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I卷 选择题(48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8分) 1.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对应的单质分子,而钙、铁则指的是对应的钙离子和铁离子 B.淀粉及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水解的饱和酯类
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或名称表达正确的是 ( ) A.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B.乙炔的分子结构模型示意图:
··O··2-+··H O·C.H2O2的电子式:H+[ ]······· D.
CH3-CH-CH2-CH2-OHCH3 的名称:3-甲基-1-丁醇
3.结构为„—CH=CH—CH=CH—CH=CH—CH=CH-„的高分子化合物用碘蒸气处理后,其导电能力大幅度提高。上述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是( )
A.乙炔 B.乙烯 C.丙烯 D.1,3-丁二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
B.乳酸薄荷醇酯(右图 )能发生水解、氧化、消去反应、以及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C.0.1mol丙烯酸中含有双键的数目为0.1NA D.乙醛和丙烯醛(
)不是同系物,它们与氢气充分反应后的产物是同系物
5、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卤代烃在酸性环境水解生成醇 D、油脂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6.某有机物Z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生成机理可由X与Y相互作用:
HOCOOHHOHOCOOHOO-C-CH=CH- OHY--------→
OH一定条件HOOH-OH
OH X Z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X分别与足量的Na,NaOH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1 B.Y的分子式为C9H8O3
C.1 mol Z与浓溴水反应最多消耗4molBr2
D.1 mol Z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 7.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别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H2=CH—CH=CH2(g) + 2H2(g) → CH3CH2CH2CH3(g) ΔH=+ 236.6 kJ/mol CH3-C≡C-CH3(g) + 2H2(g) → CH3CH2CH2CH3(g) ΔH= + 272.7 kJ/mol 由此不能判断( )
A.1,3-丁二烯和2-丁炔稳定性的相对大小 B.1,3-丁二烯和2-丁炔分子储存能量的相对高低 C.1,3-丁二烯和2-丁炔相互转化的热效应
D.一个碳碳叁键的键能与两个碳碳双键键能之和的大小 8、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A.AC.C
B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所示(E1、
E2、E3、E4表示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B的反应热ΔH=+(E2-E1)KJ/mol B.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 B 是放热反应 D.整个反应中ΔH=E1-E4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中,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换成环形铜丝搅拌棒测定出来的中和热值
偏大
B.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ΔH= - 571.6KJ/mol
C.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 (g)+ 3H2(g) ΔH= - (2×57.3)KJ/mol
10.在一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增大。下列选项中,能表明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正(A)=2V逆(B)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容器内的总压强保持恒定 D、A、B的转化率之比为1:2
11. 一定温度下:在2.0 L密闭容器中,发生X(g)正确的是 ( )
A.从反应开始到t1时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X)=
2NH3(g) ΔH= - 38.6KJ/mol
D.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 - 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反应热
Y(g)+Z(g) ΔH<0,n/mol 容器内反应物X的物质的量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以下分析
0.2
mol/(L·min)
0.9 0.7 0.5 0 t1 t2 t /min t1
B.反应达到平衡时,Y和Z的物质的量共减少0.8mol C.欲提高平衡体系中Y的含量,可升高体系温度或减少Z的量
D.反应到t2时刻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缩小容器的体积,再次平衡后, X的物质的量小于0.9mol
12.Fenton试剂常用于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X。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初始时
c(X)=2.0×10
o
-3
mol·L ,反应10 min进行测定,得图1和图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o
-1
A.50 C,pH在3~6之间,X降解率随pH增大而减小 B.pH=2,温度在40~80 C,X降解率温度升高而增大
C.无需再进行后续实验,就可以判断最佳反应条件是:pH=3、温度为80 C D.pH=2、温度为50 C,10min内v(X)=1.44×10 mol·L min 13、实验室用锌粒与20ml浓度为2mol /L的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向反应 混合物中加入下列物质,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说法正确的是( ) A. 少量NaNO3固体,v(H2)减小 B . 20mL BaCl2溶液,v(H2)不变 C. 少量NaHSO4固体,v(H2)不变 D. 改用18mol/L的硫酸,v(H2)增大 14.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o
