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2019年5月福建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FUJIAN INSTITUTE OF EDUCATIONNO.5May.2019幼儿园自然角“探究式”学习的支持指导策略钟美玲(厦门海沧实验幼儿园,福建 厦门361026)摘 要:自然角是幼儿从事种植和饲养活动的小场所,是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探究窗
口。通过实践探索,研究认为探究式自然角要给幼儿提供适宜工具材料,引导幼儿择选种养殖内容,规划管
理,聚焦问题深入探究,才能让自然角真正成为幼儿快乐探究学习的园地。关键词:幼儿园自然角;探究式;支持;引导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884(2019)05-0107-03当前幼儿园的自然角,有的是寥寥无几的数盆 料,引导幼儿亲历种养植的过程,更要提供观察探 究工具,引导幼儿探究学习。工具材料是引发幼儿 动手动,探究学习的物质媒介。因此教师要给幼
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
盆栽,看上去很美,却不允许幼儿去碰触;有的是
品种甚多,随意放;有的是大部分植物干枯
死,少人问津。幼儿园自然角成为了应付检查的 设,极少引发幼儿主动探究学习。探究式自然角是 以幼儿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幼儿 过与环境材料
的互动,并围绕一个或若干个问题或主题自主探
过程中探索并感知常见物质、材料的特性和物体的
结构特点。[2]在自然角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利用各
种器 (破旧皮球、塑料瓶、轮、竹节、瓶瓶罐
罐、养育箱、笼子等)种养殖动植物;小班幼儿可
究,自主建构经验获得发展的过程。自然角作为幼
儿探究的场所,呈现的是幼儿探索事物、解决问
提供一些水、壶、水壶等现成的浇水工具,收 集一些塑料瓶等为植物浇水,还可以提供抹布、铲 子等工具材料照料动植物;中大班幼儿既可以利用
题、积累建构经验的学习过程,它再现幼儿的探究
过程,赋予幼儿有意义的探究学习。永平教授指出:“成人必须把种植过程交给 现成的浇水工具,还可以自制一些有刻度的浇水工 具,引导幼儿探究浇水的多少;再提供小铲子、 剪、小 子、小 子等工具材料为植物松土,修
剪枯枝败叶,喂养动物。[3]幼儿园的大多数观察主要 是过直接的感官经验获得的,但是幼儿也能过
幼儿,不能包办代替,种植不能成为门 和保洁员
的工作,幼儿园不能剥夺幼儿与植物相互作用的机 会。” [1]因此,在自然角中,教师应该把种养植过程 交给幼儿,不管是工具材料的使用,还是种养殖内 容的选择,抑或是管理规则的制定,更甚是观察操
使用自然学家的工具来扩展他们观察和关注细节的
作实验,都应该让幼儿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结合实 能力,否则他们可能会忽略很多细节。因此,为支
持幼儿探究学习记录,小班幼儿可提供放大镜观察
践,笔者谈谈四大支持指导策略。一、“工具材料”为幼儿自主探究提供支持观幼儿园自然角,极少看到有幼儿劳动种植
动植物的变化,中大班幼儿不仅可提供放大镜,还
可以提供显微镜,引导幼儿观察植物的内部构造, 他们才能细致观察,发现细节。还可以引导幼儿自
的工具材料,更别说观察探究的工具材料。其实, 自然角中的种养殖活动需要提供一些劳动的工具材制测 工具,发现探究植物的生长;提供纸、笔、
收稿日期:2019-02-28作者简介:钟美玲,女,厦门海沧实验幼儿园高级教师108
钟美玲:幼儿园自然角“探究式”学习的支持指导策略2019年第5期白板等引导幼儿记录自己及同伴观察探究的过程与 结果。幼儿是在不断使用工具材料的过程中,掌握
其使用方法,利用其来观察、发现动植物的秘密,
这些工具材料为探究自然角夯实了物质基础。不管
提供什么工具材料,大小应适宜,操作便,并放 置于方便之处,便于幼儿取放。有了这些材料的支
持,幼儿们能更好地投身到动植物的养殖和种植过 程中。二、 “选择内容”为幼儿自主探究积累经验很多幼儿园的自然角,种些什么,养些什么,
怎么种,怎么养等,都是教师说了算。或是谁家有
什么植物就带来什么,均是些盆栽、盆景等,宛如
植物大杂绘,一年四季均如此,幼儿自然就失去了 探究的兴趣。其实,自然角种养殖的内容不仅要是
幼儿感兴趣的、喜欢的,更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
的认知特点。小班幼儿生活经验欠缺,教师可以根据时令、 季节的变化及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一些变化
快,易观察的植物,以及一些可爱的小动物等,引 导小班幼儿对种养殖的动植物进行投票选择,选出
幼儿最喜欢的动植物来种养殖。中大班的幼儿生活
经验较丰富,能运用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制定计
划,观察实验,所以自然角种养殖的内容可以让中
大班的幼儿来确定;教师可引导幼儿过查阅资
料,了解春天可以饲养什么?(蚕宝宝、小蝌蚪 等)冬天适合种植什么?(香菜、菠菜等)种养殖
的品种也比小班要丰富,不仅有供观赏的盆栽、花
卉;还有饲养小动物,更有探究的小实验。幼儿们
可以小组合作种养植,也可以一个人种养植,观察
比较不同动植物的特征,探究动植物的秘密。如: 不同种植环境实验、植物向光实验、蒸腾实验等,
引导幼儿动手实验,观察比较,深入探究。总之,幼儿在调查信息的过程中,在择选种养 殖内容的过程中,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都能积累
相关的种养殖经验,为自主探究夯实基础经验。三、 “规划管理”为幼儿自主探究搭建支架幼儿园的自然角,很多是由教师或是保育员照 料,有些甚至无人问津。其实自然角就是幼儿亲历 管理的好场所,自然角的管理不应由教师或保育员
包办代替,教师应该把自然角的规划管理的自主权
还给幼儿。其实让幼儿自主规划管理自然角,不仅
可以保持自然角探究的有序性,还为探究学习提供
充足的时间和保障。正如陈鹤琴先生指出:“幼稚 园需布置一个科学环境,尽可能地引导儿童栽培植 物(花卉、菜蔬),布置园庭从事浇水、除草、收 获种子等工作,并饲养动物等。”凶在小小的自然
