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规避执行的后果

规避执行的后果

来源:九壹网

严格落实财产报告制度。对于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执行应当要求被执行人限期如实报告财产,并告知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法律后果。对于被执行人暂时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可以要求被执行人定期报告。强化申请执行人提供财产线索的责任。各地可以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要求申请执行人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者财产线索,并告知不能提供的风险。各地也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探索尝试以调查令、委托调查函等方式赋予代理律师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财产调查权。加强人民依职权调查财产的力度。各地要充分发挥执行联动机制的作用,完善与金融、房地产管理、国土资源、车辆管理、工商管理等各有关单位的财产查控网络,细化协助配合措施,进一步拓宽财产调查渠道,简化财产调查手续,提高财产调查效率。

规避执行方式主要表现为?

1、利用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规避执行。有的被执行人将财产转移到支付宝、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金融产品中,由于余额宝内的资金可以随时用于网上购物,用户也可通过手机、电脑等将账户资金与任意银行借记卡随时进行转账,使难以查询、冻结、扣划账户内的资金。

2、通过虚假离婚转移财产规避执行。配偶一方作为债务人在被起诉前或审理中,通过虚假离婚约定将自己名下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转移至配偶名下,以致无财产可供执行,此类案件有19件。

3、利用银行资金归集业务规避执行。部分企业类被执行人通过上属集团公司与银行签订资金归集业务协议,将转入其账户资金即时归集入其他账户,执行只能在被执行人开立的账户银行与被执行人上属集团公司解除资金归集业务协议后,才能对其账户进行司法冻结,被执行人借机转移财产,此类案件有17件。

法律依据:《认定和处理规避执行行为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 申请执行人请求人民认定规避执行行为无效或撤销规避执行行为的,由申请执行人对被执行人存在转移财产的行为、被执行人降低偿债能力,对申请执行人的合法债权产生了损害、转移财产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由被执行人对其无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