-4
-1
-1
o
v v(逆) v(正)
图甲 图乙 图丙 图丁 A.由图甲表示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可知该反应的ΔH>0
B.图乙表示等量NO2在容积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不同温度下分别发生反应:
2NO2(g)N2O4(g),相同时间后测得NO2含量的曲线,则该反应的△H<0
SO3(g) + NO(g),其正反应速率随
C.图丙表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D.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SO2(g) + NO2(g)时间变化如图丁所示,则c点一定是平衡点
18
15.以下两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加入少量H2O,重新达平衡时,含18O的物质分别是( )
T/℃①CO+H2O CO2+H2 ② 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A.2种 3种 B.3种 2种 C.3种 4种 D.2种 2种 16.已知:CO(g)+H2O(g)
CO2(g)+H2(g)△H=﹣41kJ/mol,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三个
平衡时反应中的 能量变化 放出热量:32.8 kJ 热量变化:Q1 热量变化:Q2 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物质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 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① ② ③ CO 1 0 H2O CO2 H2 4 0 0 1 0 4 Ar 0 0 0.5 3.5 0.5 0.5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80% B.Q2 < Q1 =32.8 kJ C.平衡时,三容器中CO2的浓度相等
D.容器③中当CO反应速率等于H2O的反应速率时,反应可能达到平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17(7分)、按要求填空(第(1) (2) (3)小题用“>” “<” “=”填空)
(1) 同温同压下,H2+Cl2=2HCl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化学计量数相同)分别为△H1、△H2,则△H1 △H2 。
(2) 相同条件下,2mol氢原子所具有的能量______1mol氢分子所具有的能量 (3) 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比较下列反应中△H的大小:△H1______△H2.
①4P(白磷,s) + 5O2(g)=2P2O5(s) △H1,②4P(红磷,s) + 5O2 (g) = 2P2O5 (s) △H2;
(4) 使Cl2和H2O(g)通过灼热的炭层,生成HCl和CO2,当有1molCl2参与反应时释放出145kJ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5) 已知 ① H2(g) + O2(g) = H2O2(l) △H1 =-134KJ/mol
②2H2O(g)=2H2(g) +O2 (g) △H2= ?
H-H、O=O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 kJ/mol,、497 kJ/mol和462 kJ/mol, 则H2O2分解生成O2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8(16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树德中学化学社的同学用以下实验的进行探究。 (1)实验一:经研究知Cu2对H2O2分解也具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
+
+
+
催化效
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其它实验条件相同)。
① 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定性比较得出结论。若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反应速率为左边>右边,能否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更好 (填“能”或“否”)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能说明催化效果,此空不填) 。
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用简单的方法检验该装置的气密性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
(2)实验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和草酸(乙二酸)溶液反应时,发现开始一段时间,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不久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①写出酸性高锰酸钾和草酸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②针对上述实验现象,某同学认为KMnO4与草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导致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的猜想还可能是_____ 的影响。
③若用实验证明你的猜想,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草酸溶液试剂外,还需要选择的试剂最合理的是 。(填序号)
A、硫酸钾 B、硫酸锰 C、水 D、氯化锰
(3)实验三:化学社的同学们对作业中的“碘钟”实验产生浓厚兴趣,做了以下深入研究,继续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22查阅资料:S2O28+2I===2SO4+I2 (慢) I2+2S2O3===2I+S4O6 (快)
-
-
-
-
-
-
实验过程:向KI、Na2S2O3与淀粉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K2S2O8溶液,当溶液中的________
耗尽后,溶液颜色将由无色变为蓝色。
实验均取用0.10 mol·L1 Na2S2O3溶液4.0ml,1ml淀粉溶液做指示剂,若不经计算,直
-
接通过溶液变蓝色的时间判断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试剂中应选择 (填序号)
①5ml 0.10mol/L KI溶液 ②5ml 0.05mol/L KI溶液 ③2ml 0.05 mol·L1 K2S2O8溶液 ④2ml 0.15 mol·L1 K2S2O8溶液
-
-
⑤2ml 1.5 mol·L1 K2S2O8溶液
-
如该社社长没有选用上述5种备选试剂,而从实验室取用了4ml 0.20mol/L KI溶液, 1ml 0.40mol/L K2S2O8溶液进行实验,2s时溶液显蓝色,计算v(S2O28)=_______________。
