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桥梁支架施工方案

桥梁支架施工方案

来源:九壹网
桥梁支架施工方案 (一)支架设计及布置

本支架设计包括沪崇苏立交立柱脚手架、盖梁和箱梁的承重支架。

立柱截面有矩形和圆形两种,矩形四角设置R=15㎝圆弧倒角,圆形立柱的直径有3500㎜和900㎜两种,立柱形式有单柱和双柱两种。盖梁为预应力砼结构,截面有五种形式。箱梁为大跨径现浇连续预应力结构。

所有脚手架均采用满堂钢管支架形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全部采用Φ48×35㎜扣件式钢管,立柱采用搭接接长,承重支架采用WDJ碗扣式钢管支架。布置原则:盖梁视为等载结构,支架均匀分布;箱梁在腹板上和横膈板位置加密,其余部位均匀布置。 所有立柱施工脚手架的立杆纵距2.0m,横距1.2m,横杆步距1.8m。

附:《盖梁统计及支架布置一览表》 (二)地基加固处理 1)立柱、盖梁

①现场位于农田地带,需对承重支架范围内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具体的加固方法首先对场地进行平整,用压路机压实后铺设20cm道渣,再浇筑10cmC20混凝土面层,立柱,盖梁以及Π型梁的加固面积均为支架投影面积四周加宽1m。

②做好地基处理后的场地排水,在加固地基的四周设置临时边沟,

纵坡不宜小于3‰。

③在浇筑砼地坪时,应确保地面的平整度,以保证钢管支架搭设的平整稳固。 2)箱梁

现浇箱梁支架体系关键部位是桥下地基处理,桥梁施工范围内地基承载力应满足所承受的全部荷载,地基不发生沉陷现象。桥宽范围内先清除表面杂草和废弃垃圾等,基底碾压合格后(密实度90%),做1层20cm厚 5%石灰土(密实度压至93%以上)(重型)和一层道渣垫层(厚15cm),个别软弱地段进行换填加固处理后填筑石灰土;最后浇注15cm厚C20素混凝土作为面层,在桥墩两侧各5米范围内灰土厚度为40cm、道渣厚度为15cm、混凝土厚度为20cm,顶面做好排水处理。(具体的地基处理根据现场试验和实际情况最后确定,地基处理见下图。)

151020砼道渣石灰土基 底

(三)立柱脚手架内力验算

立柱脚手架立杆纵向距离(柱距)L=2m,立杆横向距离(排距)L=1.2m,横杆距离(步距)为1.8m,脚手架搭设最大高度H取18m,采用Φ48×3.5mm钢管,工作平台采用脚手板铺在纵向水平杆(工作

平台的纵向水平杆间距0.4m,横向4根)上。验算中采用的计算表格出自《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验算过程如下:

1)立杆稳定性验算

查表4-38得一个柱距范围内每米高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的轴心压力标准值gK=0.14KN/m,则18m高脚手架结构自重产生轴心压力

NGK=H×gK=18×0.14=2.52 KN 查表4-39得一层脚手板产生轴心压力: NQ1K=0.5×(1.2+0.3)×2×0.3=0.45KN

查表4-40得脚手架防护材料产生轴心压力:NQ2K=0.304 KN 施工均布荷载采用QK=3KN/m2, 查表4-41得施工荷载产生轴心压力: NQ3K=0.5×(1.2+0.3)×2×3=4.5KN 因此,底层立杆的轴心压力: N=2.52+0.45+0.304+4.5=7.774KN 柔度λ=μl/i=0.7×1800/15.8=79.75 折减系数ψ=0.731

因此,单根立杆压应力σ=N/(ψA)=21.75N/mm2<[σ]=205 N/mm2 满足要求。

2)水平杆抗弯验算

根据表4-33选用计算公式如下:

纵向水平杆:

弯距M=0.117qL=0.117[1.4(Qp+Qk)]=0.117×[1.4×(0.3+3)×0.4]×2=0.4324KN·m

Qp:脚手板自重 Qk: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

压应力σ=M/W=0.4324/(4×5.08)=21.3 N/mm2<[σ] =205 N/mm2满足要求。 横向水平杆:

