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NO.04 2020
智能管理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公路和桥梁的施工技术管理探析
魏 威
(中交第四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0)
摘 要: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公路和桥梁的施工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特别重
要的地位,要让施工真正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就要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衡量一个工程的质量,就是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文章对公路和桥梁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关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桥梁;技术施工;管理
随着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交通运输行业在整个发展中功不可没。但是随着与各个行业的合作越来越多,导致整体的交通运输一直都承载着超负荷的运行压力,这种情况也容易导致工程产生各种的问题。要保证公路和桥梁的施工能够满足社会整体的需求,就必须要加强公路和桥梁的施工技术管理。
1 公路和桥梁施工技术管理简介
1.1 公路和桥梁施工技术管理的含义和内容
只有搞好施工技术管理,才能够有效地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从而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公路和桥梁的施工技术管理就是施工单位在施工技术工作方面采取的措施,让工程的各个环节都能够体现出技术管理。这与每个部门都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是必要的手段,能够帮助工程项目做好控制,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进行公路和桥梁施工的技术管理内容中包括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制度、整体施工工作的合理编制、技术相关的培训和施工图纸的会审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在管理的最初阶段就设定好各项制度,加强施工企业的技术储备。在开工之前需要对于施工周边的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整体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是整个建设的基本,只有充分地做好准备工作才可以为之后的建设做好相应的铺垫。在做准备工作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建议相应的管理部门定置管理流程,同时确定责任制,要能够确保实行方式和方法的可执行性,并且各种手段要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范围之内,确保设计图纸的科学性,并且加强管理。
在施工中,对于施工建设中的各个阶段的施工都需要做严格地监测,保证每个细节的工程质量,加强技术管理,只有在施工中做好每个小细节,才能避免因为小失误而引发大问题。比如公路定线中对于中心线的调整和测量、路基建设是否合乎标准、排水系统建设是否完善等,还要实时检验各段工程的质量,完整地记录验收的结果,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完整性。
1.2 公路和桥梁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
公路和桥梁的施工技术管理在整个建设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的技术管理,就是在整个施工当中尽量使用最少的建设人员、最少的资源物资,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有需要建设的工程。
首先对于整个建设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一项公路
或者桥梁的工程建设是需要长时间的人力物力,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来提高整体效率,同时在整个建设当中,要考虑到会涉及周围的交通问题,还会对于周边的人民群众造成各种不便,合理的管理制度不会对周边的居民带来影响,更利于工程的快速完成。
另外严格地做好工程技术管理,能够把握好工程的质量问题。许多的报道工程质量不合格就是因为对于整体建筑的质量未能够严谨地对待,甚至导致出现了严重的事故。做好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不仅要掌握好整体建设的工程进度,同时还能够对于整体的质量进行严格地把关。
做好公路和桥梁的施工技术管理,整个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都能够得到很大提升。公路和桥梁的施工,原本就是一种盈利性质的工程建设,整个建设过程都是围绕着经济效益来进行。做好技术的管理,就能够对各种物资的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调配,并能在最大限度上节约使用,从而提高整体项目的经济效益。1.3 施工技术管理的影响因素1.3.1 建筑材料的影响
建筑材料是影响施工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倘若在建筑当中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整体工程的质量就会难以达到建筑标准。在我国的很多建筑当中存在质量问题都是因为材料未达到标准,所以在建设中必须要注意建筑材料的质量对于整体工程的影响。1.3.2 人为因素带来的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指人员的综合素质因素,综合素质,涉及的人员也不仅是施工工人,同时也包括管理者和领导层。在存在质量问题的公路和桥梁施工当中,管理人员的行为不规范和素质不达标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在很大限度上都会影响着工程的质量,甚至起到一些决定性的作用,这些行为对于工程的质量好坏都是非常关键的。
1.3.3 机械设备因素的影响
在各种施工建筑当中,施工机械设备性能的好坏,对于整体施工的质量和进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要保证工程的质量就要做好机械的维护,对于各种设备进行合理地使用和保养,保证这些设备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能够正常地运行。1.3.4 环境因素
在施工中,环境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因为公路或桥
智能管理
84
智能城市 INTELLIGENT CITY