里,就是幼儿从事劳动工作的好场所。不同年龄段的自然角,规划创设和管理是不同
的。小班幼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自然角的规
划,物品的 放,由于小班幼儿观察能力弱,照顾
动植物的经验不足,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管理,他
们用插牌、黏贴、盖印等方式记录他们参与浇水,
喂食等管理自然角的工作。中大班幼儿从参与管理
向自主管理发展,可以创设自然角的环境,比如收 集一些容器、植物、桌子、展板、设置养育箱、设
计记录表、记录板等。还有布置放种养殖的物
品,幼儿可自主规划自主管理,彰显以幼儿为主体 的自主管理方式。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商、规划布
局:种养殖的品种,规整放的位置,呈现探究过 程的记录板块等;共同商定:照料人,看护时间,
浇水,松土除草,喂食等,并制作成管理公约,
幼儿在公约的指导下开展较正确地照料和管理工
作。只有让幼儿自主管理自然角,才能搭自主支
架,建合作探究平台,由此将幼儿引入自然角的探 究中。四、“聚焦 题”为幼儿自主探究提升深度教师要给幼儿工具材料的支持,给予幼儿自主
管理上的支持,都是比较容易的,最难的是如何引
导幼儿在自然角中深入探究学习。[5]《3-6岁儿童学
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和幼儿一起过户外活
动、参观考察、种植和饲养活动,感知生物的多样
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
自然角可以说是一个微缩的自然界,它为幼儿提供 了一个可以亲历探究动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 死亡过程的重要场所。聚焦问题是自然角探究深度
的关键,探究式自然角就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引
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生成问题,继而深入
探究的学习方式。3-6岁的幼儿对世界上的生物带着一种与生俱来
的好奇和疑问。在自然角“种植豆子”中,幼儿们
2019年第5期福建教育学院学报109
总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豆子怎么还不发芽呀? ”“豆子刚长出来的时候戴着豆帽呢? ”“为什么他
们叶子有洞洞呢? ”……此时教师要分析幼儿的问
题,并将问题分层分类,进而引导幼儿推进探究。
例如,可以引导几个感兴趣的幼儿针对“为什么叶
子有洞洞”的问题进行个别化探究,或引导他们针 对问题进行小组探究。针对“豆子为什么不发芽”
这个问题进行集体探究。教师启发幼儿大胆猜测“豆子为什么不发芽”,于是幼儿有了各种各样的
猜想:豆子被虫子吃了?没有充足的水? 土没有营
养所以没办法发芽?……教师支持和鼓励他们围绕
着猜想去调查资料,操作验证。在接下来的种植豆 子中,他们懂得挑选完好豆子,讨论商议挑选幼儿
园长势最好的菜地土壤,制定浇水的时间和浇水 的管理规则……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教师鼓励幼 儿用绘画、照相、做标本等方法记录观察和探究的
过程与结果,让记录有意义,过记录帮助幼儿丰
富观察经验、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分享发现。[5]幼
儿就在这样的过程中,聚焦问题、收集资料、调查
计划、操作验证、探究学习,记录展,最后是分 享交流。幼儿园自然角有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充分挖
掘自然角中的教育价值,将自然角探究的内容扩展 到主题活动研究中,自然角探究内容很多又是主题 活动的延伸和拓展,探究式自然角有机地融合主题
活动,由此也开发生成了本园的主题探究课程内
容。例如:在主题活动《我们爱地球》中的“垃圾
分类”活动中,孩子们就提出了问题:垃圾埋在土
里有什么变化?于是自然角就成为了孩子们探究垃 圾降解的场所,他们将各种不同的垃圾:果皮果
核、塑料袋、纸皮纸屑等埋在土里,并做好标识。
那到底要多久垃圾才有变化呢?于是他们制定了观
察表,先是一个星期翻翻土看看垃圾的变化,再来
两个星期,再来一个月……在孩子们的观察思考, 亲自实践中,垃圾的降解实验终于成功结束。这些
生成的问题,就是引领幼儿继续探究的动力。在探究式自然角的学习中,幼儿 过不断使用
工具材料对动植物进行养殖、种植的照料,他们更
加持续、细致地观察动植物的变化,他们关注动植
物,他们会积累一些经验。[5]在进行探究过程中,幼
儿提出问题、观察探索、思考猜测、调查验证、收
集信息、得出结论、合作交流……在探究式自然角
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给予幼儿材料上、内容上的支
持,帮助幼儿有效累积、建构经验,引导幼儿对问
题进行调查、回顾、反思,鼓励他们与同伴分享自
己的想法和探究的过程,引发他们产生新的问题。总之,自然角的探究学习,需要教师和幼儿一
起在问题的驱动下,共同探究、讨论分享、解决问 题,这才能让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
验,真正让自然角成为幼儿主动探究的乐园。参考文献:[1] 虞永平.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 活动[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7(7):5.[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8.⑶[美]英格里德•查鲁福,卡仁•沃斯.与幼儿一 起探索自然[M].张澜,熊庆华,.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5:46.[4]陈鹤琴,陈秀云.陈鹤琴教育思想读本:幼稚教 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14.⑸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 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