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马嵬》赏析
马嵬(其二)
[唐]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原诗共有两首,本篇是第二首。马嵬(wéi),地名,杨贵妃缢死的地方。《通志》云:“马嵬坡,在西安府兴平县二十五里。”《旧唐书·杨贵妃传》:“安禄山叛,潼关失守,从幸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曰‘贼本尚在’,指贵妃也。帝与贵妃诀,遂缢死于佛室,时年三十八。”
古诗今唱:
空荡荡的马嵬坡啊,默默承载玉颜空死的疼痛。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深情,早已变成一个久远的传说。
何必再一次苦苦寻觅,今生的恩爱已然化作飞烟。比翼连理的誓言,不要再温柔地回荡耳畔。
用我的生命换你的安稳,愿禁军冷冷的梆子,别惊醒你的记忆,不要联想那些被朱雀门外报晓声唤起的黎明。
1
如今六军已经约定,全都驻马不前要清除祸水。可叹当年长生殿上,我还笑话牛郎织女聚少离多的冷清。
嫁入顶级豪门又怎样,牵手的是当今天子,又哪里赶得上卢家夫婿,给莫愁相依相伴的喜乐人生?
我的解读:
印象中唐玄宗是一个颇出色的男子——作皇帝,他开创了“开元盛世”;耍音乐,人家能赢得当世名家真诚的叹服,有自己的作品传世;当情人,可以不管不顾世俗的眼光,爱我所爱,酣畅淋漓。如果故事就此结束该有多好,奈何上苍还要耍一出“马嵬断肠”,硬生生扒出那光鲜亮丽的龙袍下藏着掖着的种种不堪,是不是想唤醒那一个个痴情的小女子?
李商隐大约是极不喜欢这个位高权重的人物的。开篇一个“徒”,将那个为了自己的位置、为了所谓的江山,“不得已”命自己的女人自缢的大唐天子一脸愀然撕开。是啊,既然选择了江山要守牢那皇帝的位置,何苦又来扮演什么情圣?今生的恩爱是你生生撕裂割断,还虚伪地说什么来生再见、下辈子相依相伴?如果不是逃难至蜀地得知叛乱初平,天子回头匆匆赶,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已然成了“太上皇”。天下依然是老李家的天下,坐掌天下的却不是依然雄心万丈的隆基皇上。不用提逃亡蜀中那些冷冷的禁军梆子声怎不令人断肠,以前朱雀门里无数个春宵,自有那报晓的宫人将慵懒唤醒、为缠绵添蜜!她是千娇百媚的解语花,你是那知冷知热的有情郎。
这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有众多的诗人吟咏传唱,即便故事的初始是一种惊世骇俗,是怪叔叔利用权势笼罩小罗莉的俗套,但我相信他们是有感情的。那个威震宇内的怪叔叔站在权力的峰巅,看着自己开创的盛世,听着不尽的阿谀之词,得意是有的、寂寞是有的、
2
那种对年华流逝的恐惧肯定会更加浓烈——时间是把杀猪刀啊。所以,看到那个很和眼缘的女子,哪怕她是自己的儿媳,天子也可以自以为瞒天过海将她纳入己怀,用那年青的丰腴和柔顺,滋润自己越来越枯干的灵魂和躯体;更何况他们还可以称得上知音,那一曲《霓裳羽衣》奏出多少华章、舞出多少精彩!
但这又能怎样!六军设计诛杀了杨国忠父子,然后还要斩草除根,清除掉那个久居深宫的女人,只为预防可能会来到的报复行为。“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言犹在耳,那感慨牛郎织女苦命爱情的叹息还余音袅袅,死吧死吧解语花,用你的生命巩固我的江山,用你的鲜血激发将士们保卫皇朝的热情,今生的离去是为了来生的相聚,如果有来生,我还当帝王,而你,依然可以做我三千宠爱在一身的妃。
可惜,可笑,太上皇的身份容不得怪叔叔继续做梦。昔日繁忙的朝政自有现今皇帝操劳,往日热闹的宫殿变得冷冷清清。没有了知音的音乐爱好者无心听琴,冷雨敲窗一遍遍重复着马嵬的呻吟。“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苦苦寻觅应当是真的,那该是一个垂老的灵魂在繁华落尽后的反省。是的,如果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如果知道等待自己的是这尴尬的“太上皇”身份,何不就在马嵬交了权柄,拥那份丰腴伴自己余生?
羡慕市井小民柴米夫妻的凡俗生活是假,那一份繁华顶峰直坠冰窟冷宫的寂寞、那枯干憔悴的灵魂枯干憔悴的身躯无人安慰的孤单,是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