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U JIANG UNIVERSITY
毕 业 论 文
题 目 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英文题目 The Impact of Lushan Tourism on Lushan Environment
院 系 旅游与国土资源学院 专 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姓 名 刘振宇 班 级 旅游A1331 指导教师 冉红
二零一七年六月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摘要
旅游业是当今社会经济产业中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然而,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同时,旅游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扩大,比如:旅游活动对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地原生态文化的改变等问题。在庐山风景区尤为突出。
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庐山风景区为实例进行研究。探索发展旅游业对庐山自然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主要是对大气环境、地表水、生物多样性的不利影响和对社会经济文化方面的改变。并结合现状提出几点相应的对策:解决生态问题必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特殊时间特殊地点的限时限客等等,并突出庐山的文化特点使庐山旅游业健康全面的发展。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庐山的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并分别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进行调查调查分析和论证,挖掘其潜在价值,促进庐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在分析、解决我国其他风景区中环境问题的实践方法上给予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庐山;旅游:环境问题;对策
1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Abstract
Tourism is of great importance in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in social economy industry, however,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tourism activities br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 is also growing, such as: tourism activities to the de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ourist destination tourist problem such as the change of the original culture. It is especially prominent in lushan scenic spot.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this paper studies the lushan scenic area.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lushan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factors, mainly for the negative impact of the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surface water, biodiversity and to the change of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aspects. And put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combined with the status quo: solve ecological problems must strictly implement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special location in special time limit time limit for the guest, etc., and highlight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ushan mountain lushan tourism healthy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t is found that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Lushan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and analyzes and demonstrates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excavates its potential value, promot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ushan
2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tourism, And in the analysis and solution to other scenic spots in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on the practice of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Key words]: Lushan;;tourism: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3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目 录
摘 要 .................................................................. 1 Abstract .................................................................. 2 1研究综述和论文设计 ...................................................... 5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 5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 1.3论文设计 ........................................................... 7 2庐山旅游发展现状 ........................................................ 9
2.1庐山旅游资源概况 ................................................... 9 2.2庐山旅游发展历史和现状 ............................................ 10 3旅游活动对庐山环境的影响 ............................................... 12