弯距M=F×C=1.1×q×L×C=1.1×[1.4×(0.3+3) ×0.42×2=1.626 KN·m

压应力σ=M/W=1.626/(2×5.08)=160.1 N/mm2<[σ]=205 N/mm2满足要求。(四)盖梁支架计算 一)立杆支撑稳定性验算

计算原则:考虑到脚手架钢管的使用磨损情况,钢管材料按照Φ48×3.5mm进行验算。脚手架钢管截面积A=4.cm2,回转半径i=15.78mm,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05MPa; 1、不含大跨盖梁支架

立杆支撑布置按照0.6×0.6m(纵向×横向)进行设计,横杆设计按照步距1.2m进行计算。取单位面积重量最大的PHN05号盖梁4.514t/m2盖梁混凝土: (1)荷载计算:(不考虑风荷载): ○1永久荷载(∑NGk)

A、混凝土重:66.2m3*25/(19.295*1.9)=45.144kN/m2

B、模板及支架重:0.75 kN/m2

C、∑NGK=(45.144+0.75)×0.6×0.6=16.522kN ○2活荷载(∑NQK)

A、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0 kN/m2 B、振捣混凝土荷载:2.0 kN/m2

C、∑NQK=(1.0+2.0)×0.6×0.6=1.08 kN ○3计算荷载(N)

N=1.2NGK+1.4NQK=1.2×16.522+1.4×1.08=21.338kN 2、立杆稳定性计算: N/φA≤f

式中: N —立杆轴向力,取N=21.338kN;

φ—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76,查得稳定系数φ=0.744 A—立杆截面积,A=4.cm2;

f—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f=205MPa。

N/φA=21338/(0.744×4)=58.65MPa<f=205 MPa 故立杆稳定

二)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荷载计算:(不考虑风荷载) 单根立杆的轴向力N=21.338 kN

整个支架的总竖向力N0为21.338×36.66/(0.6×0.6)=2172.92kN 基础底面积为19.295*1.9=36.66m2 则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P=N/A=2172.92/36.66=59.27KPa<80 Kpa(上海市地基平均承载能力)

2、大跨箱梁桥大盖梁支架

立杆支撑布置按照0.6×0.3m(纵向×横向)进行设计,横杆设计按照步距1.2m进行计算。取单位面积重量最大的PHS17号盖梁7.031t/m2盖梁混凝土: (1)荷载计算:(不考虑风荷载): ○1永久荷载(∑NGk)

A、混凝土重:69.m3*25/(7.1*3.5)=70.31kN/m2 B、模板及支架重:0.75 kN/m2

C、∑NGK=(7.031+0.75)×0.6×0.3=12.791kN ○2活荷载(∑NQK)

A、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1.0 kN/m2 B、振捣混凝土荷载:2.0 kN/m2

C、∑NQK=(1.0+2.0)×0.6×0.3=0.54 kN ○3计算荷载(N)

N=1.2NGK+1.4NQK=1.2×12.791+1.4×0.54=16.105kN 2、立杆稳定性计算: N/φA≤f

式中: N —立杆轴向力,取N=16.105kN;

φ—稳定系数,根据长细比λ=76,查得稳定系数φ=0.744 A—立杆截面积,A=4.cm2;

f—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f=205MPa。

N/φA=16105/(0.744×4)=44.267MPa<f=205 MPa 故立杆稳定

二) 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荷载计算:(不考虑风荷载) 单根立杆的轴向力N=16.105 kN

整个支架的总竖向力N0为16.105/(0.6×0.3)=2223.38kN 基础底面积为7.1*3.5=24.85m2 则基础底面平均压力:

P=N/A=2223.38/24.85=.5KPa>80 Kpa(上海市地基平均承载能力)

说明:地基加固处理后要求地基平均承载能力达到200 Kpa,则.5KPa<200 Kpa,故满足要求。 (五)箱梁支架计算 1)主线桥支架架设方法

首先进行测量放线(中心轴线和中心点法线),然后在搭设支架的带状位置用干硬性水泥砂浆精平地面,再铺上厚5cm×宽20cm的木板,木板间再加以横向连接,最后在木板上搭设支架。支架以中心线为轴线,并垂直于中心点法线往两翼和跨两端对称搭设。在拐弯交接处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联接,

