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以问题“幸福是什么”导入新课 例举古人心中的幸福:
1 •杜甫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眼中的人 生幸福;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白的人生 写照;
3. 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自己对幸福的理 解;
4. 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 吟诵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活动一】
同学们追求的幸福又是怎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各言其志”。 1.引发对课题 的兴趣。
2. 了解学生对“幸福”的理解与定义。 二、 解读范文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文中的论点——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一段:读书人是幸福人
第二段:阐述阅读能增加人的经历和经验 第三段:证明读书更能感化与陶冶人的精神
第四段:进一步指出读书能使人向善避恶, 变得情趣高雅,心灵纯净而富有正义 感。
第五段:呼应开头,收束全文
【活动二】
结合文本《读书人是幸福人》,解读其论证的结构,了解文章是如何纵向展开议 论的。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幸福”的理性认识。 思考 --
1 • 本文是如何展开纵向议论的
三、 初步感知(一)1 •纵向议论主要采用层进式结构, 文章各层次之间是: 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 ■
03习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 、• 2. 层进式结构格式: 引论(提出论点和论题) '■- 本论 分论点 --- 是什么? '■-
分论点 为什么? v 论 点 ------- 怎么办? v
结论(照应全文) 【活动三】 ■
以范文《读书人是幸福人》为模本,学生在讨论中归纳总结自己对纵向 讨
论的结构的初步认知深入探讨 2.纵向展开议论中各层次间的关系
四、初步感知(二) 1 .基本格式的运用
将中心论点进行分解,分成几个分论点,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 由浅入深、 ■ 由简单到复杂。
'■-
过渡关联词语“不仅……而且……”、 “……况且”等.
2.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论证结构, 即围绕中心论 点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什么,②为什么,③怎么办。
3. 针对某些不良的现象,分析其危害,挖掘其产生根源,指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摆现象一一析危害一一挖根源一一指办法
以范文《专心致志 方能成功 读 <弈秋〉有感》、《给爱一点空间》 为 例,学生探讨层进式文章一般的三种格式和方法。 3. 对于一个话题应如何进行纵向展开 五、 课堂练习参考示例: (1) (是什么)什么是“钻牛角尖”:对任何事情,哪怕是极细小的事情,都 采取认真钻研的态度。 (2) (为什么)研究学问“钻牛角尖”才会有所成就,进行科研“钻牛角尖” 才有发明创造。 (3) (怎么办)“钻牛角尖”要有认真的态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要掌握 科学的方法。
(4) (会怎样)发扬“钻牛角尖”精神会多出成果,多造就人才。 以《要钻 牛角尖》为题,编写纵向展开议论的提纲。 结合前面所学习的纵向展开议论的 格式和方法,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运用 六、 归纳总结1 •怎么写一一会想才会写 文章议论的范畴可分为四个方面: “是什么”,论证性质和类别 ; “为什么”,论证目的和原因 ; “怎么办”,论证方法和途径 ; “会怎样”,论证效能和结果 。
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不会同时论述四个方面的问题, 大多是择其一、二来 论
述。
2 •写什么一一调动平时的积累 一、联想自然万物
二、 理想人文景观 三、 联想历史名人 四、 联想自我生活 五、 联想新闻媒体 六、 联想教材课文
2.课外拓展训练:阅读下面材料,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文。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文题诠释:
