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林学院学报2009,24(4):205~208JournalofNorthwestForestryUniversity
居住区景观与儿童游戏场地设计现状与反思
于桂芬,邹志荣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陵712100)
摘 要: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社会流行形势的影响,我国儿童室外游戏环境设计基本还停留在简单的器械游戏上,居住区环境也受成人审美支配,逐渐将儿童与自然隔离。本文在儿童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居住区景观对儿童健康成长应该起到的实际意义,反思了现代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和游戏场地设计的误区,并在居住区环境要与游戏场地相结合的构想之上,提出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和游戏场地设计的新目标。关键词: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儿童游戏中图分类号:TU985.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7461(2009)0420205204
PresentSituationandReconsiderationoftheCommunityEnvironment
LandscapeandChildrenPlaygroundDesign
YUGui2fen,ZOUZhi2rong
(CollegeofHorticulture,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
Abstract:Undertheinfluencesofthesocialprevailsinideaandthetraditionalconceptofeducation,thede2signofoutdooractivityenvironmentforchildreninChinabasicallystillstaysinthedispositionofsimpleapparatus.Theenvironmentsininhabitedregionaredominatedbyadultaesthetics,resultinginisolationofchildrenfromnaturegradually.Basedontherelationshipbetweenchildrenandnature,thesignificanceofthelandscapeinresidentialareatothehealthygrowthofchildrenwasdiscussed.Problemsexistedinthedesignoflandscapeinmodernresidentialareawereputforward.Newideasinthedesignoflandscapeout2doorplayinggroundinresidentialareawereproposedbasedonthethoughtintegratingresidentialenviron2mentandplayingground.
Keywords:communityenvironment;landscapedesign;childrenplayenvironment
自然是锻炼意志力的品质、体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一种必备教育环境。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自然对其影响和作用大致可以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亲近自然,体验自立;第二个阶段是走进自然,发展自立;第三个阶段是回归自然,成长自立。在自然的环境中嬉戏玩耍,孩子们比成人更容易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优化品格。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无法保证能带孩子们去体验真正的原始森林,去看大草原上奔驰的野马,最容易做到的就是给他们创造一个自然化的生活和游戏环境。
1 我国儿童游戏环境的现状
在我国,儿童游戏场所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大型游乐场或公园游戏场,二是幼儿园、小学校的游戏场所,三是设置在街区或居住区公共空间中的一些游戏小场地。大型游乐场或公园游戏场所的消费性和时间规定性,极大地了儿童游戏的随时性、经常性和便利性;幼儿园和小学校的游戏场所由于用地范围影响多数只拥有游戏器材,缺少对自然的感受和体验;而居住区作为游戏场地方便易达,成为
3 收稿日期:2008210208 修回日期:2008212203
作者简介:于桂芬,女,硕士生,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方面的工作与研究。E2mail:nanguobing2007@163.com.3通讯作者:邹志荣,男,教授,博士生导师。E2mail:zouzhirong2005@163.com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6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儿童日常活动最多的地方,因此也就担负起为儿童提供自由玩耍的空间和亲近自然的机会(图1)。但是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社会流行形势的影响,儿童在室外的游戏环境设计基本上还停留在“固定场地+沙坑滑梯”的模式上。(图2)
