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公开课教案设计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公开课教案设计

来源:九壹网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公开课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诵读诗歌,体会深沉真挚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理解诗句,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品析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让学生懂得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初步了解题画诗特点。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品析意象,体会诗歌的情感。难点

品读语言,探究题画诗的写法。教学法

导读、探究、比照鉴赏教学准备

PPT课件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猜诗人。

谈话:在我国灿若星河的诗歌殿堂里,有这么一位大诗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今属于四川)人,是中国北宋时期(公元960--公元1127年)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你猜出他是谁了吗?

根据生的回答在屏幕出示诗人的画像,并在黑板板书:(北宋)苏轼

2、背古诗。

对山水美景的刻画,古典诗词书写不尽。我们以前学过他的两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赠刘景文》,谁还能背一背。请个别生背。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赠刘景文宋代: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最是一作:正是)小结并过渡。

听着xx同学声情并茂地背诵,我不禁想起了后人对苏轼这位大诗人诗歌的高度评价。

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另一首诗,进一步品味他独特的诗风吧。二、赏画入境

1、出示画

看到这么一幅画,你能感觉到哪个季节的气息扑面而来吗?根据生的回答板书:春

认识画家,引出全诗

关于这幅画,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引导质疑:这幅画是谁画的?

板书:惠崇。你能响亮地叫出他的大名吗?全班读,正音。

2、简介惠崇

惠崇(965-1017),福建建阳人,北宋僧人,擅诗、画。作为诗人,他专精五律,多写自然小景,忌用典、尚白描,力求精工莹洁,颇为欧阳修等大家称道;作为画家,他\"工画鹅雁鹭鸶,尤工小景,善为寒汀远渚、潇洒虚旷之象,人所难到也\"(北宋郭若虚语)。苏轼为惠崇画作《春江晚景》的题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名传千古。

过渡:苏轼就以《惠崇〈春江晚景〉》为题目作了一首题画诗,他是怎样写的呢?

三、引导赏析

(一)初读,整体感知

1、读诗句,勾画不理解的字、词。惠崇蒌蒿芦芽短豚

2、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学,理解诗句大意。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一种有毒的鱼。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上:指鱼逆江而上。

诗句大意: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二)读顺畅,找诗眼(学生朗诵、教师示范诵读,背景音乐)

1、试为这首诗划分节奏。(学生划分,师生共同明确)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2、诗歌中哪些是作者所见,哪些是作者所想这,师用不同颜色标出。

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三)析意象,品意境

1、除了最后一句是作者的想象,你还能发现作者的想象之笔落在了哪些字词上吗?

下面,请你小声地读读第二句吧。

交流汇报,根据生回答,把“暖”和“知”标上红色。对于这一句,有很多趣闻,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2、从古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配乐,男女生分别读,读出喜爱与赞美之情。(四)析背景,探手法1、作者描绘方法:

第一是有序,从江边--江中--江岸--联想。第二是有物,竹林、桃花、春江鸭、河豚。第三是有理,由画中想到画外的河豚上市。2、图上并没有河豚,但为什么人们不批判最后这一句呢?

梅尧臣《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一诗写首:“春洲生荻芽,春岸飞杨花。河豚当是时,贵不数鱼虾。”

欧阳修《六一诗话》说:“河豚常出于春暮,群游水上,食柳絮而肥,南人多与荻芽为羹,云最美。”

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

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不

但不会被人传为笑柄,反而使诗更加趣味盎然。这也是题画诗的特点:用虚实结合表现物态;再现、扩展和深化画境。

3、再品味,诵全诗。(女生、男生依诗境,配乐诵读)

4、你眼中的初春景象是怎样的呢?有没有和诗中相似的部分?请你说一说,再把它写下来,也可以是积累的诗句。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5、这么有意思的诗我得唱出来!(胡婷婷)四、比照鉴赏

笑君博带峨冠立,俯首秋风不肯啼。画家李鲜《鸡冠花》)图》)

思考:这两首题画诗表达方法与《惠崇春江晚景》是否有相同之处?托物言志五、文本小结

(清代扬州画派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

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郑板桥《墨竹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题在宋代画家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一首题画诗。

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扩展和深化画境,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当之无愧的男神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他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六、作业设计

1、将你是怎么理解“鸭下水而知春江暖”“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说给家人听。

2、小小书法家:

学生练习书写3、默写古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