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银杏商贸中心
土方工程(大开挖)施工方案
专项施工方案 四川省三台县第四建筑工程
2011年 11月25 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基础形式
三、 施工部署
四、土方开挖工程操作工艺
五、质量、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六、雨季大风汛期施工措施
七、主要管理措施
土方工程(大开挖)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青川县银杏商贸中心项目工程 2、建设地点:青川县乔庄镇北井坝
3、建设单位:青川县银杏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 4、项目规模:银杏商贸中心建筑面积8737.37㎡ 二、基础形式 基础
根据现场场地及基坑支护设计要求,因基坑开挖线相邻围墙不足一米,放坡系数过大将直接影响原有排水系统及构筑物,坡度只能按1:0.3考虑,所以采用喷锚支护。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大开挖,机械挖土方量约为10000m3。 三、 施工部署
根据降水观测情况及现场定位放线要求,满足开挖条件后,开始按由西南向东北的行走方向开挖,采用1台P250型反铲挖掘机,5辆自卸汽车运土。在基坑开挖的土石方 (余土)运土汽车将从大门进出。 四、土方开挖工程操作工艺
1、先放好坡顶线、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
2、土方机械开挖:现场场地基本平整由邻街方向往内开挖,开挖深度达到设计高程时预留20cm人工清底,(开挖时边坡预留20cm人工清理),并进行边坡喷锚施工,施工人员同时做好边坡休整及土钉墙施工。
3、坑底应平整,并适当向坑边排水沟方向做成不小于2‰坡度,以避免基坑集水。
4、基坑开挖完后,应及时进行排水沟和集水井施工,坑底四角及各边按20—30m间距挖600х600х1200的集水井,用潜水泵抽取集水坑中的地下水排入坡顶截水沟,经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线。
5、土方开挖时,要分层开挖,分层高度控制在1.5m—2 m左右,防止车辆行走致使土体侧压。
五、质量、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1、在开挖前,应做好地面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工作,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2、开挖前必须对邻近建筑物、构筑物、给水、排水、电力等地下管线进行调查,摸清位置、埋设标高、基础和上部结构形式,当处于基坑较强影响区域范围内必须采取可靠措施保护,当邻近建筑物可能受基坑开挖影响时,应详细调查其已有裂缝或破损情况,并做好记录。
3、施工前应确定土石方堆放场地,做好土方回填平衡调配。
4、挖出土方宜随挖随运,每班土方应当班运出,不应堆在坑边,应精良减少坑边的地面堆载,基坑堆应严格控制在10KN/ m2以下。
5、对支撑挡土体系的基坑,应按设计确定开挖深度,不许超深开挖。挖土机械、运输车位于基坑边时,宜采用搭设平台,铺设走道板等措施支撑承重设备,以减少边荷对挡土结构的侧压力。 6、土方开挖工程质量要求 基槽、基坑
项 序 1 2 项 目 标 高 长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50 3 边量 边坡 设计要求 1:0.3、1:0.75 4 表面平整度 20 5 六、雨季大风汛期施工措施 1、组织准备 项目部成立雨季台风汛期施工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生产副经理、安全员任副组长,组员由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等组成。 2、材料准备 序号 材料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雨衣雨裤 套 1 10 雨鞋 双 2 10 污水泵 台 3 2 塑料布 4 m2 200 铁锹 只 5 20 3、现场准备及技术措施 1)雨季施工前,整理施工现场,清理松散的土方和道路遗撒的土方,清理施工现场的排水沟、截水沟,保证排水畅通。检查排水设施,确保排水设备完好。 2)检查现场的各种机具、设备的防雨设施,停放位置,不得停留在基坑内以及坑边5m范围内。 3)雨季到来时,土方开挖要积极配合边坡支护,边坡支护尽量在雨季到来之前将开挖出的边坡全部支护完成。 4)大雨及台风期间应停止一切土方开挖活动。 5)在雨季台风汛期期间,现场应由专人24小时值班,巡查排水设施是否畅通,边坡是否有裂缝或位移情况,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6)为确保开挖后的边坡不受雨水冲刷,减少雨水渗入土体,可在土坡表面铺设塑料布。对边坡支护比较薄弱的护坡,在雨季应加强基坑表面的截水措施,并采取在坡表铺设塑料布等保护措施。 七、主要管理措施 (一) 安全管理及防护技术措施 按照我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及管理手册严格对现场安全防护进行控制。现场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工地设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及各种安全教育活动,并由工程部组织有关部门对现场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整改。确保无重大安全施工发生。 允许偏差值(mm) -50 +200 场内按各阶段施工情况在进出口和危险区域挂贴标牌及标语,标牌的设置、数量及挂贴方式应符合0HSMS18001标准及规范要求。各种防护部位防护到位。 1、 安全教育及安全交底