3.1旅游活动对庐山生态环境的影响 ...................................... 12 3.2旅游活动对庐山经济环境的影响 ...................................... 15 3.3旅游活动对庐山文化环境的影响 ...................................... 17 4应对庐山旅游环境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 19
4.1对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的分析和建议 .................................... 19 4.2对经济环境资源开发的分析和建议 .................................... 21 4.3对文化环境资源开发的分析和建议 .................................... 21 4.4发展建议 .......................................................... 23 5结 论 ................................................................. 25 参考文献 ................................................................. 26 致 谢 ................................................................. 28 诚 信 书 ................................................................. 29
4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1研究综述和论文设计
1.1研究目的及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城市出现的环境污染和城市拥挤等问题,使得人们对旅游也有更多的需求。庐山旅游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地之一,也是人们非常看重的旅游目的地。尽管庐山旅游资源丰富, 美学价值极高, 但是过渡的旅游开发,也使庐山的自然、人文等环境受到影响。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产业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也是现代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庐山旅游区的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是庐山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庐山旅游保持活力的基础。应当进一步对庐山旅游业开发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对其进行规范和科学的管理,为庐山旅游区健康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做出贡献。
在分析、解决我国的风景区中环境问题的实践方法上具有的参考意义。不同景区有不同的特点,庐山个案的研究结论和具体对策也许不一定适用其他风景区,但研究相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共性。本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旅游目的地环境问题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自己的分析、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本研究从具体个案入手,全面收集并分析庐山的旅游开发信息,对庐山的自然、人文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并最终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尽力排除制约庐山健康发展的因素,积极发挥庐山旅游开发的优势,为庐山景区现在的发展和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由于全球范围内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的生活环境持续恶化,如:环境公害事件。在20世纪60年代之后,人们的环境科学迅速发展,环境意识逐渐提高的背景下,国外的环境学、地理学和旅游学研究者开始对旅游环境及保护进行系统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旅游的环境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以及旅游环境容量等方面,并且达到相当高的研究水平[1]。
(1)旅游地自然环境影响的研究
5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杰弗里·沃尔辛和辛西娅·赖特对旅游的自然环境影响,主要做了旅游对环境影响研究的方法的探讨;旅游活动对几个环境要素的影响;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与环境要素间的关系等研究[2]。加拿大的史蒂芬·L·J·史密斯认为旅游发展从土壤、动物、水和噪声等方面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3]。
(2)旅游地环境容量的研究
对旅游区的发展来说一个很大的性因素就是景区的环境容量,因此,紧迫需要对旅游环境容量有一个恰当的理解以及合理确定其容量。爱德华·英斯基普(Edward Lnskeep)认为环境容量具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旅游业的接待能力;另一种则是指环境的承受能力[4]。许多学者在谈及旅游容量概念的同时,也指出其数据较为繁杂,环境特质瞬息万变,给计算的带来很多的困难,总的来说在这方面没有很多让人信服的成果出现。
(3)旅游社会文化环境研究
在旅游活动的实践中,随着旅游活动的深入开展,游客会带来与旅游区居民类型迥异的社会认知,在不经意间会使旅游区的居民在文化认知、生活习惯、乃至语言方面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社会环境影响的研究,是旅游环境研究中的一个极有意义的课题。目前,关于旅游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研究在国际上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研究方法,目前仍然处于初步的探讨阶段,从研究内容到研究方式都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2.2国内研究现状
与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国内的旅游环境研究起步较晚,在全球旅游业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受学术和部门的双重影响才逐步确立起来。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我国旅游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我国,旅游环境保护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专门的论著开始增多,如80年代中期出版的《旅游与环境》等;90年代之后,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日益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深入,更多的研究者关注对旅游环境及保护的研究,一大批成果相继问世。如吴必虎老师的《地方旅游开发与管理》;赵燕青老师将世界遗产的保护经验用于我国的风景区的资源保护研究中;吴志才老师等在总结旅游环境容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的意义及其概念体系等等。 1.2.3研究评述
6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国外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较为丰富,无论是旅游目的地生态、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都走在时代的前沿,然而在对庐山的研究上,资料很少,大多数介绍庐山的自然生态以及地质地貌、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总的来说缺乏对庐山全面且深刻的认识。
