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1月份教育随笔

11月份教育随笔

来源:九壹网
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

一、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问题的提出

大多数班主任,往往都更重视对学生上课时间的管理,而课间十分钟的管理工作则经常被忽视。我当然也不例外,对课间时间的管理往往停留在口头上的一句“下课要注意安全,不要打闹啊!”很少真正的留意学生在这十分钟里到底在做什么。这种做法导致了我在学生管理的时间上出现了盲点,往往许多的学生在这个时间极容易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班里的安全事件也往往在这十分钟里发生。撞到头、摔破腿、擦伤手,每当这时,我总是十分的委屈:“和他们说了多少次,下课不要追逐打闹,文明休息,可他们就是不听。下课也不让你安心!”

在身为班主任的忙碌工作中,原本以为是自己休息的十分钟,却因为学生的一些事情而耽误了,但这究竟是谁的责任哪?正是因为我对这十分钟的不重视,没有把课间十分钟纳入班级管理的意识,学生被“放羊”,最后就致使班级管理工作的失败。因此这就需要我做个有心人,把课间管理真正的落实在行动上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情发生。

课间十分钟是非常短暂的一段时间。说其短暂是因为在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十分钟是短小的、微不足道的。然而在喧嚷的十分钟里,同学们有的需要上厕所,有的到自饮水处喝水,还有的在教室里准备下一节课的用书,但更多的学生则是在做游戏。三十五分钟的课上下来,做一些游戏放松放松、调整一下状态还是值得提倡的。问题在于,不少安全隐患的存在,导致了课间十分钟成了学生校园伤害事故的高发时段。

二、小学生课间十分钟伤害事故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引发的课间伤害事故也是接连不断。概括来说,小学生课间十分钟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伤害、追逐伤害、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

1、拥挤伤害。这种伤害主要发生于教室门口、楼道。课间十分钟学生大量聚集到教室门口、楼道,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安全意识差,拥挤现象难以避免。一旦有一名学生失足跌倒,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甚至危及学生生命。对此,学校在墙壁上布置着如“上下楼梯,切勿拥挤”的温馨提示,并已安排了护导老师每节课下课进行管理,从制度上防范人员的过分集中。此外,身为班主任的我也积极的在每一次的晨会课和班会课上都向学生们教授着“文明休息”的重要性;并安排了值日小干部,对于课间休息时表现好与不好的学生进行记录,届时统一进行奖励与批评。

2、追逐伤害。小学生精力旺盛,好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常会为了芝麻大的事,满教学楼地追逐打闹。在追逐过程中,跑在前面的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头探看。这样的边跑边看最危险,倘若学生手中再拿有铅笔等小物件,危险程度就更高了。治理这样的追逐伤害,我认为除了要加强教育,讲清道理,强化监督以外,最关键的做法就是坚决打击。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要通过责令写,全程陪护被伤害同学的方式,促其自省,并且以儆效尤。

3、游戏伤害。这是课间十分钟学生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域。究其原因,一是游戏本身隐含了危险因素,二是游戏的地点常常不是在宽阔的操场,而是在教学楼的连廊上、教室前。当前,学生课间游戏应当注意加以引导的主要有:踢毽子。学生踢毽子时,身体重心不稳,极易摔倒。无论是撞到别人身上,还是摔在硬质的廊道上都会造成伤害。

三、小学生课间十分钟安全管理的策略

1、经常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学生课间安全管理的责任无疑是落在班主任身上的。因此我本着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态度,细致耐心、严格地做好班级安全的管理工作;还密切联系其他任课老师,培养学生班干部,进而形成安全管理的有效网络;我还注意坚持以法执教,规范教育行为以减少或避免安全责任事故;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宣讲《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逐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班级建立学生课间安全检查小组,把课间安全与文明学生的评选结合起来。由于学生安检小组的成员就来自于同学中间,因而就有着天然的监督优势,增强了安全管理的实效性。将课间安全与文明学生的评选相结合,也就易于调动集体的力量,形成浓厚的安全文明的集体氛围。

3、课间组织学生到室外参加活动。事实证明,体育运动等室外活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而且能让学生主动选择雅致的课间活动,从而有效降低课间活动的不安全因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