1) 进场前应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和本工种安全操作规程的学习,并做好记录。
2) 针对本工种及现场具体情况,做好详细的安全交底记录。
3) 挖土时要注意土壁的稳定性,发现有裂缝及倾坍可能时,人员要立即离开及时处理;
4) 人工挖土,前后操作人员间距不小于2~3米,堆土要在1米以外,并且高度不得超1.5米;
5) 每日或雨后必须检查土壁及支撑稳定情况,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并且不得将土和其它物件堆在支撑上,不得在支撑下行走或站立;
6) 机械挖土,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7) 机械操作中进铲不应过深,提升不应过猛;
8) 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9) 机械应停在坚实的基础上,如基础过差,应采取走道板等加固措施,不得将挖土机履带与挖空基坑平行2米停、驶。运土汽车不宜靠近基坑平行行驶,防止坍方翻车;
10) 电缆两侧一米范围内应采用人工挖掘;
11) 配合拉铲的清坡、清底工人,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内工作;
12) 向汽车上卸土应在车子停稳定后进行,禁止铲斗从汽车驾驶室上越过; 13) 上班前,班组长应对本班职工进行班前安全教育,以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保车辆安全畅通,各种车辆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引导。 2、 基坑的防护
(1)土方开挖要探明地下管网,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2)在距基坑边0.6 m周围用ф48钢管设置两道防护栏杆,立杆间距4m,高出自然地平1.2m,埋深0.8m。
(3)基坑上口边1m范围内不许堆土、堆料和停放机具;在锚喷支护上口5m范围内不许重车停留。
(4)各施工人员严禁翻越护身栏杆;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3、 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基坑内乱仍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要接稳后再松手。
4、 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基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
5、 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二) 施工场地场容管理及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2、 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必须按照施工现场管理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停放整齐,定期进行保养。
3、 现场的施工道路保持畅通,禁止路面堆放材料、设备。
4、 在现场出入口设置车辆清洗台,由专人负责清洗,运载工程土方最高点不超过车辆槽帮上沿50cm,边缘不高出车辆槽帮上沿10cm,装载建筑渣土或其他散装材料不超过槽帮上沿,禁止沿途遗撒,必要时车上土应严密遮盖。
5、 在现场东、西两侧各设置一根洒水用的临时水管,根据现场情况对现场及生活区进行洒水、清扫,防止扬尘。 (三) 防止扰民措施
本工程位于北边为居民生活区,为确保正常的施工秩序,尽量减少对周围人员办公、生活的影响,制定如下措施:
1、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尽量避免人为的大声喧哗,杜绝人为敲打、野蛮装卸而引发的噪声等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噪声扰民,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2、 在施工过程中积极采取新工艺、新机械或更换、调整部分影响较严重的设施和设备,尽量降低施工影响,保证施工进度。
3、 随时与现场周围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对他们的意见、建议进行合理采纳,对有关施工工序安排、工人操作方面的问题,在生产调度上进行解决。
4、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将噪声污染严重的工序安排在白天,午休及夜间施工应尽量安排噪声较小的工序施工,若晚上10:00以后需要进行夜间施工的,应提前向当地环保部门申请,并在工地周围显著位置贴出告示,争得居民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