国内对庐山的研究非常具体和全面,在中国知网资源总库(CNKI)里搜索以“庐山”为主题的文献,仅仅2010年至2016年共计7619篇文献,内容丰富,资料详细。丰富的文献方便做为本论文的参考和分析,有利于资料的查找。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查法以及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对庐山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研究进行论述,为进一步提高庐山旅游资源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高庐山旅游景区综合竞争力,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进而实现景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3论文设计
1.3.1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以庐山风景区现状的具体情况出发,以景区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探究庐山旅游业对庐山自然、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对庐山旅游景区做一个调查,更在于为庐山旅游业的可持续建设提供独到的建议和对策。具体内容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介绍研究内容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论文综述与设计。主要介绍本文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三部分:庐山旅游景区概况。简介庐山旅游景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为下面工作的开展做一个前瞻介绍。第四部分:旅游活动对庐山环境的影响。在这一部分中,主要介绍的是旅游活动对庐山环境的影响,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主要是经济和文化方面)。第五部分:应对庐山旅游环境问题的分析和建议。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对旅游活动对庐山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给提出自己的建议。第六部分:结论。总结本文所得出的主要结论。 1.3.2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的全过程中,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网数据库和超星图书馆等书籍库,查阅文中涉及的理论部分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最新研究以及庐山现实资料,来收集整理文献。通过到庐山上进行实地调查,并发现庐山现在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如琴湖等水域的污染,锦绣谷景
7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区的游客过量等),为解决庐山的实际问题,为自己的论文提供现实依据。
本文是在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网上查阅相关论文基础上,收集相关数据;对景区游客和居民的访问,收集2008-2013年之间的旅游数据,进行定量对比:并通过对庐山风景区进行实地研究,找出庐山风景区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从而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最后是总结本文所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庐山旅游的未来发展提供独到的建议。
8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2庐山旅游发展现状
图2-1庐山主要景点分布图
2.1庐山旅游资源概况
庐山位于长江中游南岸江西省九江市南,是座地垒式断块山,山体呈椭圆形,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图2-1庐山主要景点分布图)。山、江、湖浑然一体,雄奇险秀,刚柔并济,形成了罕见的壮丽景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千百年来,秀美的自然山川,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无数的文人骚客聚会于此,孕育并催生了灿烂的庐山文化。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并给予高度评价: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入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紧密联系的文化景观。
2.1.1庐山旅游的自然资源概况
庐山是中国的名山之一,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盛誉。庐山有独特的第四
9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纪冰川遗迹,有瀑布、湖泊、峡谷、山峰等多种地貌类型,有地质公园之称。然而庐山最令人向往的是尤以盛夏如春的凉爽气候,是世界上著名的避暑胜地。 2.1.2庐山旅游的文化资源概况
庐山除了优越的自然环境,也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传说中的匡氏七兄弟隐居结庐于此,在成仙后,其居所幻化为庐山,因此而得名。在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到《史记》中后,无数的文人骚客聚会于此,留下了许多的珍篇佳作。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
除了诗文佳作,庐山也是宗教圣地。在封建时期,佛、道两家均看中了庐山这块风水宝地,在此开山立派。明清后,教、天主教、等外来宗教相继在这里传教,设立教堂,形成了庐山一山兼五教的盛况。
而从封建时期到近现代,又有无数的民族精英、文人骚客、名人志士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踪迹。而在中国众多的名山大川和文化名胜中,庐山文化始终以其特有的那份兼收并蓄和恢弘旷达的气韵,令历代文人学士所向往。
2.2庐山旅游发展历史和现状
2.2.1庐山旅游的发展历史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北接长江,东临鄱阳湖[5],景色秀美,被誉为是奇秀甲天下。庐山旅游业是江西近代旅业的开端,而庐山避暑项目则是整个进程的开头。在19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以李德立为代表的欧洲文化进入当地,由此庐山旅游业开始踏上一个全新的阶段,慢慢的向着现代发展。
改革开放后,九江的部门按照国家的号召,加快了对旅业的开发和整合。上世纪80年代,《庐山恋》这部电影的推出,使庐山风景区在国内外名声大噪。上世纪90年代,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的正式成立,此举方便了当地旅游市场的稳步发展,高效运作,自此,庐山旅游业打开快速发展的序幕。 2.2.2庐山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庐山风景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且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改革开放后,庐山的旅游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经过三、四十年的开发和建设,目前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在旅游开发的具体实践中,庐山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10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1)旅游定位基本实现。近年来,庐山通过多种形式改造旅游基础设施,并以“避暑胜地”为主题,旅游定位明确,在国内外都有较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经济规模迅速扩大。2013年,全山接待中外游客总量达1003万,地方财政预算内外收入也在快速递增。据了解,2016年1至6月,庐山共接待游客341.2万人次,同比增长32.2%,旅游总收入33.11亿元,同比增长57.3%。其中,10月1至6日庐山各景点共接待游客28.71万人次,同比增长1.2%。