的教育,也是枯燥无味的、片面而不能引人入胜
[3]
的。”让儿童最大限度地与自然、社会建立起日常
联系,让儿童与自然亲密接触,体验自然的千姿百态,愉悦孩子们的心情,慢慢就体会到怎样去感知和认识,逐渐提高对自然和生物的兴趣,当他们熟悉自然而不再感到害怕的时候,他们就培养出了对自然的爱心,开始自觉的保护环境,在责任感中找到成就感,这对他们的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2.2 对儿童的审美教育意义著名美学家滕守尧先生认为,培养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重要途径是积极引导他们去亲身体验和感受现实世界,最后形成一种敏锐选择能力和同情能力。自然环境中的形态、色彩、声音、芳香等都是实实在在的,这一些都能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因此,通过环境景观设计有意识地引导儿童体验感受自然变化和生活状态,逐渐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感性认识、倾向或习惯,是培养儿童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的关键
图1 儿童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2]
Fig.1 Relationshipbetweenthechildrenandoutdoorenvironment
所在。
2.3 对儿童的情感教育意义
相关研究表明,孩子生长的最初4~5a环境对其身体和精神特征的影响是最快最敏感的时期,这个时期形成的精神特征也将会陪伴孩子们逐渐成长。一个好玩的有趣的场所能使孩子在游戏交往中得到神秘和美好的体验,保护他们在发展中的锐气、活力、好奇心和创造的冲动。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或者充满想象空间的场地,能使孩子经历竞争、失败、挫折,体验帮助、合作的乐趣。因此自然环境对儿童的教育不仅能够使其获得更高的知识,重要的是使
图2 最常见的游戏器材
Fig.2 Commonplayingfacilities
孩子们产生情绪体验,触动情感世界,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品德。(图3)
每个人都承认儿童需要游戏,游戏对于儿童具有重大意义,但理论上重视,实践上却轻视或忽视游戏,已经成为一种在整个社会领域中普遍存在的“游戏困境”。随着我国居住区环境条件逐渐改善,优美的居住环境成为楼盘的一个大卖点,但在景观设计中却很少有深入研究如何使社区环境更适合儿童生活和游戏、更能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新理念。概括的来讲就是景观与游戏设计都忽视了儿童行为与心理的需要,公众关注程度与规划设计水平极不相称。
图3 关注小动物让孩子变得更善良
Fig.3 Animalandchildren
2 居住区环境景观对于儿童成长的现
2.4 对儿童的智力发展意义
实意义
2.1 对儿童的环境教育意义
上个世纪教育者就开始一种新的观点:人的智力是可以改变的,经历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特别是人生中最开始的8a,环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儿童对环境的反应比成年人更为直接和活跃,他们总能发现高低、远近、软硬、暗亮的概念,而他们用来探
乌申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自然是教育的最强有利的手段之一,不采取这种手段,即使是最细心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4期于桂芬等 居住区景观与儿童游戏场地设计现状与反思207
索这些概念的客观物体则又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强化他们的学习乐趣[4]。丰富游戏环境、提供更多的接触各种事物的机会,会使游戏行为本身变得更
富于活力,更多彩,更有效。(图4)
4 现代居住区景观与儿童游戏场地设
计的新目标
4.1 人文关怀目标
儿童也是有社会性的,需要体育活动,游戏空间,需要遮荫,需要阳光,需要接触水,需要跟其他人交流,所以应该重新审视对于居住环境的设计,要把人性化落到实处。要做到这点首先应对儿童的生理和心理有正确的认识,努力建立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环境及其设施的需要,设计出更有地方特色、更有使用特色的大众参与的实用景观。4.2 环境自然化目标
图4 孩子们在树下认真观察蚂蚁Fig.4 Examiningants自然对于儿童的成长重要性已经阐述的很明确,不加雕饰的天然美让孩子在玩耍时回归自然。有些可参与性的活动比如收集果子、造房子等等,甚至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或者充满想象空间的场地,在增长基本常识的同时还会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3 景观融合性目标
3 居住区景观与游戏场地设计的误区3.1 居住区景观设计误区