由于该桥梁板高度、腹板宽度及梁端的横截面形式和截面积有很大的差异,造成各截面因新浇筑结构混凝土产生的荷载而不同,依照

现有图纸将其划分为0#~14#断面、14#~20#断面、24(27)#~26(29)#断面、20#~23#断面(断面图附后)等四段分别进行计算,各段设计荷载的限值取该段最大净截面积的荷载。经过计算比较选出最佳组合,竖杆纵横向间距依次分别为:90cm×60cm、60cm×60cm、60cm×60cm、60cm×30cm,支架步距视架子实际高度采用120cm或60cm,利用可调下托调整支架横杆使之保持整体水平。在支架搭设过程中结合模板、横梁、纵梁厚度,通过跟踪测量调整支架高度,同时确保可调U型顶托螺旋调节幅度不超过25 cm。在支架U型顶托上沿线路纵向摆放横截面为10cm×15cm方木作为纵梁,在纵梁上横向摆放横截面为5cm×10cm、间距20cm方木作为横梁,方木均使用东北红杉。在20#~23#断面处在纵梁上加一层10cm×15cm方木将模板跨距控制在40cm。最后在横梁上铺设模板(厚1.5cm的防水竹胶板),模板接头之间放置海绵双面帖,以防止因模板摆放时间过长热胀冷缩造成模板鼓起或缝隙过大。支架架设结构(见图1)。 说明:①支架搭设

★WDJ碗扣式多功能支架根据使用说明书,支撑立杆的设计荷载为:

●当横杆竖向步距为600MM时,每杆立杆可承受最大竖直荷载为40KN;

●当横杆竖向步距为1200MM时,每杆立杆可承受最大竖直荷载为30KN;

★由于一般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所以在腹板和横隔板下将横杆

高度步距加密到0.60M。另外,还要落架增加纵横梁一道,满足立杆竖向荷载要求。

★斜撑布置一般在整架四周満框布置,也在隔墙及腹板下満框布置。

②落架顺序(设计规定)

●箱梁砼强度达到90%设计强度且钢束张拉结束,预应力孔道压浆完成3天后,才能拆除支架;拆除支架顺序:从跨中向两端进行,对称、均匀、有顺序的进行。

★脚手架拆除从顶层开始,先拆横杆,后拆立杆,逐层往下拆除,禁止上下

层(阶梯形)同时拆除。 2)主线桥支架内力验算 (1)0#~14#断面

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90cm×6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 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

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23.604×0.9=21.244 KN 。钢管截面

φ48×3.5mm钢管厚1.5cm竹胶板5×10cm方木(横梁)10×15cm方木(纵梁)

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21244/4=43.4MPa<[σa]=215 MPa ; 稳定验算:σa=N/φA0=21244/(0.744*4)=58.4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钢材强度极限值为215MPa)

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90cm×6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在腹板和横隔板下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 (2)14#~20#断面

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60cm×6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 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

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35.814×0.6=21.488 KN 。钢管截面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21488/4=43.9 MPa<[σa]=215 MPa ; 稳定验算:σa=N/φA0=21488/(0.744*4)=59.1 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

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60cm×6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

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在腹板和横隔板下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横向间距加密到30 cm。 (3)24(27)#~26(29)#断面

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60cm×3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 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

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47.1×0.6=28.26 KN 。钢管截面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28260/4=57.8MPa<[σa]=215 MPa ; 稳定验算:σa=N/φA0=28260/(0.744*4)=77.7 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

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60cm×6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在腹板和横隔板下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横向间距加密到30 cm。 (4)20#~23#断面

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60cm×6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 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

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45×0.6=27 KN 。钢管截面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27000/4=55.2MPa<[σa]=215 MPa ; 稳定验算:σa=N/φA0=27000/(0.744*4)=74.2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

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60cm×3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在腹板下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 3)C匝道超高段处高支架搭设