(3)行业管理逐步加强。1997年,江西省颁布了《江西省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使庐山的管理和保制化、规范化、科学化,为此后世界遗产的成功申报打下了坚实基础。在2016年5月30日庐山市正式挂牌成立,在行政上开始统一的规划管理,结束了长期以来“一山多治”的混乱局面。从已经整合的黄山等景区来看,统一的行政规划必定会为庐山景区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由此可以预见庐山的美好未来。
(4)资源开发步伐加快。在旅游目的地建设上,注重总体规划,积极推动对原有的落后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并根据实际需要开发一批新的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
庐山景区在经过长期的旅游开发,已获得了一系列殊荣: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区、全国风景名胜区先进单位、中国首批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全国卫生山、全全山、中华十大名山、世界遗产——我国第一处世界文化景观,我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11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3旅游活动对庐山环境的影响
旅游作为一个综合、复杂的社会行为涉及到了环境、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旅游影响是旅游研究中意义深远的领域之一。旅游影响是旅游者在旅游地的一切活动,伴随着旅游者的一举一动,对旅游地内外部环境带来的冲击。这种不同环境间的交流碰撞给旅游地社会文化的带来不同的影响。
旅游业对旅游地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以庐山牯岭镇为中心,仅就从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三方面进行剖析。并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对庐山居民和游客进行访谈,得出庐山旅游业对景区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
3.1旅游活动对庐山生态环境的影响
自改革开发以来,庐山旅游业开始不断的发展壮大,于此同时,庐山的自然生态环境,承受着人数众多的旅游者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但由于多年来,庐山牺牲环境开发旅游资源的管理方式,对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够重视,导致现在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3.1.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庐山的夏季凉爽,温度适宜。庐山海拔较高,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很容易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又受到江水湖泊水汽的影响,因而当地的降水很丰富。丰富的水汽,使庐山上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在一年中超过一半的天数都有雾,奇特的云雾千变万化,难以捉摸,使庐山充满了神秘感。
近年来,由于庐山的常住人口不断增多,每天都会产生巨量的生活垃圾。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使旅游业变得兴旺,同时他们带来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大量汽车尾气和景区内旅游服务设施产生废物、废气,污染了庐山秀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山区里气流较为封闭,废气不易扩散,又容易对庐山的空气进行二次污染。通过对以往数据的整理和收集,可以看出在2008-2013年之间,庐山大气污染指数出现明显的上升趋势。
12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大气污染指数 52.5 52 51.5 51 50.5 50 49.5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大气污染指数 图3-1 庐山风景区2008-2013年大气污染指数变化
数据来源:九江统计年鉴(2008-2013)
3.1.2对地表水的影响
在各种景观因子之中,一般情况下,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是水体。庐山自身水资源也是非常脆弱的,庐山居民及游客用水主要依赖于大月山水库化及周边如琴湖和芦林湖等湖泊。
笔者在考察的过程中却发现一些湖泊水库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主要是固体垃圾及生活污水污染。在实地调研中,可以看见由于游客的不文明行为随处丢弃的拉圾,固体有机物在垃圾中占绝大多数,假如没有进行很好的解决,病毒与细菌就会大量的生长,经过水循环进入庐山居民的生活用水当中。此外人数众多的游客还会导致有限的水资源出现供求紧张的局面,水资源的减少也会致使水体自净能力的下降,加重水污染。所以庐山旅游资源开发应做到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规模相统一,只有如此才能够保护好庐山的生态环境。
统计数据表明,随着庐山区域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増加,近年来生活污水处理率也相应有所增加(图3-2)但总体上生活污水处理率较为偏低,低于同期全国城镇的平均生活污水处理率。
13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庐山污水处理率 城镇污水处理率 图3-2 庐山风景区2008-2013年生活污水处理率
文献来源:九江统计年鉴(2008-2013)谷腾环保网统计年鉴(2008-2013)
3.1.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庐山的生物多样性是十分宝贵的自然资源。然而在庐山上居民生活用地的扩大,旅游景点的开发和旅游配套建设都占据了大量的土地,使生物栖息场所不断缩小,同时,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改变了当地原有的自然环境,也在影响并改变生物的生存环境。森林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场所,森林覆盖率的降低会导致生物栖息地的萎缩,庐山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植被减少(如图3-3所示),出现了生物栖息地减少等问题。随着庐山旅游开发规模日渐扩大,这样肯定给庐山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危害。
除了上述之外,庐山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也对生物的生存具有巨大的威胁。如果,长时间生活在污染的环境之中,会使得这些生物种类的遗传能力变差。还有生物种群个体的减少,使得生物个体遗传变异的机会大大降低,这不利于生物种群整体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不同的生物群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不同的生物不一定能够适应已经改变的环境,这可能使该地区生物种群减少,生物多样性变得的单一。
