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卷第2期 河南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enan Judicil Polaice Vocational College 2006年6月 JufL 2006. VoL 4 Nn 2 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 刘申辉 (河南职业学院,郑州450011) 摘要: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与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影响、转型期社会环境 和教育缺乏人文关怀有关。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注 重情感教育,培育健康人格;开展心理教育,确立责任感形成的心理导向机制;组织实施好实训课, 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问题;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63(2006)02—0117—03 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牵・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夺・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 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 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社会 责任对任何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推卸的。近年来,高 等职业院校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型人才,但从总体 们愿意为国家、为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是他们首 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自己的生活和自我价值的 实现,在他们的个人追求与社会目标基本一致的同 时,有了明显的自我追求,具有个人功利主义倾向。 少数学生过多、片面地强调个人发展,忽视社会价 值,因而导致他们的学习目的和动机不明确,不能正 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造成历史使 命感和主人翁责任感不强,社会理想模糊。 2.自我意识增强,情感焦虑、淡漠 高职学生正处于人一生中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 青年时期,他们开始思考,开始面对困难, 其个人性、自主性、自信心逐渐增强,他们追求 个性、渴望显示自我,对个人、家庭、社会的责任 意识明显增强。但在不良刺激的诱导下,少数高职 学生陷入了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对任何事都是站 在自己利害的角度去分析和评判,在利益关系上以 “我”为中心,做事情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漠视他 人正当利益,对身边那些与己无关的人和事情感冷 漠。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更加复杂,同学之间 的沟通越来越困难,他们内心寂寞,渴望关怀;相当 多的高职学生对高校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感到惶恐 和无助,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感觉到可怕和迷茫;对国 家和学校发展中的问题存在偏激和不成熟的看法, 现实存在的诸多不合理现象使他们对社会有一种不 信任和逆反心理,各种矛盾的碰撞和各种复杂问题 的困扰使他们产生焦虑情绪。 3.成才欲望强烈,缺乏吃苦精神,急于求成 上看,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 节,尤其是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还存在不少问 题,部分高职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要完成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 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重大使命,高等职业 院校必须把增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作为一个 紧迫而又重大的课题加以解决。 一、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具体 表现 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 有理想、有抱负,关心国家的前途,具有较高的综合 素质。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部分高职学生缺乏社 会责任感,突出表现为: 1.个人前途意识增强,社会理想模糊 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清楚地看到社会竞争日益激 烈,认识到必须努力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他 们有强烈的求知欲、竞争拼搏意识和创业精神,力求 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 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现实生活的 需要和激烈竞争使他们对个人前途更加忧虑,更加 关心自己的命运,更加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密切相 关的现实目标的实现,学习目的也更加“实际”。他 收稿日期:2005一l1一l2 作者简介:刘申辉(1970一),男,河南邓州人,河南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南职业学院学报 2OO6年 出生于改革开放时期的高职学生受众多发展机 而不是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一旦觉得自己的利益 遇的鼓舞和成功人士的激励,激情四溢,意气风发, 有理想有抱负。他们已经看到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 高质量要求和竞争的残酷性,有强烈的成才欲望,希 望毕业后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并 希望能干出一番事业。但是,绝大多数高职学生生 活于优越的物质环境,又是在溺爱中成长的独生子 女,很少做过事情,缺乏艰苦环境的磨练,几乎 没有遇到过挫折,心理脆弱。单纯的经历使他们过 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把成功看得过于容易,做起事 来急于求成心态浮躁,缺乏自制力、毅力和韧性,既 吃不了苦,又不愿吃苦,一旦遇到挫折,不知道怎样 自我调节。一方面想不断提高自己以期将来有所作 为;另一方面又缺乏坚韧毅力和吃苦精神,造成了理 想与自身实际努力的反差,导致失落感和自责心理。 二、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西方个人主义思想对高职学生责任感取向产 生消极影响 西方近代以来的主流思想是个人本位主义,它 将个人与社会对立起来,片面夸大社会和他人对个 人的制约,把“单纯利己”奉为评价人的行为是否道 德的唯一标准,否定存在着超出个人利益之外的社 会整体利益,不承认人应该承担对他人利益和社会 整体利益的责任,认为人与人之间没有互助、没有相 互责任。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腐朽的个人本位主义 思想涌人我国,部分道德判断能力较弱的高职学生 深受其害,把“单纯利己”作为“自我”中心观的理论 依据,致使个体本位观、为己观等观念大行其道。在 没有及时正确引导教育的情况下,这些观念对高职 学生责任感取向产生消极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出现 了关心自我、追求实惠、只要权利、不尽义务,为出人 头地而学习的现象。 2.社会转型导致高职学生认识的片面和观念的 偏颇 转型期社会的经济成分多元化,社会生活领域 和人的个性化,社会组织、利益关系、分配形式 多样化,不断暴露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对高职学 生传统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观念和责任感产生了 强烈冲击。首先,高职学生往往从对社会现象的感 性认识层面,局限于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利益的区 别来理解社会,把握不住社会生活的主流,以为真实 的社会就是每个人只关注自己利益的社会,看不到 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依存、互相依赖、 互相承担责任。其次,市场经济的自主意识、功利意 识和权利意识对高职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些学生认为每个人的命运完全由自己主宰,上大 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前途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难以充分实现就无情地、简单地批判现实社会,似乎 很关心社会,但他们不愿完善社会,更不愿承担完善 社会的责任。