支架以中心线为轴线,并垂直于中心点法线往两翼和跨两端对称搭设。在拐弯交接处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联接,依照现有图纸将其划分为0#~1#断面、2#~3#断面、4#~5)#断面、6#~6#断面(断面图附后)等四段分别进行计算,各段设计荷载的限值取该段最大净截面积的荷载。经过计算比较选出最佳组合,竖杆纵横向间距依次分别为:60cm×60cm、90cm×60cm、60cm×60cm、60cm×30cm,支架步距视架子实际高度采用120cm或60cm, C匝道曲线半径很小,横坡最大值达到6%,为保证支架的稳定性以及防止不侧向滑移,拟在两匝道内侧端包括主线外侧端(两侧标高低)加密纵横剪刀斜支撑和设置缆风绳索固定(设在3/8L和1/4L处且对等收笼)或设置足够数量纵横向的扫地杆(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cm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和斜拉杆(通顶)以消除侧向应力负作用。另外,C匝道支架高度超过15米,考虑脚手架自重,并将自重计算为荷载,立杆的接长缝错开,使立杆接长缝不在同一水平上,以保证脚手架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可调型顶托立杆-180斜拉杆立杆立杆-120横杆扫地杆可调底座斜拉杆、扫地杆搭设示意图立杆接缝交错示意图4)C匝道内力验算 (1)0#~1#断面

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60cm×6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 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

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47.082×0.6=28.249 KN 。钢管截面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28249/4=57.8MPa<[σa]=215 MPa ; 稳定验算:σa=N/φA0=28249/(0.744*4)=77.6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钢材强度极限值为215MPa)

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60cm×6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立杆荷载Pmax=40 KN,满足要求),横向间距加密到30cm。 (2)2#~3#断面

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90cm×6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 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

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22.140×0. 9=19.926 KN 。钢管截面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19926/4=40.7 MPa<[σa]=215 MPa ; 稳定验算:σa=N/φA0=19926/(0.744*4)=54.8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

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90cm×6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在腹板和横隔板下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 (3)4#~25#断面

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60cm×6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 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

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30.252×0.6=18.151KN 。钢管截面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18151/4=37.1MPa<[σa]=215 MPa ; 稳定验算:σa=N/φA0=18151/(0.744*4)=49.9 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

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60cm×6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在腹板和横隔板下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横向间距加密到30 cm。 (4)6#~6#断面

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为60cm×30cm,支架步距采用120cm。 支架立杆强度、稳定性计算

立杆承受由纵梁传递来的荷载N=gL2=42.4×0.6=25.440KN 。钢管截面最小回转半径i=15.78mm,支撑立柱步距为1.2m,长细比λ=l/i=1200/15.78=76,查表得φ=0.744。

强度验算:σa=N/Aji=25440/4=52.0MPa<[σa]=215 MPa ; 稳定验算:σa=N/φA0=25440/(0.744*4)=69.9 MPa<[σa]=215 MPa ,满足要求。

结论:支架竖杆纵横向间距60cm×30 cm,考虑到横杆竖向步距120 cm时,立杆荷载Pmax=30KN,同时计算时是按平均布载,故在腹板下将横杆高度步距加密到60 cm。 5)内侧支架的稳定性和模板的抗滑性 (1)C匝道超高段受力分析

以内侧支架为支点,垂直方向受力为砼自重荷载的垂直分解力,水平方向受

G⊥×B×L×B/2

>1.5就稳定。(其它垂直荷载不考虑)

(F风+P砼侧)×H×L×H/2

力为砼对模板的侧压力和风荷载,只要抗倾覆系数K=

α=tg-16%=3°26′1.07″

(2)匝道砼自重荷载和梁高H按断面列表如下:

断面号 0#--1# 2#--3# 4#--5# 6#--6# 砼自重荷载G(Kpa) 梁高H(m) .7 26.9 39.2 121.86 2.3 2.3 3.41 4.5 (3)新浇注砼对模板侧面压力 ①采用内部振捣器时

对竖直模板来说,新浇注的混凝土的侧压力是它的主要荷载。混凝土浇注速度约为1m/h左右(v<6m/h)作用于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 Pm=K×γ×h=1.2×26×1=31.2(kpa)

Pm—新浇注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最大压力,kpa; h—有效压力高度,m(控制在1m)

K—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不加时,k=1;掺缓凝加剂时,k=1.2;

v—混凝土的浇注速度,m/h; γ—混凝土的容重,26KN/m3 ②泵送混凝土浇注施工时

混凝土入模温度在10℃以上,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推荐模板侧压力:Pm=4.6v0.25=4.6×1=4.6KPa ③倾倒砼时对侧面模板产生的水平荷载