14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78.0% 77.5% 77.0% 76.5% 76.0% 75.5% 75.0%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森林覆盖率 图3-3庐山风景区2008-2013年森林覆盖率的变化
数据来源:九江统计年鉴(2008-2013)
3.2旅游活动对庐山经济环境的影响
旅游通俗的讲,指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而外出的旅行和在外逗留活动。总的来说,旅游活动也是不同地区社会人群的一种互动交流的方式。这种社会性活动,对旅游地社会具有多重影响。
旅游业不仅是全球最具发展活力的产业之一,也是当今世界的第一大产业。虽然有关旅游业的功过依然是人们争执不下的问题,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各国在设计本国经济蓝图时,都会把旅游业考虑进去。甚至,有的国家和地区会视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图3-4)可以看出在近年旅游业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群众的喜爱,国内游客的总数在不断地上升。旅游业大力发展的同时,也为旅游地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利益,有力的支持了旅游地的经济发展,带动其社会整体经济的健康成长,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15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图3-4近5年国内游客变化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09-2013)
(1)旅游业对庐山景区经济环境的积极影响
第一,旅游业的开展可以使旅游地得到丰厚的收入,可将其用于庐山的资金流转,这肯定会刺激庐山景区整体的经济发展。庐山旅游业的繁荣对整个九江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庐山旅游业的发展,势必带动九江市经济发展的步伐,促进九江市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的消费需求要求旅游业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和物资。庐山旅游业的开展能够带动本地旅游服务行业的发展,能使当地旅游配套场所都得到有利的经营。
第三,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旅游经营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随着庐山风景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业提供大量配套设施逐步成为了庐山当地居民的主要行业,有效地提高了庐山居民的就业率。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旅游者在庐山上的旅游消费。
如(图3-5)所示,本文通过对以往的文献搜集和整理,统计出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的旅游总人数和总的旅游收入数据折线图。由图可知,在近年来江西省九江市的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在不断地上涨,而庐山作为九江的主要旅游景区,更是带动九江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16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28.7 36.7 41.7 56.3 70 100 3 445.7 483.5 661 807 旅游总人数(万人) 旅游总收入(亿元) 1003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图3-5庐山旅游数据表
数据来源:九江统计年鉴(2008-2013)
(2)旅游业对庐山景区经济环境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
首先,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避暑胜地,属于气候型景区,夏天是旅游旺季,而其他季节游客相对较少。庐山周边为其旅游提供配套服务的行业,也会受季节性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生产资料闲置和劳动力季节性失业问题,造成经济波动。
第二,旅游业具有自身的脆弱性,它非常容易因外部因素的影响造成波动。如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受海平面上升影响的海岛末日游等,这些都对当地的旅游业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几年,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的经济增速下滑,对旅游业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而庐山作为九江旅游业的支柱,旅游业收入下滑,会直接波及到庐山和九江的经济增长,如果过重依赖旅游业,由于其脆弱性,会给当地经济带来一定的风险并对居民收入产生影响。
3.3旅游活动对庐山文化环境的影响
旅游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产生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之一。旅游作为一项人类活动,它的外在表现为人的移动,内在本质却是文化的交流。庐山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山,无数的名人骚客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踪迹,吸引着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1996年,庐山国家公园的申请被世界遗产委员会通过了,成为我国第一项文化景观遗产地[7]。
17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庐山的文化遗产类型:摩崖石刻——刻在摩崖石碑上的铭文 900 多篇。历史建筑——庐山国家公园散布着 200 多栋历史建筑,其中最知名是庐山西面香炉峰脚下的东林寺(始建于公元386年),西林塔(始建于公元730年左右),坐落在五老峰脚下始建于公元940年白鹿洞书院。国内外别墅群——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修建的不同国家建筑风格的别墅,现存600多栋。
本人在庐山上调查期间,发现了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在一定程上损坏了庐山的文化环境,还有,现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庐山与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文化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要求庐山文化既要把握好时代要求,与自身条件相结合,又要时时刻刻警惕快餐式文化对庐山传统文化的侵蚀。
(1)旅游业对庐山景区社会文化环境的正面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到庐山造访,当地居民与外地游客接触与交流越来越频繁,有助于增加当地居民对外界的认知,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随着游客越来越多,当地居民会自觉的希望把自身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别人,会保持文明,注意礼仪,提高居民的自身素质,更加注意环境,并带动整个旅游区的文明素质的提高,树立庐山的良好形象。
