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戏剧表演艺术是以“假定性”为前提的艺术

戏剧表演艺术是以“假定性”为前提的艺术

来源:九壹网


戏剧表演艺术是以“假定性”为前提的艺术

“假定性”是一种艺术属性,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以假作真的表现方式。美国剧作家桑顿·怀尔德说:“舞台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世界”。可见,“假定性”是戏剧的本质属性,从戏剧产生那天起,就带有“假定性”,而不是经过改革,探索加进去的。

既然“假定性”是戏剧的本质属性,那么作为戏剧艺术的组成部分的表演艺术更是具有这种“假定性”。表演艺术又区别于其他艺术门类,它不像雕塑家是用他们的手和工具在相应的材料上雕塑出艺术作品,也不像作家运用文字在稿纸上进行创作。在表演艺术中,演员则是以自身扮演角色,用自己的身心创造出形色各异的人物形象来;演员本身既是创造者,又是创作材料和工具,他所表演的角色就是艺术品本身。这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三位一体”,是表演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之间的重要区别。它也形成演员与角色间永远的矛盾,演员扮演好角色就必须要不断地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演员职业复杂性之所在。但它同时带来的奥妙,也使得表演艺术显得越发诱人和富有魅力。

演员的创作是在“假定性”的前提之下完成的,演员的艺术创作是根据剧作家笔下所创造的具有“假定性”的规定情景,去完成剧中人物的再创造。换句话说,演员创作的基本素质 – 包括“七力”、“四感”。其实都是为了帮助演员,在“假定性”的规定情境中,获得更加接近真实的艺术效果而服务的。

一个称职的演员正是通过这种“再创造”,给剧本中“假定性”的角色,赋予了“真实的”生命,使他们树立在舞台或者银幕上,成为可视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形象。演员在表演过程中时时刻刻支配着角色的行动为活动,角色举手投足也渗透着演员对于表演艺术的理解、对生活的感知。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没有演员的二度创作就没有角色的诞生。

表演艺术就是要在艺术虚构的条件下再现人的行为,即由演员创造人物形象。这是表演艺术的根本。世界上没有雷同的人物,任何一个角色也都不会与演员自身相同。在表演艺术中没有性格特征的角色是不可能存在的,因此,演员如何创造鲜明的人物性格,体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就成了演员在表演艺术中的最终任务。

“假定性”和“真实性”都属于表演艺术的特性。表演艺术的真实性依附在假定性当中,假定性是表演艺术的前提,而在这个前提下追求的却是真实性。假定性与真实性这二者不是相互对立、相互违背的,而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是建立在现实主义的基石上的,这一体系的目的是要在舞台上展现真实的人的精神世界,其重心就是解决表演是否真实的问题,尽管如此,斯坦尼并没有忽视艺术假定性和表演艺术虚构的特征,在表演上,斯坦尼提出了“假使”说:在复杂的戏里,有剧作者和其他创作人员给剧中人物的某种行为、某些行动提供的各种各样的‘假使’交织在一起。在那里我们所遇到的已经不是一层的而是多层的‘假使’了,就是说,我们所遇到的是大批的假定以及补充这些假定的虚构。斯坦尼强调通过“在假定情境中的热情的真实和情感的逼真”,来获得表演的真实性。可见,斯坦尼早已在他的体系中反映出了他对假定性当中的真实性这一本质特性的态度。

从1999年大学毕业到现在,仔细想来自己一直没有离开学校太远,在这些年的教学实践中,自己不断的完善了对于表演艺术创作理论的认知。在联合大学我也有了近两年的教龄。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学生来说,表演创作中的“假定性”与“真实性”之间的关系很难做到清楚的、全面的理解。我个人认为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表演艺术的教学是一个非常具有实践性的教学过程。而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特性,很多老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一味的强调实践,除了排练还是排练。从而,忽略了

对于学生的理论基础的讲授。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理论素养,导致表演专业的学生基本上没有形成本专业的系统的历史知识。他们看不到本专业发展的清晰轨迹,看不到自己所处的历史位置,更不能对表演专业作出历史学的判断;而专业理论思考和理论素养,是任何一个专业的基本要求,表演专业由于没有理论思维训练与思维习惯,他们基本上没有理论的自觉,也不能对本专业作出富有理论价值的判断。这样没有理论支撑的排练教学,不排除可能会使少量的学生,在某一时刻,产生自发性的融会贯通。但是,大部分的学生还是会产生理论思想上的混乱,从而,影响了对于表演艺术的创造,甚至因此而失去了信心,离开了表演艺术。

另一方面,从事表演艺术教学的教师对于表演艺术的理论学习也是非常需要的。对于中国的话剧领域来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是一个传统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体系,可以说大部分的表演教师都是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系中成长起来的。但是,表演体系不仅仅只有这一个流派,布莱希特的理论体系和梅兰芳的表演体系我们大部分教师就涉猎的不是那么深刻了。因此,导致了表演教学只是对表演技术的培养与训练,表演教师只是表演技巧的技师,学生只是一个习得表演匠艺的学徒。总之,失去的思考的教学活动就等于失去了灵魂。随着国际之间的艺术交流,我们教授表演的老师们,需要不断的加大理论的视野,需要对于表演理论进行全面的学习和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指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继承和发展我们的表演艺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