最后,市场经济崇拜成功而不同情失 败,关注结果而忽略过程,加之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市场经济和法制建设不完善,一些人或是钻体 制的空子,或是用不道德、违法手段谋取财富,获得 较高的社会地位,一时间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无 限风光,令广大大学生无比羡慕,他们只看到成功者 的荣耀而不了解背后的艰辛,只看到投机者、不道德 者、违法者暂时的得意而看不到道德的谴责和法律 的制裁,想想自己清苦、孤独的奋斗很难迅速成名暴 富,甚至可能面临失败,部分高职学生逐渐心态失衡 心气浮躁,不愿踏踏实实艰苦奋斗,梦想靠别人帮 助、施舍,借助他人力量,一夜成名。 3.高职教育人文关怀的不足导致高职学生缺乏 情感和同情心 高职教育工作缺乏人文关怀,不重视学生的独 立人格和个性发展。德育教学内容过于理想化,忽 视学生的个体利益和个性需求,完全脱离社会生活 实际而遭到学生的本能拒绝,假大空的说教往往导 致学生本应承担、也完全可能承担的基础性责任被 忽视,以至造成某种“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想做”的 社会责任感疲软状态。由于高等职业学校不自觉地 地执行“知识是改变个人命运的工具”的法则,为了 让学生尽快掌握尽可能多的实用知识,普遍采用一 些“建立在被计算和能被计算基础上”l1 的刻板教 学模式,传递的只是“知识”,没有情感、想象、思维, 目的、价值和意识等人文因素被抛弃,学生的情感逐 渐钝化,人格也随之异化。 三、加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 思考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理想信念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责 任感淡化的实质就是缺乏理想。强化高职学生的社 会责任感,首先必须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使他们 牢固确立主义理想信念,牢固确立科学的世界 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他们把个人理想融人到中 华民族复兴的社会理想之中,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人 生目标转变,让他们明确意识到自身所肩负的重大 历史责任,逐步增强其社会责任感。“现在我们搞 经济改革,仍然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主义 的远大理想,年轻一代尤其要懂得这一点。” 儿几 以集体主义道德为核心引导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 使他们能够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权利与义 务的关系,对禁止什么、提倡什么要有明确态度,让 每个学生都明白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用爱国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期 刘申辉: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其培养 ll9 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建 设祖国、报效祖国。帮助高职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 社会的关系,使他们懂得承担社会责任是实现自我 为他们创设一个团结互助的群体环境,使他们能从 心理上体验到群体温暖,从而激发社会责任感。有 些高职学生因对社会认识偏激而责任感弱化,高职 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消除 他们的不满情绪,以达到内心平衡。对有责任感心 理冲突的学生,采用一些有针对性的格言、警语对其 进行意志激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责任观,教育和 引导他们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责任感失范的 高职学生,首先要采取紧急果断措施钝化矛盾,使其 迅速恢复心理平衡,然后从其心理、思想实际出发, 以感染性极强的语言有的放矢地讲道理,使其心灵 上受到感染,心悦诚服地接受忠告、劝导和建议。 4.组织实施好实训课,在实践活动中增强社会 责任感 价值的必由之路,从而自觉提高社会责任感。 2.注重情感教育,培育健康人格 道德情感是适当行为产生的重要激发力量,健 康的情感有助于社会责任感的形成。高职院校尊重 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尊重他 们的人格和个性需要,关注他们的性格、习性、 情趣、爱好、需要、特长、精神等人文内容,以和风细 雨的教化、无微不至的关怀、耐心细致的引导,摆事 实讲道理,启发创造性和想象力,涵养审美趣味、审 美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心去体验人生的目的、 意义。选择富有感情的教育素材、沟通方式和热情 奔放的教育氛围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在学生心中激起情感振荡、价值上的共鸣,催化感动 之心、体谅之心、情趣之心和同情之心,使他们把这 种情感内化为社会责任感意识,外化为社会责任感 行为。 3.开展心理教育,确立责任感形成的心理导向 机制 高职学生生理发育超前而心理发育滞后,身心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 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增强。实训课是我国高等 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教育形式,在提高学生 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专业技术水平方面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要组织实施好实 训课,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 发育不平衡,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痛苦,可能诱发过激 行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顺势疏导,进行心灵沟 通,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责任 观和奋斗目标,培养和锻炼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 控制能力,教育他们抛弃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树立 集体主义价值观。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与 其所在群体的人际关系以及环境气氛关系极大,要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2]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16 本质、主流,理解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使学生磨炼意 志、砥砺品格;使他们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知道 自己知识技能的不足,使其社会责任感不断得到强 化和升华。高等职业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既要 注重学生专业技术的提高,又要注重学生社会责任 感教育;既要注重形式,又要注重内容和效果。要把 社会责任感内化到实践活动之中,把社会实践的具 体活动和社会责任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College and Its Training LIU Shen—hui (Henan Judicial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Zhengzhou,Henan 45001 1) Abstract:Speaking of the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there are som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which are the ideological influence of western individualism,social environment in transition period and education lacking humanistic care.To enhanc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we should strengthen education in i— deals and convictions,foster a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focus on emotional education,and cultivate healthy personality;conduct mental education,establish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ward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properly organize classes,activitie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practice.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social responsibility;problem;training (责任编辑殷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