(2)旅游业对庐山景区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一,庐山游客接待量越来越多,旺季的时候,游客们人山人海,造成交通拥堵,景点拥挤,环境质量下降,生产生活资料短缺等问题,给当地居民带来了非常多的不便。这会使得居民对游客产生厌烦心理。
第二,景区旅游活动也会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一些的外地的游客来到庐山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个人理念可能会使当地居民产生好奇,进而以为“时尚”,在娱乐方式和着装打扮上进行盲目模仿,放弃了自身原有的生活方式。
第三,庐山旅游业淡旺季分明,在旺季,会涌入大量的游客,不合理的景点游客分配,使承载庐山文化的别墅、寺院等场所接待了太多的游客。曾经的敦煌莫高窟壁画,因为无的游客接待,大量呼出的二氧化碳令壁画遭到破坏,发黑,发软,文化古迹遭毁灭性破坏。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庐山在进行文化旅游开发的同时,应考虑景点的承载能力,对游客进行分景点旅游和限时旅游。
18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4应对庐山旅游环境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4.1对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的分析和建议
庐山不仅是风景旅游区,更是世界遗产地和世界地质公园,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8]。近年来,庐山相关管理部门针对庐山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做了许多的工作,在2013年庐山制定了对破坏环境行为的惩罚规定,颁布了一些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同时对游客和周围民众进行宣传教育。这使得庐山环境所遭受的压力下降了许多,虽然多个部门都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依旧还有很多问题存在[9]。
首先,景区接待大量的游客,需要大量旅游配套设施,会占用一定的土地。一些老景区、景点也需要不断地充实内容、完善服务设施,难免需要一些土木工程,最方便的就是就地取材,就必然会使庐山面临着保护与发展的难题。
其次,庐山牯岭镇的常住人口就已经达到1.2万,再加上众多的游客,庐山的环境早已不堪重负,前文提到的水资源破坏,大气升高和生态环境的恶化等就是明证。过多的人口占用了大量的资源,并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给当地的环境保护带来巨大的压力,不仅给景区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还会破坏旅游资源。
最后,庐山牯岭镇上空间相对狭小,仅有46.6平方公里的面积,可供开发的空间余地有限,这是制约庐山发展的重要因素。不仅就景点、景区的开发受限,与旅游业相关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的发展也缺乏土地资源。空间狭小,大规模的进行旅游开发,必定会改变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本文对上述的分析提出以下对策。
(1)规范制度,合理开发,解决日趋严峻的环境问题
在上文提到的水污染、大气污染、植被破坏严重、旅游车辆尾气污染、游客和当地居民生活污染严重等问题,对庐山发展的可持续性是非常不利的。管理者应规范旅游开发制度,积极引导游客注意环保,减少垃圾的野外投放量,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企业和个人应处以相应的惩罚。由于景区内人口太多,会产生了大量的生活垃圾,而庐山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长期的废物垃圾会污染庐山的生态环境,这方面可考虑将景区内的居民进行迁移,早在2006年8月23日,江西省九江市房管局就发布了房屋拆迂公告,将位于庐山脚下的威家镇芳兰村的土地作为山上居民下迁的“庐山文明新城”,由于并没有进行强制性的拆迁要求,更多的是凭借自愿,目前庐山新城入住率较低。由于
19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文化的乡土观念和庐山上的经济利益,单靠宣传,发动民众的自觉性是不够的,如果可以进行强制性的拆迁,并为下迁居民的妥善安排工作,那么居民迁移还是大有可为的。在景区内旅游车辆过多,汽车尾气污染较重,可考虑车辆的进入,如外来的私家车上山,让游客统一乘坐旅游大巴,对于本地的车辆,也要大排放量的车辆上山,并要严格控制景区内私家车辆的数量。也可开通环保车统一运营,这方面可试行纯电动旅游大巴,逐步代替现有的车辆,实行绿色出行保障旅游区的大气环境质量。
(2)分景点旅游,对游客进行限时,分流,保障景区的承载能力
庐山旅游业淡旺季分明,在夏季游客众多,如距离牯岭镇较近的锦绣谷,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如果不及时对游客进行分流,不仅会破坏景区的游客承载能力,狭窄的山谷容纳太多的游客,也极易发生意外情况。同时,在一些游客比较喜爱的景点如三叠泉、含鄱口等,应对游客进行限时限客,具体措施游客在同一景点的逗留时间可进行如1小时以内,这里主要指散客,跟团的游客一般不会在同一景点停留太长时间,可以由景点安排专门的导游组织游客进行观赏,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游赏完景区。还有就是在一些景点对游客人数进行,当景点人数达到饱和时,可暂停游客进入,一边景点负责人可安排景点内的游客游览并有序退出,一边可安排正在等待的游客进入景点。太多的游客容易给人一种拥挤不堪的感觉,会导致游客游览兴趣的减弱,不仅会阻碍景区的健康发展,还不利于庐山的旅游形象。
(3)合理规划,适度开发,改善自然环境
庐山目前虽然颁布了一些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然而对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旅游规划并不清晰,没有一个主次的概念,本文建议对景区进行分层次开发,可分为核心保护区、适度开发区和缓冲区,主要的依据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区域内人口的多寡。笔者建议在庐山风景区的南部人口和景点较少的区域建立核心保护区,大致在S213公路以南,观音桥景区以西以及醉石温泉景区以北的广大区域。以现有旅游旅游景区及周围的1-3公里内可设为适度开发区,在原有景点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度开发。在开发区和核心保护区之间的部分设为缓冲区,进行适量开发,即可承接一部分适度开发区的游客,又可保障核心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确立核心保护区旨在给生物留下一片净土,供其繁衍生息,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为了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考虑组织将核心保护区内的一部分人口向山下迁移,为其提供住所和工作,尽量减少人类社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在一般层次的开发区域进行适度开发,使其在生态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4)做大景区规模,促进全面发展,构建大庐山景区。
20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目前庐山的这条旅游线路,在过去几十年都没有多大的变化。庐山作为避暑胜地,在旅游旺季庐山的生态环境的压力较大,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充分利用山、江、湖的整体优势,改变和扩大旅游线路,并以庐山市为中心,开发鄱阳湖水休闲游乐项目,庐山西海休闲度假项目,游览长江,江边野营项目,并将其辐射至周边地区。构建山、江、湖旅游区,将山、江、湖作为一个整体全面推向旅游市场。在山下进行景区建设,完善服务设施的同时,在庐山上则进行控制性开发,以保护原有的旅游资源为主,这是笔者改变庐山淡旺季分明,解决庐山部分景点游客拥挤,减轻庐山环境压力的基本思路。
4.2对经济环境资源开发的分析和建议