竖直模板:同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按2KPa考虑。 ④振捣砼时对侧面模板的压力:按4.0KPa计。 (4)水平方向风荷载

支架20m并处于沿海地区,取1.0KPa风压。 (5)抗倾覆验算 0#--1#断面:K=

2#--3#断面:K=

39.2cos3°26′1.07″×7.6×3.8

4#--5#断面:K=

6#--6#断面:K= (六) 支架预压

地基处理后先做单元体或主线单幅预压试验,即先搭设单元体支

121.86cos3°26′1.07″×7.6×3.8

=8.11>1.5(稳定)

(41.8+1)×4.5×2.25

(41.8+1)×3.41×1.075

=4.55>1.5(稳定)

26.9cos3°26′1.07″×7.6×3.8

=6.84>1.5(稳定)

(41.8+1)×2.3×1.15

.7cos3°26′1.07″×7.6×3.8

=16.49>1.5(稳定)

(41.8+1)×2.3×1.15

架并预压。因支架高度大难操作且不安全,拟采取地基处理后直接在地面上先预压后搭设支架的施工方法,底模安装前先安装好支座,按各段设计荷载120%进行预压,空心箱体部分采用砂袋预压或水袋预压;实心箱体部分采用钢筋预压或整捆钢绞线堆放预压。在地面上以纵横间隔5m和枕木上按高程控制点位分别设置观测点,加载时按符合浇筑混凝土的状态,按每级加载并逐日进行观测,并做好记录。全部加载后不能立即卸载,需恒压72h。全部加载完成后72h内每日早午各观测一次,以后每天观测一次。直至沉降稳定。预压完逐级卸载,逐级测量并详细记录。沉降稳定卸载后算出地面沉降具体数值为多少。根据各点对应的弹性、非弹性变形数值及设计梁体挠度来调整模板的高程,通过支架顶部微调装置进行调整、加固。支架搭设时,顶部预留抛高要计算,支架弹性和非弹性值等。地基相对沉降量以地基处理时试验检测后计算确定,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值参考下表数据。支架的弹性变形运用沙普软件程序节点计算确定。根据以往施工经验,支架施工沉留值在15~20㎜左右,支架高度和预压重不同也不一样,初步预留抛高25㎜,待预压沉降观测后调整,其它施工段预抛高根据预压后再确定。

支架施工预留沉落值参考数据

分项内容 木与木 木与钢 卸落设备的压缩变形 砂筒 参考数据 每个接头的顺纹2MM,横纹3MM 每个接头约2MM 2-4MM 接头承压非弹性变形 木马 支架基础沉陷

支架施工弹性压缩变形 部位 N (kn) 21.244 21.488 主线 28.260 27.000 28.249 C匝道 19.926 18.151 25.440 L (m) 6 6 6 6 20 20 20 20 A (m2) 4×10-4 4×10-4 4×10-4 4×10-4 4×10-4 4×10-4 4×10-4 4×10-4 底梁置于混凝土 每个接缝约1-3MM 约3MM E (MPa) 2.0×105 2.0×105 2.0×105 2.0×105 2.0×105 2.0×105 2.0×105 2.0×105 σz (mm) 0.013 0.013 0.017 0.016 0.058 0.041 0.037 0.052

主线箱梁支架预压示意图(除预压单元体外直接地基预压) 预压材料 26240断面419327309水袋钢锭水袋钢锭水袋144105220232019994941452410003093091441052202320199949414524100272932741919墩 16墩17墩18墩

C匝道箱梁支架预压示意图(除预压单元体外直接地基预压)

309预压高 ()预压材料断面预压高()水袋钢锭水袋钢锭水袋123301437247575606186575604473723330130143724756075618657560447372321301321374182

注意的问题:

1、采用砂袋法预压,砂袋逐袋称量,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称量好的砂袋一旦到位就采用防水措施,准备好防雨布。每捆钢绞线也要雨布覆盖。

2、要分级加载,加载的顺序接近浇筑砼顺序,不能随意堆放,卸载也分级并测量记录。

3、通过单元体或主线单幅预压试验预压并沉降后,将实测沉降量作为一个参数值直接运用。

1823743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