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旅游概论说课稿

旅游概论说课稿

来源:九壹网
旅游学概论说课稿

尊敬的老师,你们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旅游资源》。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

旅游概论是旅游专业学生的一门核心课程,在旅游专业教材中起到基础作用,本书的特点是理论性较强。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对旅游专业学生而言掌握这些相关知识十分重要,因此该内容成为本课的学习重点。教材主要介绍了旅游资源的含义、分类、特点,概括性强。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本课培养学生运用旅游概论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预设为:

【知识目标】:通过课堂学习,学生能够说出什么是旅游资源,知道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为旅游资源。

【技能目标】:通过课堂训练,学生能准确的将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说出其不同。通过小组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驾驭旅游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情结,激发专业学习的热情。

3、重难点

【重点】: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内涵、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

源的区别。

【难点】:能找出家乡的旅游资源,并对其进行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分。 二、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旅游专业的学生, 学生思维活跃,有创造性。但对旅游资源有所知但又不全知,而且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牢固,专业敏感性不强,对教师的教学意图不够明确。求知欲强烈。 三、 教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依据本课理论性强和学生文化不扎实、自信张扬的特点,在理论联系实际、启发性教学原则下,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着重采用小组讨论法、基于任务的探究式教学法。

(1)注重合作竞争,培养职业素养本堂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为了更好地激励学生的积极性,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在竞争中,学生既增长知识,又锻炼自己。同时通过学生讨论、演说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协调等职业能力。 (2)开发多元智能,吸引学生。 本堂课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智能; 通过讨论列举旅游资源,培养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通过有目的观看视频资料,培养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通过组合学生自我展示,培养学生的人际智能和言语-语言智能;通过概念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

数理智能力。总之,整堂课至少有意识培养学生六大方面的智能,也正因为如此,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学法分析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学会学习,学会求知”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引入问题,促进小组合作讨论以此来突破难点。 四、 教学过程分析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课前准备:

我在课前查阅相关的参考书,收集大量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求学生预习教材收集旅游资源资料,布置学生游览文庙任务。

2、教学引入:5分钟

通过播放音乐MV《彩云之南》,展示图片,学生了解云南的旅游资源及旅游资源的分布。 3、小组活动:10分钟

我提出问题:介绍一下你游览文庙的情况,你看到了什么?请根据预习的情况对其进行分析:它是旅游资源吗?如果是,属于哪种旅游资源,为什么?。请同学们先在组内交流,选取组内意见相同或有特色的情况准备在班级中分享。学生先在组内交流,小组长协调对偏离教学内容的话题进行调整,记录人快速记录每个学员的发言内容。发言人把本组交流的情况归纳综合,准备展示。我巡视观察,掌握完成情况,随时提出具有启发的问题,把讨论步步引向深入,使同学全

身心投入讨论中。

4、汇报检查:10分钟

由各小组的发言人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我将各组发言要点及时记录在黑板上。进行参照比较,然后总结讲评来将各组情况进行整理,让学生对旅游资源有初步认识,能够进行简单的区分。 5、讲解知识:20分钟。

讨论后完成后,可初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程度。接着对理论知识进行讲解,以此来完成对教学重点的把握。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内涵: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是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二、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指凡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的、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的自然景观。

三、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旅游资源。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由于各具传统特色,而成为旅游者游览观赏的对象。

四、旅游资源分类:

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等 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 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气候与天象景观、如泰山日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等 四、人文旅游资源分类

人文景物:文物古迹、活动地等

文化传统:文学、宗教、戏剧等 民情风俗:中国人饮食习俗等 6、任务探究 :(35分钟)

(1)发布任务:对于旅游资源分类 (5分钟)

教师出示中国有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图片:黄山、黄鹤楼、故宫、长城、泸沽湖、玉龙雪山。进行讲解,示范分类。采取抢答的方式,要求学生第二次观看图片后说出旅游景点名称及旅游资源的类型。促进学生掌握应该知道的内容,帮助学生强化记忆,突出重点。 (1)分组讨论

小组讨论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头脑风暴,第二步根据问题进行讨论。

①头脑风暴(10分钟)

学生拿出张白纸,在1分钟内写上自己能想到的省旅游资源。对以上写出的资源进行分类,而后组长收齐,将纸两两交换,小组互评。

②小组讨论(10分钟)

我提出引导性问题:1、我们家乡有哪些旅游资源?2、对家乡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小组开始讨论,小组长协调对偏离教学内容的话题进行调整,记录人快速记录每个学员的发言内容。发言人把本组讨论的意见归纳综合,准备展示。我巡视观察,掌握完成情况,随时提出具有启发和挑战性的问题,把讨论步步引向深入,来突破难点。

(2)、汇报检查:10分钟

由各小组的发言人用简练、概括的语言汇报本组讨论结果,我将

各组发言要点及时记录在黑板上。进行参照比较,然后总结讲评来完成难点的突破。

7、小结:10分钟

播放云南省七彩云南旅游宣传片,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问题:片中出现哪些我们的旅游资源,我们有哪些旅游资源可以与它们相对应?你觉得应该如何开发和保护这些的旅游资源?强化学生热爱家乡和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让课堂教学得到升华。

本节课通过探究讨论,掌握了旅游资源的分类,学会了如何对家乡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掌握我们云南省的旅游资源。希望大家学业有成后为家乡的旅游业尽绵薄之力,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主力军。 五、 板书设计 1、

教学引入时放多媒体(图片)

2、任务探究时放多媒体(教学重点内容) 3、教学检查时在黑板记录各组的汇报要点 4、教学总结时放多媒体(课堂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