庐山作为我国的旅游名山,以避暑胜地闻名中外,每年都会接待大量的游客,对庐山景区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旅游对旅游地经济的影响基本上都是积极的,最大的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是在于旅游业的不稳定性。以庐山而论,旅游业的发展虽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使庐山经济结构脆弱,居民就业结构单一,对旅游业的依赖性较强,对外部因素的抗压性较弱。
想要改变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必须促使庐山经济的多元化。针对庐山旅游业由于季节性的特点而造成的经济波动,我们可以通过开发一些四季都能沐验无季节性的项目来减轻,可以发掘庐山文化内涵,推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打造能够展示庐山特色的节目,可以开发编排出节目表演,如《庐山恋》当年红遍全国,我们可以以庐山恋为主题进行宣传造势,再努力把它打造成庐山特色的品牌节目,甚至可以打造出《魅力庐山》等一系列节目。庐山的淡季在冬季,我们可以将庐山、庐山西海与鄱阳湖进行进行捆绑销售,与鄱阳湖畔观候鸟,在庐山上欣赏雾凇,到西海休闲度假,形成一条旅游线路,吸引广大游客。这样在淡季时,其他行业可以通过这些特色旅游项目减轻由于淡季造成的经济波动。为了增强庐山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应该着力完善产业链,在庐山有许多的经济资源可以进行开发,如庐山云雾茶,庐山三石等等。
4.3对文化环境资源开发的分析和建议
庐山是我国的旅游名山,既有秀丽的自然风光,也有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在自然景色方面,庐山并没有特别出众的个性,此外,庐山避暑的特点也有自身的缺陷。而庐山不仅是旅游名山,还是文化名山,更是世界文化景观遗产。近些年,彰显文化品味的
21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特色旅游成为旅游发展的新趋势。目前,庐山的文化资源开发上具有较强的深度和广度,全面开发文化资源的同时又缺少主次策略,没有将自身的文化特色显现出来。所以,庐山旅游项目的开发,一定要施展自身的特色,在开发自然风景和气候特色的基础上,突出庐山文化特色,大打文化牌,还要充分发挥庐山临江带湖的优势。
本文认为现阶段庐山应侧重推行文化营销战略,就是以旅游市场为导向,以文化资源为依托,突出庐山文化的内涵。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推出不同的文化产品,满足不同的旅游群体。
第一,突出传统文化的亮点。庐山具有优越的文化旅游条件,鹿洞书院曾称为“天下四大书院之一”,还有理学宗师周敦颐创办的濂溪书院等等,传统书院文化气息浓烈。可以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书院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师生可穿着儒生服饰,学生行拜师礼,老师手拿戒尺,教授古典文化知识。不仅是对庐山文化的营销策略,也是推广庐山文化的方式。还可以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探讨理学文化,加强对理学的研究,同时与海内外进行文化交流,甚至可以开办以探讨理学为主体的研讨会,吸引国内外游客上山追寻中华古典文化的足迹,扩大庐山文化的影响力。
第二,突出宗教旅游产品的亮点。庐山是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汇地,其中的宗教文化异常丰富。佛教、道家与外来的教、天主教、东正教和教争相辉映,还有别具一格的宗教建筑,成为了一个神秘而具魅力的宗教圣地。一是建议广邀海内外高僧名师开展佛学论坛会,通过探讨佛学理论,加深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扩大庐山在海内外佛学界的影响力。二是建议现有的宗教资源为基础,进行内部整合,相互探讨思想,取长补短,提高庐山整体的宗教旅游竞争力。在内部整合升华的同时,也可以制作宗教手册送与游客,使游客对庐山的宗教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三是建议“引进来”与“走出去”同步进行,通过邀请知名的宗教人士来庐山讲学,提高庐山宗教人士的国际视野,还可以组织宗教人员到外地的大中城市开展宗教文化展览会,进行宗教文化宣传,提高庐山宗教文化的社会影响力。
第三,突出科考旅游的亮点。庐山除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有未定论的第四纪冰川。由于第四纪冰川的未定论,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大学生和科学工作者来进行科学调研,也有有不少大学会派遣学生来庐山进行地质实习,有的学校甚至会在庐山建立实习基地,如九江学院。如果可以设置专门的部门和场所接待这部分人员,并派遣专业人员带领他们进行科学考察,这不仅方便了科研人员的调查研究,提高他们对庐山的认识和见解,还可以促进学术间的交流,更能提高庐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2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目前庐山旅游业面临着再次转型的大好机遇,旅游产业的前景是非常积极乐观的。依托庐山独特的山水资源,气候资源和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完全在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上更进一步,成为走向全球、面向世界的旅游胜地。
4.4发展建议
1.整顿行业,维护形象
由于庐山旅游业的旺盛,有不少庐山居民或九江本地人在经济利益的下引诱下,用一些歪门邪道达到“发家致富”。 目前,庐山的旅业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旅游车辆管理太差,而且管理不到位,黑车较多,宰客狠;同时在山上还有大量缺乏管制的出租屋等,这些地方的安全性也让人有待考察。除了黑车和出租屋外,也有大量的野马导游和路边售卖“云雾茶”的小贩等等。所以加强对旅游服务行业的管理势在必行,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取缔非法客运车辆导游和出租屋等,改善游客心中的旅游形象。对于屡教不改者,也处以相应的处罚,并将其拉入庐山景区的黑名单,改变庐山整体的旅游形象。使庐山景区变得更美好,不仅使庐山成为当地居民的“摇钱树”,更使庐山成为旅游界的“常青树”。
2.教育
在这里一方面是对庐山居民的教育,一方面是对游客的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旅游开发,庐山当地人会使用一些如上文所说的手段来牟利,这不仅对庐山的旅游形象有极大的破坏,也是对庐山传统文化的抹黑,必须加强对庐山居民进行思想教育。可以组织庐山居民开设居民代表会,说明其中的利害,并表示以后对这些行为的坚决抵制,并对违规者进行相应的处罚;也可以组织庐山居民共同学习庐山的文化精髓,并树立“庐山是我家,文明安全靠大家”的理念;还可以通过树立优秀典型,为庐山居民寻找一个生活中的标杆,重拾庐山居民的好客与淳朴。
庐山每年都会接待大量的游客,在其中总有极个别的游客素质相对较低,在游览景点的过程中,会乱扔垃圾(以食品残渣及包装带为主),在石壁上留下印记等不文明行为。这不仅会污染庐山的生态环境,还破坏了庐山的文化氛围,笔者认为对游客的思想和行为教育也迫在眉睫。第一,可以通过导游或者大巴司机在带领游客时,对游客进行提醒和文明宣传。第二,可以发动庐山上的众多的居民,对游客在景区内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及时的制止和教导。第三,和旅政管理部门指导游客自觉参与旅游环境的
23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保护,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的宣传,增强旅游者的环境意识,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养成良好的旅游习惯。
