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与对策
作者:任克
来源:《教育界》2011年第24期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交往障碍
大学生以专业分班级、以学科分院系,班级和院系是他们生活的团体,一个单纯的高中学生上大学后,若不小心被别人鄙视或被拒绝于团体活动之外,而他又不善于交往,不在改变中得到提高的话,就有可能进入孤独、压抑的境界,从而可能困扰大学四年的生活,甚至影响未来的行为。大学生由于阅历较浅,一般都缺乏处理人与人关系的经验。大学生的交际困难主要表现为他们一方面在本能状态驱动下渴望融入集体,另一方面他们又习惯于后天养成的惟我的行为模式,有时他们适应不了,接受不了,理解不了同龄人之间那种平等的争吵、合理的冲撞和正常的磨合的自然法则,因此客观上群体包容不了他们;主观上自己也容纳不下群体。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使人身心愉快,从而促进学习,提高工作效率。但是,现在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处在冷漠、疏远的人际关系中,他们心情不愉快,有时还产生敌对、憎恶的态度,从而导致攻击性行为,有损身心健康
二、大学生人际关心交往障碍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交际问题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社会人口发展及家庭生活的影响
新人口下的家庭生活往往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模式,这些孩子聚在一个集体里,会出现中国特色的人口问题。计划生育以后,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爷奶、父母带来的呵护甚至溺爱,从小缺乏集体环境而导致缺乏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家长的过分包办使独生子女上大学后缺乏最起码的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缺乏坦诚的心态和理解偏激等等。
(二)校园环境的影响
大学具有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吸纳多方面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处理不当就会产生矛盾。与中学比,大学的管理模式较为松散,强调的是个人的兴趣与发展。中学时期住宿比较集中或居家,每天的安排有固定的规律,班主任也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要靠自己的交往能力来适应这个环境。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大学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若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不能正确地自我选择和自我发展,就会影响一生。大学生在校园里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不能自拔的大学生,忽视同学、朋友、老师之间的人际活动,因为实际的远不如虚拟的精彩。不注意人际关系培养的大学生,在激烈竞争社会中喜欢单打独干,易于自我封闭,不善与人交流合作,以防止自我暴露和竞争力的丧失。这就使得他们在大学校园相对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到手足无措和缺乏信心。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一)设立交际与心理的专业必修课,进行公开的正面宣传教育
每个人都有发现别人内心秘密的欲望,一般来说只有敞开自己的心扉,才可能走进别人的心里,主动向别人示好是取得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融洽的第一步。交往的过程中遇到意见不一致的时候,通过角色置换来看待问题,也许你会得到前所未有的理解。同时要明白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意见和按照自己意愿去生活的权利,不要强制改变别人,尊重他人,不过高要求别人,以豁达心胸与他人合作。室友的好友来访,热情接待,休息时间,切勿大声喧哗,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开始的。
(二)发展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心理咨询的作用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性格日趋成熟与稳定,其价值观,世界观基本成型,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观点,但也可能易趋固执、钻牛角尖。一些学生虽然平时不愿意与身边的同学交流,但对心理咨询却有一定的需求,他们可能从学校心理咨询老师那里得到解释和慰藉。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形成学生、家长与老师的教育合力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教育经历中显得尤为重要,孩子的情感、认识及价值观很大程度上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大学生是以寄宿为主,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家长并不能及时了解,学校和家庭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沟通,互相配合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四)注意调整个人心态
要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和评估自己的过去,把过去的种种经历当作未来人生发展的基石,把大学生活作为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平静地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努力保持一种平和而理智的心态,谦虚待人,争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一路走好。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了其人际交往的基础只能是人格平等,以诚相待。因此,在学习、生活、工作特别是困难面前,互帮互助。“善大,莫过于诚”、“人之相知,贵相知心”。热诚的赞许与诚恳的批评,都能使彼此间愿意了解、信任、倾诉、交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五)合作协助
友好竞争大学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鹤立鸡群的人往往会被看成“怪物”,大学生生活的环境,使得彼此间的合作不可避免。你应该在别人午睡时,尽量放轻动作;自己听音乐时戴上耳塞;有同宿舍朋友、亲友来访,热情接待。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保持个性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每个人生命的主宰其实就是自己,关键是你要有所改变,要有强烈成功的愿望,针对自己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找到合适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学会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点问题论析.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烨子主编.清华人生规划. 新华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