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证券投资上市公司分析

证券投资上市公司分析

来源:九壹网
案例分析二:公司分析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111019)投资价值分析

一.公司基本状况分析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唯一以核电为主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清洁能源企业。1994年9月注册成立,注册资本102亿元人民币。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是由核心企业――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和20多家主要成员公司组成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

到2009年9月底,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拥有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近400万千瓦的在运行核电机组,岭澳核电站二期、辽宁红沿河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阳江核电站、广西防城港核电站超过1700万千瓦核电机组正在建设,台山核电项目、湖北咸宁核电项目约800万千瓦核电机组正在开展前期工作;风电实现总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在建项目容量达到150万千瓦,参与国家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我国首个光伏发电特许权项目——甘肃敦煌10兆瓦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拥有常规电力权益容量120万千瓦,在建100万千瓦。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拥有总资产约1298亿元人民币,净资产约413亿元人民币,净资产是集团成立初期32.4亿元的10倍多,有效地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方针,以打造同行业金牌栋梁企业为目标,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通过将已投产核电站产生的效益作为资本金投入开发新的核电项目,形成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从法国引进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为基础、结合多项重大技术改进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方案――CPR1000;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核电站运营管理、工程管理和技术研发队伍;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核电生产运行、工程建设、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体系,在核电站运行、维修、技术支持、安全监督、质量管理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二.行业投资背景分析

能源就是向自然界提供能量转化的物质(矿物质能源,核物理能源,大气环流能源,地理性能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在某种意义上讲,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优质能源的出现和先进能源技术的使用。在当今世界,能源的发展,能源和环境,是全世界、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矿物能源的短缺与浪费造成世界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放缓与停滞,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就是人类不得不面临和考虑的问题。

核能发电的历史与动力堆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动力堆的发展最初是出于军

事需要。1954年,苏联建成世界上第一座装机容量为 5兆瓦(电)的核电站。英、美等国也相继建成各种类型的核电站。到1960年,有5个国家建成20座核电站,装机容量1279兆瓦(电)。由于核浓缩技术的发展,到1966年,核能发电的成本已低于火力发电的成本。核能发电真正迈入实用阶段。1978年全世界22个国家和地区正在运行的30兆瓦(电)以上的核电站反应堆已达200多座,总装机容量已达107776兆瓦(电)。80年代因化石能源短缺日益突出,核能发电的进展更快。到1991年,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建成的核电机组为423套,总容量为3.275亿千瓦,其发电量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约16%。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苏联奥布宁斯克核电站。

中国的核电起步较晚,80年代才动工兴建核电站。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30万千瓦(电)秦山核电站在1991年底投入运行。大亚湾核电站于1987年开工,于1994年全部并网发电。

世界上有比较丰富的核资源,核燃料有铀、钍氘、锂、硼等等,世界上铀的储量约为417万吨。地球上可供开发的核燃料资源,可提供的能量是矿石燃料的十多万倍。核能应用作为缓和世界能源危机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措施有许多的优点,其一核燃料具有许多优点,如体积小而能量大,核能比化学能大几百万倍,其二是污染少。火电站不断地向大气里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同时煤里的少量铀、钛和镭等放射性物质,也会随着烟尘飘落到火电站的周围,污染环境。核能发电不像化石燃料发电那样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因此 核能发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核能发电不会产生加重地球温室效应的二氧化碳。核能发电所使用的铀燃料,除了发电外,没有其他的用途。核燃料能量密度比起化石燃料高上几百万倍,故核能电厂所使用的燃料体积小,运输与储存都很方便,一座1000百万瓦的核能电厂一年只需30公吨的铀燃料,一航次的飞机就可以完成运送。核能发电的成本中,燃料费用所占的比例较低,核能发电的成本较不易受到国际经济情势影响,故发电成本较其他发电方法为稳定。

2008年中国将开工建设福建宁德、福清和广东阳江三个核电项目。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各项设计工作陆续到位,各方将为这三个工程投下上千亿元人民币。不过,这所有的一切也仅仅是中国“核电强国”梦想的开端,因为根据中国核电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十多年间,中国平均每年要开工建设3~4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而在此蓝图下,在未来十多年中,中国将投下至少4500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中国在预计花费百亿元人民币把国外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引进中国,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创新。 其实,中国开描“核电蓝图”并不是一时的冲动。在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核电成为了最现实的选择。在未来的中国,从沿海的广东、浙江、福建到内陆的湖北、湖南、江西,几十座核电站将拔地而起。