-
19(11分)、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 Ⅰ、反应C(s)+H2O(g)
CO(g)+H2(g) 可生成合成气,其反应热△H 0(填“>”或“<”)。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常数 (填“变大”“变小”“不变”) 。
Ⅱ、从天然气中可获得合成气,其过程中可能发生为:
① CH4(g)+H2O(g)② CH4(g)+CO2(g)③ CO(g)+H2O(g)请回答下列问题:
CO(g)+3H2(g) ΔH1=+206.1 kJ/mol 2CO(g)+2H2(g) ΔH2=+247.3 kJ/mol CO2(g)+H2(g) ΔH3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为______, 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 (2)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③的△H3= 。8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测得该温度下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CO 2.0mol H2O 2.0mol CO2 0.5mol H2 8.5mol 此时反应③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______(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
20.(18分)一种重要的药物中间体E的结构简式为:合成E和高分子树脂N的路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
O①
RCHOCl3CCOOHDMFOHRCHO(i) NaOH/H2O,CCl3(ii) H+OHRCHCOOH
O稀 NaOH 溶液②
RCH + R`CH2CH RCHCCH + H2OR`(注:R 和 R`表示烃基或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高分子树脂N
① A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F→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② Y为E的同系物,比E少3个碳原子,符合下列条件的Y有 种
a、苯的一取代物 b、碳氧双键的碳上不能有-OH
在上述物质中,能发生银镜反应且无支链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 ③ 由A可制得F,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N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 ④ G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X的结构简式为:
CHCHCH2BrBrCHO,下
列有关X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
a.能与与溴水发生反应
b.1molX最多能与3mol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 c.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1 mol X能消耗2 mol NaOH d.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X发生消去反应
⑤已知碳碳双键能被O2氧化,则上述流程中“F→G”和 “H→M”两步的作用是________。
(2) 合成有机物E
①实验室由C合成E的过程中,可使用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 油水分离器可以随时将水分离除去。请你运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使用油水分离器 可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原因_________ 。
②C在一定条件下还可生成高分子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密„„„„„„„„„„„„„„„„封„„„„„„„„„„„线„„„„„„„„„„„„„„„ 树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监测化学试题答题卷
17、(7分)
(1) 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 (4) ______ (5) ______ 18、(16分)
(1) ①______ , ______ ②______ ____
(2)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3)
19、(11分)
Ⅰ、______ , ______ , ______ Ⅱ、(1)
______
,
______ (2)
(3) ______ , ;
20、(18分)
(1)① ______ , ________ ;
②______ 种,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______, ___
④______
⑤
(2) ① ______
②______
树德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4月月考化学答案
1B 2D 3A 4D 5B 6B 7D 8B 9B 10C 11B 12C 13A 14B 15B 16C 17(7分)(1)= (1分) (2)> (1分) (3) < (1分)
(4)2Cl2(g)+2H2O(g)+C(s)=4HCl(g)+CO2(g) ΔH=-290kJ·mol-1(2分) (5) 2H2O2 (l)=2H2O (g) +O2 (g) △H =-211kJ/mol(合理即可) (2分) 18(16分)
(1)①否(1分)。两催化剂的阴离子不同(其它合理答案也可)(2分)
②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如活塞复原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分)(合理即可) 产生40ml气体所需的反应时间。(2分)
(2)①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没配平不给分)(2分)
②催化剂(或硫酸锰、Mn2+)(1分) B(1分)
-
(3)Na2S2O3或S2O23 (1分) ①④⑤或②④⑤(全对才给分)(2分)0.01mol•L-1•s-1(2分) 19、(11分) Ⅰ >(1分)
(1分) 不变(1分)
Ⅱ、(1) 5-10min(1分) 升高温度(或充入水蒸气)(答案合理均给分)(1分) (2) (2分)
(3) -41.2kJ/mol b
20.(16分,第1,2空,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 (1)① 醛基 加成反应 ② 12种
CHO
③
CH2CCH2
④ a c(多答、错答不得分;答对1个得1分)
⑤防止碳碳双键被氧化(或:保护碳碳双键,使之不被氧化)
①该装置能将酯化反应中生成物及时分离出去,使平衡向右移动,提高反应物转化率。
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