NO.04 2020
梁的整体施工周期都比较长,短的半年,长的则需要3~5年甚至更长时间,在这整个工期中会遭遇各种的天气变化、季节变化、温度、湿度等,这些都会对于工程产生不同限度的影响。
2 目前我国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目前,我国许多的公路施工企业中较多的技术管理工作呈现传统的粗放型管理状态,这些工作内容大多是运用技术文件管理以及施工参数来进行控制。导致整体施工管理工作不能够满足当下施工技术的要求,也难以将整体的施工技术管理完全地发挥出来。2.1 整体施工的技术力量薄弱
我国的公路和桥梁施工技术方面较为薄弱,欠缺专业的技术人员,也缺少先进的技术投入,传统的施工技术又难以满足当下公路施工的一些要求。这种情况导致公路桥梁的施工质量在很多方面都难以得到保障,同时对于参数控制的方面的能力也较为欠缺。一些承包工程的施工单位极少对于施工工人进行技术培训,技术力量不够会导致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2.2 监督管理不够严格
在工程施工中存在施工监理的监督管理不够严格的现象,因为负责人责任心不够,在某些施工中出现先检验而后才提交检验申请的情况,同时在施工中还有不按照施工的审核规定进行检验的情况,对于一个环节的施工完成后未及时进行检验或者未按照规定频率进行抽检等,这些情况对于整体的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2.3 施工中技术管理变更反复、浪费较多
在施工当中因数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导致在施工中有许多的实际施工计划无法真正落实执行,在实际的施工中会被迫修改,甚至还出现反复变更,从而就会存在有大量的浪费情况,产生不必要的消耗开支。2.4 相关部门对于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监管力度不够
相关的部门在进行道路和桥梁施工技术管理时始终都是处于放任管理的状态,导致一些不正当的施工手段出现在施工工程中,加上薄弱的监管让施工单位有恃无恐,甚至出现采用各种途径将施工的款项归为己有,导致整体施工资金不够,出现偷工减料的现象,从而影响施工质量。3 提高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3.1 完善施工管理技术制度
要真正提高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首先就需要对于施工企业的生产技术、施工设备、安全、质量、环保等方面进行严格地管理。同时要求企业能够组织各岗位的工作人员对于各项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施工企业要谋求发展,就必须要对于国际上的新型技术、新型工艺和新的设备进行关注,对于工程的决策能够提供各种科学的参考。同时为保证整体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要成立专门的技术管理小组,对于施工的工程制定出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并且选定专业的工程师进行相应的指导,在实际的施工中,企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于管理人员和相关的机构进行不同级别的设置,明确管理职责,建立相应的责任制,避免出现责任不明的现象,确保整体施工的正常进行。同时企
业要建立技术管理的制度,并强调制度的合理性和健全性,让管理制度真正地落实到工程技术工作当中。3.2 技术管理工作的实施与改革
一些施工单位本身有许多具备优秀经验的技术管理人才,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施工设备与材料也都在不断地发展中,所以在施工技术方面也需要不断地紧跟发展的步伐时常进行改革和更新,不断地学习新的技术和知识,加强与优秀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对于国际上新的行业发展情况持续关注,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度将新的技术和知识进行相应的结合应用,从而提高我国建筑施工的科学技术含量,提高施工效率。
3.3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施工中要强化施工管理人员的技术管理意识,首先施工企业的领导层要对技术管理的工作提高重视,然后不断要求企业工作人员提高技术管理的标准和体系,领导可以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全员加强技术培训,改善对各技术人员的资格考核,从而提高各个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责任心和安全意识的培训,减少在施工中出现的变更情况,全面避免在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3.4 提高工程检测管理
在公路和桥梁的工程从开工前到交接中,每一阶段的工程完工都需要经过全面、精确、细致的质量检测,为保证工作安全顺利地完成,应全面配备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并且配备经检验合格的测量仪器和质检工具,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流程,对于完工的工程进行检验和校核,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做好施工质量的保证,并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对于相关的资料进行分析和鉴定,对质检后的结果进行详细的记录,做好分析报告的管理,并以此作为对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进一步检验,努力促进施工技术管理的方向和空间得到拓展,加强施工的质量。4 结语
随着我国的公路和桥梁不断建设,许多的施工单位也都在进行技术管理制度的改革,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方法和实际经验,优化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和方法。各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更学习更多更好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促使我国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稳定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继昂.高速公路桥梁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难点分析[J].中国
新技术新产品,2019(12):101-102.
[2] 杨辉.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及养护措施[J].科技经济导刊,
2019,27(7):72.
作者简介:魏威,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路桥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