600字的文章。文题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幸福是如此地令人神往, 却又如此地被人忽略; 幸福常常是触手可及, 却又被人视作缥缈虚 无;幸福是那么急切地扣击着我们的心门,可是我们却老是浑然不知,
还紧锁心门。有道是
“身在福中不知福”,恐怕是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少年的一大通病。 拟题者给出的话题“幸 福”,虽然不大新鲜,但是极有现实针对性:让广大考生正视幸福与不幸,珍视幸福,学会 创造幸福,从而形成正确的
幸福观。 通过植一颗幸福的种子在青少年的心田,
大树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的养料,永葆生命的枝繁叶茂。可以这么说,
给他们的人生
“幸福”与生活息息
相关,与情感心心相印,与成长环环相扣。这是一个具有良好思想导向、易于动笔写作的好 题目。要写出好的作文,须得从以下方面着力:
一、 拟题:围绕一个中心。话题作文选材、立意范围非常宽泛,在教学过程中,不少学生容 易出现宽泛无度、偏离话题的情况,有的同学甚至从拟题开始就偏离了话题。
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就要从拟题开始: 紧紧围绕话题这个中心, 拟出切合话题的标题。 直接以话题作为文章 的标题固然不错,但是范围太广,容易出现题大文小和重复泛滥的问题。
是,以话题中心词为主,在其前后添加若干词语,组成一个短语作为标题。比如,
简便易行的方法就
“幸福家
庭”、“五彩的幸福”、“幸福在哪里”、“创造幸福”、“幸福的回声”、“我奋斗,我幸福”,等 等。由于标题的指向性非常清楚,比较容易打开思路,扣题作文。
二、 切入:兼顾两个角度。每个话题,都好似钱币,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比如,
正面,“不幸”就是它的反面。从这两个角度切入,都是切题一一通过展示不幸者的经历, 议论不幸产生的原因,提出帮助不幸者战胜不幸的建议,
从而到达呼唤幸福、共同幸福、创
反面切入也是一种创新出
“幸福”是
造幸福的目的,不就是对话题的演绎与表现么?从一定的角度讲, 奇的方法。
三、 立意:思考三个问题。文章立意,应该思考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 围绕话题,抛开 “是什么”的话题,思维直奔“为什么这被视作一种幸福”
、“怎么样提高
我们的幸福指数”等问题,层层深入,立意能以深见长。另外,抛开单方面、直线型的立意 方式,找出“幸福与创新”、“幸福与奉献”等关系发表高见,也能别具一格。
例文评析
思维,请守住幸福
时间是一只神奇的手,推动着岁月的轮回更替。我们驾一叶扁舟于人生的江渚之上, 说中的幸福。
厚厚的史册中,从未缺少幸福记录: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 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的,因为他有权了。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惨败了;唐中宗 是痛苦的,因为他被废了;杜甫是痛苦的,因为他失望了。于是,时间追问历史: 在?”我迎着时间在现代的荒原上呐喊:
“幸福在自己心中! ”
“幸福何 寻觅传
世间万象,无所不有。幸福,只有用心体会的人才能拥有。每件事的前面都有一扇双面镜,
从这面看,很好看;另一面看,丑死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你选哪一面?幸福其实在 于自己的把握。对着丑的一面,你万般痛苦,忘记了镜子可以翻过来,于是,幸福与你只是 一镜之隔,却遥不可及。而有些人注定是幸福的, 因为他们看到丑陋时会翻看镜子的另一面, 于是,幸福就属于他们了。 贝多芬就是一位会看镜子的人。当有人问他是否为失聪而痛苦时,他说: 因为我仅仅失去了六分之一!除了耳,我还有眼、鼻、嘴、手、脚。 是贝多芬从镜子另一面看到的幸福。
有时候,不幸只是“塞翁失马”,要看到“焉知非福”的另一面。
求幸福,就要有点阿 Q精神。鲁迅笔下的阿 Q,是一个被辛辣讽刺的对象。然而,从另一 个角度看,容易满足、善于自我开解的阿
“不,我很幸福! ”还有六分之五,这就
Q也是幸福的。
竟微笑着这样诠释
面对死亡,是恐惧不已,还是坦然笑迎?尼克松知晓自己患了癌症以后,
死亡:“酒吧打烊时我就离开! ”这简直就是一个“阿 Q”,一个美国版“阿 Q”。在余留的生 命中,他依然很幸福。
幸福,似乎很难定义。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思维方式。选择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你就选择了 幸福快乐。
历史的千年余辉摇落了那些花季雨季, 我们不妨把或深或浅的记忆放进日记, 把或多或少的 往事交给岁月,选择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不再因外界的风声鹤唳而瑟瑟发抖, 不再因世间 的荣辱得失而锱铢必较,不再因生命的倏忽飘逝而惆怅莫名 人生因此快乐、因此幸福!
