,25( ̄:5 12—5 14. 操作并熟练掌握规范的良肢位摆放,通过一系列的培训,使科室 护士护理意识增强,自发学习各项专科技能,护士的专科技能水 平逐步提升。同时,在行动圈活动中,护士从确定圈名、原因分析、 措施制定及实施均全程参与,按照自己制订的方法达到预期目标, 2王灵芝.脑卒中偏瘫患者良肢位摆放的意义『J1.中国康复,2004, 19(6):365-366. 3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动在护士长夜查房中的应用与效 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7,5(7):55—56. 4杨艳,张莉国.品质圈活动在提高小静脉穿刺一针成功率中的 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10—111. 使她们有被尊重、被认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引。此外,通过品管圈 活动的开展,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团队精神,增强了护士参与护理 管理的意识和工作满足感 。 3.4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医生对护理效果的满意率,更进一 步和谐了医护关系在品管圈活动中培养了护士善于发现问题、 主动思考的意识,使其学会运用原因分析、对策寻找和效果确认 的系统方法,在循证的基础上实施整改,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 5朱珠,周晖,张翔娣,等.品管圈活动在产妇产后乳腺疏通中的作 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1(6):5—8. (本文编辑:张和群阮叶) 高阁。在品管圈实施过程中护士发现问题能主动有效地与医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