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仡佬族读音

仡佬族读音

来源:九壹网

仡佬族的读音是:gē lǎo zú。

仡佬族的拼音是:gē lǎo zú。 注音是:一ˋㄌㄠˇㄗㄨˊ。 繁体是:仡佬族。 简体是:仡佬族。 结构是:仡(左右结构)佬(左右结构)族(左右结构)。

仡佬族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仡佬族Gēlǎozú。(1)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仡佬族[gēlǎozú]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英Gelaonationality;⒉另见yì基础解释: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贵州省之安顺、普定、织金、郎岱、鑪山,湖南省之乾城、古丈、泸溪,广西省之三江、上思、西隆、西林等县。人口约四十三万。主要从事农业。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侗傣语族。多使用汉语,兼通彝语、苗语、布依语。今多已混化于其他族系中。广西之僚人、云南之土僚,皆其同族。

二、引证解释

⒈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唐宋史书中写作“葛僚”、“仡僚”、“佶僚”、“革老”、“仡佬”等,统称为“僚”。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约二万六千人(一九七八年)。语言属汉藏语系,通用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从事农业。

三、网络解释

仡佬族仡佬族,族源和古代僚(lǎo)人有关,民族语言为仡佬语,属汉藏语系,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仡佬语崇拜祖先,奉祀竹王、蛮王老祖、山神。综合释义: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唐宋史书中写作“葛僚”、“仡僚”、“佶僚”、“革老”、“仡佬”等,统称为“僚”。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约二万六千人(一九七八年)。语言属汉藏语系,通用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从事农业。汉语大词典: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唐宋史书中写作“葛僚”、“仡僚”、“佶僚”、“革老”、“仡佬”等,统称为“僚”。散居在贵州、广西、云南等地。约二万六千人(一九七八年)。语言属汉藏语系,通用汉语和当地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从事农业。国语辞典: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贵州省之安顺、普定、织金、郎岱、?山,湖南省之干城、古丈、泸溪,广西省之三江、上思、西隆、西林等县。人口约四十三万。主要从事农业。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侗傣语族。多使用汉语,兼通彝语、苗语、布依语。今多已混化于其他族系中。广西之僚人、云南之土僚,皆其同族。也作「犵狫族」。仡或音ㄍㄜ。仡佬族[qìlǎozú]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贵州省之安顺、普定、织金、郎岱、?山,湖南省之干城、古丈、泸溪,广西省之三江、上思、西隆、西林等县。人口约四十三万。主要从事农业。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侗傣语族。多使用汉语,兼通彝语、苗语、布依语。今多已混化于其他族系中。广西之僚人、云南之土僚,皆其同族。也作「犵狫族」。仡或音ㄍㄜ。英语GelaoorKlauethnicgroupofGuizhou辞典修订版:我国少数民族之一。散居于贵州省之安顺、普定、织金、郎岱、鑪山,湖南省之乾城、古丈、泸溪,广西省之三江、上思、西隆、西林等县。人口约四十三万。主要从事农业。仡佬语属于汉藏语系侗傣语族。多使用汉语,兼通彝语、苗语、布依语。今多已混化于其他族系中。广西之僚人、云南之土僚,皆其同族。也作「犵狫族」。仡或音ㄍㄜ。其他释义:仡佬族(仡gē):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的少数民族。约43.8万人(1990年)。用仡佬语。无文字,通用汉语文。信仰原始宗教。历史上长于铸造青铜器,精于纺织。传统节日有仡佬年、吃新节。主要从事农业。

关于仡佬族的造句

1、山西城市汉族男性与乌孜别克族、鄂温克族、加拿大人、因纽特人体型最为接近,与壮族、仡佬族、侗族、怒族体型相距最远。  

2、因此,探讨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变迁,对多民族文化的和谐发展、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有着重要意义。  

3、昨日,清镇市数百仡佬族同胞在王庄镇举办一年一度的“吃新节”活动,吸引了当地的苗、彝、布依等少数民族同胞参加。  

4、文章从词语、句法、语音节奏和修辞等四个方面来论述黔北仡佬族傩戏剧本的语言风格,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5、贵州民族菜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由仡佬族、彝族、苗族、侗族、布依族、水族等民族菜肴组成。  

关于仡佬族的成语

毁宗夷族  非我族类  折而族之  聚族而居  

关于仡佬族的词语

毁宗夷族  折而族之  簪缨之族  高门大族  名门右族  名门大族  名门世族  朋坐族诛  望门贵族  方命圮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