反自然主义、形式主义、保护主义是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的三大误区。许多设计者把形式上的创新当成是居住区室外环境建设的改革之道,在各种景观元素的设计中往往考虑的也是成人的审美需求,形成了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大片的空旷草坪等等,儿童活动空间却越来越少。关于景观的含义俞孔坚教授解释为“:景观是一种生存的艺术”,而现在大部分的居住区景观与儿童这个使用群体特点相距甚远,在意识和形式上都把景观和儿童生存的游戏活动要求分别对待,没有了必然的联系,景观和功能出现了分离。像这样没有行为和心理的介入的形式化景观难以保证居住区自然开放空间应该带来的生态效益、精神体验和教育的作用,更淡不上艺术。3.2 儿童游戏场地设计的误区
儿童需要安全自然的游戏空间,与其刻意去创造一个僵硬的场地,不如将园区环境景观作为一个大型游戏场地,结合自然景观元素塑造更多样的游戏空间。利用泥土、水体、植物、地形以及其它一些兴趣盎然的雕塑小品等将空间加以分割、重组,可以引导产生更丰富的游戏内容。最终目的是使身边的环境成为一个可利用的、具有一定安全系数的自然的但又是经过精心组织的景观系统,解除固定场地的约束性,让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自由地发挥。(图5、图6)
现在的游戏场地将传统普遍的游戏场地设计风格作为唯一标准,没有与居住环境相互融合的创新,将儿童游戏场地等同于运动的场地还是多数景观设计师的看法,设置的儿童游戏场地是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却忽视了整个居住区外环境对于儿童身心发育的积极作用。近年来虽然有所在进步,但受传统的教育观念和社会流行形势的影响,基本上还停留在“固定场地+器械游戏”的模式,游戏器材主要还是滑梯、跷跷板、秋千老三样,很少有新颖的游戏设施的使用,更缺乏科学化和系统化,大多形式单一,缺乏整体、合理的构思。这些条件不能真正唤起儿童善于发现、勇于参与的玩的天性,呆板的游戏也不利于发展创造力。
图5 由汀步演变的游戏场地
Fig.5 Playinggroundinwaterside
4.4 游戏多样化目标
现代居住区应该是成人的审美和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相契合的综合环境,环境中的元素应该提供更丰富的游戏机会,通过接触、体验、想象促进儿童脑神经发展。除了以体能游戏为主的器械游戏以外,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208西北林学院学报24卷
尽量结合景观设置其它体验性游戏、发现性游戏、冒险游戏,或者创造性游戏。(图7,图8)儿童游戏活动所利用的范围和认识程度也会随着他们的成长而扩大,所以居住环境景观在规划阶段就要考虑到各个年龄段儿童的需要,包括游戏内容、游戏场地的设置、游戏器械的选择、游戏环境的设计、自然景观的设计等等,都需要各具特色。
化游戏场所是很危险的。“标准化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因为将玩耍变得简单化,孩子们从而不必担心他
[5]
们的活动会有危险”,这样一来,孩子们对于在游
戏场以外甚至整个人生所要面对的坎坷多变会毫无准备。所以,幼儿时期还是要经历天然的游戏,经过皮肤、腿脚、手臂的各种接触、摩擦、撞击,供应大脑发育所需的信息,培养健全的心理和身体素质,应对生活中不断而来的困难。因此,安全性的内涵应该包括培养安全意识、预防安全隐患和解决安全危机三个方面,对于儿童而言,除了在必要的保护下游戏以外,都是通过亲身体验来理解和树立安全意识的。
5 结语
无论现代与未来,游戏都是儿童的天性,本文所提倡的让儿童在自然中游戏和成长则是一种理性回
图6 与台阶相结合的坡道滑梯Fig.6 Playinggroundonslope
归。这种回归要在景观本身意义的基础上,在提供形式和视觉美感的同时,将环境景观与游戏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开发和利用环境景观在教育、审美以及情操培养上的潜在作用,让儿童最能接近的环境成为最有吸引力、最有教育性的天然课堂。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应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一项重要目标,开发创造环境中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游戏环境,使儿童在游戏中体验在家和在学校都无法接触的自然,感受合作和竞争的快乐,逐渐地在自然中培养自我,发展自我,结果是孩子们从小就能培养健康的情感、优秀的品格和责任意识,这些对个人的健康成长、家庭的稳定幸福和社会的文明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 刘冰颖.浅析城市儿童游戏场地设计元素[J].技术与市场:园
图7 攀登游戏煅炼儿童的勇气
Fig.7 Climbingchildron
林工程,2005(7):18.
[2] 徐雷蕾章俊华.城市居住小区中户外游戏场地设计浅析[J].
中国园林,2005(9):34.
[3] 赵美霞.浅谈自然环境对幼儿教育的作用[J].山东学前教育
网,http://www.sdchild.com/kegai/surroundings/200710/
13072.shtml.
[4] [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M].俞孔坚等译.北
图8 体验性游戏增加儿童的知识
Fig.8 TheParticipatingplayingactivities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242.
[5] 丹麦.HelleNebelong自然游戏场地[J].景观设计,2006(3):
44.
4.4 新安全性目标
在传统的游戏场地设计中多数都强调绝对的“零危险”,现在很多设计师都相信“零危险”的标准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