3.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在进行旅游活动时要以人为本,以保护游客的人身安全为基本目标。在庐山景区里,都以能徒步爬好汉坡为荣,但在这主要的徒步上山道路上,路况极差,地面凹凸不平,而且在一些较为险要的路段没有安置防护栏,庐山湿气较大,地面更加湿滑,如有不慎,便会出现安全问题,在其他景点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情况,如锦绣谷的一些险要地段只有划有安全线没有安置防护栏。庐山上游客众多,难免会发生一些突然状况,虽然庐山上虽然有医院,导游也有一定的救护能力,但是景点内部山路较多,车辆无法进入,一旦游客出现病情发作,而导游又无法解决的状况,极易耽搁游客的病情,笔者建议在一些游客相对集中的景点安置一些流动的医疗点,在游客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为游客提供医疗服务,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旅游理念。
4.理顺管理,强化整体优势。
如前所述,庐山市的设立,庐山景区开始统一的管理,有利于庐山发挥自身的整体优势,进一步发展为世界级名山。通过设市的方式来加强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使旅游业获得健康发展,国内已有成功经验。例如黄山市、张家界市等。然而庐山在设市后,除了吸收黄山市等地的成功经验,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促使庐山景区的健康发展。
24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5结论
庐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总体来讲具有良好的自然环境、环境,旅游业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该地经济发展的亮点,但局部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
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首先,庐山旅游业在目前有不少的环境问题,在解决自身环境问题的同时,应当避免再次陷入环境问题,主要的方式是在旺季分景点旅游,在特殊场所进行限限时客,同时严格实施规章制度,使得庐山的旅游环境制度化、规范化。
再次,庐山由于自身避暑的旅游特点,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在发展庐山避暑的特点的同时,也应当发展全年旅游,避免旅游设施和资源的闲置。同时,发挥庐山临江带湖的地理位置优势。
最后,由于庐山自然环境在全国并不突出,而庐山文化却在国内有自身的特色。所以在接下来的发展重点应该着力是打造庐山的文化品牌,依靠自然和文化两条腿走路,使庐山旅游业健康全面的发展。
25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参考文献
[1]刘雄.对我国旅游、体育旅游与环境保护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
[2]Wall G.and Wright C.The Environment Impaet of outdoor Recreation[R].University of Waterloo,1977.
[3]史蒂芬•L•J•史密斯.游憩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吴必虎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2):12-17.
[4]Edward Inskeep.旅游环境计划,地理译报[J].19,(3):26-29. [5]万方.佛教名山巡礼——庐山[J].书屋,2015,(6):1. [6]贺小梅.庐山旅游映像研究[J].经济地理,2011(3):523-527. [7]郑艳萍.庐山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8]杨洋.潍坊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新农村(黑龙江),2014,(6):316. [9]张伟安.庐山西海旅游公路环境影响和保护对策研究[J].江西科学,2012,(1):61-76. [10]李烨.庐山地区资源开发的环境评价及对策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2003.. [11]李文明.庐山旅游文化深度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
[12]苏燕.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06. [13]李杏.庐山文化遗产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 [14]余超.庐山风景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估与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15]承晟.基于庐山旅游区特色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5. [16]卢娜.世界遗产视野下的庐山文化景观解读及旅游意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1. [17]胡海辉.可持续发展的庐山风景区旅游规划方法与实践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
[18]李良杰,王淑珍.旅游业对庐山景区环境影响的探讨[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09:183-184.
[19]黄纳.庐山世界文化景观的保护与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20]刘庆友,杨达源,任黎秀,冯立梅,冒宇晨.庐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78-81.
[21]龚力.构建“大庐山旅游圈”战略设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2]江龙.庐山风景名胜区文化特质及规划应用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26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23]本报记者刘兴通讯员龙群.庐山设市挂牌终结“一山多治”[N].经济日报,2016-06-01(1).
[24]张杰,杨宝荣,王鹂,吕叙杰,丁树文.庐山旅游景区环境保护浅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2:153-156.
[25]龚力.庐山风景区旅游开发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22:19-22. [26]Ryan C.Recreational Tourism[M].ROUTLEDGE,1988. [27]Douglas pearce.Tourist Development[M].Longman,1983..
27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致谢
本研究作为我的毕业论文是在冉红老师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论文凝结着他的汗水。冉老师博学、务实、严谨的治学作风、宽厚待人的品质和诲人不倦的品格,使我终生受益。在此对冉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多年来的默默支持、无私奉献才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 最后,对参加本文开题、答辩以及和对论文提出宝贵意见的所有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对这些年来在生活和学习中给予我帮助的所有同学朋友表示感谢!
28
九江学院2017届学士学位论文:庐山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诚信书
承诺: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将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不剽窃、不抄袭他人学术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将在论文之中以明确的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承诺的法律结果将由本人承担。
29
签名: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