简评:
这是一篇发挥充分的联想,组织丰富的材料, 论证生动严密的作文。作文围绕着“幸福取决 于正确的思维方式”的核心论点,分为两层主体内容:辩证的看待事物就能获得幸福和易于 满足、善于自我开解就能获得幸福。 两层主体内容互不雷同。 第一层主体内容运用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的方法;第二层主体内容运用一般的分析论证方法。
作文开篇就设立了 “寻找幸福”的探求目标,然后列举刘邦、武则天、杨国忠和项羽、唐中 宗、杜甫等人的例子,以反思“胜者王,败者寇”的幸福观引出“幸福在自己心中”的求证。 接下来,作者深入一笔,以“双面镜”为喻,形象的阐述了“幸福取决于自己怎么看”的道 理,将“幸福快乐”与“思维方式”的关联揭示出来。再通过两种不同选择的对比,鲜明的 展示了 “思维方式决定着幸福感受”。为了进一步证明,作文举贝多芬“由不幸中体会幸福” 的事例为证。然后,文章进一步深入,以对“阿 解来具体解说什么样的
思维方式能使人获得快乐幸福,并以尼克松乐观面对死亡的事例加强论证。文章举证丰富, 论证得法,表现了作者较为丰厚的学识积累和比较深刻的认识。
Q精神”的积极理
3 •课堂及时的写作训练有利于巩固所学新知识,能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 更加重视。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由于“拓展阅读”占用了时间,所以只选了范文《专心 致志 方能成功——读 <弈秋〉有感》、《给爱一点空间》对层进式文章的第 二、三种格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使有些学生对第一种基本格式理解不够。
2•因为课堂容量大,所学内容未能反复巩固练习,小部分学生尚未理解掌握。 琐碎中的幸福
经常听身边朋友说:“天天瞎忙,忙些琐碎的事,琐碎的烦人。”自己也偶有此 感,但事后细想,琐碎是生活的旋律,日子就是在琐碎中一天天度过,生命注定 离不开琐碎。真的没有了琐碎,也就没有了生活,没有了感情,没有了值得留念 的瞬间美好。
人们每天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都是一件件的琐碎。琐碎其实是平凡岁月里 的珍宝,因为最终记忆会把那些当初的琐碎进行分拣淘汰, 最后串成一个个耐人 寻味回味无穷的美丽往事,把这点点滴滴串联成流光溢彩的珍珠项链, 人生从此 才真正的多姿多彩。
或许当初感觉不怎么轻松舒心,甚至还有些厌烦,等时间流逝后,回过头来 再筛检串联一下,就会感觉很温馨很美好,哪怕是当初厌恶的一个人,经时间的 过滤都会突然发现他的优点,给那段日子蒙上一层异样的温馨色彩。 正是这份恋 旧的情结,让人们回味昔日的美好,让人们开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怀着一颗 感恩的心珍惜生命里一切匆匆而过的人或物。
一生中我们会有很多的失望、期盼,欢乐和痛苦,请相信时间的过滤器会把 这一切都慢慢沉淀下来,锤炼成光彩的一页页,等到岁月慢慢积淀,这一页页的 失望、期盼、欢乐、痛苦都会变成精彩的章节。
终身幸福!这是任何活着的人都无法忍受的,那将是人间地狱。(英国剧作家 肖 伯纳.G.)
幸福是勇气的一种形式。(英国作家 杰克逊.H.)
醉心于某种癖好的人是幸福的。(英国剧作家 肖伯纳.G .)
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 总统罗斯福.F.)
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每天都有的小实惠。 总统富兰克林.B.)
(美国
(美国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认定自己有多幸福,就有多幸福。(美国总统 林肯.A.)
