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 文件编号 1 目的 规范灌浆施工程序,保证基础施工质量及动静设备的正常运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基础灌浆作业。 3 职责 3.1 施工员负责作业过程的施工协调、资源安排及进度控制及参与图纸会审。 3.2 技术员负责技术文件的宣贯、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及审批办理、预防措施的制定、施工过程中技术参数(含新技术、新工艺)的确定、应用和落实。 3.3 质量员负责过程的日常质量检查,不合格品的评审及预防措施的复核。 3.4 安全员负责QHSE管理方案的编制和审批的办理、施工人员安全培训、进厂证的办理、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健康安全环保的日常检查。 3.5 材料员负责材料计划的上报及审批办理、材料的验证、材料进退场时间的保证。 3.6 设备员负责设备的维护保养、定期检查、设备操作规程的编制、设备进退场时间的保证。 3.6 资料员负责施工资料的编制、收集、归档。 3.7 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全面工作,为项目的HSE、工程质量、进度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项目内部的资源调配、内外部沟通等。 4 定义    螺栓孔灌浆、基础二次灌浆。 5 工作程序 施工前准备-→模板的支设-→灌浆材料的拌制-→灌浆作业-→养护 5.1 施工前准备 5.1.1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质量检验制度。灌浆前应有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并经审查批准。 5.1.2 灌浆施工前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用品。 5.1.3 灌浆应在设备、螺栓和灌浆部位检查验收合格后,在安装人员配合下进行。 5.1.4 地脚螺栓孔内灌浆前,应将地脚螺栓的油污和铁锈必须清除干净,应除去孔内杂灌浆作业指导书 LHGC/WJ-7.5-40 页  次 版本/修订号 第 1 页 共 0 页  C/0  
文件名 文件编号 灌浆作业指导书 LHGC/WJ-7.5-40 页  次 版本/修订号 第 2 页 共 1 页  C/0 物,并用水充分湿润孔壁。 5.1.5 基础二次灌浆采用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应对砼表面进行24小时湿润;砼面应全部凿毛,凿去被油脂沾污及疏松的砼,直至露出石子为止,并清扫冲洗干净。 5.1.6 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灌浆时,砼表面宜达到在(100×100)mm²内不少于3个~5个深10mm左右的麻点。 5.2 模板的支设 5.2.1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支设模板、模板拼缝严密、尺寸准确,模板与模板接缝处及模板与设备基础拼接处宜用水泥浆、胶带等进行密封,达到整体模板不流浆的程度; 5.2.2 如果设备底座下的整个面积不必全部灌浆,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5.2.3 模板顶部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50mm。 5.3 灌浆材料的配制 5.3.1 原材料进场后要经过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3.2 细石砼和膨胀水泥沙浆要严格按照配合比拌制,其标号、拌和要求应符合设计及设备技术要求,并应不低于基础砼设计标号。 5.3.3 水泥基灌浆料的拌制: 5.3.3.1 进场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应具有下列技术文件: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出厂检验报告。 5.3.3.2 水泥基灌浆材料拌和时,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加水量应按随货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上的推荐用水量加入。 5.3.3.3 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拌和采用机械强制式搅拌: ①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机械搅拌时,搅拌前应预先用水湿润,但不得有明水;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 ②采用手电钻式搅拌机(功率不低于1000W)搅拌时,应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搅拌时应上下移动搅拌器,以便使桶底和桶壁粘附的料能够得到充分的搅拌,但叶片不要超出浆液面,以免空气被过多带入。 5.3.3.4 搅拌地点宜设置在待灌浆的设备基础附近。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 
文件名 文件编号 灌浆作业指导书 LHGC/WJ-7.5-40 页  次 版本/修订号 第 3 页 共 2 页  C/0 以保证40分钟以内将料用完。 5.3.3.5 冬期施工中,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用热水拌和水泥基灌浆材料,水温应在50~70℃之间,以保证材料的入模温度大于5℃。 5.4 灌浆作业 5.4.1 灌浆前1小时,清除地脚螺栓孔或基础表面的积水。 5.4.2 灌浆料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或相邻的两侧多点进行灌浆,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灌浆过程中的排气。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5.4.3 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5.4.4 在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用灌浆助推器沿灌浆层底部推动灌浆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以确保灌浆层的匀质性。 5.4.5 灌浆层的高度,在底座外面应高于底座的底面;若底座内采用细石混凝土灌实时,在底座内部也应高于底座的底面。灌浆层的上表面应略有坡度(坡度向外),以防油、水流入设备底座。 5.4.6 有剪力坑的设备基础,应先灌剪力坑,24小时后可再进行二次灌浆。 5.5养护 5.5.1 灌浆完毕后 30 分钟内应立即加盖湿草袋或岩棉被,并洒水湿润,洒水次数以能保持灌浆层具有足够的湿润状态为度,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七天。有特殊养护要求的灌浆料要按材料使用说明进行养护。 5.5.2 拆模和养护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关系 日最低气温(℃) -10~0 0~5 5~15 ≥15 拆模时间(h) 96 72 48 24 养护时间(d) 14 10 7 7 5.5.3 冬期施工中,拆模后灌浆层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大于20℃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在负温条件养护时不得洒水。 5.5.4 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应在灌浆料初凝前用抹刀将灌浆层表面压光。  
文件名 文件编号 灌浆作业指导书 LHGC/WJ-7.5-40 页  次 版本/修订号 第 4 页 共 3 页  C/0 5.5.5 灌浆料强度未达80%,不允许复紧地脚螺栓;强度达到100%后方可起动设备。 5.6 施工工艺 5.6.1 锚固地脚螺栓施工工艺         施工机具准备 拌和水泥基灌浆材料 清除螺栓表面油污及铁锈 清  理孔湿润孔壁、清除孔内积水调整及固定螺栓浇  养  注护安装设备  5.6.2 二次灌浆施工工艺       6 相关文件 6.1 GB/T 50448-2008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6.2 YB.T 9261-98    《水泥基灌浆材料施工技术规程》 6.3 SH/T 3510-2011  《石油化工设备混凝土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4 GB50204-2002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7 相关记录 8 附加说明 施工机具准备 拌和水泥基灌浆材料           清理设备基础支 设模板前开始浸水灌浆前清除积水24h二 次灌浆养        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