三.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一)发展方针正确,发展前景较好

近年来,党作出了“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决策,为主动适应国家核电发展新形势要求,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修订了集团战略规划,明确战略定位为“以核电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为社会提供安全、环保、经济的电力”。确定了自主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

化战略,在确保已运行机组安全生产、在建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的同时,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坚持专业化和自主化发展,不断推进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加快核心能力、经营管理水平与发展平台的全面提升,先后成立了国内首家专业化的核电运营管理、工程管理、工程设计和公用技术研究机构;完善了以核电学院为龙头的专业化核电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了与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企业联盟,成立了专业化的风电公司、太阳能公司,在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等方面具备了面向全国、跨地区、多基地同时开工建设和运营管理多个核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的能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通过建设三代EPR核电项目和参与三代AP1000项目建设,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进入了高起点引进、消化、吸收三代核电技术的新阶段。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以打造同行业金牌栋梁企业为目标,在成功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基础上,通过将已投产核电站产生的效益作为资本金投入开发新的核电项目,形成了“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从法国引进的百万千瓦核电机组为基础、结合多项重大技术改进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中国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方案――CPR1000;培养了一支专业化的核电站运营管理、工程管理和技术研发队伍;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核电生产运行、工程建设、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体系,在核电站运行、维修、技术支持、安全监督、质量管理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致力于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和平利用核能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提供安全、经济和清洁电力,支持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历史使命;推动中国核电产业自主化进程,缩短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为增强综合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重要责任。 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的战略定位是: 以核电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为社会提供安全、环保、经济的电力。

(二)业务拓展能力较强,技术水平领先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起步,在党的英明决策和亲切关怀下,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相关省市的关心支持和大力配合下,中广核人秉承“高起点起步,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以核养核,滚动发展”的方针,历经20多年的艰苦创业,成功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一期近400万千瓦的核电装机容量,岭澳核电站二期、辽宁红沿河核电站、阳江核电站、福建宁德核电站超过1000万千瓦核电机组目在建设,广东台山、广西白龙、安徽芜湖、江苏连云港等核电新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发展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取得了积极突破。

作为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目前是全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和消费国,能源需求多年来持续增长,因化石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压力越来

越大。为此,中国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积极扶持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海洋能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强化能源供应行业的相关措施,实现到2010 年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9.5亿吨的目标。 为贯彻落实国家提出的减排目标,中国广东核电集团立足以核电为主的清洁能源集团的战略定位,在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同时,大力实施清洁能源开发战略,加大了风电、水电项目的开发力度。目前,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已在全国开工3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40万千瓦。阳江抽水蓄能等水电项目开发工作正积极推进。

(三)盈利能力突出,估价优势明显

2006年度,公司所属的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共完成发电量312.13亿千瓦时,比2005年度增加7.3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299.20亿千瓦时,比2005年度增加6.35亿千瓦时。

2006年度,大亚湾核电站实际发电量为155.15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148.58亿千瓦时,比2005年度增加0.10亿千瓦时,其中:外销104.01亿千瓦时,占总分售电量的70%;内销广东44.57亿千瓦时,占总分售电量的30%。

2006年度,岭澳核电站实际发电量为156.9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150.62亿千瓦时,比2005年度增加6.25亿千瓦时,全部销往广东。

2006年12月31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56.71%,比2005年12月31日的60.09%降低了3.38个百分点;速动比率为235.23%,比2005年12月31日的233.80%上升了1.43个百分点。

从上述偿债能力指标所反映的情况分析,2006年12月31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与2005年12月31日相比虽有所下降,但总体负债水平仍处于较高水平,主要原因在于核电站的建设资金,大部分依靠借贷筹集

02广核债券募集资金40亿元人民币,所募集资金中的37亿元用于归还当年公司为岭澳核电站项目建设而筹措的搭桥贷款本息,其余3亿元用于岭澳核电站项目工程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