1 •杜甫认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是杜甫眼中的人 生幸福;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自由自在的幸福是李 白的人生写照;3.?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诠释着 自己对幸福的理解;4.?而登上岳阳楼的范仲淹面对滚滚的江水,吟诵着“先天 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此为幸福。
幸福是如此地令人神往,却又如此地被人忽略;幸福常常是触手可及,却又被人 视作缥缈虚无;幸福是那么急切地扣击着我们的心门,可是我们却老是浑然不知, 还紧锁心门。有道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恐怕是当代人、特别是当代青少年的 一大
通病。拟题者给出的话题“幸福”,虽然不大新鲜,但是极有现实针对性: 让广大考生正视幸福与不幸,珍视幸福,学会创造幸福,从而形成正确的幸福观。 通过植一颗幸福的种子在青少年的心田,给他们的人生大树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 的养料,永葆生命的枝繁叶茂。可以这么说,“幸福”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情感 心心相印,与成长环环相扣。
维,请守住幸福时间是一只神奇的手,推动着岁月的轮回更替。我们驾一叶扁舟 于人生的江渚之上,寻觅传说中的幸福。 厚厚的史册中,从未缺少幸福记录: 刘邦是幸福的,因为他胜利了;武则天是幸福的,因为她执政了;杨国忠是幸福 的,因为他有权了。然而,项羽是痛苦的,因为他惨败了;唐中宗是痛苦的,因 为他被废了;杜甫是痛苦的,因为他失望了。于是,时间追问历史:“幸福何在?” 我迎着时间在现代的荒原上呐喊:“幸福在自己心中! ”世间万象,无所不有。 幸福,只有用心体会的人才能拥有。每件事的前面都有一扇双面镜,从这面看, 很好看;另一面看,丑死了。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机会,你选哪一面?幸福其实在 于自己的把握。对着丑的一面,你万般痛苦,忘记了镜子可以翻过来,于是,幸 福与你只是一镜之隔,却遥不可及。而有些人注定是幸福的,因为他们看到丑陋 时会翻看镜子的另一面,于是,幸福就属于他们了。 贝多芬就是一位会看镜子 的人。当有人问他是否为失聪而痛苦时,他说:“不,我很幸福!因为我仅仅失 去了六分之一!除了耳,我还有眼、鼻、嘴、手、脚。”还有六分之五,这就是 贝多芬从镜子另一面看到的幸福。 有时候,不幸只是“塞翁失马”,要看到“焉 知非福”的另一面。 求幸福,就要有点阿Q精神。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被 辛辣讽刺的对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容易满足、善于自我开解的阿 Q也是 幸福的。 面对死亡,是恐惧不已,还是坦然笑迎?尼克松知晓自己患了癌症以 后,竟微笑着这样诠释死亡:“酒吧打烊时我就离开!”这简直就是一个“阿 Q', —个美国版“阿Q'。在余留的生命中,他依然很幸福。 幸福,似乎很难 定义。其实,幸福就是一种思维方式。选择了正确的思维方式,你就选择了幸福 快乐。历史的千年余辉摇落了那些花季雨季,我们不妨把或深或浅的记忆放进 日记,把或多或少的往事交给岁月,选择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不再因外界的风 声鹤唳而瑟瑟发抖,不再因世间的荣辱得失而锱铢必较, 不再因生命的倏忽飘逝 而惆怅莫名一一人生因此快乐、因此幸福!
习惯琐碎吧,这些构成人生的小零件,丢一件都不会完整。不论甜蜜的还是 苦涩的,顺利的还是阻滞的,烦恼的还是舒畅的,美丽的还是灰暗的,只要是琐 碎的,都是生活的零件。岁月流逝到最后,回首往昔,每一件都是那么的津津有 味,每一件都是那样的让人唏嘘,心灵因此而感觉轻轻飞扬,生命因此而感觉实 实在在。爱上琐碎吧,尤其那些幸福的琐碎,简直就是生命的高潮,等到残阳西 下的时候,所有的幸福快乐磕磕绊绊都一样的瑰丽多彩,璀璨无比。
失去了琐碎,岁月将会变得索然无味,生命的痕迹也将被轻轻掩去 琐碎有时也让人们更加深深地感觉到,离开一段刻心铭骨的日子该是多么的 令人沮丧和失落。每段生活都有被打碎的可能,但是没关系。只要这些琐碎还在, 时间就会把它重新编织,并挑拣出其中最精华的部分,美好的一切都会永留心中, 就连那些欢乐、痛苦、期盼、失意甚至是彷徨的小颗粒,最后都会结晶成珍珠, 记忆的珍珠。在生命的尽头,再想一想过去,想一想历程,我们会感觉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